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恨明月 > 第4章 流言纷纷

恨明月 第4章 流言纷纷

作者:屿知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7:56:30 来源:文学城

先帝梓宫按例停灵数日,后由仪仗护送前往皇陵,入葬于地下玄宫。

本就是大雪天,宫中一片白茫茫,每日此起彼伏的哭灵声,让朱墙都显得晦暗起来,入夜便更是显得阴森可怖。

一众妃嫔如同一团团白云一般,呜咽痛哭声连绵不断。

除了后妃,在京的文武官员以及三品命妇都需聚集在几筵殿,着丧服哀哭,若是滥竽充数,不显虔诚,还有获罪的风险。

李徽月本就是悲从中来,随着众人呜呜咽咽下来,数日后也是声哑泪竭。

先帝本就勤勉,在位短短四年,不曾有一日躲懒,除了必要节庆礼仪,都是闷在乾清宫批阅奏章。

案牍劳形,如今崩逝也不过二十四岁。

加之其待宫人仁厚,刑罚都是能免则免,宫人都难免对其感慨,暗自抹泪。

先帝灵柩启程前往皇陵后,众人都已脱力,回到各自宫中边休息边等新帝的消息。

若新帝仁厚,将先帝后宫诸人颐养宫中,便是人人都希望的了。

只是宫墙之外,不知是前朝哪位大臣走漏了消息,还是后宫哪个太监出宫时嘴碎,坊间流传出捕风捉影的皇家秘辛。

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先帝崩逝前不见养母庄太妃,不见妃嫔,却见了一位李县主。

据闻先帝与这李县主说了要紧的话,有关大梁国运,连大太监魏进忠都无从知晓。

这已是最靠谱的版本。

也有想象力丰富的能者,将故事添油加醋一番,与古今故事相结合:有说这李县主是则天武后转世,大梁将出女主的;有说李县主是仙子下凡,营救大梁百姓的。

其中也不乏颇具浪漫主义情怀的,说先皇后借李县主还魂,与先帝共诉七月七日长生殿的。

一时之间,紫禁城内毫无存在感的李县主,突然变得人尽皆知,脍炙人口。

大街小巷,连只知举着风车满街疯跑的孩童,歌谣里都有了李县主的身影。

宫外的消息再传回宫内,李徽月骤然变成众矢之的。

众人本对这神秘的李县主不甚了解,骤的传起流言来,却好似相熟的邻里街坊一般。

宫外的身份传闻,混以宫内的争宠佐料,霎那间,李县主就成了个蛊惑先帝的妖邪奸细,成了魏公公的宫中暗棋。

“你说先帝驾崩前和李县主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难道是李县主不顾礼节,妄图当上宫妃,刻意邀宠,先帝才猝然崩逝……”

“李县主向来循规蹈矩,真会做这么出格的事吗?”

“宫里不养闲人,谁知道她是何心思?据说皇上驾崩后,魏公公都特意亲自见过李县主。”

“你是说李县主是魏公公的人?坊间不是传她是什么神仙娘娘吗?”

……

李徽月只觉得痛哭数日,自己已然眼花耳聋口哑,一日晨起,竟满宫都在窃窃私语议论自己。

难道是梦没有醒?

狠狠掐了一把自己的腿,疼。

宁蕊和小尚来皎明殿,也是面露难色,告知了李徽月这宫中沸沸扬扬在议论她的传闻。

“不光宫中,前朝……”宁蕊压低了声音说,“我那儿灵通的太监说,此事已闹到前朝去了。那些士大夫八卦起来一点不输女人,已争论了数日了,这会儿指不定还在为你这位李县主舌战群儒呢。”

小尚忧心得耷拉着脑袋,默默说道:“蕊姐姐还与我说,只怕月姐姐要做最坏的打算。”

李徽月一激灵:“什么最坏的打算?”

“留宫、守陵、殉葬。若是朝臣信了什么仙子下凡,那你必是要留宫奉养的。若是灵邪出格,虽殉葬旧制已废弃多时,可要是特殊情况也不是不能复用……若是择中,便是守陵。”

她堂堂县主,竟因流言落得这番境地。

“你是说,若是前朝那些迂腐书生要斩草除根,真会推我去死?”李徽月恍惚了下,对那群士大夫,她真的没有把握。

他们掉书袋的轻飘飘几句话就想左右她的生死,荒谬!

不管民间与朝臣如何争论,至少有个人会保她活着。

沈确。李徽月定了定心神。

自己的信物想必已送到沈确手中,拿到信物,他至少会暂时保自己一命。

“那皇上是什么意思?”

