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路人修仙记 > 第8章 第八章 北上

红楼之路人修仙记 第8章 第八章 北上

作者:修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22:30:18 来源:文学城

南方的冬月,湿冷难熬。那寒意不像北方的干冷,反而如同无形的细针,能穿透厚重的棉衣,丝丝缕缕地钻进人的骨缝里。林府上下都笼罩在这种阴郁的寒冷中,而东苑的气氛,更是降到了冰点。

贾敏的人生,走到了尽头。

汤药如同流水般送入房中,名医请了一拨又一拨,林如海甚至放下了部分公务,日夜守在病榻前,林黛玉更是哭肿了眼睛,用那瘦弱的小手紧紧握着母亲冰凉的手指,仿佛这样就能留住那逐渐消逝的温度。然而,无论他们如何竭尽全力地挽留,贾敏的生命依旧不可逆转地进入了倒计时。

一场连绵数日的冰冷冬雨,彻底击垮了她最后一点生机。在一个北风呼啸、寒意彻骨的深夜,贾敏终究没能熬过去,带着对幼子的思念、对黛玉的牵挂,以及对这红尘世事的无尽遗憾,溘然长逝。

林安安是在睡梦中被陆姨娘从温暖的被窝里轻轻摇醒的。屋内炭火烧得正暖,她迷迷糊糊地揉着眼睛,只听陆姨娘声音低沉而疲惫地说:“安安,醒醒……太太,殁了。”

贾敏没了。

这个消息像一盆冰水,瞬间驱散了林安安所有的睡意。尽管她对这位嫡母并无感情,甚至心存戒备,但一条生命的逝去,尤其是一个与她命运相关之人的离去,依旧在她心中投下了一圈复杂的涟漪。

接下来的日子,林府陷入了一片忙乱的白色丧仪之中。作为庶女,林安安也需要穿着粗糙的麻布孝服,跟在林黛玉身后,参与一系列繁琐的祭拜、守灵仪式。

灵堂里香烟缭绕,哭声不绝,冰冷的空气穿透孝服,冻得人手脚发麻。即使林安安身体素质远超寻常孩童,这一场持续多日的冬日丧礼下来,也把她折腾得精疲力尽,小脸瘦了一圈。

而作为实际操持这场盛大丧礼的主事人,陆姨娘更是劳心劳力,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生怕出了差错惹人闲话,更怕触怒了沉浸在悲痛中的林如海。当丧礼最终宣告结束,最后一拨吊唁的客人离去,陆姨娘强撑的那口气骤然松懈,整个人如同被抽去了筋骨般,当场就病倒了,发起高烧,卧床不起。

看着陆姨娘被病痛折磨,脸色蜡黄,一碗碗苦涩的药汁灌下去却见效甚微,林安安心中焦急,不由得将主意打到了自己的空间上。

她没有起死回生的灵药,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灵泉,但她的传承宝珠内的空间有灵气啊!那么,有灵气滋养的土壤,是不是可以种出蕴含灵气的作物?吃了有灵气的植物,灵气能否滋养自身?她无法直接给陆姨娘输入灵气,但让她食用含有灵气的蔬菜,潜移默化地滋养身体,或许可行?

这个念头一生,便再也抑制不住。她立刻让丫鬟去找来了几样常见的蔬菜种子——小白菜、小青菜、萝卜。一部分,她当着丫鬟的面,种在了汀兰苑窗台外的几个小花盆里,掩人耳目;另一部分,则被她偷偷带进了空间,小心翼翼地播种在那片灰蒙蒙、却蕴含着灵气的土地上。

就在空间里的第一颗小白菜种子成功破土,冒出两片娇嫩欲滴的绿芽时,林安安的识海中猛地一震,宝珠光华流转,一段关于《基础灵植蕴养法》的传承,如同醍醐灌顶般,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如何引导灵气滋润土壤,如何观察植物状态,如何微调环境以促进灵蕴积累……种种玄妙法门,清晰印刻。

这意外的收获让林安安欣喜若狂。她的神识连续好几夜偷偷潜入空间,按照《灵植法》悉心照料那些小苗。外界不过几日,空间内因灵气滋养,那些蔬菜竟已长得郁郁葱葱,尤其是那小白菜,叶片肥厚,碧绿如玉,脉络间隐隐有灵光流动。

当她成功收获第一颗蕴含着微弱却纯净木系灵气的灵蕴小白菜时,激动得差点叫出声。她眼下的黑眼圈也昭示着这几日的“辛勤劳作”。

她亲自去了小厨房,借口想亲手给姨娘做点吃的,屏退了旁人。她的厨艺实在不敢恭维,最终只折腾出一碗清汤寡水的素面,然后趁人不备,将几片空间出产、洗净的灵蕴小白菜叶子替换了进去。

一碗看着实在简陋的白水煮面,端到了陆姨娘的病榻前。

因为连日喝药,陆姨娘嘴里泛着浓浓的苦味,看着那碗里清汤白面条上飘着零星几点菜叶,实在没什么食欲。但看着林安安那双充满期待、眼下还带着乌青的大眼睛,她心中一软,不忍拂了孩子的心意,勉强接过碗,小口尝了起来。

面条入口,依旧是那般普通。但当那片小白菜叶在齿间被咬破的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清甜爽脆之感瞬间爆发开来,仿佛带着阳光的暖意,不仅没有丝毫青菜的涩味,反而有一种奇异的、能涤荡味蕾和身心的舒适感。陆姨娘的眼睛瞬间亮了,这是她从未品尝过的鲜美!她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进食的速度,竟将那一碗看似寡淡的面条连汤带菜吃得干干净净。

