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后娘娘她不装了 > 第10章 宴会

皇后娘娘她不装了 第10章 宴会

作者:小鱼喝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3:18:38 来源:文学城

如谢槿语所料,这赏荷宴确是为京中高门子弟相看准备的。

谢家虽初来乍到,可无论是谢甫在朝中的威望,还是谢家女眷的声名,早已在京中如雷贯耳。因此这宴会的主题除了相看,又多了一项,便是结交谢家。

王夫人被国公府王府的女眷们围得密不透风,谢槿柔和谢槿语则跟着最为熟识的清远侯府大小姐乔婉清,结识各个出身名门的闺秀。

谢家双姝的名头本已在江南盛极一时,京城的世家贵女们早有耳闻,只是心气高,难免心有不忿,暗自较劲,可如今见了真人,饶是京城见惯世面的夫人小姐,也不禁在心中暗叹。

遑论这二人的绝色容颜,单看这周身的气度,任谁也想不到二十年前的谢家还是个无人在意的衰败门庭。

郑国公府大小姐舒青黛,年前已嫁作工部尚书吴康年嫡子吴朗的夫人,今日一身青绿襦裙,虽梳了妇人髻,粉腮杏面,仍旧一副少女模样,被夫人贵女们簇拥其间。

郑国公府先祖曾立下赫赫军功,可惜子孙不济,如今公府门庭败落,一大家子只得靠着荫封的虚名度日。前些年舒青黛在诗会上出了风头,给自己挣了个才女的名声,到了年龄,在提亲的人家中千挑万选了几年,才最终挑中了吴家。

吴家虽门庭不显,可新帝登基打压世家、扶持新贵是板上钉钉的事,国公府式微,子弟正需要像吴家这样的新贵来扶持。得了这门亲事,郑国公府表面端着架子,实则府里的人哪个不是笑开了花,凡事都紧着她来,连一向重男轻女的郑国公都一改往日的态度,对她和颜悦色。

更令她欣喜的是,这吴朗实非纨绔,成婚前夕得了会试前三甲,对于刚及弱冠的官家公子来说,前途可谓一片光明,落下旁人一大截。

因而成婚后,舒青黛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加上她本就身负才名,无论是高门里的夫人,还是清流官家小姐,对她无不笑脸相迎、敬重有加。

今日参宴,她如往常一般盛装打扮,还为了这次宫宴特意改制了衣裙,用了如今京城最时兴的缎面,袖口鞋面皆绣莲花暗纹,发间一支白玉簪雕刻成并蒂莲的样式,力求既别出心裁,又不显得高调。

果然,她一出现在御花园,就引得平日熟识的女眷们围过来,叽叽喳喳地将她的巧思一一点出。

“夫人耳上这串,可是西域来的东珠?听闻价值不菲,妾从前只听人说起过,今日算是大饱眼福了!”江阴侯世子夫人笑呵呵地凑近,话锋一转,悄声道,“上回说的我家那位调去工部的事……如今可有眉目了?”

舒青黛笑容一僵。

这事她当然记得,这江阴侯世子才能平庸,做事也不踏实,她先前不知底细,在宴中为了撑面子应下,回家提起,被公爹好一顿数落,连夫君都连着几日没给她好脸色瞧。如今被问起,她只得含糊过去:

“此事嘛……还需从长计议。”

世子夫人看出她的推诿,笑容一下淡了,落寞地走开了。

今日宴会的风头大半都被谢家占去,舒青黛被冷落,应酬间,忍不住用余光看向人群里的焦点。

谢家姐妹着实绝色,淡妆浓抹,各有千秋。她的目光落在那位容色更为艳丽的小姐身上,绿衣粉裙,瞧着并不是什么名贵的布料,可穿在她身上浑然天成,娇俏灵动,和远处的莲花池相映生辉。她低头看了自己,方才还自觉得意的巧思此刻显得矫揉造作起来。

低落片刻,她瞥见那世子夫人已经走到那位粉裙小姐身边,脸上的笑容比方才更盛,看来是见靠不成吴家,要求谢家帮忙。

那世子夫人本就是小门小户出身,听说在家里受欺负,高嫁到侯府,如今一心想靠丈夫挣脸面,也难怪她心急。

想到这里,她心中忽而升起兴味。

虽说豪门世家官场人情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可在这样的场合谈论朝廷官员调动,实在说不上体面。遑论她一个未出阁的小姐。只要她答了,无论是否应允,都是失礼,若是允了,便同她一般被家里的老爷责骂,拒绝么……她也得掂量掂量江阴侯府的分量。

舒青黛不动声色地走过去,只听一道柔婉的女声响起:

“世子夫人谬赞,听闻您每月都在城外施粥,此等善心,令人敬佩。”

相交甚久,她都不知此事,这谢家小姐刚进京,竟将京中人员底细摸得如此清楚?

