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荒山有间女医馆(种田) > 第19章 聘礼

荒山有间女医馆(种田) 第19章 聘礼

作者:陌上采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3:46:39 来源:文学城

这雏鸟是红隼,也有人叫它红鹰。在原身的记忆里,府城有不少爱逗鸟的富户纨绔就很热衷豢养这类猛禽。

林青禾教了宋茜茸一些训鸟的技巧,便说起正事,两日后是吉日,林家会送聘礼来,请宋茜茸那日不要外出。

两人挺长一段时间没见面了。前阵子忙着夏收,这会儿粟谷种下去了,林青禾便提了一袋面粉送上山来。

未等宋茜茸说什么,林青禾已开了口:“莫再说什么给钱的话了。我山下有五亩地,这是今年新收的小麦磨的,给你尝尝,不值什么。”

宋茜茸点点头,将面粉拿进屋,又抱出一小筐樱桃干,递给林青禾,说:“这是我前几日晒的,也不值什么。”

静默片刻,林青禾接过,又问:“今日要做什么?”

宋茜茸指指门口的竹篓:“去捞点鱼。”

“好。”林青禾说着走到门边,提起两个竹篓,“走吧。”

宋茜茸愣了下,才意识到他要与自己同去。顿了顿,拿了锄头就跟着出了门。

两人寻了一块水流平缓、水草丰茂的地方,宋茜茸正打算脱鞋袜,林青禾慌忙喊住她:“你做什么?”

“那边石头多,我去摸点螺。”宋茜茸解释,“地龙和螺肉都是很好的饵料。”

林青禾说:“我去,你别下水。”

宋茜茸瞧见他微微泛红的耳根,后知后觉意识到,在这个时代,女娘是不能在外露脚的。她尴尬笑笑,走开去挖蚯蚓。

竹篓里放了蚯蚓、螺肉,宋茜茸又抓了一把水草丢进去,找了块大石头压住,让林青禾把篓子放到水深处。

篓子上系了根麻绳,固定在了岸边的一块大石上。待傍晚再来时,拽着绳子就能把竹篓收回来。

两个竹篓陷阱布置好后,林青禾才说:“这个方法能捞到的鱼可能不太大,我带你去一处地方,抓几条大鱼回来。”

宋茜茸自然应好。鱼肉,优质蛋白质啊,多多益善。

林青禾带她去的地方在另一座山里,一条山溪蜿蜒而下,冲到积水潭中,再缓缓往下。透过碧绿的水面,宋茜茸能看到水潭里影影绰绰的大鱼。

“这么多!你怎么能知道那么多好地方呢?”

林青禾嘴角翘起:“经常在山里跑,自然熟悉。”

他也不废话,脱掉外衫鞋袜便跳进了潭中,一个猛子扎下去,宋茜茸呼吸一窒,万没想到他说的抓鱼是这样的。

没多会儿,林青禾从水中冒出头,双手一抛,一尾手臂长的鱼便掉到了岸上。宋茜茸赶紧把鱼捉住,放进木桶中。

这鱼青黑色,阔嘴短尾,本地人叫它“大嘴鱼”,肉质肥厚细嫩,清蒸或炖汤都好吃。

待林青禾上岸时,桶里七八条鱼正挤作一团,时不时吐出一串串泡泡。宋茜茸由衷赞道:“林二哥,你这抓鱼的本事,当真了得!”

她双手撑在膝头,俯下身去,一眨不眨地盯着桶中的鱼。林青禾正在拧头发上的水,不经意间,又瞥见了她脖颈后那颗红色小痣。

他目光缓缓落在她丰润饱满的脸颊上,不由想到了昔年阿娘煮的雪白软糯的浮元子。这莫名的联想让他心口一烫,慌得立刻移开视线。

所幸宋茜茸很快就直起身,背起旁边的竹筐说:“你在日头下晾一晾身上的水,我去附近看看有没有药草。”

“嗯。”林青禾的声音闷闷的,“别走太远,把狗都带上。”

至傍晚,两人去溪里收了鱼篓,果然没有大鱼,只数十条小杂鱼和虾。宋茜茸直接蹲在溪边,指甲在鱼下腹处一掐,用力一捏,肚脏便被挤了出来。

处理干净的小杂鱼可晒成鱼干,鱼肚脏和虾则喂了鸡。

晚食留了林青禾吃饭,宋茜茸去平素素家买了两块豆腐,炖了鱼。刚从水里捞出来的鱼实在新鲜,两人吃得极为满意。

两日后,吃过朝食不久,宋茜茸就听到门外传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方如玉头上黄色布帛包髻,身穿红褙子,笑吟吟地走进来。

她身后跟着林福荣夫妇,以及一队挑着担子的青壮汉子,个个穿着得体,满脸喜意。张猎户和平素素早已迎上去,请人入屋喝茶。

院里站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方如玉满面春风,朝平素素和村民一福身,高声道:“良辰吉日,喜鹊临门!咱们林二郎勤俭忠厚,特备重重聘礼,求聘府上娇娥。请诸位静听,容老身一一唱来——”

宋茜茸在卧房里,听到方如玉这抑扬顿挫的唱词,忍不住轻笑出声。

“十两雪花银哎,实实在在,十全十美!”

