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后宮升职记 > 第5章 第五章 偶遇皇帝

后宮升职记 第5章 第五章 偶遇皇帝

作者:宋爺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00:41:21 来源:文学城

腊月的寒风卷着碎雪,给紫宸宫的琉璃瓦裹上了层白霜。离新年只剩三日,宫里处处张灯结彩,红绸子从太和殿一直垂到御花园,连空气里都飘着松枝与蜜糖的甜香。

凝香殿却格外安静。武绮思披着件银鼠斗篷,坐在窗边剪纸,青禾在一旁给炭盆添火,火星子溅在铜盆边缘,噼啪作响。

“小姐,真不去合宫夜宴吗?听说今年陛下要亲自击鼓,还会赏新制的宫词笺呢。”青禾捧着暖炉,语气里满是惋惜。

武绮思手中的剪刀转了个弯,红纸被剪出只展翅的蝙蝠,翅尖的纹路细如发丝。“温太医说我这风寒还没好透,见不得风。”她将剪纸贴在窗上,对着光看,蝙蝠的影子在墙上轻轻晃动,“再说,夜宴上贵人多,少我一个不打紧。”

自上月借病避宠,她已在凝香殿“养”了近一个月。徐丽雅倒是常来探望,每次都带着宫里的新鲜玩意儿,说些皇帝的趣事。陛下近来常去碎玉轩,有时会和她讨论《汉书》,有时会让她弹琵琶,恩宠日盛。

“徐才人昨儿还派人送了两匹云锦来,说给小姐做新年的衣裳。”青禾笑着说,“她说陛下夸她的字有长进,还赏了支玉笔呢。”

武绮思点点头,心里却清楚,徐丽雅越是得宠,越是要谨慎。杨婕妤近日虽因“有孕”消停了些,可那双眼睛,怕是从没离开过碎玉轩。

正说着,萧巧蕊顶着风雪跑了进来,手里捧着个食盒,鼻尖冻得通红。“绮思,你看我带什么来了?”她打开食盒,里面是几碟精致的点心,“这是御膳房新做的梅花酥,我特意求了掌事嬷嬷给你留的。”

武绮思让她坐下烤火,又给她倒了杯热茶:“怎么不在偏院待着?雪这么大。”

萧巧蕊捧着茶杯暖手,“我想着你一个人在这儿冷清,就过来陪你说说话。”她顿了顿,压低声音,“我听说,杨婕妤的胎像好像不稳,这几日请了好几个太医呢。”

武绮思握着茶杯的手微微收紧。杨婕妤有孕的消息早已传遍后宫,皇后虽没明着赏赐,却让内务府多送了不少滋补品,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看在杨业的面子上。

“胎像不稳,就该好好静养。”武绮思淡淡道,“咱们别瞎议论。”

萧巧蕊点点头,又说起合宫夜宴的事:“听说今晚的夜宴设在倚梅园,梅花开得正好,陛下要和娘娘们赏梅赋诗呢。”她眼里满是向往,“可惜我位份低,没资格去。”

武绮思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忽然想起去年此时,在并州老家,母亲也是这样陪着她剪纸,父亲在一旁写春联,炭火盆里煨着的酒冒着热气。她心头一动,放下剪刀:“青禾,取件厚些的斗篷来。”

“小姐要去哪儿?”

“去倚梅园走走。”武绮思笑了笑,“虽不能赴宴,远远看看梅花也好。”

倚梅园离凝香殿不远,雪地里的红梅开得如火如荼,枝桠上积着白雪,红的更艳,白的更纯,远远望去,像一幅泼墨的画。

武绮思裹紧斗篷,沿着梅树下的小径慢慢走,寒风吹起她的鬓发,带着梅花的冷香。她走到一株老梅树下,这株梅树最是高大,枝头的梅花也开得最盛,相传是先帝亲手栽种的。

树下有座小小的祈福台,摆着几个香案。武绮思拿起案上的祈福牌,见上面大多写着“愿得圣宠”“早生贵子”之类的话。她笑了笑,取过笔墨,在空白的木牌上写下:“愿家国安宁,岁岁无忧。”

写完,她将木牌系在梅枝上,望着漫天飞雪,忽然想起《诗经》里的句子,忍不住轻声念道:“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一声轻笑:“好一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武绮思心头一震,猛地回头,见李世民不知何时站在不远处,穿着件玄色斗篷,领口滚着白狐毛,身后跟着几个侍卫,正含笑看着她。

“臣妾参见陛下。”她慌忙屈膝行礼,心跳得像要撞出胸膛。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皇帝。

李世民走上前,目光落在她系在梅枝上的祈福牌上,见上面写着“家国安宁”,不由点头:“你倒与别的女子不同。”他看惯了后宫女子求宠求子的祈愿,武绮思这八个字,倒显得格外真诚。

“陛下是天子,家国安宁,便是臣妾们最大的福气。”武绮思垂着眼,不敢抬头。寒风卷着雪沫落在她脸上,冰凉刺骨,倒让她清醒了几分。

李世民看着她冻得发红的鼻尖,又想起温太医说她“风寒未愈”,不由皱眉:“天这么冷,怎么不在殿里待着?”

“臣妾……臣妾想着来拜拜梅神,求早日康复,也好伺候陛下。”武绮思顺着他的话往下说,故意咳嗽了两声,声音带着病气。

李世民果然信了,语气缓和了些:“既然病着,就该仔细些。”他指着她刚念的那句诗,“你喜欢《淇奥》?”

