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横绝云天:武林水篇 > 第2章 EP 擅断粉丝

横绝云天:武林水篇 第2章 EP 擅断粉丝

作者:宫小玲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07:52:44 来源:文学城

“来意?”“钱大人”略加思忖,“我来,因我无趣。”她随即又“咯咯”地笑起来:“茅草屋主,你这天下,确实有趣!”

任七绝:“钱姑娘此言何意?呃……我的?‘天下’?”

“钱大人”瞥了沈文骁一眼,又对任七绝继续说道:“茅草屋主,如何称呼?‘任’,为贵姓?‘某’,是贵名?”

“钱大人”此句问话有如一道天雷,劈得一直在旁听得极认真的杨影,下巴都要掉下来:这样貌美又有钱的女子,脑子却是真的有病。

沈文骁亦被“钱大人”的疯言疯语击得神经紧绷:“如何称呼?”、 “贵姓?”,不正是方才我问这“钱大人”的话!这姓钱的,她是在学我的话?难道是在挑衅?

任七绝却摇头笑了笑:“任某,呵......”

这些年观江湖上形形色色之人,任七绝知江湖之大、天下之大。习奇人奇事以为常,无奇不有便不足为奇。“钱大人”的言语,任七绝并未过多揣测,只是觉得自己着实无奇无趣,这少女倒有几分新奇有趣。

任七绝重新说道:“任七绝,姓任,名七绝。”

“任,七,绝。”“钱大人”一字一顿重复道,她微微点了点头,又盯着任七绝看,脸上浮出几抹研判,影影绰绰地覆在她花容月貌上。

只见“钱大人”高抬起手,绕至肩后,四根手指齐按在背后高出头顶的巨斧斧刃上。“钱大人”的指骨微蜷,指尖顺着半月刃向下划。

沈文骁心中一凛:果然如我所料。姓钱的来者不善!她是来找任七绝麻烦的。任七绝的麻烦与我何干!只是,或对我沈家不利?

沈文骁尚未理清,只见“钱大人”蜷指之手已离开斧刃,于空中化掌,向前探去——

却并非探向任七绝。

“钱大人”径自将手掌朝她身前几步外的余星悠伸去。

“不好!”沈文骁握住刀鞘之手一紧,另只手上“宾客名册”一扔,当下出手拔刀,却被不知何时飘到他身旁的任七绝制住了手,拔了一半的刀随即被任七绝按回鞘中,兔起鹃落。

“你干什么!”沈文骁吼道。

“二哥且慢。”任七绝松开手,从地上捡起“宾客名册”,不紧不慢地说道:“姑娘间切磋,你我还是作壁上观。”

沈文骁正欲发作,却见余星悠伸展双臂,向后退出几丈,颇为从容地卸下负于身后的乌鞘长剑;而“钱大人”并未急追上前。

余星悠说道:“小妹妹烦闷无趣,便想和我比试呀?实不相瞒,你找我比,那可真是选错了人。本姑娘剑上的功夫,论剑意、剑气,或是剑势,可谓是——一无是处!”

任七绝不禁大笑,心道:星悠所言的确是发自她肺腑,并非是她故作谦虚、妄自菲薄。他同余星悠性情相投,追根究底,恐怕要归结到初识时,二人在武学上皆是——一无是处,且一无所趣!

直至余星悠的义父——“天下第一剑”余修,死于九年前沈家庄那场一夜间多人遇害、失踪的变故。其后,余修平生知己,东海吴门吴仲通,竟将其全部功力传予任七绝。

任七绝时至今日仍有些莫名:吴仲通痛失知己心灰意冷,便同伯牙摔琴断弦一般,宁愿散尽毕生功法隐匿江湖?又恰遇到了在同场变故中失去至亲的他,便权当可怜他这对武学“一窍不通”又无依无靠的少年?

吴仲通却告诉任七绝,“天下第一剑”余修在世时,也执意要收一对武学“一窍不通”的女子为义女,将毕生所修剑法倾囊相授。江湖中人亦不解:此女出身、来历不明,年纪看来已有十五、六,武学根基弱,筋骨平常,资质无奇,可谓‘一无是处’。余修究竟缘何此举?

