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恨明月 > 第5章 了无痕迹

恨明月 第5章 了无痕迹

作者:屿知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7:56:30 来源:文学城

前一日晚上李徽月难得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半天没了睡意,索性起身,开了小窗透透气。

月明星稀。李徽月望着月亮,不知明天该去往何处。

也许只要进了宫就是身不由己,李徽月被灌了口冷风,望着树影婆娑,阖了窗钻回被窝里去。

一夜无眠。

翌日辰时,李徽月早早地起了身,正用着早膳,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来者十余人,阵仗甚大,走在前头的是一个年级尚轻,容貌端秀的宦官。

这是来传旨的。

皎明殿众人行跪拜大礼,聆听旨意。

“奉皇上圣旨:县主李氏,温婉淑慎,克娴内则。今大行皇帝山陵永固,朕心怆然。特恩允李氏替其姊贤妃杜氏前往德陵,恭奉陵寝,赓续孝思,用彰贞烈。钦此。”

圣旨的内容与李徽月所想大差不差,殉葬有违英宗意志,留宫即无视前朝意见,替贤妃守陵是最折中的选择,情理之中也说得过去。

李徽月接旨谢恩后,冯玉对其柔声道:“请李县主即日收拾停当,守陵队伍今日便前往德陵。”

李徽月点点头,谢道:“有劳公公。”

她相信沈确的判断,既然安排她守陵,必然是他认为陵园是眼下最安全稳妥的去处。

待冯玉一行人走后,李徽月遣退了宫人,独自收拾前往陵园所需的行李。

陵园中不可着首饰,衣着朴实无华,颜色衣料都与宫中差异甚大,到了陵园也用不上,免去各类装饰,除了几件贴身的衣物,也无甚可带走的。

李徽月想起入宫前,娘亲为自己收拾行装,收拾了快半间屋子,衣裳、首饰、各类零碎,恨不得将家里的吃食都带上。

父亲哈哈大笑,打趣道:“你闺女进了宫什么东西没有?我看你是要将她穿的鞋子、睡的褥子全部囫囵丢进宫里。”

娘亲剜了他一眼:“你一个男人家懂什么。平日里睡惯了,换了新褥子能睡好吗?”

说罢拍拍其中一个松软的包袱:“皎皎的被褥我早已晒过收好了。”

父亲本只是说笑,这下也哑口无言了。

李徽月忙拦住母亲,说带不了如此多行李进宫,将行李精简再精简,终于是能轻装上阵。

娘亲看着李徽月那两个小包袱,将一个沉甸甸的蓝布包交到她手中,无奈道:“旁的不带走也罢,这是爹娘给你准备的银两。宫中难免需要各处打点,你手松些,莫要小气,小心着点那些人……”

娘亲的话语越说声音越低,末了转过身去抹了抹泪。

李徽月眼眶通红:“娘亲……”

只见父亲将母女俩一揽,嫌弃道:“你看你们!哭哭啼啼的!一个大花猫,一个小花猫!”

李徽月知道父亲也颇为伤感,只是故作轻松,又听得父亲说:

“皎皎入宫是好事。只是皎皎,记住为父的话。”李玄易正色道,“母家不求沾你几分荣恩,只盼望你在宫中一切平安。”

一切平安。李徽月便是这么做的。

一入宫便发觉宫中人人都想赢,为了赢处处吃人,简直就是个不吐骨头的监狱。

她早早躲在景阳宫中,寻求安稳,赢得了四年的平安。

李徽月收拾了简单衣物后,将这些年在宫中攒的银两塞在行李深处。

有人的地方总有人情,陵园虽看似供奉先人的出世之地,活着的人总是需要打点的。

除了这些,也就当初进宫时她自己收拾进行李中的那两样物件。

收拾妥当,李徽月觉得自己轻飘飘的,在宫中四年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也带不走任何东西,就像雪花一样,融化在了屋檐上,仿佛没有落下过。

因命宫人退下,宁蕊和温小尚进皎明殿时并未有人通报,李徽月一心一意整理行装,也未曾察觉。待她转过身,便见到两姐妹站在身后。

宁蕊神色不佳,略显担忧,倒是小尚,皱着眉头,一副受气的模样。

李徽月抚上小尚的眉头,试图将它展平,笑道:“怎么了大小姐?谁惹你生气了?”

“月姐姐……”小尚觉得既生气又委屈,“说好我们姐妹永远在一起的,为什么你要撇下我们去陵园?”

“小尚!”宁蕊扯着小尚的衣袖不让她继续说下去,“此事不是徽月能决定的,她自然不想与我们分开,你别怪徽月。”

“那就是皇上!皇上要我们分开的!”小尚甩开宁蕊的手,怒气冲冲地说道:“月姐姐是先帝亲封的县主,入宫便是为了陪伴贤妃的,如今却被他派去守陵!我要找他说理去!”

