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贾政的一家老小为了给他贺寿,特意进城里吃了多半日的生日酒席。他们酒足饭饱之后,去前门附近的戏园子里听了几出戏,接着大伙又去城里几处甚是热闹的景点瞧了一瞧,下午的晚些时候他们才回到府里。全家人在城里游玩了这多半日,各个都累得疲乏不堪,回到家里他们吃过了茶,便都回自己的屋里歇着了。
王夫人由于平时不大出门走动,所以她今天进了这趟城里,回来之后两条腿便被累得一阵酸痛。此时她正斜躺在炕上歇着,小丫头荷香在一旁给她捶腿。
薛姨妈回屋里吃了一会子茶,又躺在炕上小歇了一会儿,她一时睡不着,便过来找宝钗说话。薛姨妈刚一进门,就瞧见贾岩在地下玩耍得正高兴呢,薛姨妈随口说道:“这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甚是招人喜爱。他进城里玩了这多半日还嫌不够,这会子自己又玩上了。”
宝钗回道:“这孩子的精神头儿足着呢,成天家玩他也玩不够,我才叫他去炕上睡一会儿觉,他说什么都不肯,这么大的孩子正是不知道乏累的时候。好在岩儿的脑子还算是好用,学什么东西也不吃力。我教他背诵的那些古诗或是识字,他都学得快记得牢。”
薛姨妈听了笑道:“那就好,我外孙子以后必是个有成立的。岩哥儿,你上午在城里玩得可是开心吗?”
贾岩回道:“当然开心了,还是城里好玩的地方多,瞧着也热闹。饭庄里的饭菜比家里的好吃多了,过几天我还要去城里吃饭。”
贾岩的几句话把薛姨妈给说笑了,她摸了摸贾岩的头顶,说道:“这孩子真是个知好歹的。你娘说你的记忆力好,学东西又快。现在你给我背诵一首古诗听听,如果你说对了,过几天还领你进城吃饭去。”
贾岩一听高兴了,他立马放下了自己手里的玩具,站直了身子,将两只小手放在身后,大声地背诵起古诗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宝钗在一旁问道:“岩儿,你还没有背诵完这首诗歌呢,告诉姥姥下一句是什么?”
贾岩想了想说道:“母亲,我一时记不起来了。”
薛姨妈在一旁笑道:“岩哥儿能背对这两句古诗也是不易的,再过几日还领你进城里玩去。岩哥儿,可想你父亲了吗?”
贾岩回道:“我想了,我父亲在外面做事情,他没时间回家来看我。”
薛姨妈问宝钗道:“瞧瞧,这么大的孩子现在什么都知道了,他说得怪可怜见的。宝玉说他要回来,怎么过了这些日子还没有个动静,该不会又生了什么变故吧?”
宝钗回道:“应该是不会的。宝玉做事情就是风一阵雨一阵的,总是叫人琢磨不透。他已经走了这么些日子,理该叫人给家里捎个口信来才好呢,现在已经走到哪里了,几时才能够回到京城。”
宝钗和薛姨妈又说了一会儿话,便起身一起往王夫人的屋里走来。二人进了屋里,宝钗上前向王夫人问了安好,丫鬟银玲过来给大家递上了茶水。
薛姨妈坐下便问道:“姐姐今儿进城里玩了这多半日,现在可歇过乏来了?”
王夫人回道:“我回来后觉着身体子疲乏得很呢,刚才我小睡了一会儿,也没能解过乏来。我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了,怕是没个三天两日的缓不过乏来呢。”
宝钗笑道:“等会儿姨娘吃过了晚饭早点歇着吧。我保你今晚能睡上一个好觉,明儿一早便能恢复精神了。”
薛姨妈道:“再过几日我打算和钗儿去寺院里上香许愿。姐姐也和我们一起去吧,咱们诸事都图个平安吉利呗。”
王夫人回道:“这些日子我的身子懒怠着呢,精神也短了,动一动就觉着身上累得慌。不如你和宝丫头先去吧,我缓些日子再说。”
薛姨妈听后问道:“这样也好。姐姐近来感觉是怎么样的?用不用请个大夫来家给你瞧一瞧?”