江湖评说之于余修不过浮尘,他只同吴仲通一人讲道:“习武之人一生致力于提升武学境界,最为关键之处并非‘根基’、‘资质’,而在于‘初心’与‘胆识’。我曾以剑试之,这无名无姓的小姑娘怕是天生无畏。即便对手的剑意纵横绝世,剑气千变万化,她也从容不迫、处变不惊,生死之间仍谈笑自若眼都不眨一下。我自问,若是与实力悬殊的对手较量命悬于一线之时,恐怕达不到如她这般的‘忘我’之境......”余修笃定自己挑对了徒弟,挑出的,是“百世一人”!

然而世事难料,余修收义女之后仅一年,卷入沈家庄的变故而撒手人寰。而吴仲通散尽一身功法后,亦离开东海吴家,从江湖上销声匿迹,只留一莫名的传人任七绝,与百世的一人余星悠......互作个伴。

任七绝并非不想知道沈家变故的真相,亦并非放下了仇恨,然而倾沈、吴两家之力,真相却仍是摸不到边,杳不可寻;仇家之影,更是不知所指,茫然无知,于是,空得了一身内力功夫,如此地日复一日。

余星悠则身负义父的“天下第一剑”,或在天风山山顶,又或是在武林水边,捉鱼、逗鸟,赏花、鉴宝、吃茶,看雪,总之,剑是根本不会拿出来练,如此地年复一年。

九年后,这样的“百世一人”竟如此地对上了个“钱大人”,下文究竟如何?“莫名传人”任七绝,倒也莫名地有些好奇。

思及此处,任七绝不禁又“哈哈哈”地大笑三声,笑罢扬起酒壶又是一口。

“钱大人”便也“咯咯”地笑了起来,不紧不慢地说道:“有趣!真有趣!比试?比!”

语毕,“钱大人”双脚一登,离地而起。她轻拂衣袖,层层叠叠的衣裙一齐翻飞,霎时已降至“百世一人”余星悠身前。

余星悠只觉瞬间的眩惑,耳边是“钱大人”裙边袖角碎石玉珠相撞击之声,尚未来得及作出任何反应,手中连剑带鞘竟已被“钱大人”一阵风般卷走。

“钱大人”衣袖向后一甩,只听裂石般的一声——

杨影脚下不远处,地面向下凹陷出一个坑。余修那柄“天下第一剑”,剑尚未出鞘就连剑带鞘地被插在坑中。

剑鞘随即开裂。

杨影吓得坐到地上。

如此地,一声“啪啦“,接一个”噗通”地宣告:比,完。

“可恶!”沈文骁怒火中烧。”天下第一剑“连剑带鞘地被插入坑中,于他眼中,如同将“女承父业“之旗倒挂。

沈文骁见余星悠蹦蹦跳跳地跑到大坑前拔剑,他低下头简直不忍直视,如同是自己受到奇耻大辱一般。只听余星悠没心没肺地说道:“呀,拔不出来。”

“小妹妹生的什么奇力!义父若知我输掉比试输出个坑这么难看,他九泉下笑我,笑声能从这坑里传上来。”余星悠双腿开立下蹲,两手齐握住剑又道:“此剑是我义父之物,小妹妹来帮我拔出来。”

“钱大人”闻余星悠所言,径直走到坑前站在她对面,微微下蹲,直至背上大斧斧柄触及地面。

余星悠见“钱大人”伸出双手覆在开裂的乌色剑鞘上,与自己的双手妳的高些我的低些,如同为共拔一个千年胡萝卜作准备般。

“钱大人”:“拔?”

余星悠:“拔。”

“钱大人”覆于剑鞘的双手向上一抬,似不费吹灰之力,连鞘带剑便拔坑飞起,脱开余星悠的双手。

余星悠仰头叹道:“呀——”

“钱大人”衣袖一挥,将飞出去的剑卷了回来握住。见剑鞘开裂,她自顾自地说道:“碎了?无趣。”

“无礼!”沈文骁怒不可遏,不等余星悠开口,他便上前几步说道:“此剑乃‘天下第一剑’余修余前辈遗物!”

