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回村养了只榕树精 > 第2章 信里的“东西”

回村养了只榕树精 第2章 信里的“东西”

作者:洛清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12 22:44:50 来源:文学城

天气实在炎热,没走几步,汗水就沿着太阳穴流个不停。好在这会儿光线没那么晒人,还能勉强忍忍。

太久没回来,崔曜几乎都忘了这地方最让人难受的就是闷热的天气,即使没什么太阳,也像是在蒸笼里一样,哪怕是几场暴雨也驱散不了这股暑气。

出口处的树荫下,有几个穿着白色背心的男子正一边抽着烟一边聊天,挂在腰间的钥匙串叮叮当当响,看起来吊儿郎当的。他们倚在自己的摩托上,时不时吆喝两句,遇到客人砍价,也不恼,笑嘻嘻地说:“都是这个价。”

崔曜走向离自己最近的那个有些瘦弱的青年,放下箱子,问:“到五里村多少钱?”

那人瞥了一眼箱子和高过脑袋的背包,语气散漫:“拉东西还是拉人?”

“都拉。”

“都拉要两个人,你这东西这么多。”

“可以,多少钱?”

“给十五块吧。”

很便宜的价格了,崔曜心想。

他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那人就立刻对着同伴喊了一声:“有个哥要拉货,哪个想跑一趟?”

“我来我来!”

于是他们把箱子牢牢绑在后座,载起崔曜,一溜烟儿就骑走了。

刚开始的一段还是马路,到后半段就完全是泥巴路了。天气干燥,摩托飞驰而过,扬起一阵阵灰红色的尘土。这两人在山路上也骑得很快,崔曜紧抓着后座上的把手处,就怕一个转弯给自己颠下去了。

风在耳边呼呼作响,不时有牲畜的粪便味飘过,三人没有多余的交谈。崔曜久违的感觉到了一点刺激,他倒是不担心会出车祸,这些敢跑山路的人技术都很好,不过窄路上也会发生被野草树枝刮蹭的情况。

他记得小时候路上都很宽敞,还有人经常割草或者砍树枝,留出足够的空间,现在估计村里也没什么人了,就没人来打理了。

大约半个小时后,他们到了熟悉的垭口,这里往下走,可以看到许多房屋和田地。

他们沿着高处的大路走,左边是水田、旱地和弯弯曲曲、互相交错的田埂及小路。

隔着远远的距离,能看到一棵巨大的榕树,枝叶茂密如同一片绿色的云雾。路过这棵大榕树,向右转弯,再走一小段距离,就是崔曜的家了。

颠簸了一会儿,摩托小哥一个急刹车,停在了崔曜家的篱笆外,说是篱笆,其实只剩下一些残破的树枝了。

“到咯。”小哥说着,等崔曜下来,他把车停稳,去帮另一个人卸行李。

“给,辛苦了。”崔曜拿了二十块给他们。

“说这些,谢谢哥了。”两人接过,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崔曜嘴角也微微上扬,然后他顿了一下,似乎想到什么:“你们谁给我留个电话吧,下次有机会再找你们。”

他觉得这两人还算老实,一路上也没有什么冒犯的行为,虽然没想好要待多久,但以后肯定要买东西,到时候找他们帮忙比自己去一趟方便多了。

村里没有超市,连小卖部都没有,要买东西只能去镇上,走路的话,来回要花上将近两个小时,确实很不方便。

“拜拜。”

留下电话后,小哥把绳子收好,挂在车旁,摩托车发出一阵轰鸣声,两个小伙匆忙离开了,他们还要去车站蹲守,再做几单生意。

两人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拐弯处,崔曜收回视线,扛着行李箱往屋门走去。

到了门口,才发现锁已经锈得不行了,钥匙都没办法插进去,他从外面空地上捡了一块石头,把锁砸开。

嘎吱一声,他推开门进去,四处看了看。每间屋子都空荡荡的,蜘蛛网和死去的虫子随处可见,一股淡淡的霉味一直萦绕在鼻尖。以前的家具和锅碗瓢盆,能用的不能用的全都送给亲戚了,只有主卧的东西还算齐全,不过上面落满了灰尘,根本没法使用。

转了一圈之后,他把箱子和背包拿进堂屋,然后才去主卧的立柜找爷爷说的那个东西。

其实崔建平离世之后,崔曜独自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但从来没有细致地翻过这些旧柜子,也没有掀过床垫,因为崔建平藏钱的时候不会瞒着他,而且爷孙俩日子过得窘迫,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他也不会想到家里会有什么贵重的物品。

崔曜在立柜前站定,阳光从背后射过来,立柜上的镜子虽然花了,但仍然反射着白光。柜门的螺丝松了几颗,整块门板耷拉着,随意放置的旧毛衣从里面露出来,肉眼可见的沾满了灰尘。

他重新戴上口罩,轻轻推开松动的门板,尽管动作很小心,还是掀起了一阵灰尘,他赶紧把另一边的门也打开,退到一旁等灰尘消散了才开始找。

衣服口袋、柜子的边边角角,全都摸了一遍,结果什么也没找到,倒是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的。

难道被人拿走了?还是说,那封信是骗人的?

