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知棠刚走出灶房,就撞进谢淮沉沉的目光里。她指尖下意识顿了顿,心里“咯噔”一声,难不成自己受伤的事被他发现了?
可转念想起方才秀秀那坚定的眼神,她又悄悄挺直了腰杆,理不直气也壮地扬声问:“你这么盯着我干什么?”
“你没有什么想告诉我的吗?”谢淮问。
苏知棠想了半晌,恍然大悟道:“在赵婶娘家的时候,如意说明日要跟我们一起结伴去县上逛呢!”
谢淮抿了抿唇,没接这话,上前一步轻轻攥住她的袖口,指尖蹭过布料,那点暗示几乎都藏不住:“还有吗?”
苏知棠眨了眨眼,满脸疑惑地看他,试探着问:“明日还要早起,今晚早点休息?”
看来她是打定主意不告诉自己了,谢淮心里涌上点失落,索性把话说得更明白些:“你前几日可有受伤?”
该来的还是来了,苏知棠垂了垂眼帘,幽幽叹了口气:“你怎么知道的?”
谢淮没接话,只静静看着她。他表面瞧着平静,心里却早开始起埋怨自己,只恨受伤的人不是自己。
见状,苏知棠索性大大方方地挽起袖子:“真不是什么重伤,就是怕你知道了又要担心。你瞧,这都结痂了。”
谢淮的目光落在那道痂上,脑子里瞬间乱哄哄的,苏知棠的话像风似的飘过,唯有“怕你担心”四个字,在他心里反复打转。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轻轻“嗯”了一声。
-
夏日的天亮得早,山间的树梢还浸在灰蓝的晨雾里,苏知棠和赵如意等人一路说说笑笑地往村口走。
赵家除了赵婶娘要在家收拾端午的零碎活儿,其余四个人都要去。赵吉要去县城,自然就没空上山了,赵文远得了信儿便提出和他们一块去。
早早等在村口的赵文远正低声和旁边的孩子说话。听见远处的说话声,他抬起头,一眼就看到了苏知棠。
她嘴角扬着笑,眼底像盛了细碎的光,亮得晃眼。赵文远像被什么烫到似的,仓惶地移开了目光。
驾着牛车过来的赵木头看了看守在村口的众人,又看了眼车上捆起来的艾草,随即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我这牛车只怕坐不下这么多人。”
赵吉摆摆手,语气爽朗:“没事的木头叔,我们走着就行。”
李子瑜和赵祥在书院和大河村往返都是走着的;赵吉和赵文远也是常年打猎的好手,走着去县里卖猎物也是常有的事,哪儿会非要坐牛车不可。
只是可怜了赵二狗,方才他见哥哥要去县城,软磨硬泡了好一会儿才获准跟着来。这会儿他盯着牛车眼馋,可想起方才赵文远的警告,又怕大哥嫌他麻烦,让他回家去,只好缩着脖子,一声不吭地躲到了赵文远身后。
看着谢淮四平八稳的离他们越来越远,赵文远突然有些不高兴起来:“他一个大男人,怎么还跟着姑娘家一起坐牛车?”
李子瑜晃着折扇,凑过来嘿嘿笑,揶揄道:“人家有娘子心疼,哪舍得让他走着去县城。”
赵文远压下心里那点莫名的不快,转过来打趣李子瑜:“怎么不见如意妹妹心疼心疼你?”
李子瑜手腕一扬把扇子往上抛,本想耍个巧接住,谁知扇子擦着指尖就‘啪’地砸在地上。他慌忙弯腰去捡,嘴里还强撑着辩解:“这是我早跟如意说好的,走路凉快!咦,二狗?”
几个男人的脚步同时顿住。赵祥皱着眉看向赵文远,语气里带着点诧异:“二狗也跟来了?怎么没让他坐牛车?”
赵文远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身后还跟着个小尾巴,抬手揉了揉眉心,又是无奈又是好笑:“你刚刚怎么不出声?车上坐不下我们几个大男人,难道还挤不下你一个孩子吗?”
一直缩在赵文远身后的赵二狗头埋得更低了。赵吉见状,蹲下身看着他,语气里带着点疼惜地叹气:“二狗,要是走累了就跟我们说,我们背着你。”
牛车上,苏知棠、秀秀和赵如意三人凑在一块,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谢淮大多时候静静听着,只偶尔和赵木头说上一两句。
约莫走了半个时辰,谢淮注意到牛车的速度慢了下来,便对着赵木头道:“木头叔,咱们等等赵大哥他们吧。”
赵木头立刻应了声“好”,他心里正琢磨着该让牛歇口气,若是为了赶路把牛累坏了,反倒得不偿失!
远远地就看到几人往这边赶,秀秀突然拔高声音,指着一个小小的影子喊道:“那不是赵二狗吗?”