“钱大人”:天下的无趣之事?关我何事?”

沈文骁:“还请这位‘钱大人’钱女侠将余修前辈的剑还给余姑娘,莫对此剑无礼!莫......”

“沈二公子,”余星悠毫不客气地打断沈文骁,她观“钱大人”,既无沈文骁眼里的“来者不善”,也非杨影所以为的“脑子有病”,而是一名奇女子,身怀奇力,长相奇美。这世上的人,除了她心中“天下第一美”——以前见过的住在任七绝旧屋里的“阿天哥哥”,就应当数这“钱大人”最美。

余星悠皱着眉对沈文骁继续道:“小妹妹人美力大本事高,又助我拔剑,何来‘无礼’呀?我技不如人,剑鞘劈了。劈了也不是不能修,七绝哥哥什么修复不好!”

沈文骁听余姑娘一番话,心中非但无不悦,反而怜惜之情陡升,于他胸中翻涌:余姑娘输了比试心中必然不甘,然她好强要脸面,在这姓钱的跟前要显得云淡风轻,心里头的憋屈便都往我身上发了。发得好!任七绝不护她我必护她!余姑娘,待我与你重振沈家刀余家剑,刀剑合璧......

余星悠见沈文骁表情愈发惊悚,便赶快转过头去不再看他,却听“钱大人”问:“余修是何人?”

余星悠:“余修便是我义父呀。”

“义父......”“钱大人”点点头,又道:“‘余’,便是你的姓。你可有名了?”

“本姑娘姓余,名为‘星悠’。”余星悠笑盈盈地看着“钱大人”答道。

“钱大人”将剑递还余星悠,又问:“‘星悠’,如何写?”

“啊?小妹妹,你喜欢我的名呀?”余星悠接过剑,“也不能用剑写,我的字也不好看,莫不如让七绝哥哥......”

一语未落,余星悠见她七绝哥哥已把杨影从地上拉起来,二人走到院中一侧所置的书案处。

任七绝:“钱姑娘既和星悠投缘,我便借花献佛。姑娘说这一趟来,是因无趣而来,那任某便愿姑娘此行拾趣,尽兴而归。”

杨影手上研着磨心中意难平:庄主的字千金难求,明明能卖大价钱。多年不写,现在却写给这女疯子白瞟。

任七绝将手中“宾客名册”置于书案摊开,于其间随意找了处空白。他提笔蘸墨,落笔道:“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沈文骁上前几步,斜睨一眼,得意地说道:“不错!余姑娘的芳名正是我沈家大嫂从此诗词中而取!”话出口,沈文骁随即又想起入赘被嫌弃的大哥沈成峦,胸中那几分得意顷刻消散。

余星悠拉“钱大人”凑近看,一番左端右详,对“钱大人”说道:“要说名字,七绝哥哥真是字如其名!”

字如其名?绝?绝个虾米!卖弄虾米!沈文骁瞧那两竖串虾米愈发不顺眼。

却不料“钱大人”突然将“宾客名册”拿起,竟好似瞧整本都不顺眼,她左撕,弃之,右撕,弃之,最后只留下任七绝那两竖串虾米。

沈文骁与杨影异口同声:“你......??”

“钱大人”将两竖串虾米对折,再折,折成个小方块,塞到余星悠手里。“你的姓名,给你。你的衣裙,何在?”

沈文骁:“??????”

余星悠却二话不说,便拉着“钱大人”往东侧偏堂方向而去。

待沈文骁回过神,欲上前阻拦,却又被任七绝拉住。沈文骁怒道:“姓钱的来者不善!你不拦着她?你拦着我?任七绝,你这是引狼入室!”

任七绝:“二哥说笑。哪里有狼?钱姑娘么?钱姑娘嘛,是来玩的。”

沈文骁火冒三丈:“你如何知道?”

任七绝:“二哥可知道江湖上何人用斧?”

沈文骁瞪大双眼:“难道你知道?”

