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候选夫君们好像不对劲 > 第19章 第 19 章

候选夫君们好像不对劲 第19章 第 19 章

作者:雪山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9 11:24:47 来源:文学城

大年初二,天光熹微。菘蓝正打着瞌睡,便听见帷帐内传来细微响动。

她抬手轻轻掀开纱帘,孟令窈已坐起了身,青丝披散,几缕乌发缠在雪白的颈间,似水墨洇染素绢,眉眼间还带着将醒未醒的倦意。

菘蓝下意识放缓了声音,“小姐,还早呢,可以再睡会儿。”

“睡不着了,早些收拾好早些出发。”

躬身将纱帘挂起,菘蓝笑道:“小姐还像小时候一样,总盼着去指挥使大人家。”

孟令窈弯了弯眼睛。可不是么,外祖家是最好玩的。

待一切整理妥当,孟令窈披上杏色织锦斗篷踏出院门。孟府的车马早早备好,她同父母一道朝城东的指挥使府邸行去。

孟令窈外祖官居正三品指挥使,统领一营军队,膝下育有三子一女。唯一的女儿就是孟令窈的母亲,自小受到的宠爱可想而知。

作为母亲的独女,她在外祖家的待遇亦是众星捧月。

兴许是因为父亲和三位哥哥都从武,钟夫人在诸多求娶的郎君中偏偏看上了标准的书生孟砚。

小时候孟令窈最爱听舅舅们讲当初孟少卿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将钟家的明珠捧回家的故事。

至于那五关、六将都是谁,就不必问了。

正回忆着,指挥使府的大门已近在眼前。

门口,两个身着锦袍的少年早等候多时。见马车停稳,二人快步上前,是小舅舅家的双生子——钟定明、钟定曜。不过十七八岁的少年郎,已生得肩宽背阔,立在阶前如两株挺拔的青松。

“表妹来啦!”钟定明眼睛一亮,却又立即后退半步,活极了见了猫儿的耗子。

孟令窈眉尖一挑,抿唇微笑,“两位表哥新年安康。”

钟定曜更沉稳些,朝后下车的孟家夫妻俩规规矩矩见了礼,道:“祖母从卯时就在念叨了,快请进。”说着侧身让路,始终与孟令窈保持着三尺距离。

倒不是不喜欢这个表妹,他们年纪相仿,自小就常玩在一处,表妹小时候生得玉雪可爱,嗓子也甜,每每做游戏都让她当新娘子,余下的人抢着当新郎。

可惜性子实在太坏。

钟定曜面无表情地想,回回带头闯祸,受罚的全是他们。还娇气得厉害,弄乱她一根头发丝都要眼泪汪汪,好像受了多大委屈,害得他们没少被祖父打。

也就赵诩那个蠢小子能受得了她的脾气。那小子去北漠这么久了还没回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死在外头了。

穿过垂花门,熟悉的景致映入眼帘。指挥使府不似寻常官邸那般精雕细琢,倒像它的主人一样爽利大气。庭院里摆着石锁箭靶,廊下悬着的不是寻常人家的花鸟画,而是几柄擦拭得锃亮的宝剑。

“窈窈!”外祖母洪亮的声音从正厅传来。老太太虽已年过六旬,精神头却比年轻人还好,三步并作两步就迎到院中。

孟令窈刚要行礼,就被一把搂住,“快让外祖母瞧瞧,可是又瘦了?”

“母亲,”钟夫人忍不住出声,“她都快裹成球了。”

“尽胡说,我们窈窈都瘦成芦杆了。”老太太嗔怪地瞪了女儿一眼,粗糙的手掌抚过外孙脸颊,“别怕,告诉外祖母,你娘是不是又逼着你学那些乱七八糟的规矩了?”

“母亲待我极好。“孟令窈笑着挽住外祖母的手臂,瞥见厅内几个高大的身影正往外张望,不由轻笑,“舅舅们还是这般精神。”

正说着,一个小巧的身影从人缝里钻出来,一把抱住孟令窈的腰,“表姐——”

是她十四岁的小表妹钟静姝,钟家这一辈唯一的女孩。在这满府虎背熊腰的男儿堆里,她像只误入狼群的小羊羔。

“表姐,你可算来了!”

孟令窈笑着捏了捏她粉嫩的脸颊,“怎么,又被表哥们欺负了?”

“这他们倒不敢,就是……”钟静姝瘪着嘴,“实在太臭了。”

“钟、静、姝!你胡说!”钟定明瞥了眼孟令窈,急得跳脚,“我哪日没有沐浴了?我还熏香!”

钟静姝冲他做了个鬼脸,“你是洗了,一舞枪弄剑还不是一身臭汗。”

“你——”

两人吵吵嚷嚷间,一行人已入了正厅。

孟令窈一进门,就见三个舅舅如三座铁塔般立在堂中,舅母们站在一侧,身后是数位表哥,个个都是昂藏男儿,正中间圈椅上坐着外祖父,已年近七旬仍旧身材魁梧,目光如炬。

见到女儿一家,那张严肃的脸上也抑制不住笑容,“来了,来了就好,快坐下歇息。”