王夫人回道:“前些日子宝钗请了个大夫来家给我瞧过了,先生也给我把了脉,还开了两付中药,吃了药下去也未见怎么样。有时我感觉着胸口闷得慌,身子也懒怠活动,吃东西没有什么胃口,我还是先在家里静养一些日子再说吧。”
薛姨妈想了一想,对王夫人说道:“姐姐的身子弱,还是在家里好生歇着吧。我这次来京城,还带来了几只上好的人参,等会儿叫钗儿给你送过来,煮好了汤喝下去,可以强身子呢。”
王夫人笑道:“那敢自好,不用急的。我这个病症是老毛病了,时好时坏的也有了一段时间了,哪里会立马就见了效果呢。”
薛姨妈和宝钗又在王夫人的屋里坐了一会儿,便各自回屋里歇着去了。薛姨妈找出来那几枝上好的人参,打发大丫头翠微给王夫人送了去。
薛姨妈在屋里逗着贾岩玩了一会儿,又和宝钗说了会儿无关紧要的闲话。大家吃过了晚饭后,由于白天进城里游玩得有些疲乏了,各自吃过了茶,又洗漱了,便早早地去歇着了。此一夜无话。
且说薛姨妈和宝钗近几日一直在商议着要去寺院上香许愿之事,直到今天的早晨,她们才得已成行。几个人乘坐着家里的一掛四**马车,还带着两个小丫鬟,她们一路急急地赶往在京城附近最有名气的红螺寺上香许愿。
这红螺寺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的,它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而且它在佛教界也享有较高的声誉。这个寺院特别受到了一些女子佛教信徒的青睐,很多人甚至不惜远道而来。许多到这里上香许愿的香火客都认为,在这里许下的心愿是最为灵验的。
宝钗母女二人来到红螺寺拜佛许愿,唯一的问题是路途稍远了些,但是心诚则无难事。宝钗和母亲在家里就已经商量好了,宝钗说:“我们出这次门实在不易,等我们赶到了那里,可以先在寺院的附近找一家小客栈,咱们先小住上一夜。第二天的早晨,我们再上山拜佛,这样做时间会更从容些。等我们拜过了佛,下山用过中午饭,然后起程往家里赶路,咱们晚到家一些也没要紧的。”
薛姨妈道:“这样使得,你就看着办吧。”
且说薛姨妈一行人乘坐家里的那掛马车,连着不停地跑了多半天的路,在下午的时候,她们才到达抵了红螺山下。几个人找了一家小客栈,随便地吃了点东西,便早早地在客房里歇着了。第二天一早,薛姨妈和宝钗等一行人先在客栈里用了些早餐,随后她们便开始去红螺寺拜佛。
这座寺院的周围古柏参天,绿树掩映,红螺寺的主体建筑分为前后殿,碧瓦红墙,十分壮观。庙宇的顶上铺满琉璃瓦,飞檐流阁,浑然大气。此时殿前殿后,正香烟缭绕,慕名而来的香客和游人摩肩接踵。宝钗和薛姨妈一径来到了大殿里,在观音菩萨像前跪拜和许愿,她们在内心里默念请菩萨保佑全家人出入平安,诸事如意,并保佑宝玉能早日安全地回到家里。
随后,宝钗又给寺院里捐了些香火钱。几个人在山上往四处转了一转,游玩了一会,瞧了一瞧山上的风景,然后大家才开始下山。她们回到了客栈里,整理好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东西,又去附近吃了些便餐,然后才乘坐着马车直接打道回府。
薛姨妈和宝钗从红螺寺回到府上,天色已是掌灯时分。她们先到王夫人的屋里小坐了一会儿,向王夫人叙说了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薛姨妈说:“去红螺寺拜佛许愿的香客很多,山上也有不少外地的游人,寺院里的香火很旺。听说女子去红螺寺许愿是最为灵验的,以后找个时间我陪姐姐也去一趟红螺寺。”
宝钗也在一旁笑着说道:“这红螺寺确实是很值得一去,庙宇精美,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名山古刹,香客许愿灵验,只是来回的路途稍微远了一些。什么时候太太觉得方便了,我们陪你去那里拜佛许愿。”