任七绝:“闻所未闻。”

沈文骁差点被气背过去,心说:那你废什么话!却听任七绝又慢条斯理地说道:“武林中人多修习刀剑,比武切磋,讲‘点到为止’。而斧,多为战场上所用,大斧一挥便是要见血索命的。”

任七绝将酒壶里的酒一饮而尽,想那“钱大人”身负巨斧光泽异样,斧刃图纹诡状殊形,而“钱大人”奇力无穷,身法变幻莫测,若真是来索命,此时天风山上所有人加起来,怕也拦不住她......任七绝思及此处,东侧偏堂方向突然传出巨大声响。

“不好!余姑娘!”沈文骁将礼数抛诸脑后,拔腿就冲,穿过东侧偏堂,见几个家仆以及一白胖年轻男子往巨响声传出的东房方向张望。

白胖男子正是跟随段淳在沈庄别院留宿的阿金。段、金主仆二人起初听到外面声音,只道是比武切磋声响大,但东房又传出这一连串的动静着实异样,段淳便叫阿金出来看看,嘱咐道:“若是无事便快回,不要打扰主人家。”

阿金见气急败坏的沈文骁身后跟着任七绝和杨影,便喊道:“任小七爷!出什么事了?”

任七绝摆手示意阿金莫惊慌,他一晃身闪到沈文骁前面,又几步飘到余星悠所居的东房门前。任七绝停步轻声问道:“星悠?”

“七绝哥哥。”余星悠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任七绝推开房门——

房顶破了个井口大小的洞,房内七零八落、尘土飞扬,望砖瓦片碎木满地。“钱大人”手持大斧立于房顶破洞之下。而余星悠换了身衣裙,站在破洞之下。

任七绝:“呃……钱姑娘,玩得可尽兴?”

“钱大人”“咯咯”地只手拂袖,半遮如花笑靥。

“唔?”阿金探头向房里张望,惊道:“仙女!仙斧?开天辟地??”

杨影则愁容满面:院里砸了个坑,房顶捅破个洞,庄主还有心情和女疯子说笑。房屋修缮是要钱的!这武林水畔人人都说任小七爷爱钱,孰不知他是个只爱花钱,不管挣钱的主。

沈文骁径自走到余星悠面前:“余姑娘?有没有受伤?到底发生什么了?”

余星悠泰然自若,她目光越过沈文骁,“小阿金,你仔细看。大人她的这把,可不叫斧。大人这把叫作......”

“钺?”任七绝脱口而出,他这才将“钱大人”手中这把“脚踩碎瓦地,头顶洞中天”的巨斧由下而上看了个清楚。巨斧斧刃为半月刃,而斧背有半星芒状尖刺。任七绝说道:“斧背有刺,为钺。”

余星悠:“还是七绝哥哥见多识广。大人她手中的正是钺。”

“钱大人”将手中钺一挥指向任七绝:“‘见多识广’,有趣!任七绝, ‘鳝段粉丝’何在?”

任七绝脑中嗡然作响:“钱姑娘,你说什么?”

……

“钱大人”负钺驾临天风山,不为武林大会而来,却问山顶茅草屋何在。

对此,任七绝倒也并不诧异。毕竟他这位沈家庄的现任庄主,年少时并不常和沈家来往,而是与爷爷任千篆相依为命。爷孙二人凭着书画雕工的手艺,在西泠、东海颇有名气。

“钱大人”不似江湖门派中人,也非余州本地人。任七绝想她或许从未听说过什么武林大会、刀门沈家,遑论他与沈家的关系。她也许是与爷爷从前的哪位老主顾有什么因缘,又出于某种原因前来寻屋拜会。

即便“钱大人”言行怪诞,在余星悠房内玩起“开天辟地”,然并无歹意。任七绝也只当她不讲常理、不循规矩,是不拘小节的性情中人罢了。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习奇人奇事以为常,无奇不有便不足为奇。任七绝早已习如自然。

不料,“钱大人”嘴里兀然吐出个“鳝段粉丝””——

这令“习天下之奇如自然”的沈家庄庄主,脑海轰地一震,心神骤然一空,蓦地不自然了起来……

“鳝段粉丝”,何在?

