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薛蟠不是呆霸王 > 第70章 蒋玉菡 冯紫英

红楼之薛蟠不是呆霸王 第70章 蒋玉菡 冯紫英

作者:花晨与月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32:33 来源:文学城

他们家只是亲戚,初一去凑了热闹,初二、初三便不去了。

初三是薛文起生辰,一家人便在家里给薛文起过生日。初三那日还去请了王子腾和贾府贾琏、贾环、宝玉等人。

贾珍贾蓉那边忙着打平安醮的事,没有时间,只让贾琏、贾环帮着把贺礼送了过来,宝玉说是中了暑气要静养,老太太不让他出门。

哪里就中暑了,不过是因为张道士给宝玉说亲事,惹了黛玉伤心。哥哥妹妹的便闹了起来,又是砸玉又是剪穗子。

薛文起也不在意,请王府和贾府的人过来只是个礼数,他倒是乐得没人来。况且宝玉生日的时候,他也没去,没什么可挑的。

一日,薛文起正和宝钗、香菱商议今年新上市的新品种冰淇淋。

雪糕需要更低的温度冷冻,暂时实现不了,冰淇淋却可以完美复刻。自去年夏天推出,冰淇淋便成了他们家铺子、园子里的热销款,到了冬季依旧十分受欢迎。

“我前个儿进宫探望娘娘还带了几盒子进去,宫里极喜欢的,让我下次还带这个过去呢。”宝钗笑道。

宝钗、薛妈几人的封号已经下来了,每月两次的固定日子可以进宫探望。

“沈家大妹妹的封号说的如何了?”薛文起问道。他实在很好奇元春和宝钗的合作。

宝钗道,“**不离十了,下次进宫的时候把捐纳的银子带过去,再过几日,封号便能下来。园子里除了沈大妹妹,也还有几个有意向的,估摸着是想等沈妹妹的封号下来,才拿得定主意。”

宝钗说的几个有意向的姑娘也都是商户,家里有钱,但宫里没人,若是能从宝钗这里搭上元春是最方便不过的了。有这么件事吊着,她们园里近日来了许多生面孔,出手大方,又极热情,应该也都是为了捐纳的事。

宝钗抿了口茶水,继续道,“皇后娘娘鼓励后宫妃嫔让亲戚们捐纳,一百万银子便可以升一个位份。”

薛文起突然被冰淇淋的冷气呛到,咳了几声才震惊道,“真一百万升一个位份?”

他们家加上沈家就有五十万两了,这银子未免太好赚了。看来施兰亭要一百万两的赔偿款还是小瞧这位新帝了。

这年头,皇帝缺钱,后宫妃子都得跑销售,拉客户了。

但捐纳县主、诰命夫人确实比特意设立一批虚职的员外郎更简单省劲儿,直接卖就行。

宝钗点点头,“虽如此,但有几个能凑上的。像他们府,那么多姑娘、奶奶,你见捐一个了吗。给这个捐了就得给那个捐,哪这么多闲银子,索性一个都不捐了。再有商人,商人是有钱,但又能有几个是有钱到随便拿十万、二十万的给家里姑娘、夫人捐封号的?”

几人正说着,突然有小厮传话,“宁国府派人来传话,明日午时,贾珍贾大人邀大爷您去仙乐阁一聚。”

仙乐阁,一听名字便知道不是普通的酒楼那么简单。

宝钗朝着薛文起挑挑眉。

虽然不是他主动邀人去的,但被亲妹妹抓着这种事,薛文起还是有些尴尬地抹了把脸,解释道,“我是从来不去的,那边邀我,也不好直接拒了,面子上总得过得去,就去看看,身正不怕影子斜。”他实在想不出来贾珍邀他能有什么事,以往有人邀他这种事都是做结账冤大头的,这次怕是也跑不了。他家倒不在乎这几百几十两的银子。

