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相继落座。华莲对山凌笑道,“我这衣裳可还入得山公子的眼?”
“这丝袍以东海天蚕丝制成,色泽靓丽,触感柔软光滑;采用煮染法,上色均匀透亮,贵气逼人,经久不褪。”山凌一面瞧着华莲的丝袍,一边向众人解说道,“最难得的,还要数它的剪裁搭配。”
山凌精通服饰之道,一旦聊起来,句句鞭辟入里,又发人深省,受到金陵城上下闺中女子、深院妇人,以及热衷妆扮的男子的追捧。金陵城最有名的脂粉铺桃花扇,正是他两年前跟各位好友筹钱开办的,如今桃花扇还增加了布匹、成衣等商品。
“明昭点评,句句都是精髓。”华莲被好好夸赞了一番,更不吝溢美之词。“三国间,论服饰之道,明昭认第二,谁敢认第一?纵是大齐号称三国第一美人的二皇子,也恐难望明昭项背。”
“子夜夸张了啊。”山凌在华莲的吹嘘面前,理智尚存,“大齐二皇子在妆饰之美上成就丰硕,他改良的大齐女官服饰,融合了汉文化的‘五行相生’之道,不仅于推行汉化有利,且兼具美观与实用,大受女官们好评,其匠心巧思,实在令人佩服。”
“不过,我自去年开始改良一种服饰,也颇有心得,预计今秋之前可以出成品,或能与之一敌。”山凌刚谦虚完,又开始抒发豪情壮志。
“好!那就预祝山氏新衣风靡三国。”桓清与率先举杯,几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预先分享了他日成功的喜悦。
齐谖手上忙着为大家布菜,一边眨巴着水灵灵的眼睛问道:“听闻大齐二皇子容貌甚美,堪比云中君,不知和乐府令、庭檐哥哥还有萧大将军相比,谁更胜一筹呢?”
这个当真问倒了众人。
问桓清与,肯定是桓俭,不说桓俭的姿容从小就被金陵城的人从街头夸到巷尾,自己的哥哥一定是她心目中最好看的人,没有道理可讲。
问许蔚,必然是容珩,她追求容珩在大魏早已非新闻。
在华莲眼中,相比于五官精致华美、万千风流的容珩和温润如玉、风神俊秀的桓俭,剑眉星目,英气逼人的萧迦叶在他的审美品味中更接近大魏第一美男子的形象。那个二皇子善事脂粉,恐怕也是阳刚之气不足。
而其余几人看来,三位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倒也不去分了。
“早年间享有盛名的数典阁,什么时候再出一个三国美人榜、公子榜什么的,或许就有个可供参考的答案了。”山凌说道,又将目光投向华莲,“没准子夜也会出现在三国美人榜上。”
“哈哈哈,明昭如此赏识,为兄如何敢当?”华莲嘴上一边客套着一边占着山凌的便宜,调笑一番后,略正色道:“不过,那榜单还是别开的好。数典阁一旦开始品评,武榜、才子榜、贤媛榜都会相继开榜。到时候又有多少人要为这虚名相争。”
座中之人心中都明了,数典阁榜单的竞争一旦开始,首当其冲的便是他们这些士族子弟。不论为了家族荣誉,还是个人仕途,不免都要卷入其中。有些人的命运,或恐也将为这名声所改写。
大家继续品尝着案上佳肴,一边畅聊近况,如山凌近日新进的各种珍贵原材料,齐谖最新研制的菜品,崔菀的绣品、书画。此次武选后,华莲将出仕,他自己更想到军营中历练,但依据家中的安排,职位不在兵部便是都尉府。
“留在金陵也挺好,日子和往常一样,得了闲大家又在一块儿玩着闹着,岂不快哉?”华莲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主菜过后,连云等人在旁倒酒,开始唤舞姬进场,又将北面轩窗一一敞开,夜风倏忽而来,吹得人神清气爽,风中带着蔷薇花香,盈盈缭绕。
缦阁中人前来道歉,说今夜花魁行歌表演的场次较多,刚刚从花萼楼萧将军的雅间回来,现下正在更换衣裳,稍后便到,先由琴师为各位贵客弹奏几曲。
缦阁是歌舞坊,此间艺伎只献艺,仅设雅间厢房供人宴请;花萼楼则为青楼,楼中不仅有雅间,上房也甚多,以便客人留宿。
传闻中两家同属于一位东家,故对街的两间酒楼将二楼打通,建了一座鹊桥,客人可往来于缦阁与花萼楼之间。实则,这只是缦阁总管荀白和花萼楼做的一桩交易,缦阁的艺伎可以被请到花萼楼中表演,花萼楼中的名妓也偶尔现身缦阁,对两家生意颇有益处。如今,行歌作为新晋花魁,自然时常往来于两处。
侍者说的正是萧迦叶、桓俭、齐浔等人的宴会。刚从梁州调任回金陵的山家二公子山玥,也是因此婉拒了桓清与的宴请。
/
桓清与向西侧坐,举首眺望夜空,只见月明星稀,净夜如水,低眸间,见窗外正对花萼楼,二楼窗内,众人已酒过数巡,躺的躺,睡的睡。
萧迦叶一身玄衣,长发半束,一手闲闲勾着酒盏,搭在膝头,另一只手落在舒展的腿上。身姿写意,衣带流泻,宛如一幅行书帖,笔力苍劲,意态洒然。
红烛映照下,玉山之貌似沉入水中,多了几分朦胧多情。
他若有所觉,垂眸饮尽杯中酒,缓缓转过头。桓清与瞬时转身,恰逢古琴奏响,悠悠迷思被尽数打散,又悄无声息落入心底。
华莲也看到对面之人,笑道:“说到萧将军,近日金陵城最大的八卦,清与可有耳闻?”
