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候选夫君们好像不对劲 > 第18章 第 18 章

候选夫君们好像不对劲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雪山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3 10:48:47 来源:文学城

皇帝威严的声音如惊雷般炸开。

“戏言?”他面色阴沉如水,“正月祭天乃国之大事,你竟敢在祭灯下口出狂言,妄议神明?庆王府就是这般教导子女的?”

素馨县主扑通跪地,浑身发抖,“陛下恕罪,臣女一时糊涂……”

“糊涂?”皇帝冷笑,“朕看你是胆大包天!来人,即刻送素馨县主回府,禁足半年!庆王教女无方,罚俸一年!”

话音刚落,素馨县主身子一软,险些晕厥过去。

几个健壮的老嬷嬷双手钳住她,硬生生将人搀起。她面色苍白如纸,根本不敢抬头,却分明感觉到周围人的目光宛如利剑,扎得她浑身鲜血淋漓。

在惩罚降临之前,她从未想过今日会落得如此下场。

赵如萱就站在她几步之外,脚步微动,抑制不住想上前求情。林云舒暗骂一声“蠢货”,一把拉住她,死死按住她的手,目光格外严厉。

赵如萱被那眼神震慑住,理智逐渐回笼,动了动嘴唇,没有发出任何声响,缓缓低下了头,缩在她身后。

林云舒隔着人群遥遥望向那道明黄色的背影,眼神晦暗不明。

皇帝看向孟令窈时,面色稍霁,“孟小姐深明大义,恪守礼制,朕心甚慰。赏御制《礼记》一部,加赐玉璧一双!”

孟令窈垂下眼帘,俯身叩谢皇恩。

她很轻地抿了抿唇,心中隐有不安,原以为不过是女儿家的口角之争,不想竟引来了皇帝雷霆之怒。

“教女无方”这个词对女子来说,无异于断了前程,乃至于庆王府一脉所有的女眷,皆要受到牵连。

君心难测,不外如是。

宴席后程,孟令窈更加谨慎。谢成玉不多时也重新归席,面上看着并无特别之处,孟令窈什么也没多问,安生待到了结束。

皇帝心情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更好了,与长公主痛饮了几杯,宴席结束后,还硬把人留下来,要一道喝了醒酒汤才许走。

他一向不喜醒酒汤的味道,这会儿子边喝,嘴角还噙着一丝难得的笑意。

“陛下今日心情甚好。”长公主坐在一旁,亲手为他斟了一杯茶。

皇帝端起茶盏轻啜一口,道:“庆王那个老匹夫,仗着是朕的兄长,这些年没少在背后做些小动作。连带着儿女也不像话,还要朕替他教。”

长公主微微一笑,“素馨确实莽撞了些,新年伊始便惹出是非,实在不成体统。”

“不成体统的何止是她?”皇帝冷哼一声,“庆王府这些年愈发不知收敛,真当朕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主意?”

庆王长子前年醉酒,竟敢出言不逊,暗指当今圣上得位不正。若非皇帝还要脸面,早拉出去砍头了,哪能由庆王哭求了一场就允他远离京城,常居偏地以示惩戒。

“京城的这些小辈,若都像雁行一般,朕就再没有什么烦忧了。”

“那孟家小姐也不错,聪慧机敏,进退有度,是个可造之材。”他略一停顿,忽然道:“只可惜,四品官员的女儿……”

皇帝话未说尽,摇了摇头。

长公主抬眸,“陛下的意思是……”

“若要为皇子正妃,家世还是稍逊了一筹,至多为侧妃。”

三皇子母家式微,皇帝有意为他寻一位高门正妻,有足够强势的岳家,才好维系两个儿子间的平衡。

皇帝叹了口气。

老二性情憨直,老三又失之平庸,两个儿子,他都不甚满意。

当初长子年幼,却仍显出良才美玉之质,就是还未长成就夭折……

念及此,皇帝心中一痛。

长公主垂眸,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似是无意般提起,“坊间都说,孟少卿家中只有一位正妻,夫妻感情甚笃,膝下也只得了这么一个女儿,一直如珠似宝地宠着。”

“恐怕——”她笑道:“不舍得让她为人妾室。”

皇帝嗤笑一声,“嫁给朕的儿子,哪怕当个妾,也比寻常人家的正妻尊贵,更何况是上了玉牒的侧妃。”

话虽如此,他心中已打消了念头。孟家算不上什么顶级权贵,可在清流之中颇有声望,若强行纳孟家独女为妾,倒显得皇室仗势欺人,恐怕有损皇家清誉。

他摆了摆手,道:“罢了,此事暂且不提。”

普天之大,还能寻不到好女子不成?

长公主见他兴致缺缺,也不再多言,只道:“时辰不早了,我也该告退了。”

皇帝点头,“夜深露重,皇姐路上当心。”

“谢陛下关心。”

宫门外,夜色沉沉。

裴序牵着马等候在侧,见长公主出来,上前行礼,“殿下,马车已备好。”

长公主不答,仰头看向天际,“许久不见如此好的月色了,我想骑马回府。”

裴序眉头微蹙,“夜路难行,殿下今日又饮了酒,还是乘车稳妥。”

长公主不耐烦道:“摔不死。若死了,倒也清静。”后半句声音极轻,几不可闻。

候在马车边的佩芷瞬间红了眼眶,急急道:“殿下,大过年的,可不许说这般不吉利的话。”

见她如此,长公主软了神情,“我酒喝多了,胡言乱语,你倒是当了真。”

她打趣道:“还说我,今儿初一,你这眼泪不停的,岂非也不吉利?”

