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禾发出的那条短信,如同石沉大海。
没有回复,没有辩解,也没有再出现新的、令人困扰的“表示”。
沈砚辞似乎真的听从了她的警告,从她的世界里再次销声匿迹。
连同那些鲜花、礼物和不合时宜的邀约,一起消失了。
这本该让她松一口气。
然而,一种莫名的空落感,却像悄无声息的藤蔓,在心底最不设防的角落悄然滋生。
她厌恶这种不受控的情绪,将其归咎于习惯被打破后的短暂不适,并用更高强度的工作来填满所有空隙。
这几天,她与合作方“星创科技”的项目接洽进入了关键阶段。
对方对视觉方案要求极高,团队磨合了几轮,始终未能达到对方核心决策层的要求。
压力像无形的网,笼罩在工作室上空。
“清禾姐,星创那边又发回了修改意见,”助理抱着一叠文件,愁眉苦脸地走进她的办公室,“他们说整体的概念和风格还是差一点‘灵魂’,希望我们能给出更突破性的方案。尤其是......那位沈总。”
苏清禾正在给一幅画做最后的润色,闻言,画笔尖微微一顿,一滴浓郁的钴蓝险些滴落在画纸之外。
她稳住手腕,不动声色地问:“哪位沈总?”
“就是星创的创始人兼CEO,沈砚辞先生。”助理并未察觉她的异样,兀自说着,“之前几次会议他都没出席,听说这次终审他会亲自参加。要求就是他和另一位副总提出来的。”
沈砚辞。
这个名字,像一枚早已埋设好的暗桩,在她以为可以暂时平静的湖面下,猝不及防地露出了尖锐的一端。
星创科技......她早该想到的。
砚辞科技,星宸科技,这些与他名字相关的企业,早已在科技界声名鹊起。
只是她回国后忙于筹备画展和工作室,并未刻意去关注合作方的股权背景。
所以,这并非巧合。
他停止了个人的“骚扰”,却以一种更正式、更无法拒绝的方式,出现在了她的工作领域。
公与私的界限,被他巧妙地模糊了。
苏清禾放下画笔,抽出一张湿巾,慢慢擦拭着指尖沾染的颜料,借此平复瞬间紊乱的心绪。
她抬起眼,目光恢复了工作中的冷静与锐利:“把修改意见和之前的方案都拿给我。通知项目组,半小时后会议室集合。”
“好的,清禾姐。”
半小时后,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投影幕布上展示着星创科技最新的反馈邮件,措辞客气,却字字犀利,直指方案缺乏深度与独特性。
“他们已经否定了我们三次大的方向了,”主设计揉着太阳穴,语气疲惫,“‘灵魂’到底是什么?科技感、未来感、人文关怀.....我们能想到的元素都尝试融合了,还不够吗?”
“是不是我们对他们企业文化的理解有偏差?”另一个同事提出疑问。
苏清禾沉默地听着,目光扫过邮件末尾那个熟悉的、属于沈砚辞的电子签名。
她几乎能想象出他写下这些意见时,那副公事公办的、冷静到近乎严苛的表情。
他是在借题发挥?
用工作的名义,对她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围追堵截?
还是......这真的只是他一丝不苟的商业态度?
无论哪种,都激起了她骨子里不肯服输的倔强。
她不能让自己的专业能力,因为私人恩怨而受到质疑,更不能让整个团队的心血,因为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被否定。
“好了,”她出声,打断了众人的议论,“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既然对方觉得没有‘灵魂’,那我们就找出这个‘灵魂’。”
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抛开之前所有的框架,我们从头梳理。星创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市场定位是什么?他们想通过这个项目,向用户传递什么样的核心价值?”
她的思路清晰,语气沉着,很快将团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了专业领域。
讨论逐渐深入,碰撞出新的火花。
苏清禾全身心投入其中,暂时将那个名字带来的纷扰压了下去。
......