王夫人听后笑道:“听你们说得这么灵验,我还真的想去那红螺寺里拜拜佛,许下一个吉愿呢。”王夫人吩咐大丫头银玲道:“你这就去叫厨房里准备些饭菜,她们走了这么远的路程,现在必是乏累了。等会儿她们吃过了饭,好早点回屋歇着。”
薛姨妈和宝钗草草地用过了饭,便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屋里。此时薛姨妈觉着身上十分的疲惫,她连吃了几小钟茶,便早早地躺在炕上养精神,只用了不多一会儿的工夫,薛姨妈便睡着了。
宝钗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妥当了,她坐在桌边吃了一会儿茶,又楞了一会神儿,便起身去外间洗漱了。宝钗走过去看了看贾岩,见他睡得正香,便给他掖了掖被子,自己也去炕上歇着了。
此时外边的天色已经大黑了,而且还刮起了风。一个在厨房里做事的刘婆子,正要去厨房里拿点什么东西。她刚走到厨房的门口,就听见里面有人在小声叽叽咕咕地说话,她心想:这就奇了,这个时候厨房里通常是没有闲人来的,而且他们也不点个蜡烛,黑灯瞎火的只顾在里面混说些什么鬼话。瞧他们这样鬼鬼祟祟的样子,必是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刘婆子越想越怕,她转念一想:这个与我有什么相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便按着原路退了回来。但是刘婆子转念又一想:不行,我得去禀告主子,万一明天大家都吃出什么毛病来,那可就不得了了。
刘婆子一边想着就朝宝钗的屋里走来,到了门口处,她对秋月说自己有要紧的事情要禀告二奶奶。秋月劝道:“刘妈如果是没有什么太要紧的事情,就请明儿再来禀告二奶奶吧。她今儿刚出了一趟远门回来,此时身子疲乏得很,她刚刚才睡下了。”
刘婆子听后回道:“我现在有一件顶要紧的事情,必是要禀告二奶奶呢。你还是替我回了吧,如果真的是闹出了什么事情来,那可不是玩的,我们管谁都担当不起呢。”刘婆子便把自己刚才看到的事情告诉了秋月。
宝钗的大丫头秋月听完了,她也很是无奈,她只得进屋里叫醒了宝钗。此时宝钗刚要朦胧地睡着,她的身上懒懒的,实在是不想起来。宝钗躺着想了一想,又楞了一会神儿,她在心里痛骂了一句:“真是荒唐,黑天瞎火的不回去睡觉,在厨房里混折腾些什么,真是活见鬼。”
随后,宝钗只得硬着头皮爬起来,小丫头赶忙过去修剪好了灯花儿。宝钗穿好了衣服,出来先问明了情况。宝钗叫人去把阿福喊来,她自己带着小厮和两个丫头,外加上那个刘婆子一道去厨房里看看究竟,倒底是谁深更半夜的在这里装神弄鬼。
几个人吵吵嚷嚷的一起向厨房这边走来,他们刚走到厨房的门口,冷不防的从厨房里快步跑出一个年轻的女子,她的衣服有点凌乱,而且神色十分的慌张。刘婆子举起手里的灯笼往前一照,大家才看仔细了,原来她是王夫人屋里的小丫头荷香。荷香连头也没敢抬一下,一溜烟地跑掉了。
紧接着,又有一个男子从厨房里走出来了,大家一看,原来是贾环。贾环看起来非常的生气,他简直是怒不可遏,贾环气急败坏的用鼻子哼了一声。随后贾环朝走在最前面的刘婆子狠狠的啐了一口,他大声地骂道:“真是活见鬼,半夜三更的遇到了你这个倒霉的货,你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下贱奴才坏了我的好事。”贾环一边气呼呼地说着,头也不回一下,一径回自己的屋里去了。
宝钗走过来,又进厨房里看了看,她轻轻地摇了摇了头,说了一句:“深更半夜的好没意思,搅合得大家都不得安宁。”
随后,她们一行人来到了王夫人的住处,宝钗问丫头银玲道:“太太现在是否已经歇着了?”
