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红楼夸夸群 > 第1章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听夸夸闺秀起疑云

那女学生原不忍离亲而去,无奈她外祖母必欲其往,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已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扶持。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减我内顾之忧,如何不去?”

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中几个老妇登舟而去。雨村另有船只,带了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却说船行水上,两岸风景已与南地不同,黛玉无心去看,此时她伏在床榻边,因着不忍与父亲别离,哭得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

船在江上一晃一摇,她哭得累了,居然昏昏沉沉睡去。

“叮咚”,一声似铃铛一般的声响将她唤醒。

黛玉揉揉眼睛,就见眼前浮现出一片晶莹透亮的玉简,上面有纵横交错的线条,勾勒出不知意义的线条 。此时那玉简上清晰浮现出一段文字:

[三环玄女邀请你加入群“天地夸夸群”,是否同意?]

黛玉沉吟片刻,每一个字都认识,可是连起来却不懂是何释义。但她自小熟读百家典籍,因而思索片刻。

三环玄女想必是个名字。邀请二字也明白。这“群”,和“夸夸”又是何意?

同意二字,汉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无二》有文:“其文与天之道有一出一入一休一伏,其度一也;然而不同意。”,意思是相同。

黛玉定睛一看,那段文字下面还有两个方框,一个里面写了“是”,一个上面却不是写否,而是写了一段蝌蚪小文,黛玉无从辨认,聪慧如她自然猜测那是“否”的意思,纤纤玉指在玉简上一点。

“林黛玉同意加入‘天地夸夸群’”。

瞬间玉简上密密麻麻一排排文字接踵而至。

龙泉仙长:黛玉这个名字起得好:点靑石謂之点黛,玉,石之美。

三头白象:这名字让我如沐春风,有似曾相识之感。赞!

清江女仙:《诗·召南·野有死麕》里有曰:白茅纯束,有女如玉。想必这位小友是名女子?

黛玉倒没有惊讶太久,除去四书五经,她在父亲的书房里也看过一些志怪笔记,其中也有某地文人在山中遇见仙家谈道之事,是以她只觉得新奇有趣,却没有觉得害怕。

此时她见清江女仙问话,不由得出声回答:“正是。”

那玉简上立刻浮现“正是”二字,彷佛黛玉提笔书写一般,聪慧如她,很快明白这玉简将自己说答话语提笔记录给他人。

中岳尊者:“正是”二字用得好。

平心持正,以日为正则曰是,是,正也。正,是也。以日为正则曰是。

言语朴实又与古有征,显见得这作答女子内心平正,熟读典籍。

黛玉:?

饶是她此刻在悲伤中,也忍不住有一丝想笑。

再动脑子想一下,这个夸夸群,想必是一群爱好称赞他人的居士或仙人聚集在一起,不管你回答什么,对方都能找到新奇的夸奖点。

这时有人发问:“新入群的黛玉小友为何不自报山门?”

黛玉心想,或许是离开父亲太过于悲伤。居然让自己做了这一番荒谬的白日梦。

不过既然是自己的梦,那么何妨纵情一点。她定了定神,小心作答:

“各位仙家谬赞,小女本贯姑苏人氏,父亲大人姓林,单名讳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钦点为巡盐御史,如今小女失恃,还在丧期,外祖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派人来接,如今正是去往荣国府途中。”

她这回答完,群里却忽然不再热闹,彷佛大家都愣了愣神。

少倾才有文字继续浮现:

三头白象:“我就说林黛玉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

深宫老嬷:“离恨天那帮仙姑,又不做正事,作孽吆。”

三头白象:“嬷嬷,好嬷嬷,这位黛玉小友文质彬彬,看在她误入本群跟我们有些缘分的面子上,可否助她一助?”

清江女仙:“原来这位小友此刻在清江上行船,她有仙缘才能进入本群,都是群友,嬷嬷五界中德高望重的人物,何妨帮她一帮。”

……

深宫老嬷:“也罢,算是你的缘法。”

说完便看到玉简上有一道光芒闪过,化而为二,一道往南而去,一道往黛玉的额心而来,一瞬间有大量的文字直往黛玉脑中冲击而去,她瞬间头晕目眩,不知道今夕何夕,她沉浸在无穷的文字中,心情起伏高低……

**

“小姐!小姐!”

奶娘的呼喊让黛玉忽得惊醒过来,她身上一身冷汗,睁开眼茫然盯着四周,半响才回过神来。

原来是跟随她上京的王嬷嬷。王嬷嬷是黛玉的乳母,自小奶大了她,地位是常人不能相比的。要说如今世上风俗如此,世家大族大都为府中幼儿请了乳母,等到幼儿长大,乳母又多继续服侍,留在小主子身边,这些乳母一来有着抚育小主人的功劳,二来也从内心深处爱护自己看着长大得到孩子,因而大都忠心耿耿,寻常人家都将乳母视作半个主子,格外尊崇其地位。有的人家甚至乳母还要比生身父母还要亲近些。

王嬷嬷看见自家小姐一脸茫然,忙解释:“玉姐儿,适才看你做梦,似是魇住了,不断呼喊,这才叫醒你。可是梦着什么了?”

黛玉摇摇头,她回想起梦中所见,自己进了贾府以后疏远王嬷嬷,导致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奶妈跟自己不再亲近,看着王嬷嬷一脸的关切,黛玉不仅想:也不知道自己……之后,王嬷嬷可有什么依傍?