恍恍惚惚,任七绝神思飘得不知去处。不知不觉,他已稀里糊涂、鬼使神差地跟着“钱大人”下了天风山。

余州城外群山峨。位于西泠湖东南的天风山不算高,风光也不算最出名,但它却是群山中唯一的“城中之山”,因山体一角突出,直插城隅,被余州城百姓形容“一半青山在越中”。

不须多时,二人已由天风山顶沿山路行至山脚。青山断处碧瓦接,百姓的小屋,三三两两沿着山路两边而建。“钱大人”一路从山顶走下来,饶有兴致地四处张望着这些短门小屋,脚下不疾不徐。

任七绝手里提着空酒壶,跟在“钱大人”身后,一言不发,他在想:我为何要跟她下山来?

“鳝段粉丝”,其实是任七绝有生以来吃过的,最讨厌的一道菜。

余州人爱食黄鳝,历来有“西泠黄鳝赛人参”一说。任七绝生在余州,长在余州。但从小到大,他心思从未放在过“吃”上,口味无特殊喜好,食材方面也不挑剔。本地人都爱的黄鳝,他亦可。

只是“可”有前提,黄鳝须得是本地“湖帮菜”的常规做法。鳝汤可,鳝糊也可,要求不高。而这道“鳝段粉丝”却万万不可!

“鳝段粉丝”实为一道蜀中名菜。虽为名菜,但在不擅食辣的江南一带,鲜为人知。若非爷爷任千篆将它吹捧上了天,任七绝都未必有机会听说这道菜,更不会因年少无知,轻易被爷爷的一句谎话所诱:

“小七,来来,”爷爷招招手,“甚是美味,快来尝尝!”

任七绝便乖乖地让爷爷将调羹里一筷子粉丝、两截鳝段,拌着泡椒酸汤喂进了嘴,咽下了肚......以一颗毫无戒备的懵懂少年之心,赤手空拳地承了一记极辛极酸的重击。

爷爷循循善诱,启发年少的任七绝:那是“辛、酸开胃,欲罢不能”的“辛”、“酸”。好吃着呢!

任七绝止不住的眼泪狂流,反驳回去:分明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辛”、“酸”。难吃死了!

“小七还小。小,不懂。”

“爷爷老。老骗子。”

任七绝宣告不沾辛辣、再不要被爷爷耍。

爷爷则继续无辣不欢,时不时开个小灶解解馋。

后来,爷爷在武林水边捡到个中看不中用,呆头鹅一般的人物,带到船上,还领回了茅草屋。也不知他是何来历,话听不太懂,事情不会做,世面也没见过。

无才可恃,犹生傲物之容。呆头呆脑,偏展神气威风。

瞧他围着爷爷的小灶来来回回打转,眼光片刻不离锅,对锅中之物明明在意得很,两片薄唇却抿得紧,下颌扬上天。

爷爷见了,“嘿嘿嘿”地坏笑。这老骗子逮到机会,要故技重施。

“阿天,来来,这便是和你说的‘鳝段粉丝’,”爷爷毫不吝啬盛起一大碗,又是那句:“甚是美味,快来尝尝!”

阿天双目放光地看着盛出的满满一大碗,大喜!喜难自禁。

片刻之后,阿天又将脸上喜色强行收敛了回去。他对爷爷微微一颔首,肃容正色地说道:“多谢你。”

“嘿嘿嘿。”爷爷看阿天这副倨骜却矜持又庄重非常的呆样,忍俊不禁,将大碗鳝粉小心妥当置于桌上,又忙去取调羹和筷子给阿天,口中念叨着:“要趁热吃,莫要客气……”

孰不知,“莫要客气”——实乃多虑。

爷爷转个身去取的功夫,阿天已双手捧起点缀着红红绿绿胖胖泡椒热气腾腾的一大碗鳝粉,端至唇边,毫不客气地扬起头,整碗灌下——

一饮而尽。

搁下碗——阿天面不改色。一声不吭。

爷爷握着调羹和筷子的手僵着,看得傻了眼。

俄顷,阿天泪如泉涌。

他缓缓开口,含混不清地说道:“藕气气便回。”说罢,大步流星朝屋外走去。

阿天的背影猝不及防地消失在门口,屋内桌上只留个他搁下的大碗,空空如也。爷爷看看空碗,似有几许良心发现,说道:“小七啊,你,你去看看阿天。”

任七绝忍着笑:“我不知他去了何处。”

爷爷:“必是,那个,茅房。”

任七绝:“那我不去。”

过了半晌,不见阿天回来。爷爷见劳不起任七绝的大驾,便要自行去茅房查看。还未走出门,忽觉脚底一阵摇晃......