车上几人俱是一愣,早上他们刚到村口的时候,赵木头也驾着车过来了,他们都没注意到还有个赵二狗。这一路走下来只怕把赵二狗累个不轻,谢淮当即便下了牛车。
苏知棠立刻明白他是想给赵二狗腾位置,连忙伸手拽住他的袖口:“你上来坐着,我下去走会儿,正好活动活动。”
谢淮指尖碰着她温热的手,心里瞬间暖洋洋的,他轻轻扶着她坐稳,笑着解释:“我在车上坐了半晌,腿都麻了,正好下去走走。”
赵如意忍不住笑着打断两人的推让,语气里满是了然的佯嗔:“行了行了,知知,你就好好坐着吧!这里离县城也不远了,走几步也累不着他!”
片刻后,赵二狗一脸感动地爬上牛车,他这两条腿累得都快要抬不起来了,偏偏他又不好意思让人背,只得咬咬牙走下来,果然只有谢先生是真心心疼他!
赵二狗陡然明亮的眼里充满了对谢淮的感激和敬仰,恰好看到这一幕的赵文远神情突然复杂起来,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赵二狗的亲哥哥到底是他还是谢淮了。
县城里这几天都很热闹,沿街叫卖的人比比皆是。到了县城,赵木头惦记着卖东西,放下几人以后便匆匆忙忙地走了。
街上的人摩肩接踵,连空气里都飘着粽子的清香。等谢淮他们赶过来以后,苏知棠怕他们一行人被人群撞散,便提出两个时辰以后在大柳树下集合。
话音刚落,李子瑜立刻就凑到赵如意身边。赵祥在旁边冷笑一声,拽着大哥跟了过去,神情坦然地跟在两人身后当电灯泡。
若是只有赵祥,李子瑜就要让他滚一边去,可偏偏赵吉也在。李子瑜心里对这位大哥向来是有些发怵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苏知棠拉住秀秀,赵文远先她一步笑道:“秀秀和二狗聊得来,不如咱们就一起逛吧?”
苏知棠低头看向秀秀,秀秀眼睛瞬间亮了,小脑袋点得像拨浪鼓。小孩子自然更愿意和同龄人玩,虽然她和赵二狗曾经有些小矛盾,但如今她是村里的孩子王,自然不会和赵二狗再计较啦。
旁边的谢淮立刻噙着笑接话:“既然如此,那就麻烦赵兄一并看着秀秀了。”
赵文远闻言就是一愣,赵二狗却面上一喜,小手悄悄拽了拽他的衣角,满是期待地仰着小脸看他。
想到赵二狗累死累活的走了那么长时间,还是谢淮下来让二狗坐上了牛车,再想到赵二狗看谢淮的眼神,赵文远五味杂陈,他咬了咬后槽牙,点头答应了。
谢淮神情自然地伸过手,浅笑道:“拉着手就不会走散了。”
苏知棠抬手就握住了他的手,正要去拉秀秀时,谢淮的声音又慢悠悠传来:“县里人杂,拍花子也多,赵兄可要拉好秀秀和二狗。”
赵文远的脸“唰”地一下就黑了,谢淮心情甚好地握紧苏知棠的手,她的手很暖,还带着一些老茧,兴许是上山打猎时磨出来的。
看着苏知棠和谢淮手拉手走在前面,再低头瞅瞅自己一左一右拉着的两个孩子,赵文远猛地发觉自己好像大户人家专门看孩子的小厮。
-
自打清风前几日带人离开永安县以后,长风和长安已经在永安县逗留了好几日,周围的村落几乎都转遍了,但半点世子的踪影都没找到。
长安坐在千膳楼二层的雅座里,欲言又止,“长风,不会真像清风说的,世子已经……”
长风抿紧唇,语气冷硬:“不会的,世子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会出事的。”
话虽说得坚定,可长风垂在身侧的手却悄悄攥紧了。这都过去好几个月了,若是世子还活着,以他的性子,早就想法子回到京城了。
“你在这里盯着,我去楼下买些干粮。”长安压下心里的焦虑,起身往楼下走去。
外面走廊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伙计正引着客人往隔壁雅间落座。
长安默不作声地盯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希望能在这人群中看到熟悉的身影。
就在这时,一道清脆的女声从隔壁纱幔后响起:“姑娘,那不是文姑娘和谢公子吗?”
“嘘!别出声!”另一道声音立刻打断,带着几分慌乱。
听见“谢”字,长安条件反射一般悄悄往隔壁雅间挪了几步,将耳朵贴在了墙上。
隔壁刚关上门,两个女子又压低了声音,长安只隐约听见几个字眼,“文姑娘……受伤……杀了一头野猪……”
除了苏大姑娘,天下竟还有这么彪悍的女子?长安按耐住心里的好奇,便听那女子稍微提高了音量:“你去瞧瞧谢大牛走了没有?”
谢大牛?真是好潦草的名字!长安站起身,顺势往窗外瞥了眼,妄图能瞻仰一下那位能与苏大姑娘并肩的女子的风采。
长风拎着用油纸包好的干粮走上楼来,撩开帘子,拿起装着佩剑的包裹,对着长安道:“走吧。”
他走了两步,见长安没跟上来,忍不住皱着眉头折返回来,“你怎么……”
扒在窗户边的长安一把拽过长风,激动地指着人群中的一个身影,好半天才发出声音:“世子!那是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