“是,”武绮思轻声道,“臣妾觉得,君子修身,如治玉般需反复打磨,陛下治理天下,亦是如此。”

这话既赞了诗,又捧了皇帝,却不显得谄媚。李世民朗声笑起来:“你这丫头,病着也不忘掉书。”他转身对身后的太监说,“取朕的暖炉来。”

太监连忙递上一个赤金暖炉,李世民接过,递给武绮思:“拿着暖暖手,早些回殿吧。”

“谢陛下。”武绮思接过暖炉,入手滚烫,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

李世民又看了眼那株老梅,忽然道:“这梅树是父皇亲手栽的,每逢乱世便开花稀疏,国泰民安时才开得繁茂。今年开得这样好,倒是吉兆。”他望着漫天飞雪,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若西北战事能早日平息,朕便能多些时间赏赏这梅花了。”

武绮思知道他说的是准噶尔部的叛乱,杨业领兵在外已有月余,虽偶有捷报,却未能彻底平定。她轻声道:“杨将军勇猛,将士用命,定会早日凯旋。”

李世民点点头,没再多说,转身往夜宴的方向去了。侍卫们紧随其后,雪地中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

武绮思握着暖炉站在梅树下,直到皇帝的身影消失在梅林深处,才缓缓松了口气。方才那番对答,虽看似平静,实则步步惊心。她不敢说太多,怕言多必失,又不能不说,怕显得愚钝。

“小姐,咱们快回去吧,雪下大了。”青禾扶着她的胳膊,语气里满是后怕。

武绮思点点头,转身时,却见梅枝上的祈福牌被风吹得摇晃,“家国安宁”四个字在雪光中格外清晰。她忽然觉得,自己写下的这八个字,或许也是所有后宫女子心底最深的期盼。只有家国安宁,这深宫里的争斗,才会少些吧。

回到凝香殿时,合宫夜宴的丝竹声已经传来,隔着风雪,隐约能听见欢笑。武绮思将那只赤金暖炉放在桌上,炉身的龙凤纹在烛火下泛着光。

“小姐,陛下这是……”青禾欲言又止,眼里却藏着欢喜。

“不过是偶遇罢了。”武绮思取下斗篷,上面沾着的梅花落在地上,“别多想。”她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飞雪,心里却不像表面那么平静。皇帝记住了她的祈福牌,记住了她念的诗,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夜宴散时,已是深夜。徐丽雅派人送来一碟醉枣,说是皇帝赏的,让她也尝尝。“才人说,陛下今晚很高兴,还夸她新学的曲子弹得好呢。”送东西的小太监笑着说。

武绮思谢了赏,拿起一颗醉枣放进嘴里,甜中带涩,像极了这后宫的日子。她忽然想起李世民站在梅树下的样子,他望着梅花时,眼里有疲惫,也有期盼,那一刻,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只是个盼着天下太平的普通人。

“青禾,”她忽然说,“把那盒人参取来,明日送些给徐才人。”

“送她?”

“嗯,”武绮思点头,“就说……多谢她惦记我的病。”她知道,徐丽雅得宠,对她而言,既是屏障,也是牵绊。这深宫之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相互扶持,才能走得更远。

雪下了一整夜,天明时才停。凝香殿的海棠树被雪压弯了枝桠,武绮思看着光秃秃的枝头,忽然想起那袋被埋在地下的麝香。她走到树下,踩着厚厚的积雪,心里默默想着等开春了,定要把这树下的土好好换一换,或许,明年就能开花了。

而此时的养心殿,李世民正看着西北送来的战报,杨业在奏折里说,准噶尔部已有投降之意,不日便可凯旋。他放下奏折,拿起案上的一幅字,是昨晚在倚梅园听武绮思念过的《淇奥》,他让翰林院学士抄了来。

“这慧宝林,倒是个通透的。”他笑着对身旁的太监说,“病好了,让她到御书房来伺候笔墨。”

太监连忙应下,心里却有些诧异。陛下这是……又想起这位慧宝林了?

窗外的阳光透过积雪,反射出耀眼的光。李世民望着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西北传来的捷报,看到了长安城里百姓欢腾的景象。他拿起那幅字,轻轻念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深宫之中,或许真有能与他“切磋琢磨”的女子。

凝香殿里,武绮思正和萧巧蕊一起贴窗花,剪出的福字、喜鹊在窗上排成一排,映着雪光,格外喜庆。青禾进来禀报,说温太医来了,要给她复诊。

“请他进来吧。”武绮思放下剪刀,心里清楚,自己的“病”,也该好了。

温太医诊脉时,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见她气色红润,便知是怎么回事。他收回手,笑道:“宝林脉象平稳,风寒已愈,只是身子还虚,需再补几日。”

武绮思明白他的意思,谢过太医,又让青禾取了诊金。待温太医走后,她望着窗上的喜鹊剪纸,忽然笑了。该来的,总会来的。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这后宫的棋局,又要开始新的落子了。而她武绮思,不再是那个只能借病避宠的宝林,是时候,走到棋盘中央了。

只是她不知道,这一步踏出,等待她的,是繁花似锦,还是更深的漩涡。倚梅园的梅花还在雪中绽放,像一串串燃烧的火焰,映着这深宫的繁华与孤寂,也映着无数女子的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