银玲回道:“是的,太太已经躺下好一会了,估计她现在已经睡着了。”
宝钗告诉她:“那就先别打扰太太了。不过今天晚上你一定要看紧了荷香,别叫她出来胡走乱动。其它的事情等明儿一早上再说吧,现在大家都回去睡觉吧。”
宝钗说完,自己也回房里歇着了。此一夜无话。
第二天的早晨,宝钗匆忙地吃过了早饭,她便一径来到了王夫人的屋里,宝钗先给王夫人请了安。随后宝钗坐在炕前的一把椅子上,她把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王夫人。宝钗又道:“荷香这丫头已经来了一年多,平时做事情看着还不错,她怎么这般不知道尊重些呢。这种事情传了出去,好说不好听呢。”
王夫人听后脸色变得越发的难看了,她怒道:“你说的这些事情可是真的?我还真的没有看出来,荷香这个小蹄子竟有这么大的本事。”
宝钗回道:“我哪里会平白无故的冤枉了她,这是我昨儿晚上亲眼看到的。”
王夫人对站在一旁的大丫头银玲说道:“你这就去把荷香给我找来,我要当面问问她做的这些好事,她的眼里还有我吗。”银玲答应了一声便出去了。
不一会儿的工夫,银玲便把荷香领进了王夫人的屋里,荷香进来她二话不说,便直接跪在了地上,荷香哭着说道:“请太太饶过我这一次吧,下回我再也不敢了。”
王夫人生气的用鼻子哼了一声,怒道:“还有下一次,你想得到美。”
荷香“呜”,“呜”地哭道:“太太,我知错了。”
王夫人生气地用手掌拍了一下桌子,痛骂道:“你这下作的坯子,混帐不知臊的东西,没有一点廉耻的贱货。平时我白对你好了,你太让我失望了,小小的年纪连脸都不要了,你这是想叫我跟着你一起丢人现眼不是。你现在给我从实说来事情的经过,如果你敢用半句谎话来蒙骗我,我必会揭了你的皮不可。”
荷香哭诉道:“是贾环他先来找我的,不是我主动勾引他的。我已经和他说过好几次了,这件事儿使不得,如果是叫太太知道了,可就不得了了。”
王夫人坐在一旁听后冷笑道:“好一个口齿伶俐的美人儿,看着怪可怜见的。你不用和我强嘴,苍蝇怎会去叮无逢的鸡蛋,可见你们平时都是臭味相投的。我来问你,大半夜的你们跑到厨房里去做什么?你倒是话说呀。”
荷香哭道:“昨天晚上我去仓房里拿衣物,在院子里碰到了贾环,他说找我有要紧的事情,我就跟着他过去了。呜,呜。”
王夫人听了大怒道:“你纯粹是在编排一些骗人的鬼话,我就不信你好好地呆在自己的屋里,他敢过来把你强拉了去。什么事情白天办不了,非得等到深更半夜的去办。难道是我冤枉了你不成?你不用在我面前装出一付可怜相,你这个不知羞耻的东西,现在你就给我滚出去,我见了你就生气。先把荷香给我看管起来,看我得了空怎样处置你。”
宝钗告诉银玲道:“你出去看着她些,别让她胡乱走动。”
王夫人生气地说道:“真的是气死我了,我讨厌什么,她就偏偏给我来什么。把她撵出去算了,以后我再也不想见这个下流的小蹄子。她竟然把事情闹到了我的屋里,这个还了得。”
宝钗在一旁劝道:“太太还是先消消气吧,为了一个不懂事的丫头,和她生这么大的气实在是不值得,气大了伤身体。”
王夫人叹道:“现在我年纪大了,精神也短了。近来我对家里的事情不管不问,她们便趁机肆意妄为,想在这里闹翻了天不是。”
宝钗道:“荷香这丫头是个顶糊涂的东西,那里有这么做事情的,小小的年纪完全不知道学得尊重些。她又是在太太的屋里做事的,平时说话办事更应该小心一些才是呢,这种事情传了出去不好听呢。”
王夫人叹道:“这可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当初大老爷看中了老太太屋里的丫头,他还知道找个人过来说合说合。贾环这小子坏得很,他看上了我屋里的丫头,竟直接伸手拉了过去,他的眼里还有我么,真的是黄鼠狼生豆杵子,一代不如一代了。”
宝钗站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太太以后不想再见到荷香了,叫她走了倒干净,省得她在这里无事生非,净干些丢人现眼的事情。我这就打发人去把她的家人找来,叫她们把荷香领回去算了。”