世子夫人同样诧异,脸一红:“谢二小姐言重了。不过是尽一些微薄之力罢了,不足挂齿。”

舒青黛心中思忖着谢家果真手眼通天,听着双方寒暄一阵,谢小姐提起江阴侯几年前对谢家的照顾,世子夫人目光微动,瞧着这会周围人不多,果然开始进入正题。

“实不相瞒,妾近来苦恼得很,妾的夫君如今在太仆寺做事,整日与马和车舆打交道,年初有风声说要让他调任六部,可到了六月也没下文……”世子夫人顿了顿,见对方不语,只得继续道,“谢大人在吏部,可否拜托小姐与他说说,在那边替世子说句话,催一催?”

“世子夫人!”舒青黛抓准时机,仿佛突然看到她,佯作惊讶快步走到二人面前。这一声喊叫,引得不远处的几人都看了过来。

她心下一喜,略抬高了说话的音量,道:“此事实在抱歉未能帮上你,如今谢小姐来了,凭谢家的人脉,定能给世子寻个好差事!”

数道好奇的目光之下,世子夫人神色窘迫,但还是鼓起勇气与谢槿语对视,等待她的回复。

舒青黛沾沾自喜,想着若是一会谢小姐没脸,她便帮着解围,还能在谢家那边多个人情。正盘算着,一道寒凉的目光扫过来。谢小姐脸上仍旧挂着笑容,可看向她的眼神寒冷如冰。

只一眼,她就是再蠢,也明白自己的小心思被看穿了。

风从袖摆的开口钻进来,激得她一阵颤栗,六月的炎炎夏日,她竟感到全身发凉。

喉头发紧,原本准备好的说辞再也说不出来。

直到对方移开目光,她才如蒙大赦,重新找到自己的呼吸。

谢家小姐又变回了温柔沉静的样子,仿若刚才那一眼只是她的幻觉。

谢槿语沉吟良久,淡淡一笑,道:“此事,我不能帮你。”

世子夫人没料到她拒绝得如此干脆,脸色难看起来。舒青黛心下窃喜。

她还待争取,便听对方又温声道:“夫人找人打点关系,可问过侯爷的意思?”

“侯爷?……世子若能进六部,侯爷心中自然欣慰。”夫人理所当然道。

“夫人这么说,就是没问过了。”谢槿语气定神闲,笑了笑,“那夫人不妨回去问问,侯爷在翰林院任职,与各部关系密切,世子却为何连一个六部的闲差都没捞着?”

世子夫人愕然,愣在当场。她嫁入侯府多年,公爹铁面无私,不苟言笑,不是逢年过节都见不到面,她哪敢主动往他跟前凑。

她面露心虚,舒青黛见状,搭腔道:“侯爷身为言官,自是不好偏袒亲子。”

“哦?”谢槿语接话,却连看也没看她一眼,道,“原来夫人也知晓世子才疏学浅,进了六部,恐难服众。”

“我……我可没说!”舒青黛慌了,“我们都听见了,是你自己说的。”

她原先的确不知,是在公爹和夫君的一通数落之下才听明白的。这会被谢槿语点出来,莫名心虚,不敢看世子夫人。

见世子夫人神色尴尬,谢槿语于是宽慰道:“夫人不必忧心,世子虽不擅文,武艺却不错,太仆寺清闲,能时时陪伴夫人左右,岂非乐事?”

谢槿语进京时,从京郊百姓那里听说过这夫妇二人一同施粥的事。

世子夫人似是想到了什么,脸色旋即浮现出一抹红晕:“……谢小姐,多谢你提醒。看来真是我多虑了。”

“夫人言重了。侯爷为人仗义直爽,刚正不阿,我钦佩已久,若夫人不嫌,请替我和父亲给侯爷带个好。”

世子夫人笑盈盈地应下。

舒青黛被晾在一旁,忽闻远处声响,心念一动,笑道:“瞧,那边诗会开始了,谢小姐初到上京,可一定要去看看!”

谢槿语本不想参加,她这么一问,周围的人都期盼地看了过来,她不好扫兴,只得跟着舒青黛走。

赏荷宴的诗会,自然是题有关荷的诗词。在场的皆是女眷,要求也很放松,只要切题,并无什么藏头藏尾之类的花样。

她预料到会有这一出,自知文采不足,早几日就拜托姐姐写了好几首不同的背下来,这下正好派上用场。

镇定自若地题了两句,她看向舒青黛手上的宣纸,这才了然。

在作诗这一项上,舒青黛确有几分才气。邀她前来,不过是想在这里压她一头。

她倒不在意,正要离开,就见被贵女们围着夸奖的舒青黛拦住了她的去路。

“谢小姐既来了,就不能败兴而归,不如我们玩飞花令?便以“荷”字为题。”

