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来,云华山的草木愈发繁茂,药庐外的海棠花谢了,又开了别的花,争奇斗艳,热闹非凡。燕迟绪在宋听梧身边已经住了半年,从最初那个怯懦沉默的小男孩,渐渐变得开朗了许多。
他很聪明,学东西也快,宋听梧教他识药、认草、读书、写字,他总能很快掌握。每天天不亮,他就会起床,去药庐后面的山坡上采药,回来后再帮宋听梧整理药草、研磨药材,做得有模有样。
宋听梧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中总是暖暖的。他性子淡然,不善言辞,却会在燕迟绪采药回来晚了的时候,默默为他留一盏灯;会在他不小心被药草划伤手的时候,拿出药膏,小心翼翼地为他涂抹;会在他读书遇到难题的时候,耐心地为他讲解,声音温和,从不疾言厉色。
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燕迟绪就背着小竹篓,拿着小铲子,去后山采药了。后山的药草很多,有清热解毒的金银花,有活血化瘀的丹参,还有止血止痛的三七。燕迟绪一边走,一边仔细地辨认着药草,时不时地蹲下身,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将药草挖出来,抖掉根部的泥土,放进竹篓里。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他哼着宋听梧教他的小曲,脚步轻快,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他最喜欢这样的清晨,安静而美好,能和师尊一起,守着这一方药庐,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采了满满一竹篓药草,燕迟绪才满意地往回走。走到药庐门口,他远远地就看到宋听梧坐在廊下,手里拿着一本书,正看得入神。阳光落在他的身上,墨发垂肩,眉眼清隽,像一幅绝美的画卷。
燕迟绪的脚步不自觉地放轻了,他不想打扰到师尊。他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宋听梧,眼中满是崇拜和依赖。在他心里,师尊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温柔、善良、学识渊博,是他想要成为的模样。
宋听梧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目光,抬起头,看到了站在门口的燕迟绪,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回来了?今天采了这么多药草。”
燕迟绪快步走到他面前,把竹篓放在地上,笑着说道:“是啊师尊,今天后山的药草长得可好了,我采了好多金银花和丹参,还挖了几株三七呢。”
宋听梧点了点头,伸手摸了摸他的头,指尖带着淡淡的药香:“辛苦了,快进屋歇会儿,我给你煮了粥。”
“嗯!”燕迟绪用力地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跟着宋听梧走进屋,屋里的炉火正旺,粥锅里传来咕嘟咕嘟的声响,带着浓郁的米香。
宋听梧盛了一碗粥,递给燕迟绪:“快趁热喝吧,里面加了点山药,养胃。”
燕迟绪接过粥碗,小口小口地喝着,粥很软糯,带着山药的清香,温暖了他的胃,也温暖了他的心。他一边喝着粥,一边偷偷地看宋听梧,宋听梧正坐在他对面,慢慢地喝着粥,动作优雅,赏心悦目。
“师尊,”燕迟绪忽然开口,声音带着几分好奇,“您以前,是不是有很多弟子啊?”
宋听梧喝粥的动作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轻轻点了点头:“嗯,以前有过几个弟子。”
“那他们现在去哪里了?”燕迟绪追问道,他很少听到宋听梧提起以前的事情。
宋听梧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他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追求,便下山去了。”
燕迟绪看着他眼中的落寞,心中微微一疼。他知道,师尊一定是很想念那些弟子的。他放下粥碗,看着宋听梧,认真地说道:“师尊,我不会离开您的。我会一直陪着您,在这云华山上,守着药庐,采采药,煮煮茶。”
宋听梧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心中一暖,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好,师尊知道。”
他没有告诉燕迟绪,那些弟子并非是自愿下山,而是因为三年前那场变故,不得不离开。他也没有告诉燕迟绪,那场变故,让他失去了最亲近的人,也让他对世事彻底失望,才选择避世不出。
他不想让这些负面的情绪影响到燕迟绪,他只想让这个孩子,能在这云华山上,快快乐乐地长大,远离那些纷争和痛苦。
吃完粥,燕迟绪便开始整理今天采来的药草。他把药草按照种类分开,摊放在竹席上,放在阳光下晾晒。宋听梧则坐在一旁,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手里拿着一本书,却没有再看进去,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药香弥漫,岁月静好。宋听梧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其实也挺好的。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徒弟陪伴在身边,每天采采药,煮煮茶,读读书,远离尘嚣,没有纷争,没有痛苦,就像一场永远不会醒来的梦。
燕迟绪整理完药草,走到宋听梧身边,挨着他坐下:“师尊,您在看什么书啊?”
