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荒山有间女医馆(种田) >
            第20章 凉粉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荒山有间女医馆(种田) >
            第20章 凉粉
        
    六月天,大清早的气温已很高了,稍走动几步便是一身汗。宋茜茸和平素素母女的小摊已摆了有一个时辰,虽戴着席帽,仍热得满脸是汗。
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站在宋茜茸的摊前,咽下嘴里的试吃品,拭了拭额头上的汗:“宋娘子,来一份翡翠冻。这样热的天,还真馋这一口凉的。”
宋茜茸笑着将一大块翠绿色的豆腐状食物用大叶子包好,递给妇人,笑道:“阿婶,两文钱。您吃着好,下回再来。”
“哎,好。”妇人给了钱,满意地走了。
这翡翠冻是宋氏香饮摊上推出的新品,青翠欲滴,清凉爽口,宋茜茸配的广告词是“一口翡翠冻,消尽世间暑”。
摊子上摆着两个大陶碗,里头盛着的便是麻将块大小的翡翠冻。一碗用了紫苏糖浆调味,是甜口的。另一碗则拌了咸口的小料,也就是用油炸出香味的茱萸花椒葱姜蒜的碎末。
这两碗是宋茜茸专门准备的试吃品,用竹签子插上一块便能尝。
新品极受欢迎,毕竟这色泽,这口感,与暑天太适配了。
有个富户家的仆妇一气儿买了十块,宋茜茸多送了一筒紫苏清凉饮,把人喜得什么似的。
平素素的豆腐生意多多少少受了些影响,不过她没太在意。做生意嘛,起起伏伏也正常。
这会儿见人少了,便和宋茜茸闲话:“阿茸,你手怎那么巧呢,这翡翠冻好看又好吃,怪道卖那么好呢!”
宋茜茸笑着应答:“也是尝个新鲜。”
这翡翠冻,在她前世有个美丽的名字,叫“神仙豆腐”,原材料来自一种叫二翅六道木的忍冬科灌木,民间也叫神仙树。
传说中某地发生饥荒,有一人经神仙点化,带领乡民上山采摘神仙树的叶子,捣碎后做成豆腐吃,最终度过了灾年。
也有人把这个叫作凉粉,切成面条状,拌上调料便能当一顿饭。
类似的能做成凉粉的植物有很多,比如薜荔果、仙草、假酸浆、海石花、臭黄荆等,不过多生长在南方,宋茜茸在这边只发现了二翅六道木。
这些植物中含有丰富的果胶,揉搓树叶就是释放果胶的过程。而加入草木灰水,则会促进果胶分子相互连接,形成凝胶。
宋茜茸小时候看到别人吃果冻,很羡慕,外婆就带她去山中摘薜荔果。婆孙俩一起动手,做了一大盆,引得村里小朋友都来看。
后来她参加野外生存挑战时,也用过类似的食物果腹。
一碗凉粉,连接起了两个时空。
翡翠冻是最先卖完的,其畅销程度甚至超过了好评如潮的酸梅汤。到收摊时,宋茜茸还有半罐麦冬熟水没有卖完。
她也不耽搁时间,利落收拾好东西就和平素素母女一道回去。平素素也找喻木匠打了同款小餐车,两人一前一后推着往家走。
到达山脚时,她们遇到了往下走的林家两姐妹。
比起最初见到时那瘦骨嶙峋的模样,林月明此时的状态好太多了。身上有肉了,脸色也红润了许多,眼睛里也有了光。
毕竟是自己未来的大小姑子,宋茜茸便从车里抱出瓦罐,笑着说:“我自己熬的麦冬熟水,给你们尝尝味儿。”
林月明忙摆手:“不必不必,你留着自己喝。”
宋茜茸一人倒了一筒,笑道:“多着呢。”
林家姐妹只好接过竹筒,道过谢,寒暄几句才作别。
走出几步,林月圆回头看了一眼,悄悄对林月明说:“阿姐,我刚才听到宋娘子在教张家小娘子背九九歌呢。不知道她和二哥成亲后,能不能也教教我。”
林月明偏头看她:“你想学?”
林月圆点点头,又回头看了山上三人的背影,羡慕地说:“当然想!宋娘子识字,还教张家小娘子背诗呢,可好听了。”
开春时林家姐妹在山里遇到过宋茜茸和平素素母女,她们边掐豌豆尖儿边背诗。林月明依稀听到宋茜茸教张瑶,采薇采薇,采的就是这豌豆尖儿。
那诗拗口,她听不大懂,只记得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念得可真好听啊!
还有一回,她和阿圆去张家买豆腐,见到院子里摆了张大木板,上头用墨笔工工整整写满了字,张瑶正对着那些字一个个认。
她好奇地问:“小娘子在读什么书?”
张瑶扬起笑脸说:“这是阿姐给我写的《百家姓》。”并指着其中一个字,告诉她那是“林”。
林月明看着那两根树杈一样的字,愣愣地问:“这便是我的姓么?”