也许,那蔬菜中蕴含的微弱灵气,确实起到了激发身体活力、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当晚,陆姨娘就感觉浑身轻松了不少,一直缠绵不去的高热也退了下去。病了半个多月、连起身都困难的她,竟然自己撑着坐了起来,下床走了几步,虽然依旧虚弱,但那种沉疴尽去、焕发新生的感觉是如此明显。

陆姨娘自己也觉得惊奇,但并未深想,只以为是吃的汤药终于起了效果,加上心情舒畅,病才好得快。她搂着林安安,不住地夸她孝顺,说那碗面是她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林安安心中暗笑,面上却只讪讪地说:“姨娘不嫌弃我做得难吃就好。” 她可是知道自己那手艺有多“灾难”。

自此,林安安对灵植之道越发感兴趣。她的空间里,逐渐出现了更多种类的蔬菜,甚至后来还尝试种了些稻谷和小麦。只是,这些蕴含灵气的作物无法光明正大地拿出来,她只能偶尔偷偷“加餐”,或者想办法混在普通食材里,给陆姨娘和自己补充一点微薄的灵气,潜移默化地改善体质。

过了年,天气渐渐回暖,积雪消融,柳枝抽芽。林黛玉因母亲去世悲痛过度,身子又有些反复,调养了些时日方才好转。

陆姨娘见林安安每日除了自己瞎看些杂书,也无正事,便琢磨着等林如海心情稍缓,提一提让林安安去给黛玉做个伴读,也跟着贾雨村读书去,总不能一直荒废着。

然而,她还没来得及开口,一个消息从前院传来,打得她措手不及。

京城荣国府来了信。贾母老年丧女,悲痛欲绝,心中万分记挂唯一的外孙女黛玉,定要接她上京,放在自己眼前亲自抚养,以慰晚年。林如海考虑到自己政务繁忙,又兼丧妻之痛,无力细致照顾女儿,且黛玉确实需要女性长辈教导,深思熟虑后,竟同意了。

更让陆姨娘和林安安意外的是,信中还特意提到,府中二姑娘林安安无合适长辈在身边教导规矩,不如一并前往。

林安安一听,心里是一百个不乐意。贾敏早亡,贾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定是悲痛万分。那些姨娘的存在,会不会在她看来是导致女儿婚姻不谐、乃至早亡的原因之一?她会不会因此迁怒?尤其是自己这个庶女,身份尴尬。寄人篱下本就艰难,若是寄于潜在“对头”的篱下,岂不是自投罗网,羊入虎口?而且她现在还不曾引气入体,只是身体比寻常幼童好些,在人多眼杂、规矩森严的国公府里,行事诸多不便,她也怕暴露自己的秘密。

“姨娘,我不想去。”林安安难得地使起了小性子,拽着陆姨娘的衣袖撒娇,“我就留在扬州,陪着姨娘不好吗?京城那么远,人生地不熟的……”

“不行!”陆姨娘这次却异常坚决,她放下手中正在为林安安收拾的衣物,正色道,“好姑娘,你可知这女子婚配,讲究‘五不娶’,其中便有‘丧妇长女’不娶的说法。你虽非嫡出,但生母早逝,若无名师长辈教导,将来议亲时难免被人低看一眼。贾家老夫人是超品国公夫人,人品贵重,德高望重。你若能在她跟前得些教诲,受她教养,这名头传出去,将来便是你说亲时极大的助力,能说到更好的人家!”

“那我就不嫁人了不行嘛!”林安安赌气道。

“可别说傻话!”陆姨娘连忙捂住她的嘴,嗔怪道,“这女人哪有不嫁人的?那是要被人戳脊梁骨,当成异类的!你现在还小,不懂这些,等长大了就明白姨娘是为你好。” 说着,又转身去忙碌地收拾行李,恨不得将整个汀兰苑都给她打包带上。

林安安心说,我就是因为长大了才懂啊,我以后是要追求大道、逍遥天地的,怎么可能困于内宅嫁人生子?可她这话无法对陆姨娘言说。

看着陆姨娘忙碌的背影,林安安心中涌起一阵酸楚和不舍。她上前拉住陆姨娘的手,声音带着哽咽:“姨娘,你等着我。我以后一定会回来的,我要给姨娘养老的!我们还要在一起生活!”

陆姨娘闻言,身子一僵,猛地背过身去,肩膀微微抽动,悄悄用袖子擦了擦眼角。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转回身,眼圈泛红,却强扯出一个笑容,轻轻抱住林安安:“好,好孩子……姨娘记住了。姨娘就在这汀兰苑里,等着我们安安回来。”

二月二,龙抬头,是个出行的好日子。

扬州码头,春风还带着料峭的寒意。林黛玉一身素服,由王嬷嬷等人搀扶着,向形容憔悴、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的林如海叩拜辞行,父女二人执手相看,泪眼婆娑,千言万语化作无声的悲痛。

林安安也穿着素净的衣裳,跟在黛玉身后,向林如海行了礼。林如海看着这个自己几乎从未好好关注过的庶女,心中百感交集,只干巴巴地嘱咐了几句“路上小心”、“听外祖母的话”之类的言语。

陆姨娘站在送行的人群后方,不停地朝林安安挥手,脸上带着笑,眼泪却止不住地流。

登上了驶往京城的官船,站在摇晃的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扬州城和码头上那个模糊却熟悉的身影,林安安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一丝离别的怅惘。

在这略带寒意的初春之时,她的京城生活,即将正式开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