“小七!小七?”爷爷原地僵直,惊惊惶惶地问,“你可有感到?可有听到??”

“地动。是地动!是......”任七绝几步冲到爷爷跟前攥紧他手臂,屏住呼吸——

地动山摇。

然而顷刻即止。

“不动了!”任七绝和爷爷同声说道。

“嗬,万幸。”任七绝放开爷爷手臂,松了一口气。地动顷刻便止,未见倒塌摧颓,真是万幸。

任七绝定了定神,对爷爷说道:“方才确有一声,似电闪雷鸣...…呃,野马嘶鸣......不,更像野兽闷吼。离得似乎有些远,听不大真切。”

爷爷立即缩作一团:“野兽?余州城内何时进了野兽?野兽可会趁夜色顺着路爬上我青山天风?啊呀,阿天怎么还未回来?”

任七绝思索片刻,说道:“爷爷莫怕,还是我出去看看他。”说着,少年拎上把斧头说走便走,却在门口与恰从门外回来的阿天撞了个满怀。任七绝脚下不稳,连退几步,斧头亦险些脱手。幸好阿天眼疾手快地将他拉住。

任七绝定睛一看,阿天发上、眼睫上挂着水珠,他一身紫袍、一双白履皆浸透,如同被倾盆大雨从头顶浇过,或是还未宽衣解带,就直接跳进浴盆了一般。任七绝被他拉着,同他不过咫尺之距,见沿他颈滑落的一道道水痕,只觉呼吸都沾染上了对方身上的湿气,一时之间竟有几分无措。

阿天见任七绝重新站稳,松开了手,若无其事地问他道:“天色已晚,你要去何处?”

任七绝定了定神,反问道:“难道不应该是我问你去了何处?”

“嗯,水里。”阿天从容不迫地答道,语气里无一丝窘怯。

“原来如此......水里。”任七绝面上不动声色地重复他道,实则满腹疑惑,他触到阿天腰腹处衣袍而微微沾湿的手指,也不由自主轻轻地捻了又捻。

阿天瞥见任七绝另一只手还拎着把斧头,又问道:“你要砍何物?”

“鳝段粉丝,被你囫囵腹中,不敢擅断,需我砍砍。”

阿天专注地看着信口胡诌的少年,倾身问道:“嗯?你说什么?”

任七绝微微仰起头,对上对方视线,鬼使神差地似被什么牵引着了一般,抬起沾湿的手指拨去挂在阿天眼睫处的水珠,“我是说,你以后少去到水里。少吃一点,也吃慢一点。”

阿天眸光深定,片刻后郑重答道:“好。”

……

此刻,跟在“钱大人”身后的任七绝,想起阿天那双眼,突然头疼。心口也疼。

原来“鳝段粉丝”的“辛”、“酸”,是他擅自断离,留我一人的辛酸;是明明忘记,时隔多年却又想起,仍疾首悼心的辛酸。

流光易逝,既早已懂得了“鳝段粉丝”之辛酸,如今为何还要跟着这“钱大人”?

任七绝不禁心中苦笑一番。他将酒壶摇了摇,倒了倒,摇了又摇,倒了又倒。竟一滴未剩。“哈哈哈。”任七绝大笑三声。

“钱大人”闻声回过头看他一眼,脚下步伐放得慢了些。

二人已行至距离天风山不远处的商街。方才在山脚下,还是一片青砖绿瓦、静谧清幽,只是转了几个弯,便转进一幅熙熙攘攘的闹市景象。

天色渐晚,酒馆、商铺陆陆续续地起了灯。“钱大人”在一家花灯铺子前驻足,店铺门口挂满了最新款式的花灯,其中几盏形如弯月。

“钱大人”走近几步,盯着那几盏弯月看。她负钺站在几个正在挑选花灯的姑娘中间,虽与她们同看月亮花灯明灭,脸上都映着红烛摇曳,却仍显得格格不入。

见“钱大人”似乎对花灯很有兴趣,任七绝以为她会进铺子里头再看看,不料“钱大人”突然转身就走。任七绝跟上去,快走几步绕到“钱大人”身前。

任七绝:“钱姑娘玩得尽兴,逛得也差不多了。可否告知任某,我们是要去何处?”

