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妖战后万载,原妖族天庭虽维系着三界秩序,却因帝俊、太一战力受损,难以震慑日益增多的洪荒仙神,偶有仙神不服管束、私自扰乱凡间,天地秩序渐生裂痕。鸿钧察觉此事,遂于紫霄宫召集七圣,提出“天庭换主、以封神定秩序”之议——遣座下童子昊天接任天帝,另设“封神榜”与“打神鞭”,收录三教弟子与闲散仙神,充实天庭编制,补全天地神位空缺。
七圣齐聚紫霄宫时,鸿钧手持封神榜,榜上文符流转,显露出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位。“如今三界神位空缺,需借三教弟子填补,此乃天数劫数,亦是天庭重立之基。”鸿钧声音落下,将打神鞭交予昊天,“此鞭可统御封神榜上榜众神,你需凭此执掌天庭,恪守天道秩序。”昊天躬身接下,周身渐渐凝聚出天帝威严,自此正式接任天庭之主。
消息传开,三清各自立教的格局愈发清晰:太清老子立人教,以“无为而治”教化众生;玉清元始立阐教,重根脚、择贤传法;上清通天立截教,循“有教无类”广收弟子。三教虽同出鸿钧门下,教义却各有侧重,此次封神榜关乎神位归属,三教弟子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封神之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战争初期,阐教与截教因教义分歧、神位争夺,冲突日益激烈:阐教姜子牙持封神榜主持封神,麾下哪吒、杨戬等弟子屡立战功;截教通天教主不忍弟子上榜,率多宝道人、赵公明等亲传弟子出战,摆下诛仙阵、万仙阵等绝世杀阵,欲阻封神大业。一时间,洪荒大地战火再起,法宝交锋的灵光、术法碰撞的轰鸣,连天庭都能清晰窥见。
赵宇晨深知封神之战乃天道劫数,不可强行干预,却也不愿见生灵再遭涂炭。他命八子分头行动:凌阳子、浣尘子前往战场边缘,净化煞气、救治受伤的散修与无辜生灵;元极子、玄极子加固太极道场结界,防止战火波及东海;墨渊子、衍算子则暗中探查,防止有魔族余孽借战乱搅局;裂虚子、镇方子则手持太极剑,在关键时分斩断失控的术法,避免战局彻底失控。
最终,鸿钧亲自出手,斥责通天教主“逆天而行”,并联合其他圣人破去截教大阵。通天教主无奈退去,截教弟子或战死上榜,或遁入西方教,截教自此衰落。姜子牙按封神榜分封众神,填补了天庭神位空缺——文有比干、武有黄飞虎,星有二十八星宿、雷有雷部正神,天庭势力空前扩充,昊天天帝的统治根基彻底稳固。
封神之战落幕那日,昊天亲往太极道场拜访赵宇晨,感谢他与八子在战争中守护生灵、维系平衡。赵宇晨望着天庭方向流转的秩序道韵,轻声道:“封神定天,只是洪荒秩序的新开端。往后天庭需恪守天道,地府需护好轮回,我等圣人与道统,亦需共同守护这份平衡,方保洪荒长久安宁。”
昊天点头应诺,返回天庭后即刻完善天规,明确天庭与地府的职责划分——天庭管三界秩序,地府掌众生轮回,二者相辅相成,与各圣人道统一同,构成了洪荒新的稳定格局。而赵宇晨与八子,则继续在太极道场传扬太极之道,为洪荒培养更多守护平衡的力量,静静等候着人族崛起的时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