想到这里她一阵心酸,摇摇头:“许是想念父亲,思虑过甚。您铺开纸墨,我要给父亲写信。”

王嬷嬷给黛玉端上了一杯茶,又看黛玉无恙,这才转身去忙。

黛玉提笔欲写,想起梦中见闻,手却禁不住的颤抖:

父亲和自己都以为这次只是去小住缓解外祖母的相思之情,因而未带大量侍从,身边只有王嬷嬷和雪雁两个,王嬷嬷年老,雪雁还是个半大孩子,不曾想却被那起子踩高捧低的势利小人背后里讥笑雇不起佣人,是前来投靠的穷亲戚。

梦中,她进了府中,不但从侧门进入,甚至见府中无人戴孝,各个的花团锦簇,说不出的糟心。

更不用提后来……

要说起这些,在黛玉心中都是小事,她最在乎的便是在梦中看到父亲的过世,此时黛玉恨不得立刻叫大船返程,回到姑苏,亲自侍奉父亲,可是既然已经成行,无法随便取消,便不能随心所欲,因而立刻修书一封,将梦中所见挑拣着书写一二,唯盼父亲能够警醒,保重身体。

黛玉颤抖着写完信封好,交给王嬷嬷,再三叮嘱,叫她拜托先生尽快寄出。

看着信件被拿走,黛玉才觉得心中稍稍安宁一点。又想起梦中看完书之后群里热心的叮嘱:

“以后若有迷津,梦中便能进入此群,仙友们可尽心为你解答疑惑。”

不由得内心感激,在案几前的香案上捻几株香,跪拜在地,潜心感激各位仙友,再想起如今正行在清江上,想必正是群里那位“清江女仙”的洞府,因而嘱咐粗使婆子采买些瓜果花卉,趁着晚上月明悄悄在甲板上祭拜一番。

谁知道她这一番祭拜,却被另一个人看在眼里。

镇南公带着家眷从南往京师去述职,老夫人身子抱恙,因而船走走停停,这天晚上正好也停泊在清江一处水流平缓的水湾。老夫人咳疾犯了,饭后咳嗽不停,因而开窗透气,却看见对面船头甲板,有一位身量尚小的女娃正在对月祈祷。

那女娃生得粉雕玉砌,衣袂翻飞间身形纤弱,虽然隔得远看不清眉目,但月光遍洒其身,更加衬得那女娃气度不凡。远远能看见其行为举止,端的是形貌规整,显然是出自高门。

老夫人赞了一回,这时候船舱处有丫鬟禀告:“回老夫人,三少爷回来了!”

三少爷是老夫人最宠爱的孙子,这回跟着她一起回京是为着在国子监进学,在旅途中仍旧昼夜苦读,此时见老夫人身体不适才过来请安。

老夫人心疼他小小年纪就离了父母,因而格外心疼他。忙叫迎进来。

三少爷年纪方十岁,生得唇红齿白,星河之姿,然而他素来不喜众人将自己容貌做说头,因而不甚装扮,懂事后也埋头书塾,此时听闻老夫人咳疾又犯,过来请安。

镇南候以军功起家,儿孙本可走恩荫的路子,三少爷却不如此,只想读书考取功名。老夫人看孙儿脸色尚好,忙叮嘱他:“读书是好,可空时也当轻身健体,不负祖上英名才是。”三少爷点头称是。

等三少爷进了屋见完礼告辞,老夫人再往窗外去看,却见对面那船上甲板上空无一人。她忽得心思一动。背地里悄悄打发自己丫鬟:“此去京中尚有一段路途,你让小厮拿着老爷的名帖,前去拜访下对面那艘船队,看是否顺路?”

**

却说扬州城里,林如海不知道是否思念爱女的缘故,却也做了一场异常漫长的梦。

作者有话要说: 备注1.:指的是界面和聊天框

今天动手做了灯影牛肉丝,油炸过,再加芝麻调料,麻辣鲜香

新文《卖花娘》求收藏

莺莺父母早逝,黑心伯父一家抢了她的婚事。

还让她顶了堂妹的婚约成为冲喜新娘。

婆家很穷,丈夫是个病怏怏的穷书生。

所有人都等着看莺莺笑话。

谁知莺莺她治好了书生的病,还卖起了鲜花:

“立春戴雪柳,寒食佩梨花,端午簪葵花,七夕玩谷板,立秋绾楸叶,腊月养兰芽。”

“这位郎君,徘徊花语是炙热之爱,何不买些赠与您家娘子?”

“这位妈妈,您酒楼里花魁选拔大可用不同鲜花代人,芍药木香、绣球金纱、徘徊紫荆,选人送花投票,定能轰动汴京。”

莺莺卖花还了债,发了家,还与夫君恩恩爱爱。

——————————————

苏环重生了,上辈子的她嫁给了穷书生冲喜,丈夫早逝家境贫寒,最羡慕嫉妒那个嫁进候府一辈子荣华富贵的堂姐苏莺莺。

所以她重生头一件事就是抢来堂姐姻缘,把那早死的病篓子塞给堂姐。

可惜她等啊等,等来了莺莺卖花赚钱发家致富?!

书生非但没有死反而官拜首辅!莺莺成为一品夫人!

书生宠妻如命,夫妻恩爱!

而她本应权倾朝野的丈夫却身边佳丽无数,成了出名的风流纨绔。

戳作者专栏收藏,完结文:《汴京美食录》可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