张瑶笑眯眯地说:“嗯,阿姐说,木便是一棵树,两个木字在一起,就是很多树聚在一块,那不就是片林子嘛。”
她又指着另一个字说:“这是我的姓,张。左边是张弓,右边的長字表示读音,阿姐说我们家先祖定是个擅长拉弓射箭的人。”
林月明的脑海里到现在仍能清晰地浮现出张瑶说到这些字时,满脸放光的样子。
说不羡慕是假的。
还未和离时,牛子栋从没正眼看过她,口口声声便是“粗野村妇”,无论她说什么,回应的都是一句“蠢笨无知”。
渐渐,她也就不再说话了。
如果识字,如果识字……她不敢再想下去。
而山上的宋茜茸,正带着张瑶做“摘果神器”,把一根竹竿顶端的竹节劈成手指宽的竹条,再用篾片一圈圈缠成漏斗,开口处留出一个指节长的竹条。
山里的桃、李、桑葚都熟了,她们要去摘果!
平素素连续摘下好几个树顶的果子后,忍不住感慨:“要是早有这东西就好了。”
她说起以前,村里好些人爬到树上摘果,结果失足摔下去断了手脚。后来大家都不太敢爬树,只能望着高处的果子叹气。
“阿茸,我能把这摘果神器告诉别人吗?”平素素试探地问。
“当然可以。”宋茜茸无所谓,农民不易,能帮他们减少一点风险,何乐而不为?
果子摘了一筐又一筐,院里的晒架上也多了一匾又一匾的果干。
而大集上,宋茜茸又推出了一个新品——紫苏桃子姜。在前世,这是一道非常有名的甜品,有清热解毒、温中散寒的功效,被称为夏日灵魂。
做法很简单,将仔姜和桃子切片用盐腌半小时,再用凉开水淘洗干净,浸泡到紫苏水里。
在山溪里冰镇一夜的紫苏桃子姜,吃起来清凉脆爽,颇受追捧。有人出手大方,一气儿买了好几份。也有人站一旁看了半天,打算琢磨着回家自己做。
宋茜茸并不在意,紫苏桃子姜的技术门槛不高,被学了去很正常。
摆了快两个月的摊,许多客人与她已极为相熟。有一个胖胖的妇人,穿得好,头上戴着好几根簪钗,一抬手,腕间就露出一根绞丝金镯。
自从第一次喝了乌梅饮后,后头她回回大集都要来光顾,且每次都要买上好几份。
打交道多了,宋茜茸才知她是镇上布庄的老板娘,人称于娘子。娘家也在镇上,做的是米粮营生。家境好,手头也松,这一片摊贩都喜欢她。
她这回买了十块翡翠冻,又要了两大包紫苏桃子姜,灌了一壶酸梅汤。她告诉宋茜茸,多年未见的手帕交回了娘家,打算请人吃顿好的。
宋茜茸闻言,多送了她一份桃子姜,于娘子乐呵呵地道谢,高高兴兴地走了。
沙河村也有人会带着自家农产品来卖,每次遇到,宋茜茸也会和他们点头致意。
“宋娘子!”
宋茜茸抬头,见一个年轻妇人朝她走来,身旁的小孩不是狗娃是谁?
金燕燕走近,笑吟吟地说:“宋娘子生意红火,我在那头卖鸡蛋,见着老多人在你这呢。”
她又转头和平素素打招呼:“平阿婶,您生意向来都好。”
寒暄几句,狗娃凑过来问:“宋娘子,你这绿绿的是什么?”
宋茜茸指着试吃碗说:“这是翡翠冻,你拿竹签子插一块尝尝。”
狗娃立刻看向金燕燕,满眼的乞求。宋茜茸笑着说:“这本就是给人试吃的,不要钱。你俩都试试。”
金燕燕这才和狗娃各尝了一块,眼睛一亮,立刻问:“这个怎么卖?”
“两文钱一块。”
金燕燕说:“那我买一块。”她原本打算买豆腐,翡翠冻吃起来更爽口,便干脆买了这个。
宋茜茸笑着给她包了一块,又用竹签子插了块桃子递给狗娃,笑着问:“腿现在无碍了吧?”
狗娃连连点头:“无碍了,我天天跑山里去都不妨事。”
“那就好,往后可别调皮了。”
金燕燕笑着说:“这皮猴子,最爱往树上窜。说起来宋娘子你做的那个摘果神器可真方便,摘果都不必爬树,大家心里感激着呢。”
宋茜茸摆摆手:“不是什么大事。”
说笑几句,金燕燕便带着狗娃走了。陆续又来了几拨客人,翡翠冻和桃子姜卖完,饮子也剩的不多,宋茜茸便开始收拾摊子。
“哼,卖的什么鬼东西,绿油油的瘆得慌,也不怕吃了闹肚子。”
宋茜茸闻声看去,是姜秋菊,身旁跟着个年轻女娘。两人视线相撞,宋茜茸不由微微挑眉。
注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小雅·采薇》
注2:摘果神器这两年好火呀,去年我回老家时还见到村里人用。大家可以搜索“竹制摘果神器”看看实物的样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凉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