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林中燕(黛玉×燕临) > 第80章 金陵

红楼之林中燕(黛玉×燕临) 第80章 金陵

作者:震泽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13:52:17 来源:文学城

第七十九章金陵

且说燕牧、燕临父子平定南疆、立下大功,皇帝恩准其回乡祭祖。燕家一行人登船南下,除了香菱和吉惠甫搭乘他们的船,还有贾兰和袁百年的船也一同前往江南。

这一日,残阳如火,芦荻萧萧,澄江似练,潮打古城,已是金陵在望。众人临窗,眺望渐渐清晰的石头城,凭栏怀古之意油然而生。

船停在了石头津,这里河湖沟渠,四通八达,帆樯如林,方舟万计。早有李家人等候在码头,见到“燕”字旗,急忙迎了上来。

来人是李纨的堂弟李诲,与燕牧、燕临等人见礼。贾兰上前跟表舅请了安,又转达了李纨的问候。

黛玉听李纨提起过她的这位最年轻的堂弟,因同辈中最末一个中秀才,当时年已双十,故而不在学业上用功,家里让他照管族中庶务。

燕临见他仪表堂堂,谈吐不凡,想起黛玉的话,不由暗自叹息:难怪兰哥儿要担心被人比下去。

一行人下榻李家的金谷园,李纨的寡婶李婶娘早就等候多时,见到黛玉的轿子过了仪门,连忙迎了上来。

黛玉笑道:“婶娘可好?”

李婶娘上下一打量,喜道:“如今玉儿果真是大好了,我看你这精神头,比从前不知好多少呢!”

两人寒暄几句,黛玉又让香菱来见礼。一会儿功夫,李婶娘的女儿李绮也来相见。黛玉、香菱与李绮从前在大观园中就已熟识,这回又相见,自有一番别情要叙。

“林姐姐,我去岁游历燕赵之地,写了几首吊古诗,还请品评!”李绮迫不及待拿出几页功课,递给黛玉。

李婶娘取笑道:“你写写改改,这半年就得了这几首诗,还好意思拿出来献宝。”

黛玉读了一回,叹了一回,道:“我看写得极好。我虽未见识过那里的山水,但读来只觉身临其境,有一卷画轴缓缓展开之感。”说着,把诗递给香菱看,香菱读了两遍,不住叫好。

李婶娘道:“我们纹姐儿嫁给了我娘家隔房的侄子,他老子原在正定做官儿,因而我们也沾了光,多走了几停,可把这丫头乐坏了。”

黛玉道:“这本是极难得的事,怪道绮姐儿诗兴大发呢。我认得的姑娘里,也就薛家小妹见识过好山好水,怎么不叫人羡慕?!”

提起薛宝琴,李婶娘叹息一回,压低声音与黛玉说道:“薛二爷和薛姑娘也是去年回了金陵,说是和梅翰林家的婚约已经作罢,想在金陵老家再寻一门亲。可是他们薛家大爷的事,咱本乡本土的,谁不知道?有点家底的都不愿和他们家结亲,可怜好好一个姑娘,竟生生拖到现在,这下可好了!薛二爷流放,家里只有薛姑娘和邢氏两人苦苦支撑门户……”

黛玉听到这里,一时感伤,生生落下泪来。家里的男人作奸犯科,害得这些无辜之人也要受牵连。

香菱也是哭了出来,薛家里头,薛蟠与夏金桂不是个好相与的,但宝钗、宝琴待她不错。尤其是宝琴,年纪小,才情好,气量大,香菱也更喜欢她。

李婶娘忙讪笑道:“都是我不好,竟与玉儿说这些。”

黛玉摆摆手,她从燕临那里听到薛家的案子起,就一直暗暗祈祷,最好宝琴已经成亲,这样外嫁女就不用受牵连。谁知……

她想了一下,又问道:“那邢嫂子可曾?”

李婶娘道:“前儿个我去了她们绸缎庄瞧了她一眼,应是怀了身子。”

“这就好!”黛玉刚说完,转念一想,那她一人还要带个孩子,岂不是更加辛苦?!想那邢岫烟亦是好人品,摊上那样一双好吃懒做的爹娘和一个愚钝贪财的姑母,原以为嫁给薛蝌是门好姻缘,不想如今这个样子。

当年大观园里,姐妹们在一处玩乐,填词作画,诗书文章,又有琴棋雅乐,极乐无限。不料一朝风流云散,各人便如同落花,随波逐流,命运难料,回首往事,只剩唏嘘。

黛玉本就是敏感多愁的性子,这会儿听见闺中姐妹的遭遇,不由眉尖若蹙,长吁短叹起来。香菱也陪在一旁落泪。

紫鹃瞧得心急,不想让黛玉为这些事伤怀,毕竟吉神医已经再三叮嘱过了。她见李绮还陪坐一边,连忙用眼神示意黛玉。

黛玉会意,打起精神,又看着李绮,问道:“绮姐儿今年也该十六了吧!”

李婶娘道:“正是呢!”

这话头一起,姑娘们都知道接下去会说些什么。李绮脸上染上红晕,不好意思起来,嘴上说道:“十六怎么啦?我还小呢!”

李婶娘笑着把她揽进怀里:“正是呢,十六怎么啦?就是你长到六十了,那还是娘的小闺女!”

黛玉看着,心中着实艳羡。香菱察言观色,连忙打趣道:“想来婶娘是不愿意叫绮姐儿远嫁的。”

李婶娘叹道:“正是!不过,古语云:千里姻缘一线牵。有些事,也不是我们可以把握的!”