王夫人朝宝钗摆了摆手,说道:“你先坐下,让我再仔细地想一想。我被这小蹄子气得一时糊涂了,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她了。”
宝钗在一旁劝道:“其实太太也犯不上和她动这么大的肝火,气大伤身子。如果看着荷香实在是不顺眼,便直接把她撵出去就算了。家里再去找一个合适些的丫头来,又不是什么难事儿。”
王夫人自怨道:“事情哪里是这么简单的。宝钗,你还记得吗?前番,我屋里的丫头金钏儿做错了事儿,我一时生气就打了她一巴掌,并把她撵了出去,谁知道这丫头的气性太大,回家后竟投井自尽了。二一回,则是宝玉身边的丫头晴雯,她平时做事为人那付轻浮和张扬的狂相,叫我实在是看不惯。我在一气之下就痛骂了她几句,并把她撵了回去。可谁知道这晴雯丫头回家之后,便气得几日不吃不喝,随后她一蹬腿便死了。我吃斋念佛几十年积得的那点功德,竟被这两个死丫头给折去了大半儿。一想到这些,我现在便不知道该如何发落眼前的荷香了,此事叫我心生顾虑。”
宝钗在一旁听了连忙劝道:“太太是个慈善的人,大可不必为那些已经过去的事情烦恼。这都怪她们自己没有造化,做起事来不知道个深浅。”
王夫人叹道:“这话虽然是这样说的,但是现在我该怎么处置荷香这个小蹄子呢?我不给她些颜色看看,就出不了我心里的这口恶气,以后家里谁还会把我当回事。就这样把她撵了出去,甚是便宜了她。而且这里又是京城,我们都生活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办事情更要多加小心才好。万一再闹腾出些什么事端来,我们实在是不好收场呢。”
宝钗想了想说道:“硬的使不得,咱们就来软的。太太大不了再做一次好人,我们不如干脆就把荷香送给贾环,叫他把荷香收了房作了妾,此事就算一了百了。免得这种不光彩的事情传扬出去,坏了咱们贾府的名声,这种事情确实是好说不好听呢。我们这样做也算是成人之美,做了一件好事呢。”
王夫人听后皱了皱眉头,说道:“这样做也不算是很稳妥,这会让他们以后更加得意了,更不把我当一回事了,说不定他们还会闹出什么得寸进尺的事情来。我成天家看着他们这对冤家出来进去,得意洋洋的样子,心里少不得会被他们气得发慌呢。”
宝钗思忖了一会儿说道:“如果太太实在不想见到他们,干脆就叫贾环搬出去住,让他们在外面自立门户好了。贾环也老大不小了,整日待在家里,不出去做事情,这如何使得。”
王夫人听了笑道:“这个主意倒是使得。以后我倒是不想见他们,可是你想让他们住在哪里呢?他们总得有一个自己的住处才行,否则在老爷那里也是说不过去的。”
宝钗回道:“咱们家在外城现在还有一所空房子正闲着。可以叫他们过去先收拾一下,暂时住在那里。他们搬了出去,这个院子立马便会清静了许多呢。”
王夫人想了想说道:“宝钗,你的这个主意倒是合我的心思,但要得到老爷的许可方可行事。等到了晚上,我过去向老爷说明这件事情的厉害关系,估计他也会同意的。毕竟贾环现在也老大不小了,他总是腻在家里,整日混作乱闹的怎么行。”
晚饭后,王夫人来到了贾政的书房里。她把贾环和荷香在昨天夜里所做的那些好事儿,原原本本地都告诉了贾政。贾政听了,他只是坐在那里思而不语。
王夫人又道:“环儿现在也是老大不小了,他应该成家立业了。环儿整天都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像这般样子也不是个事儿。既然是环儿喜欢荷香,我看不如就把荷香给了他,叫环儿可以纳她为妾,没准二人日后还能早得贵子呢。以后他们在一起稳妥地过日子不就得了,老爷还会了去一份心思呢。”
贾政听后眼睛一亮回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也不知道环儿是怎么想的。可是他们成了家以后,二人住在哪里呢?”