佩芷背过身去,匆忙擦拭眼角泪痕。

裴序沉默几息,吩咐侍卫牵来一匹温顺的骏马,看着她好好地上马,才同几个侍卫骑马随行。

夜风寒凉,长街寂静。长公主握着缰绳,忽然开口,“方才陛下提起,孟家小姐举止得宜,蕙质兰心,有意为三皇子求娶。然家世终究差了些,至多只能当个侧妃。”

裴序握着缰绳的手微微一顿,面色如常,“陛下自有考量。”

长公主侧目看他,“雁行,你觉得,孟小姐会愿意吗?”

不待裴序回应,她自顾自道:“令窈那丫头是个聪明人,未必不想博个好前程。”

裴序沉吟道:“依孟小姐的性子,恐怕不愿嫁入皇室。何况,孟家只有一女,孟少卿夫妇大抵也不会愿意。”

依着孟少卿那女儿送了包点心去太常寺,连他们大理寺都能听到风声的脾性,如何能舍得孟小姐踏入龙潭虎穴。

长公主唇角微扬,“若是陛下执意如此,孟家也无可奈何。”

裴序转头看向长公主,目光淡淡,“殿下喜爱孟小姐,想必不会眼见她落入此种境地。”

长公主轻笑一声,语气意味难明,“或许吧。”

裴序微怔,长公主极少有含糊不清之语。

他未来得及追问,忽听长公主询问:“今日御花园中那些花灯好看吗?”

裴序不明所以,只道:“尚可。”

长公主不再多言,脸上笑意更浓,扬鞭轻催马匹,马蹄声在寂静的长街上格外清晰。

裴序望着她的背影,眸色渐深。

宴席散后,孟令窈同父亲一道乘马车归家。

夜色深沉,府内仍亮着几盏灯,钟夫人正坐在暖阁中等父女俩归家。

她素来不爱这些场合,常找托辞不去参加,好在夫君官位不高,往宫中递个条子,借口身体不适怕妨碍贵人即可,也无人太关注。

“回来了?”钟夫人放下手中的账册,示意丫鬟端来热茶,“宴上可还顺遂?”

孟砚正要答话,钟夫人嫌弃掩面,“一身的酒气,还不快去洗漱。窈窈跟我说即可。”

见母女俩亲亲热热地坐在了一处,孟砚无法,只好先去打理清爽换身干净衣服。

孟令窈接过茶盏暖手,将宴上种种简略说了一遍。钟夫人听罢,眉头紧皱,随手把账册丢到一边,斥道:“素馨县主这般算计,欺人太甚。”

“她不过是仗着庆王府的势罢了。”孟令窈淡淡道:“好在陛下明鉴,没让她得逞。”

不过,她今日眼见着,庆王府的势恐怕也不是好借的。

回程时间充裕,孟令窈仔细思量了一番,总觉得皇帝此举,不像是因素馨县主不守礼制,更像是借题发挥。

历朝历代的史书再如何美化,皇家的兄弟间,总归少有真心实意的兄友弟恭,多得是血腥厮杀。

她将心中所思尽数同母亲诉说,钟夫人沉吟片刻,道:“皇家私密,本不是你我该置喙的。无论事实如何,我们只消守中持正,谨言慎行即可。”

她两手一摊,很是坦然,“真若遭人算计,我们一家整整齐齐下去,也没什么。”

“母亲——”孟令窈皱眉,“你倒是盼点好。”

她恨不得学父亲,找艾草来烧去去晦气,

钟夫人噗嗤笑出声,换了话题:“今日见三皇子如何?”

“说了几句场面话,并无特别。”

钟夫人点点头,“皇室子弟,终究不是良配。”

孟令窈失笑,“母亲多虑了,女儿并无此意。”

“我自然知道你没有。”钟夫人叹息,“只是怕旁人有意。”她顿了顿,又道,“裴大人今日还替你解了围。”

孟令窈唇角下撇,“事情本就是因他而起,”

钟夫人挑眉,“这话如何说来?”

孟令窈张了张唇,不知为何,不太想跟母亲说那日的事,随意道:“若非他与素馨县主先前有过节,她何至于拿我作筏子?”

抿了口茶,她理直气壮,“他解决是应该的。”

钟夫人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你倒是看得明白。不过裴大人行事磊落,确是个君子。”

孟令窈不置可否,埋头轻轻拨弄茶盖。

钟夫人见她不欲再说,换了话题,“既不愿再与周逸之往来,可有旁的心仪人选?”

“饶了我吧。”孟令窈蹙眉,“这几日看到男子就烦,大过年的,实在不想说这个。”

钟夫人忍俊不禁:”好好好,不说便不说。”她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头发,“早些歇息吧,明日还要去外祖家拜年。”

孟令窈点头,披上斗篷回了自己的小院。

待拆了头发,梳洗完毕,她才长长舒了口气,望着烛火出神。

这一日实在是累极了。

“还是去外祖家舒心。”孟令窈喃喃自语,吹熄了烛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