小尚说罢,径直跑出了殿门。

宁蕊和李徽月暗叫不好,只怕要闹出什么事端来。

“我去找小尚,你别担心,我一定拦住她。”说罢,宁蕊转身要走,却又想起什么,将袖中的小包裹交给李徽月,“当初进宫我爹给了我不少银两,如今你去陵园正是用钱的时候,你把这些带走也好打点。”

不容李徽月拒绝,宁蕊一把将包裹塞在她手里:“你我姐妹不要推辞这些,若是我去守陵,我信你也会帮我。我给自己留了钱,你放心。”

宁蕊出殿门便不见小尚身影,雪天路滑,想必已是坐上轿辇往乾清宫去了,忙唤宫人备轿。

抬轿的小太监们按照宁昭仪的吩咐,已是全速往乾清宫去了,宁蕊一路却未见小尚的身影。

待到了乾清宫门外,宁蕊落轿入宫门,走得近了却隐约听到小尚的声音。

糟了。

难怪一路未见小尚的轿辇,这丫头怕是一路自个儿跑来的。

抬轿的太监深怕颠簸了主子,即使加速也力求稳健,自然比不上小尚一路奔跑的速度。

冯玉在殿外,似是已经料到宁蕊的出现,未等宁蕊开口便恭敬道:“参见宁昭仪,奴才这就为娘娘通传。”

殿内,沈确正被小尚吵得眉头紧皱,左手撑着额头,一脸无奈。

这位温才人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乾清宫,未等冯玉通传便闯进了文华殿,扑通地给正在批折子的沈确跪下,气都没喘匀,就在那儿说甚“不公平”、“欺负人”,边说还边哭了起来。

幸得冯玉通传说宁昭仪来了,沈确这才暗松了一口气。终于有说得通话的来了。

小尚听闻宁蕊到了,却是如临大敌,好似逃课的孩童要被娘亲抓回去教训一般,拿外袍裹着自己,不敢言语了。

宁蕊向沈确行了礼,瞧见一旁跪着的小尚,外袍上净是些冰雪泥土,鞋也脏得不成样子,不知道一路疯跑在路上摔了几跤,本还对她有些恼怒的心,又软了下去。

“今日两位前来,不知是要对朕说什么?”沈确望着两人正色道。

宁蕊依旧跪着,直起上身,对上那双暗藏风雪的眼睛,说道:

“臣妾与温才人自请为先帝守陵。”

沈确抬手令二人平身,二人却皆不起,尤其是宁蕊,扬起下巴,挺直了后背,似是与他对峙。

吏部尚书的女儿,果然好气魄。沈确暗自思忖道。

“宁昭仪,令父乃正二品吏部尚书,你又是先帝亲封的昭仪,论理,朕应该册封你为宁太嫔才是。”

“皇上,家兄有罪,如今尚在诏狱。臣妾的家世并不清白,实在无德册为太嫔,颐养后宫。”

小尚惊了惊,宁蕊的家世没落,一直是她的心病,众人平日一直忌讳着,从不提起,如今竟然为了前去守陵,直称罪臣之家。

“令兄的案子,尚无定论,宁昭仪自然也不能算是……”

宁蕊打断沈确言语,徐徐道:“于公,臣妾望为先帝守陵,为家族赎罪;于私,臣妾念惜先帝旧情,只愿常伴其左右。”

宁蕊的话说得完备,合情合理,想必是思量了数日,有备而来。

沈确颔首,又望向温小尚,问道:“温才人也愿自请守陵?”

小尚抬头,郑重地回答:“是。”

沈确似是无奈地叹了口气。

李徽月,你真是有两个好姐妹。

冯玉亲自将宁蕊和温小尚送出殿外,嘱咐二人即日便要收拾妥当,并已吩咐太医院前去景阳宫,待温才人抵达便可查看有无摔伤。

宁蕊见其办事妥帖周到,感激地谢过,与小尚一同上了备好的轿辇。

李徽月在殿中等得焦急,却见前脚太医院来了太医,后脚宁蕊和小尚的轿辇便到了宫门外,忙跑出去查看。

只见小尚走路有些不稳,衣袍都沾了雪化开了,干一块湿一块,还蹭上许多泥泞。

小尚却见了她便扯出一脸笑:“月姐姐,我们能一起去德陵啦!”

李徽月难以置信地看向宁蕊,后者摆摆手道:“我的轿辇慢了,没有拦住她。她一路跑去,只怕摔得不轻。”

待太医看过,小尚的脚有些扭伤,好在没有伤到骨头,这几日不许走路,冷敷两日后再用些活血化瘀的药即可。

“好险!我还以为要成残废啦!”小尚得知自己无碍,对宁蕊叫唤讨好道。

宁蕊可不吃她这一套,只道:“你且记得今日要将行李收拾好,我可不会替你收拾。”

小尚笑嘻嘻地说:“这个不难,简单收些衣物,最重要的,只要记得带上钱就行。”

李徽月还来不及问二人此去乾清宫的经过,原以为小尚一时冲动要去找皇上兴师问罪的,怎么宁蕊没有拦住小尚不说,二人一回来便都奉命前去守陵了。

宁蕊知道她疑惑,道:“其中经过路上慢慢讲与你听,我们先收拾妥当,即日启程。”

小尚附和道:“对!如今宫中是非多,咱们赶快走!”

末了还补了句,“越快越好!”

说罢,便回自己寝殿收拾行李去了。

过了午时,太阳在正空略略偏西,天色尚早,姐妹三人便坐上了出宫的马车,一行还有护卫的官兵,洋洋洒洒一群人,将向百里外的德陵行去。

才上马车,就听得延禧宫的太监声音凄厉,高声道:“顺妃殁了!”

马车中的三人面面相觑,小尚正经神色,低声幽幽地说道:

“看,我说了吧,越快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