王夫人说:“咱们家在外城还有一所空房子,现在正闲着呢。我们可以打发人先去收拾一下,然后叫他们俩个住进去就好了。环儿如果成了家,他们以后必会好好地过日子的,因为环儿非常喜欢荷香这丫头,这样不是省去了老爷的一桩心事吗。”
贾政听了点头笑道:“这个主意甚是使得,正合我意。可是他们以后靠什么过日子呢?他们二人现在也没有个固定的收入来源。”
王夫人道:“这事儿我倒是没有仔细地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大福大贵难,居家过日子总会有法子的。”
贾政沉吟了片刻道:“我看不如把咱们家在张家湾的那个当铺给了环儿吧,他们居家过日子总是要吃饭的,没有一点钱花怎么行。另外我再给他们拿些银子办喜事儿,我这也算是尽到了一个做父亲的责任。”
王夫人回道:“既然如此,那就照老爷的意思办吧。”
贾政道:“我们现在倒是商量妥当了,但还不知道环儿的意思是怎么样的呢。”
王夫人听了笑道:“家里替他考虑得这么周全,他哪里有不依的道理。更何况环儿还甚是喜欢荷香,我们这也是成人之美,做了一件大好事儿呢。”
贾政点了点头说道:“既是这样,叫环儿立马到书房里来见我。”
不多一会的工夫,贾环来了,他进屋后便跪在地上,给贾政磕了一个头,说道:“父母在上,孩儿给你们行礼了。”
贾政见了立马变色道:“起来吧,孽障。你在家里做的好事,你可知错吗?你们完全没有把我放在眼里,此事传扬出去成何体统。”
贾环连忙回道:“儿子实在不敢惹父亲生气,我只是一时鬼迷心窍,便身不由己了。事后我不但十分后悔,还真的有些后怕呢。愚儿行事鲁莽,不知深浅,愚蠢至极,又触犯了家规。现在儿子已知错悔改,并以此为戒,以后决不会再犯类似的过错,如果再犯愿接受父亲的重罚。现在只求父亲给孩儿一次改过的机会吧。”
贾政听贾环如此说,心里的火气顿时消减了大半,他的口气缓和了些说道:“你也老大不小了,已到了该成家立业的时候。既然你喜欢荷香这个丫头,今日我就当着大家的面做主,把荷香赐与你,也算是成全了你们。你可以将她收房作妾,以后你们一定要好自为之,当然了你还需要问问人家的父母是否愿意。你们以后在一起要好好地过日子,别再给我添麻烦、惹乱子,更不要辜负了我对你们的一片好心。”
贾环听后连忙跪下再次磕头,口中连声说道:“父恩浩荡,儿终身难报。此后我会谨记父亲今日的嘱咐,自立而为之,绝不会让父亲再为我操心。”
贾政又道:“你说得倒是好听,知子莫如父,你现在哪里有养家糊口和自立的本事。今天我把家里外城的那套空房子给你,过些日子你们找人过去收拾一下,便可以搬出贾府了。另外我把家里仅有的一间当铺也送给你了,是希望用它来帮你养家糊口。另外我会再给你些银子,你们可力所能及地办些事情,尽量把成家的这件事情办得像样些、体面些。我做为父亲,已经尽力了。”
贾政停了停又说道:“但是,环儿你一定要记着我今日对你说的这些话,以后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力求一个稳字,切记不要轻信一本万利,或是一夜暴富的美事。眼高手低或是好高骛远,会让你血本无归的。以你的那点小本事,以后能够保证一家人的生计就应该知足了,你还想怎么样呢。我并不指望你会有什么太大的出息或是光宗耀祖,那是难为你了。我想以后是不会再有任何人给你钱花了,你们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比什么都强,我也就放心了。”
贾环连忙答道:“儿子知道了,我必会记住父亲今日对我说的这些教诲。”贾环一边说着,又想跪下磕头。
贾政说道:“你听懂了我刚才说的这些话便好,你起来且回去吧。”