宁蕊摇摇头:“这就不知道了。新帝是个难揣度的,面上瞧不出端倪。他与我们完全是陌生人,没有交情,纯凭判断,眼下只能全凭这位陌生人定夺生死了。”

李徽月心中五味杂陈,倒也不是为了自己的性命担忧,她相信沈确不会杀她。

只是感慨自己谨慎小心这么些年,却输给了人云亦云,最后竟落了个被众人唾骂的下场。

宁蕊握了握李徽月的手,语调温和却传来一股坚定的力量:“徽月,别怕,我们陪着你。”

李徽月原以为自己的眼泪已经在这几日为先帝流光了,忽的眼角又一湿,眼泪便滑落脸颊。

对着知心姐妹,自己总能不争气地暴露脆弱的模样。

三人彼此宽慰着,等待着命运降临。

……

已至子时,乾清宫灯火通明。

沈确于文华殿内批阅奏章,数日下来便已了然沈熹的辛苦。奏章在桌上堆成小山,自黎明起身至夜深便是愚公移山,如此的日夜,沈熹竟以孱弱之身坚持了四年。

沈确动了动脖子,肩颈已是僵直。

冯玉奉茶入殿,见沈确面色冷若冰霜,将鱼钩茶置于案上,道:“皇上日前吩咐的事已办妥。”

鱼钩茶为都匀所产绿茶,绿中透黄,状似鱼钩,因而得名,也作雀舌茶。

“她什么反应?”沈确浅饮一口茶问道。

冯玉知道皇上问的是李县主,答道:“景阳宫消息不甚灵通,今日才得知,李县主听闻传言只怕会心里打鼓。”

沈确忽的一笑,眉目略略舒展,少了分凌厉,多了分温润。冯玉讶然,李县主还有这春风化雪的本事。

“冯玉,你也以为,她是个胆小如鼠的人?”

沈确知道,李徽月绝不是她表现的那么平凡庸碌,安于现状。

她是个聪明人,只是在静静等待时机。

众人的竞争不是属于她的竞争,她的竞争远远还没开始。

“皇上的吩咐,奴才一直不求甚解。”冯玉答道,“只是事关生死,皇上既然在乎李县主,何不提点她,让她早些宽心?”

沈确静静看着冯玉,想起李徽月皎洁的笑,带着不谙世事的天真。

明日一早,便会有圣意传到景阳宫,着李徽月即日前往陵园守陵。

这样的安排,对她来说的确是委屈了。

原本以她的身份,就算不留在宫中也大可以回家,只是沈确思来想去,宫中与李家都太过危险,相比之下只有陵园最稳妥。

沈确一早打点好了陵园,从衣食住行,到守陵细要,到时都会有宫人提点。

虽环境比不上宫中,可目前正发新丧,陵园守备森严,最为安全。

此外,前往陵园一路由锦衣卫中的精锐护卫安全,令再设一支暗卫暗中跟进。

届时,一路上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再靠近守陵队伍一步。

只是这要如何提点?

只能凭借李徽月对他的信任,信任他会保她周全。

沈确突然感觉一丝烦躁,他想见见李徽月。

有些事,有些话,前些日子匆匆一见并未来得及说。他感觉有些要紧话堵在胸口,若是不告诉她,自己也不会宽心。

沈确吩咐冯玉退下后,只身前去景阳宫。

明日一早李徽月便要离宫前往陵园。

前些年他身在宫外,并无机会与李徽月见面,这几日在宫中,近在咫尺,却又抽不开身。

他只觉胸口跳得有些发烫。

受不了了。

沈确自幼长在宫中,因太祖命子孙居安思危,重视皇子习武,历代以来的皇家子孙均是要在练武场磨炼过,方能“习劳苦,知艰难”。

因着幼时刻苦,自封王出宫后,又混迹在锦衣卫之中,躲避夜间巡查的锦衣卫与守岗卫兵不是难事。

景阳宫地处偏冷,守卫并不多。

沈确轻巧闪进宫门,隐蔽于皎明殿外树荫处。

寒风将云吹开,一轮下弦月照亮平静的雪夜,处处清辉。

沈确望着皎明殿寝殿的那扇窗户出神。

李徽月的情况每日有暗卫上报,内容不多,无非是午时才起,用膳不香,往来说话进出的不过景阳宫其他两位,偶尔也会去见见贤妃。

停灵这几日她累着了。沈确心想,还是别打扰的好。

既这么想着,又嘲笑自己。来之前似乎铁了心要见她,如今到了跟前,又近乡情更怯了。

正打算离去,寝殿的窗户却忽然打开,露出一对清瘦白皙的手。

月色,雪色。

而后那第三抹绝色在窗中映了出来。

李徽月只着了件素色厚绸寝衣,越是素净,越显得皎洁出尘。

月光似白似蓝,落在她清婉的脸庞、眉梢。

沈确立在原地,已不知该如何动作,只用双眼描绘她的轮廓。

此去皇陵,山高路远,全凭今晚记住她的模样。下次再见,又不知在何年何月了。

北风簌簌,庭中那棵大槐树树叶沙沙作响,又被吹落了不少。

沈确遥遥看着李徽月似乎往树下看了一眼,应是觉得萧索,抱了抱臂,合上窗,缩进了屋内。

第二日清晨,李徽月便等来了前往皇陵守陵的圣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