这话很是,但黛玉也不好多说什么,几人叙旧一番,李婶娘又摆了酒宴,招待黛玉等人,又叫了一班小戏,热闹一番。

女眷这里彼此都很熟络,官客们就比较拘谨了。李家如今的族长,是李纨的二叔李致和,之前在常州府任教授,李守中去世后,便回了金陵老家。

李致和家学渊源,博览五车,曾经中过进士,却一心只在书院或府学中打转。他那样的性子,自然与燕牧没有太多话可说。贾兰见了,更加犯怵。

还好有其子李诲周全。燕临前世今生行走官场数年,也能应酬自如,倒让李致和暗暗点头:此子虽然是武官,但也通诗书,亦算得我辈中人。

堂客席面散了,亦有丫头引着燕临回客院休息。燕临见到黛玉站在廊下,昏黄的灯火映着她的如画眉眼,心中一阵慰贴,脚上快了几步,嘴上嗔道:“腊月里的,还站在风口。”

黛玉笑道:“我也是刚回,听到声音,估摸着你们的席面也散了,所以等你一等。是不是喝酒了?”

燕临道:“这算什么?他们李家都是斯文人,也不兴烂醉如泥的,我也就是驱驱寒。”两人相携入内。

一关上门,燕临就道:“好险!”

黛玉不解:“怎么啦?”

燕临笑道:“你表嫂家的这些人,都是进士、举人,敬陪末座的都是秀才,个个满腹经纶、出口成章,我真怕他们要挥毫泼墨、当场做诗!”

真是奇了怪了,春闱三年一次,一次才取那点子人,怎么就都落到他们李家了呢?

黛玉笑得如掩口胡卢,好半天才道:“他们只是爱读书,又不会成天为难别人,知道你是武官,又怎么会拉你作诗?他还怕你舞剑高歌呢!”

燕临道:“玉儿怎么就猜中我的心思了?!我当时就想,如果他们拉我作诗,我就起身舞剑,如此也不算丢人了!”

黛玉笑得直不起腰来,燕临也不由得跟着她轻笑起来。两人歇下,一宿无话。

第二日,燕临和黛玉才细细赏了一回金谷园,虽然只是课院的几处景致,已经叫人称赞不已,更别提那些匾额题咏,都有出处,跟着的小丫头也是颇受熏陶,讲起来头头是道。

这处是什么典故,这边又是族中哪位前辈所书,他是哪一科的进士,后来又在哪里任教,都能娓娓道来,燕临和黛玉小夫妻两个也听得津津有味。

一会儿功夫,罗姨娘来叫他们:“老爷说,今日要去金陵几处名胜走走,又有李家公子作陪,明日咱就要去姑苏了,问少爷和少奶奶去不去?”

黛玉立刻眼巴巴地瞅着燕临。想她们昨日还在感慨,身为女子,困于闺阁,羡慕宝琴走过千山万水,如今听到公爹使人来问,黛玉自然想去的。

燕临一见黛玉如鹿彻慕溪水般的眼神,想也不想,立马就应道:“我们正求之不得呢!”

黛玉开心起来,赶忙让丫头们打点简单的物事,又叫佳鲤去问一声香菱。一会儿功夫,佳鲤来回:“甄姑娘本也要去,谁知袁伯身上有些不好,来问我们寻些药材,蒋嬷嬷支应不开,甄姑娘便去了。”

黛玉问道:“袁伯没事吧?”

佳鲤回:“倒也没大碍,吉神医在呢!”

燕临听了,笑道:“甄姑娘是个机灵的,这才几日啊,药材已经认得七七八八了。”

雪雁在一旁说道:“正是呢。甄姑娘向来就是个好学的,从前跟着我们少奶奶学诗,也有一股子痴劲,果然没多久,自己也能写出几首来。我们虽也跟着少奶奶学几个字,可是狠下功夫的本事,是远不及她的。”

燕临听了也十分感叹。一会儿蒋嬷嬷和紫鹃收拾好东西,过来了。李绮也带着丫头等候多时了。

一行人便往栖霞山而去,俯瞰燕子矶,又在鸡鸣寺礼佛,最后在秦淮河登船,又回了金谷园,可谓尽兴之极。

黛玉虽觉疲累,但兴头十足,与李绮一路赏景,一路联句,回去后拉着燕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燕临见她如此高兴,道:“今天可算是如你所愿了。只是你和那个李姑娘一路说话,也不瞧瞧我!”

黛玉笑了起来:“你在男人堆里高谈阔论,以为我没听见么?!”

燕临嘿嘿一笑。

两人洗漱后歇下,黛玉还在说:“可惜这时分已是腊月了,听说要是春天来,山花烂漫,草长莺飞,想来更是美不胜收。”

燕临恐她太过兴奋,失了困头,便催促她合眼。

黛玉还是不想睡,又想起身,把今日的联句记下来。

燕临拉住她,轻轻一按,黛玉就觉得身子一软,又倒回榻上。燕临凑过去,吻了一下她的唇,换了一副不容商量的口吻:“快睡!”

黛玉一呆,也不知作何反应,好半天,脸红得跟烧起来似的。待要说什么,又恐燕临再亲她。这毕竟是别人家里……

黛玉闭上眼睛,思绪混乱,又是羞,又是甜,却又不敢多动,没多久,倒睡着了。

燕临虽然大胆了这么一回,其实心里也打着鼓。一转身,见黛玉已安然入睡,笑了一下,也合上了深秀的眼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0章 金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