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红楼夸夸群 > 第2章 急写信慈父为女思量,接奏章皇上要臣卖命

梦中走马灯一般闪现:黛玉进府,贾府怠慢,自己病故,贾家派出贾琏将林家的部分财产侵占,更可恨的是自己明明在梦中已经给贾家托付了部分家财,他们还人心不足,黛玉被视作打秋风的亲戚,写下“一年三百六十天,风霜刀剑严相逼”的句子。

贾家先是为了坐实宝玉黛玉婚事,在府中大肆宣扬两人之事,毁掉黛玉的闺誉;

而后又为着获得王家姻亲薛家的财务支持,态度暧昧,首鼠两端,让黛玉受尽了煎熬,堂堂五代列侯家的嫡出小姐,被人和戏子相提并论;

当看到老太太年纪大了,无法再控制儿媳妇,宝玉和黛玉再无可能,大势已去,也没有为黛玉另许人家,而是为了不陪嫁黛玉嫁妆,能够名正言顺的侵占林家财物,让黛玉“泪尽而亡”;

他从梦中醒来,大汗淋漓,俄而脸上清泪掉落,回想起梦中种种,不由得心情沉重。这场梦似梦似幻,历数了女儿的一生。

林如海试图说服自己,这只是自己担忧女儿,“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罢了,可是仔细推敲梦中所见,又觉得合情合理:

荣宁二府原本就有些治家不严,夫人在世时也跟自己多有提及,说是母亲偏心二哥。他原本不以为意,想着手指头有长有短,宫中还传出过娘娘偏疼小儿子的传说呢,寻常百姓家偏疼小儿子也是有的。

但没想到已经如此严重,若如此,那么像梦中那样京中二府藏污纳垢、至亲算计财帛家财又有何不可能呢?

假如自己……病故,黛玉带着丰厚家产,如同小儿怀金过闹市,自然是连性命都堪忧。

可若是自己不知道荣宁二府的情况,按照自己的行事方式,也会跟梦中的布局一样吧?

梦中的自己的确也做出了合乎情理的布置:托付岳母,相信岳母痛失爱女而对外孙女格外偏疼。试问天下人,自己家人丁散落,宗族又对家中钱财虎视眈眈,临终时当然是相信妻族,何况他们家是国公府,不管是为了名声还是本身殷实看不上贪那点钱,都可以托付女儿。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恼恨的给了自己一下,纵横官场那多年,看透过多少人精,却筹划不当,竟然连孤女都护持不住。梦中看得出贾家治家不严,自己随便打发几个送节礼的婆子跟下人闲聊几句套套话都能得知真相,而自己居然丝毫没有防范之心!真真儿是自己千错万错!!!

林如海毕竟是官场老手,很快就从悔恨中调整过来,费尽心思思虑如何补救。如今自己知道了这种可能,不管是梦是真,都当为黛玉打算。

那……可要过继个儿子?让黛玉姐弟自立起来?

林如海摇摇头。

如今还早。接来了也养不活。

太上皇虽然退位却将朝中大小仍旧牢牢攥在手里,江南官场鱼龙混杂,做巡盐御史的这几年,他先在刚准备上任时死了一个三岁的儿子,上任后第二年死了妻子,如果按照梦中情景,没几年连自己也死会死在巡盐御史位置上。

这接二连三的死亡还不能说明什么吗?他自己也是觉得其中蹊跷,才让女儿远避外祖家,更是特意请了女儿的先生,进士出身的贾雨村一路相陪。

若是过继个儿子,只怕跟之前的家人一个下场,也会被黑暗中的那些敌手杀掉,敌在明我在暗,又如何防范得了?

思及此林如海起身推开窗户,望着京师的方向担忧的远望,皇上能将自己这落了魄的世禄之家提拔起来,是抬举自己这做臣子的,既然要做皇上手中这把刀,就不能顾惜身家性命。

皇上既不想和太上皇撕破父子情谊,又想要江南盐税,林如海便只能做这把得罪人的尖刀,做皇上的要臣子死,臣子不但不能婉拒,还只能感恩戴德。

可黛玉呢?稚子无辜,何必赔上一生?