最终提案的日子很快到来。
苏清禾带着核心团队成员,准时抵达了星创科技气派的办公楼。
前台小姐训练有素地将他们引至一间宽敞明亮的会议室。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城市景象,室内是冷色调的装潢,充满了科技公司的现代感和秩序感。
她今天特意穿了一套炭灰色的西装套裙,线条利落,妆容精致,将自己武装得无懈可击。
她需要绝对的冷静和专业,来面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
对方参与会议的人员陆续入场。
市场总监,技术主管,品牌负责人......最后,会议室的门被再次推开,沈砚辞在一行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他穿着深蓝色的暗格西装,没有打领带,衬衫领口随意地解开一颗扣子,比起那晚在画展的沉稳,多了几分商界精英的锐利与掌控感。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在苏清禾身上几乎没有停留,如同看待任何一个普通的合作方代表,淡漠而疏离。
“开始吧。”他在主位坐下,声音平静,不带任何情绪。
项目主讲人开始演示方案。
这一次,团队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摒弃了华而不实的元素,深入挖掘星创“连接未来,赋能个体”的企业理念,将科技理性与艺术感性做了更深层次的融合。
苏清禾坐在一旁,看似专注地听着,眼角的余光却无法控制地留意着主位上的那个人。
他听得极其认真,偶尔会低头在面前的平板电脑上记录几句,眉宇间是思考时的专注,却没有流露出任何赞许或否定的神色。
那种全然陌生的、公事化的态度,让她心里那根紧绷的弦,稍稍松弛了一些,随即又涌起一种更复杂的感受。
他果然......很擅长扮演不同的角色。
演示结束,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市场总监和技术主管先后提出了几个细节问题,团队都一一做了解答。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沈砚辞身上。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终于落在了苏清禾身上,不再是之前的无视,而是一种审视的、极具穿透力的目光。
“整体的概念方向,比之前清晰很多。”他开口,声音依旧平稳,“但是,苏总监......”
他顿了一下,那双深邃的眼眸牢牢锁住她,“视觉表现上,尤其是在主KV的构图上,力量感还是弱了。科技的温度,不应该以牺牲其核心的锐度和力量为代价。我希望看到更强烈的冲击力,以及,”他微微前倾身体,语气加重,“更不容置疑的自信。”
他的批评一针见血,直接点出了方案中最核心也最微妙的不足。
没有刁难,没有个人情绪,只有纯粹基于专业判断的、近乎严苛的要求。
苏清禾的心跳漏了一拍。
不是因为被指责,而是因为他精准地戳中了她潜意识里或许存在的一丝不确定——在面对他这个“甲方”时,她是否真的做到了百分之百的自信?
她迎上他的目光,没有退缩:“沈总的意思我明白了。关于力量感和自信的表达,我们会在最终稿中进行强化。科技的内核是理性的坚硬的,但它的外延可以充满感性的张力,我们试图找到的是那个平衡点,或许目前还稍有偏差。”
她不卑不亢,既接受了他的意见,也捍卫了团队的设计理念。
沈砚辞凝视着她,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情绪,快得像是错觉。
他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与其他高管讨论起技术落地的细节。
会议在一种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结束。
初步方向获得通过,但核心的视觉表现仍需修改。
离开会议室时,苏清禾走在团队最后,暗自松了口气,又觉得身心俱疲。
与沈砚辞在专业领域的交锋,耗费的心神远超寻常项目。
“苏总监。”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她脚步一顿,回过头。
沈砚辞站在几步开外,其他高管已经识趣地先行离开,走廊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沈总还有何指教?”她公式化地问,保持着安全的距离。
沈砚辞看着她,那双深邃的眼眸里,之前的公事化和淡漠褪去,重新染上了一种她看不懂的复杂情绪,比那晚在安全通道里更加深沉。
“你的方案,”他开口,声音比在会议室里低柔了几分,“很有想法。尤其是关于‘连接’的意象诠释,很巧妙。”
这突如其来的、不带任何批评色彩的肯定,让苏清禾愣住了。
她看着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他朝她走近了一步,那熟悉的雪松气息再次若有若无地萦绕过来,但这一次,似乎还夹杂着一丝疲惫。
“我不是在否定你的专业能力,”他看着她,语气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解释的意味,“只是这个项目对星创很重要,所以我要求会比较高。”
他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一种专注的审视,仿佛想从她冷静的面具下,看出些什么。
“你看起来有点累,最近......工作压力很大?”
这句话,越过了公事的边界,带着显而易见的私人关心。
苏清禾刚刚松懈的心防瞬间重新竖起,而且比之前更加坚固。
她后退半步,拉开了距离,唇边扬起一抹客套而疏离的浅笑:“谢谢沈总关心,我很好。至于项目,我们会按照您的要求,尽快提交修改后的方案。如果没别的事,我先告辞了。”
她不再给他任何说话的机会,转身,踩着高跟鞋,步伐坚定地朝着电梯口走去。
沈砚辞站在原地,看着她再次决绝离开的背影,插在西裤口袋里的手,缓缓握紧。
走廊尽头窗户透进来的光,将他的身影拉得细长,充满了某种无言的寂寥。
他低头,看了一眼平板电脑上,她团队演示方案时,那张作为主视觉的、充满了流动线条与星辰光点的概念图,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不是方案没有灵魂......”
“是提出方案的人,不肯对我敞开一丝心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