飞花令,一人作一句,题眼的位置轮流变动。

谢槿语:“……”

这个舒青黛,虽然不聪明,却很难缠,下次见到她,一定要绕道走。

她心内暗忖,面上微笑应下。

舒青黛拉来了其他几人,谢槿语硬着头皮撑了几轮,终于等到前头那位败下阵,这事才草草过关。

她心内长舒一口气。

*

宴会西侧的假山后,一人伫立良久。

“那便是谢二小姐?”男人沉默许久,忽然出声。

菊影沉声道:“回陛下,是。”

打从今日宴会一开始,她就发现陛下对这位谢二小姐格外关注。

从水榭回御书房,从御花园过算抄近道,可皇帝平时几乎不往这里走,今天不知怎的,不仅走了,还因为听到几人的谈话,半道停下来了。

菊影耳力极佳,不仅把她们谈论江阴侯世子之事听得一清二楚,连后来的飞花令也一句都没错过。陛下也应如是。

她想起方才皇帝微微挑眉,似是对谢二小姐十分赞许的模样,思忖着道:“传闻谢二小姐端方娴静,今日一见,更见其心智不凡。先前献策一事,已令陆将军刮目相看,今日处理世子夫人之事,亦是进退有据,极有分寸。不愧是谢大人的女儿,的确聪慧过人。”

四两拨千斤地拒绝了世子夫人还能被感谢,可不是聪慧么?

哪知皇帝却面色冷淡,凉凉道:“聪慧暂且不论,文采的确乏善可陈。”

说完抬步便走。

菊影:“……”

经水榭一事,陛下果然心情不佳。

谢二小姐分明是聪慧极了,文采才显得不那么出众罢了。

*

回到府中,谢槿柔将面见皇帝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谢甫说了出来,后者听完,什么都没说,只重重地叹了口气。

“陛下没怪罪就好……希望真的是我多虑了。”

“既然撒了这个谎,绾绾那边若是有什么当年的物件,务必要处理好,免得日后露马脚。”

谢槿柔颔首:“我已经问过了,好在当年陛下什么都没有留下。”

“如此,我便放心了。”

与书房相距不远的院子里,谢槿语正在书桌前写字,一连写了好几张都不满意。

芙蕖悄无声息地立在一旁,见桌上的茶杯空了,轻手轻脚地拿起茶杯到外间沏茶,一出来就碰上了方嬷嬷,差点惊吓出声。

“方嬷嬷,您怎么来了?”

“我瞧小姐今日从宫里回来脸色就不太好,一进府就把自己关在屋里里写字,今日在宫里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芙蕖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头绪,方嬷嬷又问:“那你可知小姐在写什么?”

“好像是‘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芙蕖记性好,认识的字也多,“小姐反反复复写了有十几遍了。嬷嬷,你可知这句话有什么含义么?”

“我一个老婆子能知道什么?”方嬷嬷想了想,拍板道,“你先把茶端进去,我去把大小姐找来。”

房里书桌旁的纸团越来越多,谢槿语终于搁了笔,回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

这本书芙蕖认得,是小姐在学堂时经常用的一本。

书页已经有些泛黄,谢槿语翻开书页,取出夹在当中的一页纸。

只是当年随手拿的一页信纸,苍劲有力的字密密麻麻堆在纸上,芙蕖悄悄伸长脖子看,可惜字太小,什么都看不见。

“善,政之本也,然非其具也。法,政之具也,然非其里也……”

谢槿语捧着纸,开始一字一句地默念这段她六年前就已倒背如流的注解。

“对了,前日我在哥哥的学堂外面偷听,听夫子布置了一道题目,可我总是想不明白,听父亲说你乡试中了解元,我便考考你,《孟子》里的这句话如何注解?”

登仙楼雅间中央的案几摆上了研好的墨,少年挽袖提笔,洋洋洒洒写满了整张纸。女孩在一旁看得入神。

她替哥哥把答案交上去,得了个丁等,只因夫子觉得写得太好,判定是找人代笔。她欢欢喜喜地准备好荷花酥,亲自登了张府的门想要向少年致谢,却看见一张全然陌生的脸。

……

芙蕖听得迷迷糊糊,等她听得书房里再度归于寂静,再睁开眼,只见那张纸已被火焰吞噬了一半,被那双素手投入香炉。

谢槿语脸色出奇难看,仿佛魂魄也从身体里抽离出来,随着这一片纸归于灰烬。

“芙蕖,”她的声音轻得宛如香炉上方氤氲的烟雾,“把地上这些,也一并烧了罢。”

谢槿语:是谁说本宫没有文采?

赵珩:……朕没说过,一定是有人造谣。

*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孟子·离娄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宴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