林如海回到桌前,案前抽出几张竹纸,匆匆写就一封密折,折中历数身世,乞求皇上给自己女儿庇佑:……

……林家曾袭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只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到了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世禄之家,却是书香之族。

只可惜林家支庶不盛,人丁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没甚亲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五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又于去岁亡了,爱妻悲恸,亦随儿而去。微臣膝下只有一爱女……

……微臣不敢恃宠,仰祈圣恩垂怜。

写完之后林如海封好后装入报匣,送给心腹专差递送,悄声叮嘱:“给内外奏事处加些银两。”

内外奏事处掌管着收发奏折之事,林如海唯盼着这折子能早日到达皇帝手中。

写完密信,林如海又开始筹谋家中资财之事。

林家家财丰厚,别的不说,光是五代列侯嫁进来的侯夫人的嫁妆便有许多。因为五代单传,人丁单薄,倒让那些嫁妆无从分散,积累了五代,再加上生息经营,如今已经是很大一笔财富。

林如海命令管家,先将这些嫁妆单子都誊写几份,留着以后备用,以防被贾家那等小人最后侵吞。能嫁进侯府,那娘家也是不弱,只不过如今那些人家有的没落了,有的不再往来,节礼往来密切的就只有贾家和林如海的祖母娘家安家。

是以他嘱咐管家,以后给安家的节礼要丰厚些。这样黛玉以后出嫁,总算有安家这双眼睛盯着,不至于将安家当年的嫁妆也藏没了。

他又铺开一张毛边纸,下笔向自己的恩师求助。

林家是列侯之家不假,可是林如海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当年京师中风头无已的探花郎。士林中最讲究师承、同科,有时候在官场上这些情谊比什么同乡乃至亲戚更要牢固。

想起梦中所见:夫人故去后后院无人打点,因而无法跟这些内室女子往来,等自己也故去后,林家跟那些同门师兄弟以及同科断了节礼往来,最后女儿被接入贾府,贾府那些人只知道关起门来海天胡地的胡闹,贾家老太君不知道是否年事已高,就连自己家的三个女儿也不放出来交接,何况自己的黛玉呢?

若是平时里黛玉跟这些官夫人和师祖母往来密切,便是最后被贾家害得郁郁而终,也有为她鸣不平之人,何至于……

恩师家中开设白鹿书院,闻名天下,恩师族中更是男女皆能吟诗作画,文采斐然。前几年听闻恩师族中旁支有位出嫁女,因着丈夫无德虐待婆婆至死,因而将丈夫告上公堂,自己也因为状告亲夫被打了板子,判了和离。

人人都赞这位夫人高义,还有人愿聘这位夫人为妻,可这位夫人婉拒,直告一生不再出嫁,甚至为婆婆守了三年孝,更在清贵之家教几个女学生,做个女先生。

自己此番,便是要将这位女先生给黛玉请来,让她以后教导黛玉。

其一,有她看护黛玉行事,看贾府那些人还敢背后嘀咕什么“丧母长女不可娶”的鬼话,明里暗里嘲笑指责黛玉行为处事“小性子”、“爱别扭”。

其二,女先生对黛玉亦师亦友,多了这一层关系,以后黛玉就跟自己的师门多了几丝亲近,可以堂而皇之的拜访门中师兄弟家眷,这样结亲时,一来这些人家或许能有清贵人家看中黛玉,二来若是夫婿走科举的路子那这些士林中的人脉是一笔丰厚的嫁妆。

夜已深,林如海思及梦中所见,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为自己的玉儿多筹谋几分。

&&&&

深宫之中,皇上接到了林如海奏章。

他先是紧皱眉头,生气于下臣的僭越: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好你个林如海,朕让你办事那是朕看得起你。居然还讨价还价?!

可他毕竟还算得上是一代明主,再怎么生气,总还有几丝理智,因而气头过后就冷静下来。

林如海的确是他从进士堆里提拔起来跟太上皇打擂台的人物,他要是下场太惨,那后续还有什么臣子愿意为自己卖命?若是林家就此亡了,谁不说自己薄情寡义?以后还怎么拉拢那些从朝堂上的士大夫?

要说林如海现在真是孤家寡人,儿子没了,妻子亡了,这样的人自古以来便是俗称的“绝后”了,而据他的密报,妻儿的去世大半跟藏在暗处的太上皇势力有关。

朕现在还不能敲打这些势力,可褒奖一下臣子,让他不要心寒,总能做到。

于是他思忖起来,要不,把林如海之女封为乡君?这是公之女才有的封号,而公侯伯子爵,要论起来,林家列候,还轮不上这个称号,这可是格外的恩赐呢。

想到这里,皇上很满意,觉得自己真的是千古贤君了。

反正是个女孩子,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再给她赏赐些金银财物,绫罗绸缎,换一个臣子的忠心耿耿,这一桩交易,着实划算。

作者有话要说: 三头白象:棒棒哒!!!本象三双前掌都要来鼓掌!!!!!

1.连载中求收藏:北宋言情重生文《重生后我想嫁给早死太子》

2.新文求预收:宋代背景奋斗文《汴京买房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