钟夫人扯着孟砚上前问候。孟令窈坐在他们身侧,同外祖母并几位舅母说话。

钟家的正厅已算得上十分宽敞,眼下仍旧显得局促。

怨不得外祖父总说家中演武场都快不够用了。孟令窈环视一圈,总觉得表哥表弟们比上回来时更健壮了。

午膳时分,厅中摆开三桌宴席。孟令窈坐在女眷这桌,看着对面几个表哥偷瞄她又慌忙低头的样子,不由反思,自己以前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又看了几眼,发觉人数似乎不太对得上,偏头询问,“似乎没见到大表哥。”

钟静姝凑过来回道:“大堂兄跟都统大人一道去军营巡视了,说要初五才回。”

“原是如此。”孟令窈颔首,“大表哥着实辛苦。”

“确实。”钟静姝学着大堂兄的样子肃着脸,一板一眼道:“若不好好当差,怕是要供不起一府的饭桶吃饭了。”

此话一出,逗得满桌女眷笑得花枝乱颤。

隔壁桌上的饭桶们不明所以,只接连投来疑惑的目光。

用罢午膳,孟令窈照例去母亲出阁前的院落小憩。屋子位于南面,与钟府其他地方截然不同,装饰雅致,花木扶疏,处处透着精巧。窗外种了株老梅,窗下摆着母亲少女时用过的绣架,连帐幔上缠枝莲的花样都是外祖母亲手所绘。

孟砚一见便面露怀念之色,拉着夫人去追忆往昔。

孟令窈自然不会去打扰,倚在柔软的榻上,做了个好梦。

睡醒没多久,外祖母房里的嬷嬷过来传话,叫孟令窈去一趟。

她到时,外祖父母两人都坐在堂中。

外祖父朝她招了招手,上下打量,眼中带了几分柔色,“窈窈也是大姑娘了。”

“是啊。”外祖母叹息,“没几年,也要嫁去旁人家了。”

“外祖母——”孟令窈伏在她膝上撒娇道:“还早呢。”

“是是。”老太太笑着应道:“不急。不过,有些东西也该慢慢预备下。”

“正是!”外祖父接过话头,声如洪钟,“你父亲虽是文官,但既为我的外孙,便也算将门之女,骨子里该有几分血性。”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物,“此物予你,好好收着。”

孟令窈接过,只见是一柄精巧的匕首,鞘上錾刻着精美的花纹。还未来得及道谢,外祖母便斥道:“老头子又来了!给姑娘家这做什么?”

指挥使大人不以为意,轻抚着胡须,“女子身上带把小刀防身,有何不可?京城虽安稳,也难保无宵小之徒。”

外祖母瞪了他一眼,随即命人取出一只水头极好的翡翠镯子,拉过孟令窈的手,道:“这是我托人从南边带回来的。一对孪生,正好你与静姝一人一个。”

镯子通体翠绿,质地温润,在日头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孟令窈推辞不下,只好谢过,由外祖母戴在腕上。

老太太笑眯眯看着,“这才是女儿家该戴的东西。”见老头子又要说话,她补充道:“你外祖父说得也不无道理,留着防身总是好的。便是未来夫君,也有些人面兽心的,就如那陆鹤鸣,外人谁瞧着不是好儿郎,背地里却是暴虐成性。”

外祖父点头,“只是要当心,别伤着自己。若是不会用,就让你母亲教你。”

孟令窈收好匕首,忽然想起来什么,问:“我母亲成亲前,您也送了……吗?”

指挥使大人轻咳一声。老太太笑而不语,只轻轻拍拍她的手,“去找静姝玩吧。”

孟令窈:“……”

明白了。

依着往年惯例,孟家一行人要在钟府留宿一晚。晚膳过后,下人们送来茶点。

外祖母喝着茶道:“明日天气似是不错,不如咱们去城外慈安寺上香?”

孟令窈执盏的手微微一顿。

慈安寺——那不正是她梦中周逸之与小和尚厮混的地方?她犹豫片刻,试探道:“外祖母,听说城南的云栖寺更为灵验……”

“慈安寺清净。”外祖母笑道,“年前还听简夫人说寺里新来了个会讲经的和尚,法华经讲得甚好,我也想去瞧瞧。”

见她已拿定主意,孟令窈不好一再劝说,道:“如此,我陪您一道去。”

也好,正好借机去慈安寺一探究竟,若能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便更好了,早些揭发出来,也省得周逸之再哄骗了别家姑娘。

次日清晨,慈安寺的钟声悠悠传至山下,清幽肃穆。孟令窈扶着外祖母下了马车,僧人诵经声阵阵,青烟缭绕,倒真有几分佛门清净地的气象。

唯有门口“慈安寺”三个大字,与她梦中一般无二。

主殿内檀香缭绕,外祖母虔诚地上香捐资。孟令窈跟在身后,目光在殿中各处逡巡。那些身着袈裟的僧人个个低眉顺目,与寻常寺庙并无不同。

“祖母,孙女想去后山看看那株百年菩提,可好?”孟令窈温声请示。

“就知道你们年轻人都不爱听讲经,”老太太轻点她鼻尖,“去吧,让菘蓝他们陪着。莫要走远。”

“嗳。”

孟令窈带着菘蓝和苍靛,沿着青石小径往后山行去。一路顺着她梦中场景,越往里走,香客渐少,四周愈发幽静。转过一道回廊,忽见前方有个小沙弥正在扫地。

那人背影消瘦,却清癯挺拔。待他转过身来,孟令窈怔住。

皮肤虽黑了些许,可这清秀的眉目,分明是前几日还去她府上拜年的沈小山!

“沈小山?”她不由脱口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