次日午时,薛文起揣了银票,如期赴约。

一进包间就愣住了,乌泱泱十几个人,但他只认识宝玉和贾珍,还有个只见过一次的冯紫英。另有几个粉妆玉琢、年轻貌美的小厮,还有位十分妩媚风流的公子,再有位打扮大胆的美女。

“云儿,还不去见过薛公子。这可是少有的大财主,你把他哄高兴了,给你赎身都是小事儿。薛记和东华园,荔枝罐头都是他家开的,指缝漏点儿都够你享用一辈子的。”贾珍笑着拉云儿到薛文起面前。

“竟是那个薛家!”云儿惊讶道。

贾珍自豪笑道,“我们贾家认识的薛家,自然是那个薛家。还不快敬酒。”

“薛公子一表人才,云儿敬薛公子一杯。”云儿娇笑着端着酒去敬薛文起。

薛文起勉强挤出一个笑脸,尴尬地跟云儿喝了酒。

云儿见薛文起喝了她的酒,便更进一步,一把搂住薛文起一边的胳膊,整个人没骨头似的往薛文起身上贴。

薛文起没忍住,条件反射打了个激灵。他天生是弯的,不习惯与亲人之外的女性接触。

云儿一愣,起初有些尴尬,再看僵直的薛文起,立马领会,大大方方放开薛文起,拉开一段距离,笑道,“都是云儿莽撞,薛公子别介意,是云儿无福了。”

薛文起淡淡地看了眼云儿,他很确定,云儿这是发现他性向了。

“薛公子到这边坐,这位公子是蒋玉菡蒋公子,最擅长唱小旦的。”云儿大方介绍道。

又是冯紫英,又是云儿,又是蒋玉菡,到了这,薛文起才反应过来这场对应着原著哪段剧情。

他生日的时候故意没请冯紫英、宝玉等人,没想到,还是没躲过之后这场和蒋玉菡等人的聚会。

原著里女儿悲女儿愁的段子,还有宝玉和蒋玉菡互送扇坠子、汗巾子都出自这场聚会,此后宝玉和蒋玉菡玩一起了,还因此惹上了忠顺王府,差点儿被贾政打死。宝玉挨打,原主薛蟠还被冤枉成了告密的,和宝钗闹了一顿。

虽然如今宝钗不至于因为宝玉挨了打就冤枉他,但能躲着还是躲着吧。

薛文起脸上只一层淡淡的客套的笑,坐到云儿指的位置。他一坐下,蒋玉菡便被他和宝玉夹在中间,薛文起不动神色地把椅子往旁边挪了挪,和宝玉、蒋玉菡拉开些距离。

“没想到薛兄弟是好这口的,以往倒是大哥忽略了。怪不得都不怎么和我们一处玩的。”贾珍笑道,又一副过来人的口气劝道,“只是,如此一来,人生可少了一半的快乐。这女人有女人的好,男子有男子的妙处。只要漂亮可人不就行了,关了灯还不都是一样。只喜好一样,这不是亏大了吗。”

说完,贾珍又朝旁边一个打扮娇嫩的小厮骂道,“没颜色的兔崽子,还不去给你薛公子敬酒。难得云儿没有这福气,还不赶紧的抓着机会。服侍好了,日后要什么没有。”

薛文起只接了小厮的酒,待那小厮要往他身上贴的时候,薛文起突然喊道,“三七。”

三七眼疾手快,终于得了薛文起的令了,在那小厮碰到薛文起前,一把把那小厮按在椅子上。他家少主的人,少主都没舍得动呢,哪能让这小兔崽子碰了。刚刚云儿拉薛文起的时候,他就有些忍不住了。

“放开,松手,做什么呢。”小厮挣扎道,却动弹不得。

“哎呦喂,难得的好身手,你家这小厮可不简单啊。”贾珍夸赞道。

“三脚猫的功夫,也就吓唬吓唬人。”薛文起自谦道。又朝三七抬了抬下巴,故意道,“放了吧,一点儿都不懂什么叫怜香惜玉,下手没个轻重,他细胳膊嫩肉的,弄坏了,咱们哪赔得起。”