崔曜心里有些迷茫,不过还是又沿着柜子表面摸了一遍,摸到背后那面的时候,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木头补丁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试着按了几下,按不动,周围也钉得死死的,不像是能藏东西的样子。

他没有轻易放弃,而是用手指量了一下补丁到立柜边缘的距离,再拿到前面来对比,发现两段长度虽然不一样,但也差不了多少。

不管怎么样,砸开看看吧。

有了这个想法,崔曜便返回门口去拿地上那块石头,然后又在通往主卧那扇门的后面找到了一把铁钎,趁手的工具就有了。

他把柜子移出来,将铁钎对准拼接处的缝隙,大力敲着,等铁钎进去了大概十厘米的样子,他用力一撬,外面那层薄板就被分离开来了。中间那个小格子也暴露在眼前,一个旧旧的荷包安安稳稳地躺在那里,和爷爷信里描述的一样。

没有丝毫犹豫,崔曜立刻打开了荷包,里面是几张纸和一个吊坠。

这几张纸比之前收到的信纸还要脆弱,他没敢直接拿出来看。倒是那个黑色八面体的吊坠,看着还挺新的,尺寸不大,但做工很精细。链条也是黑色的,细细的一条,却意外的很结实,拿在手里也有一定分量,不知道是什么材质。

崔曜猜测这个吊坠应该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爷爷才会藏这么久,再大胆一点假设,也许……这是他父母留下的东西。

自记事起,崔曜就一直和爷爷生活,对于父母的印象,仅仅停留在那张满月时的合照上,一对年轻夫妇抱着一个婴儿坐在装饰着花朵的背景前,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每次看到这张照片,崔曜的心都会不可抑制地软下去。

大家都说,他的父母是在外地打工的时候意外去世的,出去的时候是两个活生生的人,回来的时候只有两盒冰冷的骨灰。当时崔曜才刚出生一年,被留在老家,由两个老人抚养,算是逃过一劫,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崔曜用大拇指轻轻抚了抚吊坠,然后从背包里找出酒精棉片,仔细擦拭干净后,将吊坠戴在了脖子上。至于荷包和里面的纸,他打算等闲下来再看。

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今晚的住宿问题。看着空旷的堂屋,他叹了口气,把荷包放好,认命地开始搭帐篷。堂屋面积大,搬空以后大概能容纳两顶大帐篷,正好适合当作临时卧室。

崔曜从帐篷袋子里取出大大小小的零件,对照着说明书,一一组装起来。没过多久,一顶深绿色的帐篷都搭好了,整个空间比想象的大很多。

主屋左边有个棚子,瓦片塌了一半,还有一些摇摇欲坠,受到轻微震动兴许就会掉下来砸到人。这里堆了不少柴火,都是以前囤下来的,几乎被虫子蛀空了。

崔曜想用里面的土灶台,就简单收拾了一下,捡了捡瓦片,把地面上的杂物都扫干净,勉强腾出一块可活动的地方。

忙完这些,天都还没完全黑下来,热气也还没散去。

崔曜去村口的井边打了点水,水泥砌的井口磨损得厉害,井里也长了很多青苔,但意外的是,水非常清澈,烧开之后应该可以达到可饮用的程度。

可惜买的锅不够大,一次能煮的水不多,他跑了好几趟,才擦完了全身。当他再一次出门打水准备做饭的时候,外面已经完全黑了,四周一片寂静,连鸟叫声都没有,只能偶尔听到虫声和蛙鸣。

老屋两边不远处有房屋,但邻居在他小时候就进城打工了,屋子一直闲置着,风吹雨打,变得破破烂烂的,晚上看着还有点瘆人。再远一点就是黑黢黢的后山和山上茂密的柏树林,除了帐篷里的灯和天上的星星,再也看不到别的光亮了。

崔曜健步如飞,三两下就打好水回来了,路上看见有几户人家家里亮着灯,虽然听不到声响,但好歹知道附近有人了,他也更安心一些。

晚上煮的是泡面,在暗黄的灯光下和咕噜咕噜的水声中,他坐着都差点睡着了。

吃完晚饭,崔曜就赶紧锁门,钻进帐篷躺着了。那扇门外面的锁坏了,里面还有个木制的插销,能起到的防盗作用有限,但聊胜于无。

由于白天坐车太累,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睡前还想了想明天要置办什么东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换了个地方,半夜,崔曜睡得很不安稳。平时他都睡得很沉,今晚却总能听到外面有很嘈杂的声音,像是雨声,又像是在喊谁的名字,不过他实在太累,来不及思考太多,就又昏睡过去了。

在他闭眼之后,他挂在脖子上的那个吊坠,突然发出一道微弱的绿光,转瞬即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