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的日常工作中,站岗占了很大一部分。
一开始,会有老兵带着新兵一起站岗,熟悉之后,就会单独站岗。
白天还好,夜晚的岗最难,尤其是冬天的时候。
集宁的冬天经常零下三十多度,滴水成冰!虽然部队的冬装很厚,战士们称为“四皮”(皮帽子,皮大衣,皮手套,皮靴),但在夜晚依然冻得手脚麻木,如果不跺脚就会有冻伤的风险。
除了营门外的岗哨,草料区也需要站岗,叫草垛岗!
这天是周日,张学奎写完家信送到连部审查,审查没有问题才会装信封寄走。
回来就碰到新兵连最小的祁景州,他也是满洲里一中的,但他是初中毕业,只有16岁。
“三哥!”这是熟悉的人才会这么叫,因张学奎在家里兄弟中行三,而祁景州的姐姐和张学奎的姐姐又是师范的同学,因此两人比较熟悉。
但来的时候两人不在同一个闷罐车,分到连队后也不是一个班的。
“咋了!愁眉苦脸的!”张学奎问。
“那我告诉你,你别和别人说啊!”祁景州小声的说,“今天晚上该我自己站岗了!我不敢,我害怕!”
“站岗有啥怕的啊?”张学奎不理解。
“咱们大门外边不是有一片坟地吗?上次和我一起站岗的老兵说那里闹鬼!”祁景州害怕的说到。
“不可能,这世界上哪有鬼?咱们都是唯物主义者,怎么会相信有鬼呢?”张学奎说。
“我也知道,可我就是害怕吗!”
“你这样,你站几点的岗?你晚上来叫我,我陪你站一次岗!”
“真的?!谢谢三哥!”
张学奎和班长说了一声,班长同意了!
虽然已是4月,但集宁的夜晚还是很冷。这里位于北纬41度,平均海拔1400米,因当地沙化严重,来自蒙古高原的风沙会铺天盖地的吹来。
当地人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晚上十点多,祁景州来喊张学奎,两人捂得严严实实,向大门的岗哨走去。
今天晚上还不错,没风,但也没有月亮,黑乎乎的。
站岗的哨兵需手持冲锋枪,子弹上膛。
换过岗之后,冲锋枪交到祁景州手里,两人站着有一搭没一搭的小声说话。
突然,祁景州一下攥住张学奎的胳膊,声音都带着颤音:“三哥,你看那边是啥?”
张学奎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大约200米远处的地方隐约有亮光,但这亮光还不像是灯笼或者火把,是很微弱的浅黄色,如果不仔细看,都看不到。
“谁在那边?”张学奎喊了一嗓子。
黄色的光不动了!
“我要不要开保险啊?”祁景州紧张的问,他攥住张学奎胳膊的手都开始发抖了!
张学奎看到远处的光不动了,就低头找了个小石子,向那个方向扔了出去,几秒钟之后,听到几声狗叫,那光又晃了几下就消失了!
之后再没有异常情况,张学奎陪着祁景州一直到下一班哨兵来换岗才回到营房。
第二天吃过中饭,张学奎和班长讲了昨晚事情,说:“我想去那片坟地看看,万一真有坏分子藏在那里呢?”
班长也很兴奋,叫了几个胆子大的老兵,趁着午休出了营地。
集宁这个城市地处西北边境,面积不大,但历史悠久。
夏商时称为冀州,周朝时改称并州。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并入三十六郡,属雁门、云中(今呼和浩特)两郡;
汉朝时属雁门、云中、定襄郡;后汉为幽州、代国郡;
北魏为代郡;隋朝又恢复为定襄郡;
唐时为冀州、并州;置河东关内道、云州、云中郡、单州都护府;
辽时属西京道大同、天成、长青北境;宋属云中府;
金属西京路大同府;元属中书省集宁路(集宁路古城遗址是200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土了景德镇窑、磁州窑、龙泉窑等几大窑系的近万件瓷器。为什么南方的瓷器会大量的出现在北方的遗址当中呢?集宁路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大都市。在元代时期,当时大量的南方瓷器,丝织品包括茶叶等等,会输送到集宁路,然后再由马匹输送到漠北草原。其实这里曾经就是一个集散地、集市,真正见证了在元代时期,中原地区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往,还有就是南北之间文化的一个交流);
明初属兴和路,后废;清初属蒙古察哈尔正红旗游牧地,后为山西大同府丰镇宁远两厅辖地;
民国初期丰镇、兴和、凉城所辖地各一部;民国十年(1921年)开始设立"平地泉设治局",民国十三年(1924年)改为集宁县,属察哈尔省;1929年01月归绥远省。
1948年09月27日集宁解放,成立集宁市;
1949年09月绥远地区和平解放,撤销集宁市建制改为集宁县,市区定为集宁县城关镇。
1951年08月城关镇又改为平地泉镇,属集宁专署。
1956年04月撤销平地泉镇,设立集宁市。
这里地理优势明显,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建国后,部队的驻地就设在平地泉,几经变迁,1964年,骑兵五师重建后,十三团的团部就设在这里。
张学奎他们所在的连队处于平地泉镇的边缘地区,附近是一大片坟地,除了清明会有当地老百姓来烧纸祭奠亲人,平时几乎没人来。
张学奎和班长几人走进坟地,外围的坟墓还好,坟包比较整齐,墓碑基本都有。
越往里面走,就越是荒凉!
有的坟包长满荒草,有的墓碑倒塌,连名字都看不到了!甚至还有的坟包已经塌陷,漏出了黑黢黢的裂缝!
转到一处坟墓前,大家停住了!
只见地面上散落着一些骨头,仔细看可以分辨出应该是人类的腿骨;这处坟墓坍陷的很厉害,洞口也比较大!
看到人骨之后,张学奎心里不由一动!
班长趴下看了看,说:“应该是野狗来过,估计冬天把这里当窝了,这些骨头应该就是从里面扒拉出来的!”
大家又转了一圈,发现有好几处坟墓都是差不多的样子,也没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所以昨天晚上应该不是人发出的动静!
回到营地,张学奎和班长说:“班长,我知道昨晚的光是咋回事了!我想做个试验,让大家看一看,以后就没人害怕闹鬼了!”
班长是当地人,说话也是西部口音说:“咋回事嘛?我也想知道!”
张学奎说:“昨晚那个俗称鬼火,其实就是有一种化学成分,叫磷,燃点很低,40度就会自燃,人的骨头里就有这种东西,所以晚上在坟地有时候会看到鬼火!”
班长文化也不行,听得半懂不懂,“你是说那个骨头会发光?”
“不是骨头会发光,哎呀,一句半句也讲不清楚,我就想知道,哪里能搞到磷?”
班长根本不知道这个“磷”是个啥东西,想了半天说:“要不然你去找指导员吧!指导员是咱连里学问最大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