“行吧,行吧,你眼光高,赶明儿大哥给你介绍几个好的,保准干净又听话。”贾珍打圆场道。

经过这番,桌上便没人再往薛文起身边靠,只三七站在他旁边给他倒酒布菜。酒饭至半,行了几番酒令,薛文起不善这个,便让三七替他,他自己借口解手跑出去躲清静了。

仙乐阁后院是供客人游玩的花园,时下正是百花争艳的时候,薛文起倚着游廊,看了会子花,吹了会子风,醉意渐渐散去,正要回去,忽听花丛另一边有人说话,竟是宝玉和蒋玉菡的声儿。

薛文起听得不太真切,只隐约听到“琪官”“有幸!”“汗巾子”等语,结合原著,两人此时怕是相见恨晚,正交换汗巾子呢。

那蒋玉菡是唱小旦的,举止妩媚温柔,花朵儿一样的人物,漂亮的雌雄莫辨,不愧是宝玉严选。

还有之前的秦钟,也是差不多的人物。宝玉喜欢的都是这个类型,就这点来看,还是挺专一、长情的。

可惜现在千般好万般好的,到了后面,蒋玉菡从忠顺王府逃出来,忠顺王府找上贾府的时候,宝玉还是供出了蒋玉菡可能藏身的位置。

自宝玉的立场来看,牺牲一个玩的好的戏子,保存自己家族,保证贾家不和忠顺王府交恶,似乎也并不是很难的选择,也挑不出什么错处。

原著就是薛蟠撞破宝玉和蒋玉菡厮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才导致后面被人诬陷告密,害宝玉挨打。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对宝玉和谁交好并不感兴趣,只想离那个凤凰蛋远一点儿,薛文起轻手轻脚地回了包间。

酒令已经行过了,众人都有些微醺。

只见冯紫英灌了一口酒,叹道,“唉,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回来,再见再聚的。”

薛文起一愣,原来今儿是给冯紫英送行的?

“冯兄这是要去哪儿?怎说这样的话?”薛文起问道。

冯紫英皱了皱眉,顿了会儿才怨道,“还不是那可恨的扶余人!”

扶余是大晋东北部的游牧民族,以放牧和打渔为主。

“从去年冬天开始,扶余人就屡屡犯我边境。今年春天,听说咱们和南边沙罗国打了败仗,那扶余人越发的不要脸了。竟开始大肆地掠夺,屠杀我大晋的百姓。上月在雁门关,仅一城,就杀了两万多人!雁门北地,人烟稀少,几乎杀空了一座城!”借着酒气和醉意,冯紫英越说越怒,双目猩红,“此去北上,不破扶余誓不还!”

贾珍站起来朝冯紫英敬酒,醉醺醺道,“好兄弟,敬你一杯,我等你凯旋而归。”

薛文起有些动容,眉间微不可察地蹙了蹙,他可以确定扶余这边绝不是施兰亭的手笔,起身敬冯紫英,“冯兄大义,薛某佩服,冯兄此去北上,薛某别的帮不上忙,愿意出资白银三十万两以充军饷。”

冯紫英一愣,酒醒了大半,怔怔地看着薛文起,良久,双手抱拳,郑重地朝着薛文起一敬,“冯某在此先替将士们谢过薛兄,说来惭愧,我之前,竟是错看了薛兄。”

朝廷目前通过捐官,捐纳县主、诰命夫人,并不缺银子,但一提拨军饷,好似刨了那些文官酸儒的祖坟!薛文起这三十万两简直是救命钱。难得的是薛文起没有拿十万两去捐员外郎,却拿了三十万两做军饷。

他之前以为薛文起也是贾珍贾蓉之流,竟是错看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0章 蒋玉菡 冯紫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