贾环向贾政和王夫人行了礼,他倒退着往后走了几步,才转身出了贾政的书房,然后贾环开心的一溜烟儿地跑开了。
可是谁料想此事竟是一波三折,好事多磨。又过了些日子,荷香她娘竟找了一个媒人过来向贾环提亲,想让贾环明媒正娶她家的荷香。贾政听了心中略感不快,他心想,这不是得寸进尺吗,家里还要额外准备一份正式的彩礼。但是贾政转念又一想,这样做也不错,可以把环儿的婚事办得更体面些,风光些,这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一生当中的大事情。
贾政和王夫人商量了一好会儿,又叫人把贾环找来问了一问情况,原来这也是贾环的主意。贾政听了,欣然允诺,他笑道:“我儿的成亲之事丝毫也马虎不得,家里再多给你添些银子,尽量把你们的婚事办得体面些,到时候我们必会过去吃喜酒的。”
贾环听了连忙说道:“孩儿十分感激父母的恩惠,日后必会好自为之。”
贾环自小就不太喜欢读书,他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事。少年时的贾环是十分顽皮和淘气的,但是他还是颇有些心计的。当年贾环只有十来岁大的时候,有时候赵姨娘指使他去做一些不太好的事情,贾环一旦察觉到这样做可能会对自己不利,他便会拒绝参与其中。
又过了些日子,贾环和荷香找了几个人帮忙,一起过去收拾好了那套空房子。他们把房子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二人又添置了一些生活上的日用品和铺盖,购买了一套全新的家居。
贾环又去求别人写了两幅对联挂在大门上,左联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右联是:辛苦做事赚钱忙,横批是发财致富。他们又去买回了两个红色的灯笼挂在大门外面,寓意是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随后他们择吉日准备操办自己的婚姻喜事,还给亲朋好友发去了请帖。
又过了几天,正是贾环和荷香二人选定的好日子,他们特意在新家制办了几桌酒席,并邀请了一些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吃喜酒。贾政和王夫人也都到场了,贾政当众勉励两位新人道:“今日是你们大喜的日子,我们特意前来吃喜酒,并感到十分的开心。你们以后一定要勤俭持家,发家致富,白头偕老,把小日子过得红火些才好呢。”
新娘美、新郎俏,他们二位新人在大家面前向贾政和王夫人拜了三拜,感谢她们的养育之恩。然后二位新人又拜过了天地,这时酒席宴会便正式开席了。二位新人频频向各位亲属和来宾敬酒。喜事办得相当的热闹和喜庆,贾政见了心下也喜欢。
王夫人的心里虽然还略有怨气,但碍于颜面她也过来吃了两钟喜酒。她心想:这二人虽然先前做的那些事情甚是欠妥当,但他们毕竟都是晚辈,而且事已至此也不必和他们过于计较了。再说了,自己这也是做了一件成人之美的好事呢。如果贾环两口子再能生下个一男半女,老爷见了还不知道会怎么乐呢。
贾环巧戏荷香,不成想美事成真。他不但如愿以偿地抱得美人归,还得了一套房子,现在他已和荷香结为正式的夫妻,这可真是双喜临门,结局完美。
此后贾环自立门户,在社会上单打独斗。他虽然从小不肯用心读书,又十分淘气和顽皮,但是贾环长大后,他却颇有做生意的头脑,办事心思缜密,日后他要想尽办法赚钱养家糊口。贾环心想,自己如果不混出个人样来,便对不起父母。人各有命,富贵在天,这以后的事情没法看去,说不定自己也会发大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