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和兄长闹掰后 > 第1章 大魏应灵符,天禄方甫始

和兄长闹掰后 第1章 大魏应灵符,天禄方甫始

作者:一介余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4 05:43:50 来源:文学城

咸康秋天多雨,淅淅沥沥的小雨打湿地面,院内怒放的菊花也被打焉了,花丝垂落,颜色也没那么鲜妍。

“殿下,京都来信,是…让您回京的诏书。”仆从递来一张素帛,低着头,不敢言语。

季舒久久未搁笔,直至浓墨滴落宣纸,留下深重的墨迹,他才怅然回神。

搁下笔,季舒伸手接过素帛,许是秋日的咸康过于寒凉,青色的衣袍挡不住寒意,没由来的,他身体颤抖,如寒蝉般瑟缩。

“卿外任四年久矣,特逢中秋夜宴,着即日返京述职。勿迟,钦此。”

寥寥数语,没有任何兄弟间关切的话语,只有君臣间咫尺天涯的沟壑。

看着那熟悉的字迹,季舒只得反复呼吸,才能咽下内心的不平静。

“兄长……陛下可安好?”他抬起头,看向侍从,带了几分迫切的希冀。

“陛下龙体盛安。”侍从的头埋的更低了。

恍惚中,他听到自己的声音下达命令:“陈伯备马车,前往……京都。”

他的声音中潜藏着自己也未察觉到轻颤,在心间荡起层层涟漪。

马车摇晃,挂在车旁的风铃也发出清脆的响。

‘叮铃’‘叮铃’

听着风铃声,季舒感觉自己似乎回到了十年前无忧无虑的京都,那时太子未死,父皇壮年,皇后慈悲,而兄长……也并未厌弃他。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稳稳地停在京都厚重的城墙前,思绪也渐渐回笼,听到马车前士兵照例的问询,他抬手拉开帘子:“本王回京述职,也要阻拦?”

他抬眸看向拦路的士兵,神色淡漠,眼眸中的凉薄像是凝结的冰。

士兵立马行礼:“参见康王殿下。”

季舒把帘子拉上,听着士兵放行的口令,才惊觉自己已经回到了出生的故土,也离开这故土四年了,恍若隔世。

京都的秋是肃穆的,暗红的砖瓦,青灰的墙,连空气中都带有特殊的庄重的压抑,像这个王朝的主人,威严不可直视。

下马车站定,季舒轻声吩咐陈伯:“把府内一切布置好,我去向陛下述职。”

陈伯拱手应是。

秋夜凉风习习,晚风裹挟着阵阵寒意,华丽庄重的大殿如它的主人般没有精致冰冷。

进入大殿,季舒先嗅到熟悉的檀香,貔貅的香炉升起袅袅青烟,乌木的长案堆满奏折,身着玄衣的男子伏案批阅奏折。

领路的侍从低垂着腰,轻轻靠近男人,垂眸低语:“陛下,康王殿下到了。”

男人轻嗯一声,听到声音,季舒快速的抬眼,男人未带冕旒,泼墨般的青丝用一根素簪挽起,烛台的火光勾勒出下颌流利的线条,眉眼间是压不住的疏冷和疲倦。

季宴抬眼,正好与季舒视线相撞,那双黝黑的瞳眸中没有兄长的温和,只有为君者对臣下的威严和冷漠。

痛极,季舒瞬间移开眼,眼皮下垂,一副恭敬卑微的模样。

“臣季舒,恭请陛下圣安,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季舒跪下,身姿压的极低,青衣盖住了他嶙峋的瘦骨,他匍匐在地上,瘦弱如羔羊。

季宴没有回话,季舒只能继续跪着。

不知何时,领路的侍从早已悄声离开,殿内照明的红烛摇晃,烛泪悄无声息滴落,落在烛台上,灯花堆叠。

夜明珠幽幽的亮着,静默的殿内一君一臣,一兄一弟,一坐一跪,形成一个合理却荒唐的场景。

季宴御笔一勾,搁笔抬眸,目光掠过幼弟脆弱的脖颈,微颤的躯体,瘦弱的脊背,最后只是淡淡说了句:“起来吧。”

季舒起身,依然谦卑的弓着腰,垂着眼,不敢看他。

“咸康可好?”季宴蓦然开口,那双幽深晦暗的眼眸看向窗外,只有寂静的夜和无比的黑。

“回陛下,咸康气候温和,百姓安居乐业……甚好。”季舒垂首,被严苛礼法规训的言行让人挑不出错。

殿内又陷入沉寂,只有二人轻微的呼吸。

“咸康甚好,”季宴抬眸,看向幼弟苍白的面庞,“那朕召你回京,倒是朕的不是了?”

“并非!”季舒猛地跪下,剧烈的动作磕地他双膝生疼,只能颤着声音解释,“臣在咸康甚好是托陛下洪福,若非陛下圣明,百姓也不会安居乐业,让臣有安身之所。”

季宴目光沉沉的看着幼弟,终是站起身来,玄衣广袖,勾勒出劲瘦的腰身脊线,肃立在长案一侧,像是一根挺立的翠竹。

玄色袍袖一挥,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悬在季舒头顶:“瞧把你吓的,起来吧。”

季舒慌乱的抬头,他嗅到兄长身上熟悉的檀香混合着药香的气息,内心竟升起几分隐秘的窃喜。

他犹豫的看向悬于头顶的大手,挣扎几番,最终颤抖着将手搭了上去:“……多谢陛下。”

许是跪在地上受了些凉气,季舒的手苍白且冰冷,让季宴不由得皱眉。

“你刚回京,康王府一切并未安排妥善,今日就留宿宫中吧。”季宴淡然出声,“赵让,带康王歇息。”

悄然离开的侍从再次出现,他手里捧着一件厚重的斗篷,恭敬的弯腰低语:“康王殿下,请吧。”

“臣告退。”季舒把手收回来,不留痕迹的攥了攥手心,行礼告退。

退出大殿,赵让笑眯眯地递过斗篷:“殿下,深秋天寒露重,还是披上才好。”

季舒接过斗篷,嗅到熟悉的药香,疑惑不解的看向赵让:“这斗篷?”

