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和亲哥穿越古代的逃难之路 > 第7章 人各有命

和亲哥穿越古代的逃难之路 第7章 人各有命

作者:一只胖柠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17:53:47 来源:文学城

出发前的头天晚上,东西都差不多准备好了,再不好也来不及准备了,满满三大车的东西,光是粮食和水就是满满当当两大车,堆的高高的,车厢空隙都被粮食填满,人都没地方落脚,锅碗瓢盆行李被褥什么的都在牛车和驴车上,也就牛车上留了空位给曹父躺着休息。

池鱼带来的驴车上的粮食也被转移走了,只放着一些池家带来的行李动物毛皮和零零碎碎的东西,还有大量的草鞋。

草鞋是出门必不可少的东西,没有草鞋可谓是寸步难行。曹

家铺子里没有这种东西,池堂和刘管家第一天就忙里抽空去别的人家定了很多,今天下午才收来。

这个年代不是每家每户都穿的起鞋子,稍微富裕一点的家庭才有布鞋穿,所以很多人家都会自己编织草鞋。

地震之后很多人家损失惨重,铺子里能买到的草鞋不够,池堂干脆去每家每户定制,有多少收多少,很多人都愿意赚这笔银子弥补损失,不过是废点茅草和功夫,编草鞋是祖传的手艺了。

池堂也没压价格,很顺利的收了上百双草鞋,都是做工最好没有瑕疵的,用的都是上好的稻草和麻筋。

刘管家本来觉得不必要废这点银子,以前跑商有布鞋,而且不过草鞋而已,他们全家都会这门手艺。

池堂却说出门在外逃难不比寻常跑商,要走的路很多,布鞋支撑不了多久,万一鞋坏了哪来得及现场做,而且万一没有合适的材料怎么办,赤着脚把脚走坏了就是等死。

刘管家无言,被池堂说服,一时之间很难买到大量合脚的布鞋,只能多准备草鞋了。

四头骡子拉两辆车,牛车上还要躺曹父,池鱼的驴车载货不重,空间还很富余。

池鱼看了看另外三辆车,皱眉道:“驴车负重轻空间还多,若是半路走不动了就上驴车歇一歇,其余三辆车不能再坐人了,就是骡子拉得动我怕底下的板车车轮受不了。”

池堂也是这么想的,除了赶车的人他不打算再让人上其它三辆车了,要是路上损失一辆车就是天大的问题。

池堂作为此刻曹家的主事人,对曹家所有的下人大声道:“现在做最后的统计,最终决定跟着我们南下的人站出来,这是最后的机会,明天临时改变主意我可就没办法了。”

池堂看向院子中央的十几个下人等着他们做决定。

曹家本来有十九个下人,地震的时候砸死了四个都被裹了草席简单安葬了,剩下的人就只受了点轻伤,更有运气好比较警醒的什么事也没有。

十几个下人面面相觑闹哄着议论了一会儿,最终站出来的也只有刘管家一家和婢女小翠,也才四个人,其余人面带犹豫嘴唇嚅嗫了两下低下了头不再吭声。

池鱼有些震惊,她本来以为愿意跟着南下的人会很多,毕竟可能会发生瘟疫啊!怎么没有几个人愿意走呢?

池堂深深叹气,该说的该做的动员他第一天来就说尽了,可是大部分的人还是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总觉得情况没那么糟糕,也舍不得背井离乡。

有几个婢女突然捂住了脸低声哭泣,“池兄弟,不是我们不相信你,可是我家里还有父母亲人,拖家带口他们不可能走的,我也没办法,我一个女人背井离乡的可怎么活啊!”

几个家仆也是面色沉重,“池兄弟,我们家贫本就卖身为奴,家里十几口人等着这点微薄月利吃饭,哪有底气千里迢迢的南下,曹家这点粮食也养不活我们这么多人,到时候还不是饿死,留在这里总有口饭吃,而且或许情况没那么糟糕。”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难处,曹家的这些下人大多不是家生子,都是曹家发达后在本地落户慢慢买来的,乡下的家里可能还有很多亲人要养,怎么说也抛不下家里的亲人自己逃命。

也就小翠是小时候曹父从人牙子那买来的,本来是预备着留给曹壮当通房侍妾的,但是曹壮没有看上小翠,就一直伺候着池鹭这个少夫人。

小翠算是从小在曹家长大,对曹家归属感比较深,她没有父母亲人自然不可能还留在北槐县等死。

至于刘管家,他和曹父从小一起长大,是小时候曹父的父亲买来给曹父当小厮助手的,后来能力出众曹父就放了他的身契,不仅跟着跑商还当了曹家的大管家管着部分生意。

曹家在北槐县安家落户,刘管家也跟着,算起来他和曹父都不算北槐县本地人,跑商多年对于离开这里倒没那么大抵触。

刘管家跟了曹父大半辈子,对于曹父的智慧很是信服,曹父对瘟疫之说深信不疑不顾病体都要着急忙慌南下,刘管家当然要跟着。

他的儿媳杨氏倒是本地人,也不太想走还想回家看看,毕竟娘家还在这里,但刘管家不听她的,直言儿媳不想走要回娘家可以,他甚至能给儿媳一笔银子,但是孙子她不能带走必须跟着自己南下,刘家的子嗣断然没有跟着杨家的道理。