随着方如玉一声唱,林青松已双手高举托盘,红布上赫然是两锭雪花银。围观村民忍不住“嚯”了声,林家好大的手笔!

村里人娶妻嫁女,常见的聘礼的是六到八两。只镇上和县城离的殷实人家,才会给出这般厚的礼金。没想到林青禾瞧着破落,竟藏着不薄的家底呢!

方如玉继续唱:“一对儿团圆酒,好事成双,长长久久!”

“红布两匹,喜庆临门,前程红火!”

“银镯一副,圈住佳妇哎,白首不相离!”

“瞧这实木打的桌椅床榻,从此立业安家,生活安稳!”

“香茶两罐,至诚致敬,姻缘久长!”

“大肉一吊,家畜兴旺,吃喝丰足!”

“干果四样,枣子板栗榛子和白果,祝福新人早立子,增儿孙,人丁兴旺,白头到老!”

“糖饼蜜饯,日子甜过蜜。”

方如玉一溜儿说完一大串,林家子侄个个昂首挺胸,一一把她唱到的彩礼展示给众人看。这般丰厚,他们林家人与有荣焉。

最后,方如玉顿了顿,手指一点,哈哈笑道:“最是难寻的便是这对活雁,咱姑爷这心意啊,忠贞不二,情比金坚!”

林青秀将手中被捆住翅膀和双脚的大雁往上一举,围观的村民爆发出叫好声。

雁是忠贞之鸟,民间多以木雕雁代替。也就林青禾有一手打猎的好本事,才能完好无损地猎到一对活雁。

方如玉说完,朝平素素和村民再次福身:“林林总总皆是诚意,重重聘礼皆为佳妇。老身在此,恭喜两家结秦晋之好。愿二位新人百年好合,儿孙满堂。”

村民们笑着道完恭喜,就陆陆续续回去了。那两家人且有正事要相商,他们自然不便打扰。

按照风俗,平素素将准备好的一对活鱼,两双用彩线绑好的筷子,连同宋茜茸做的两条手帕、两双布袜,一起当做回礼给了林家。

宋母出自以刺绣闻名的华江府,是以原身擅刺绣,但宋茜茸不会。她有原身的记忆,可惜脑子会了,手不会。不得已,她只简单绣了一枝禾苗,粗糙得很。

张猎户夫妇代宋茜茸与林家商定好婚期,定在秋收后的第一个吉日,九月二十。

众人欢欢喜喜吃了顿饭,便起身告辞。平素素按惯例塞了将准备好的红布包塞到方如玉手里,笑着说:“妈妈今日辛苦,一点茶钱,莫要嫌弃。”

方如玉脸上的笑意更真诚了几分,假意推辞一番后,又说了一堆吉祥话,才高高兴兴收了。

所有人都走了,院里瞬间安静下来。宋茜茸望着满屋的聘礼,长长吁出一口气。林青禾这是下血本了吧,这戏做得也太真了。

不过眼下她有一件烦心事,便是要为林青禾做一双鞋,以及缝制两人喜服。这边的习俗,喜服布料由男方出,衣裳则由新娘缝制。

她原以为这边的风俗和她前世所在时空的宋朝很相似,喜服也该是红男绿女。没想到都是大红色,且新郎成亲那日,要做的不是“却扇”,而是“掀盖头”。

林青禾的身材尺寸和鞋样夹在了布料里,这是默认宋茜茸会做。大瑜国的女娘七八岁就开始做针线,出嫁前一般都会缝衣制鞋。谁能想到宋茜茸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呢?

去年冬天,她凭着原身的记忆,又在平素素的协助下,勉强做了套改良版唐装。实际针脚粗陋得很,她只是进山套在外面,也不在意。

但喜服还是得做好点儿……吧?

张猎户饭后已经回家,平素素带着张瑶帮忙收拾好厨房,就听到宋茜茸的求助,她忍不住噗嗤一笑。

看起来精明能干的小娘子,竟也有这般为难的时候!

喜服繁琐,内衫、外袍、裙裤缺一不可,平素素正计算所需布料,忽然惊叹一声:“嚯,二青这大个头,一件袍子须得十八尺布料呢!”

宋茜茸也不矮,约莫接近一米七,只是人偏瘦,做她的一件大袖衫也得六尺布。

一匹布四十尺,两匹红布刚刚够两人用的,一点也不浪费。

还有三个多月就成亲了,宋茜茸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完不了工,便与平素素商量:“阿婶,您帮我做一部分成吗?我给你付工钱。”

平素素又忍不住笑,说:“行,你也慢慢学着,往后一家子的衣裳都指着你呢。”

宋茜茸默默叹气,又是怀念现代生活的一天!

注:下聘参考的是《东京梦华录》里的“娶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聘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