“殿下还是披上吧,其他的,还是不多过问的好。”赵让说完就不再多言。

季舒披上斗篷,整个人似乎都包裹在药香中,透过气味,他似乎看见兄长被暖光浸染的温和眉眼。

卧在塌上,黑暗如潮水般将他裹挟,迷糊中,幼年时的记忆杂乱如暗涌的潮水,透过平静的水面,季舒似乎看见那个温和沉郁的少年,站在京都城郊的杏林。

“兄长……”季舒躺在塌上,梦魇将他裹挟,似乎在做什么可怕的梦,泪水浸湿床褥,发出微弱的呢喃。

一夜难眠。

第二日清晨,辘轳的马车早早的驶离了厚重的宫墙,季舒坐在马车内,又一次听到了风铃叮当的声响。

恍惚间,他想起四年前宫殿内奏折落地的脆响。

————

殿外风雪呜咽,寒风凛冽。

殿内炉火烧的正旺,木材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少年帝王端坐上方,手里翻阅着奏折,群臣皆俯首,眼观鼻,口观心,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啪嗒’一声,打破了大殿沉默的气氛。

登基的新帝坐在高处,十二旒垂落,掩住了他大半的面容,使人看不清他的神色。

可季舒偏偏能从压抑的气氛中,读出山雨欲来的摧折。

他跪在低处,不敢抬头。

“朕倒是不知,朕的幼弟对孤竟有如此多的不满。”高处的帝王垂着眸,细细翻阅大理寺少卿呈上的帛书,大殿内落针可闻,只能听到‘沙沙’翻阅的声音,他细细的看,似乎想从字里行间中看出少年的真心。

当目光掠过‘道路以目’‘重用竖貂’时蓦然停住。

季宴冷笑出声,他指尖轻点,敲击在御座上发出脆响,比塞北的坚冰还要冰冷,让季舒不由打颤,似乎听到催命的丧钟。

“……臣不敢。”季舒把头埋的更低,文人的傲骨在一阵阵沉默中寸寸打断,只留下苍白的皮囊支撑他为人的最后几分尊严。

“不是不敢,而是太敢。”季宴唇角勾出一个讥诮的弧度,他走下高台,一步一步朝下,最终站在季舒面前。

那高大的身影几乎笼罩住季舒颤抖的脊背,空间似乎一瞬间压缩,偌大的宫殿,似乎只能容下二人狭小的距离。

“谢霄!按照本朝律法,当街闹事,暗讽君王,以下犯上,目无尊长,不知孝悌,该处何刑?”季宴的声音平淡,似乎在说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

谢霄,也就是大理寺少卿,他硬着头皮站出来,拱手道:“启禀陛下,依照律法,当处以极刑!””

群臣哗然,用隐晦的目光扫向匍匐在阴影中的男子。

“等一下!”

风雪之中,走出一个女子的身影,太后身着凤袍,眉目间尽是疲惫,身后的侍从弓着背,将明黄的圣旨举过头顶。

“先帝遗旨,幼子季舒与次子季宴乃生身兄弟,朕不忍看骨肉相残,此诏并非赦免之令,唯朕之死心耳,旁若兄弟相残,此诏书便保其性命,夺其爵位,勿伤其命。”

太后含泪看向季宴,字字泣血:“陛下!在安是你的兄弟啊!皇位冰凉,莫让宗族王室寒啊!”

而那位执掌生杀予夺的帝王却没有任何动静,他仍旧盯着男子匍匐颤抖的脊背,阴郁的眼眸中,各种情绪翻涌。

最终,还是以叹息作结。

“醉酒闹事,当街暗讽君王,数罪并罚,但念及你我兄弟之情,便改封你为康王,封地咸康,减食邑三百户,即日就国,无诏不得入朝。”

季宴走向高台,缓缓落座。

“京都苦寒,康王还是在封地静养吧。”

“陛下圣明!”群臣皆如释重负,称赞季宴圣明,群臣行礼三拜,在季舒眼里像是幼年时,兄长带他看过的,乡下稻田里翻涌的麦浪,久久无法回神。

“……谢陛下圣明!”季舒干涩的唇中泄出零星的字句,他抬头,看向高处,十二旒的冕旒挡住了季宴大部分神色,那被帝王威仪重重包裹的面庞在记忆里失了色,变得陌生遥远。

季舒知道,自从夺嫡失败后,记忆中的兄长早已成为威严的帝王。

他再次重重的俯首,露出脆弱的脖颈和消瘦的脊背,像是被巨兽按压住脆弱动脉的羔羊,静静等待死亡。

达到目的的太后瘫软下去,被身旁的侍从扶住,勉强保住天家威仪。

她眼睛含泪,看向终要分离的幼子,转头看着被帝王威仪裹挟的长子,最终一滴清泪从眼角划过。

大殿再次变得空旷,辘轳的马车压过被厚雪覆盖的官道。

死里逃生的季舒面色灰白,他裹着厚重的毯子,马车内燃着檀香。

他死命的抓紧玉佩,力气之大,似要把手心割破。

“兄长……”

细微的呢喃被风雪冲散,连同他的傲骨一同折碎在风雪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