杨氏的心像是被泡在苦水里,她当然舍不得儿子了,儿子就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没了男人以后她就只能依靠儿子。

杨氏都能想到要是自己犯傻舍了儿子带着银子回家的下场,不外乎是被哥嫂吞了银钱然后卖掉。但杨氏爹娘还活着,想到从今以后和爹娘天南海北不再相见,杨氏就直抹眼泪。

刘管家的孙子刘家大郎刘学文今年十岁,是个半大孩子,正处于懂事知道点东西却又糊涂的年纪,但他从小听爷爷在外跑商的故事,他爹跟着大少爷曹壮也读书识字,在家也教过刘学文道理,所以刘学文对于南下逃难不怎么害怕,反而很期待,对于母亲的犹豫不怎么理解。

人挪活树挪死的道理娘怎么不理解呢,刘学文挠头。

池鱼点了点人数,加上他们兄妹一共八个人,但是能用上的成年男性竟然只有她哥和刘管家,其余都是老弱妇孺。池鱼倒吸冷气,要是只有这几个人,那出去就是找死。

池堂也是面色严峻,不过想到记忆里跟着曹家常年跑商的八个伙计,神色缓了下来。

那八个伙计应该没什么问题,曹父为人宽厚,那八个伙计跟着曹家赚了不少的家业,既有作为伙计和护卫的工钱,也有借南北跑商带的货物,卖了不少的钱。

这些年几个伙计陆陆续续在曹家附近安了家,最重要的就是这些伙计家里都有属于自己的骡车或者驴车。

池堂盘算着,这八户人口才是自己这个车队的重要组成力量,加起来起码四五十口人,把自己这边算进去快六十个人,已经是很大的一个队伍了,若是这条街上其余几户能加入就更好了,路上的流民劫匪看到也要掂量一下。

刘管家看着两辆骡车一辆牛车,再看看半塌的宅院,眼底有些可惜不舍,还有好些东西没带上的,加起来值不少银子呢!

刘管家和池堂商量,“池兄弟,咱们是不是再加一辆骡车,骡子和板车都不成问题,剩下的东西不带走实在是可惜了!”

池堂摇头,“刘叔,不是我不想带,而是三辆车子的货物已经够惹眼了,咱们只能紧着食水,这场地动还不知道有多少灾民,据说邻省旱灾蝗灾的闹着,也不知道波及咱们没有,如果路上遇见大批的灾民咱们也不知道能不能护住这些物资。

现在曹家能顶事的男人就咱俩,我心里都没底,若是再加骡车也不好看顾,张大哥杨大哥他们虽然也能看顾一下,但始终要护着自己的小家,咱们赌不起。”

刘管家失望的摇头,是啊,他都忘了,现在不是太平年月,太多的车队就是打眼,明摆着让人来抢,曹家男人不够护不住的,逃难到底不是去跑商,那些伙计们的精力都在自己家里。

池堂没再说多余的话,也没逼迫那些不愿意走的人,该说的都说尽了,再说就是惹人厌烦,每个人的命运只能自己抗,人各有命吧!

池鱼在旁边仔细叮嘱了跟着走的几个人,衣服鞋子吃的喝的全拿上,其余东西能丢则丢,不要舍不得,现在最重要的是保命。

若是拿不下的东西可以放在她的驴车上,走不动了也可以暂时上驴车上歇脚,其余三辆车能不增添负重就尽量不上去。

小翠在旁边期期艾艾,最终鼓起勇气看着池鱼脚边自顾自玩耍的夏夏,“池姑娘,我能继续跟着您照看夏姐儿吗?我平常就是伺候少夫人的,不会添乱的。”

虽然池家兄妹愿意带小翠走,但小翠心里很是不安,这支队伍里就她一个外人,刘管家是不可或缺的助手,杨娘子和刘大郎自有刘管家护着,况且刘大郎也算半个壮劳力。

小翠生怕别人觉得自己是吃白饭不出力,到时候把她一个人丢下,在这乱世没有活路就只能一根绳子吊死了。

小翠白着脸很是忐忑,池鱼想了想点头,多一个人看住孩子也多一份安全,小翠年岁不大,也就十七八岁,紧张不安的样子怪可怜的。

得了应允的小翠一声欢呼,喜悦从心底冒出来,极度感激的看着池鱼,“姑娘您真好,谢谢您!”

看着小翠欢呼雀跃的去收拾东西,池鱼摸不着头脑,这个丫头这么高兴干什么?自己让她干活给她增添负担是让人高兴的事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