“钱大人”:“自是鳝段粉丝所在!”

任七绝:“何在?”

“钱大人”一怔,说道:“是我问你,我怎会知道?”她看向任七绝头上的簪刀,粲然一笑,又说道: “你见多识广,有趣得很,又怎会不知?”

任七绝摊手苦笑,自知与“钱大人”讲不通道理,而“钱大人”所言却也不无道理,的确是她问他在先。

自她口中兀然问出“鳝段粉丝”,任七绝看她便与初始不同,有些许存疑,却也不知从何问起。索性作罢。

夜幕已至。整条商街,较渐见灯火的傍晚时分更加明亮,华灯下依旧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任七绝为求清净,连武林大会的晚宴尚取消作罢,此时却与这不知是何方神圣的“钱大人”,伫立于灯火通明的闹市。

时而有过往的路人,注意到不常于人前走动的任小七爷,与一位衣着奇特身负巨斧的美貌女子,在闹市街头结伴而行......不免露出几分惊讶的神色,停下步来与身旁人低声议论几句。

天风山脚下的商街不长,街的尽头便通向西泠湖。

西泠六月明月夜,伫立于商街的一头,除人声不绝于耳,亦可隐约听到从街的另一头传来的画舫琴声,闻到湖清酒香。

任七绝摇摇滴酒不剩的酒壶轻笑一声,说道:“罢了,我便与姑娘去望湖楼吧。”想吃“鳝段粉丝”,恐怕也只能去余州城中名声最大的望湖楼碰碰运气了。

“钱大人”:“望湖楼?”

……

“客里边请!呀!是任小七爷!”

见到沈家庄庄主大驾光临,望湖楼的小伙计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和掌柜、夫人头几天还和客人说起这位出手阔绰的任小七爷呢。不曾想,这人就来了!

任七绝:“去问问你家掌柜的,能不能做‘鳝段粉丝’?”

“鳝...断粉丝?”小伙计一愣,心道:贵客一进门,就抛出了个难题——“断粉丝”,该是如何断法?这可真没听说过啊!

“小七爷,要不,您和这位姑娘先上楼等,我去请掌柜的。”小伙计把任七绝和“钱大人”送上了二楼雅间,转身又“噔瞪瞪”地一路小跑下了楼梯。

正是用晚膳的时间,望湖楼客朋满座、门不停宾。掌柜和掌柜夫人都在厨房里忙活着。

小伙计冲进厨房,将来龙去脉一说,见多识广的夫人当下明了:是“鳝段粉丝”!

可这余州城第一的“忘湖楼”,说到底也还是以本家“湖帮菜”闻名,厨房里实难凑齐做这道蜀中名菜的材料。

掌柜夫人对掌柜说道:“任小七爷有多少年没踏进咱们望湖楼了,难得来一次,他想吃什么,你就尽力而为做做看。”

厨房里,黄鳝虽有,泡椒却没有,绿豆粉也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掌柜心道:姑且寻些可作替代品的食材,硬着头皮试试看吧,唉......

一柱香过后,掌柜的“代‘鳝段粉丝’”完成。掌柜夫人亲自端菜上楼。

一进雅间,掌柜夫人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吃了一惊:头一次见到生得这么美貌的姑娘。不知她与任小七爷是什么关系。

掌柜夫人将火红火红的一大碗放置在桌上,又将二人的碗筷调羹摆齐。任七绝对“钱大人”比了个手势:“钱姑娘,请动筷。”

“钱大人”当仁不让,将筷子伸进热腾腾的大碗里一捞,一筷子粉丝,腾云驾雾升至半空,还未等完全出碗,就从中间折断,顺溜溜地由筷子两侧又滑了下去,跌回了碗里。夹了一筷子空,“钱大人”神情有些茫然。

任七绝大笑拍手称绝:“鳝段粉丝,果然擅断!”