宋听梧回过神,把书递给燕迟绪:“没什么,一本普通的道经。你要是感兴趣,可以看看。”
燕迟绪接过书,认真地翻看起来。他认识的字还不是很多,有些地方看不懂,就会虚心地向宋听梧请教。宋听梧总是很有耐心,一一为他讲解,声音温和,像春日里的细雨,滋润着他的心田。
不知不觉,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夕阳西下,染红了半边天空,药庐外的景色美得让人沉醉。燕迟绪坐在宋听梧身边,听着他讲道经里的故事,看着天边的晚霞,心中充满了幸福。
他偷偷地看了一眼宋听梧,夕阳的余晖落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他完美的侧脸,眉眼温柔,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燕迟绪的心跳忽然加快了几分,他赶紧低下头,掩饰住自己脸上的红晕。
他不知道,这种心跳加速的感觉是什么,只知道,每次看到师尊的笑容,他都会觉得很开心,很温暖,就像沐浴在春日的阳光里。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星光洒满了夜空,月亮像一个银盘,挂在天边。宋听梧和燕迟绪坐在廊下,看着天上的星星,聊着天。
“师尊,你看,那颗星星好亮啊!”燕迟绪指着天上的一颗星星,兴奋地说道。
“嗯,那是北斗星。”宋听梧点了点头,“以前我教弟子们认星星的时候,也经常指给他们看。”
燕迟绪看着他,眼中满是羡慕:“师尊,您以后也经常教我认星星好不好?”
“好。”宋听梧笑着说道,“以后每晚,我们都在这里看星星,我教你认。”
“太好了!”燕迟绪兴奋地跳了起来,抱着宋听梧的胳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宋听梧感受到胳膊上的温度,心中微微一动,他没有推开燕迟绪,只是任由他抱着。他看着身边这个兴奋的孩子,眼中满是温柔。
他不知道,这份温柔,会在多年以后,变成一份无法割舍的牵挂;他也不知道,这个此刻还在他怀里撒娇的孩子,会在多年以后,用一份深沉而炽热的爱恋,将他紧紧包裹,让他在甜蜜与痛苦中,无法自拔。
夜色渐深,风带着几分凉意。宋听梧轻轻拍了拍燕迟绪的肩膀:“好了,夜深了,该去睡觉了。明天还要早起采药呢。”
“嗯。”燕迟绪点了点头,松开了抱着宋听梧胳膊的手,跟着他走进了屋。
躺在床上,燕迟绪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他脑海里一直浮现着宋听梧的笑容,耳边一直回荡着宋听梧温和的声音。他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那里的心跳依旧很快。
他小声地对自己说:“燕迟绪,你一定要好好努力,快点长大,这样才能保护师尊,才能一直陪着师尊。”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缝,洒在他的脸上,温柔而静谧。燕迟绪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渐渐进入了梦乡。在梦里,他长大了,和师尊一起,在云华山上,守着药庐,看遍了春去秋来,花开花落。
而宋听梧,却在隔壁的房间里,久久未能入眠。他坐在窗边,看着天上的月亮,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了三年前的那场变故,想起了那些离开的弟子,想起了那个他永远也无法忘记的人。
他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落寞。他以为,避世不出,就能远离所有的痛苦,可有些记忆,却像刻在骨子里一样,无论如何也无法抹去。
他不知道,这场忽来的春,会为他带来什么。是救赎,还是又一场劫难?他只知道,从捡到燕迟绪的那个雨夜开始,他的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不一样的色彩,多了一份,他无法忽视的牵挂。
[竖耳兔头][问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