此言一出,余下几人便知华莲指的是什么了。
桓清与正在饮茶,用眼神问着“怎么?”,但听华莲说下去。
“身为桓县主闺中密友,自然得问下正主究竟是何想法呀?”
“我是什么想法,你们还不知道么?”桓清与一副理所当然又微微诧异的样子,实则焦头烂额,看来这茬还真躲不过去。
另外几人也是一副好奇的神色。
“容景一事我们当时都在场,萧将军被处罚,的确有失公正。清与一向嫉恶如仇,萧氏又是潋娘母家,进宫向陛下禀明实情,于公于私都合乎情理。”崔菀娓娓说道。
桓清与满眼的“此言有理”,正要应和。
崔菀又道,“但,桓县主为何连第二日武选都未看完,就仓促进宫呢?毕竟其中可能有你下一场比试的对手。此处,似乎又有一些可疑呢。”说罢,就和齐谖一块儿笑起来。
“刚好我这儿新制了好些衣裳,不如都赠给清与吧,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裳马靠鞍嘛。”山凌也在一旁拿她开涮,语气中颇有种嫁女的意味。
桓清与双颊微烫,不禁以手扶额。“哈哈哈哈”华莲被她这模样逗笑了,“天下奇闻,桓县主竟然害羞了?”
“那我二哥得伤心了,某人明明说过要嫁给他的。”山凌继续磨刀霍霍。
“可以了!”桓清与自己也无奈地笑起来,“小时候的屁事儿能不提了吗?你三岁的时候不也说要娶意晚?”山凌投降,刚学会说话时的事儿也被翻出来了。
“华莲你也没得跑。你八岁那年还说要八抬大轿娶我呢!”
华莲已笑倒席上,心想桓清与爱慕萧迦叶才是证据确凿了呢。不过是拿坊间传闻逗一逗她,反应这么大,不是心虚还能是什么?
看见华莲失去控制的狂笑,桓清与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当真不是。”这里是大理寺吗?等着招供?犯人桓氏恐怕很难自证清白了。
恰此时,十名舞姬从两侧门中翩翩行至厅中,众人默契地将目光投向舞姬,放过了她。说到底,桓清与是否喜欢萧迦叶是她自己的事情,若是,他们自当鼎力支持;若不是,谣言在此只是笑谈,功用已尽。
侍者撤去四周灯盏,独留中央舞池莲灯袅袅,虹影连绵。
第一支舞名为《金陵春》,一人倩影,隐约帘后,独奏琵琶,一侧琴师尾随相和。仅两人合奏,曲音却嘈嘈切切,铿锵有力,与众舞姬配合得行云流水。
一舞初歇,琵琶手破帘而出,着一袭绯红舞衣,水袖凌空,开始了第二支舞《百鸟鸣花枝》。
这领舞的琵琶手,便是缦阁花魁行歌。
行歌身姿优美,舞艺卓绝。琴音悠长,她则引众舞姬如百鸟连影掠空,拂花而过;鼓声疾雨碎波,又似鸟群相逐而飞,羽光乍耀;笛音轻巧,忽若凤鸟吟啸徐行,婀娜翩跹。万般风姿,千种情态,尽在一舞之间。
她双眸明亮,笑意清浅而无讨好。展颜灿若芙蓉,低眉静似幽莲,颦蹙间,百媚风生。
曲终一刻,座中人犹在歌舞余韵之中。
华莲率先鼓掌,众人方醒转过来,纷纷赞不绝口。桓清与等女子,看向行歌的眼神更是暗含钦佩,她们或多或少都曾习舞,知道达到行歌此等境界,须凭借怎样的天赋,又要付出多少努力。整个大魏,能与之匹敌的,恐怕只有盛名之下的山缨。
山凌命侍从取来自己的横笛,望向行歌,轻声问道:“姑娘可知乐府令所作名曲《云间月》?”
她低头道:“行歌曾为此曲编过一支舞。各位可否稍等片刻,待行歌换过衣裳,再为各位献舞一曲。”她明白山凌的意思,却跳过回答,直截了当地提出再舞一曲的建议,行事很有主家风范。
山凌淡然一笑,以示赞许。
大魏相较前朝,抑商政策有所放宽,但商人地位依旧不高,青楼歌舞坊等更是贱业,为世人不齿。只因这烟柳繁华处,聚集着常人难以接触到的显贵,此间之人往往沾染了几分难言的骄矜与傲气。
行歌言语间的简傲,究竟是因身后有显贵之人,还是出于维护自尊而形成的一贯作风,桓清与等人并不放在心上。来此处,便是寻欢作乐,有何高低贵贱可言?
不多时,行歌换了一袭舞衣过来,洁白裙底,浅绯色裙褶,衣襟袖上流云婉转,似远山出岫,微风暗涌。
山凌起身伴奏,笛声一出,阁中小天地,悠然万物生。琴声悄然和入,意蕴幽渺,有泠泠水声、悠悠松风,将众人引入月下清幽之境。
行歌于此时起舞。
/
一曲奏罢,今夜的宴会也临近落幕。崔菀欣喜之余,语气诚恳地说:“姑娘今日一舞,惊才绝艳,让佳景颇受启发,希望来日有机会向姑娘讨教一二。”
“崔小姐见外了,行歌也许久未舞得如此尽兴。在此谢过各位。”行歌略施一礼,语气仍旧疏离,但看向崔菀的神色多了几分亲近,向座中数人道谢后,便引众舞姬款款离去。
夜渐深,缦阁依旧人声鼎沸。窗外一轮斜月闲卧云间,玉盘半露,将夜空映照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