掌柜夫人惶恐,赶忙解释道:“小七爷,厨房里未能备齐做这‘鳝段粉丝’的食材,就以豌豆粉充当绿豆粉,辣油代替泡椒......食材不全,火候也没掌握好,口味也不大对,我夫君惭愧不已,躲在厨房里不好意思来见您......”

“是任某失礼!难为了掌柜的。还请夫人见谅!”任七绝起身拱手说道,“余州城内恐怕找不出第二家能做这道菜的,夫人替我多谢掌柜的。”

语毕,任七绝又笑吟吟地将随身的酒壶递了出去,“夫人,劳烦为我添壶好酒。”

“好勒!”夫人一听任小七爷要酒,即刻笑逐言开。望湖楼以好茶好酒待客,声名在外,这个保证出不了差错!

掌柜夫人接过酒壶,离开了雅间。与此同时,“钱大人”已经放下了筷子,不声不响地盯着桌上红红的一碗。

任七绝为她递上调羹:“钱姑娘,请......”,他话音未落,就见“钱大人”猛地端起碗......

似曾相识。

任七绝预感不祥。

而他暂时搁浅的存疑,也在“钱大人”端起碗的一刹那直冲脑海。

“钱大人”仰头吞了一大口,又把碗重重地磕回了桌上。随即,她那一大口是如何吞进去的,就如何吐了出来。这口红汤鳝粉,从碗中来,途经“钱大人”,却宿命般地不作久留,悬崖勒马后,义无反顾地反扑向桌子。

从口里吐的,再加上“钱大人”刚刚那使劲一磕,从碗中洒的,红红火火,一桌子的凌乱。“钱大人” 眼泪流得稀里哗啦,一边流一边又笑得“吱哩哇啦”,又哭又笑,甚是癫狂。

任七绝轻叹一声。

“恕任某冒昧,敢问钱姑娘真名是否唤作‘芳袭’?”

雅间内,癫狂的哭笑声戛然而止。花枝乱颤的“钱大人”,像是被一盆雪水当头泼枝,猝不及防冻结回她花容上,连同眼里噙着的泪,嘴角还挂着的汤。

“不是。”“钱大人”面如冰霜,冷冷地答道。

“钱姑娘真名,当真不是‘芳袭’”?

“不是。”

“难道‘大人’,并非是姑娘化名?”

“不是。”“钱大人”不假思索,应答如注。

任七绝不再盘根问底,将手中调羹放回了桌上,起身说道:“是任某犯糊涂了!”言语冒犯,多有得罪,钱姑娘莫怪。”

缭绕在“钱大人”花容上的寒气散去几分,她抬眼看任七绝,说道:“犯糊涂?有趣!糊涂何在?”

任七绝:“钱姑娘有所不知,当初找寻这位为名‘芳袭’的女子时,正值她花信年华。寻至今时今日,已有九年,未果......”

“钱大人”:“九年?无趣。”

“有趣也好,无趣也罢。”任七绝伸手将搁在桌上的调羹拨了个方向,叹道:“日月逝矣,岁不与她。如今,芳袭若还在世,已年逾三十。而钱姑娘碧玉年华,芳龄不过十五、六,怎可能会是她?是我寻人心切,一时情急,犯了糊涂。还请钱姑娘见谅。”

“钱大人”若有所思。从她背后解下之钺,于身侧凭桌而立,刃如凛月,光寒如雪。

“芳袭是你何人?你为何要寻?”

“并非是我要寻她,”任七绝拨弄调羹的手指顿住,“她是我所寻之人所寻之人。”

“哦?”“钱大人”挑了挑眉,饶有兴致地问道:“你又所寻何人?”

“呵,”任七绝淡然一笑,“我爷爷叫他‘阿天’。”

“钱大人”骤然色变,讶异地看着任七绝:“天......阿,阿天?”

1. 出自王勃《藤王阁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2. 出自民间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EP 擅断粉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