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265章 及笄礼软语探家事

何处飞来双白鹭 第265章 及笄礼软语探家事

作者:韶华过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9 13:19:54 来源:文学城

日子流水价过去,降伏了宋致端,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娉姐儿的管家之路也好走了不少。有了与娘家的合作,名下的几家铺子到八月底前来奉账的时候,也交出了一份很令人满意的答卷。

因着铺子走势很好,娉姐儿有意扩张,在帽儿胡同左近再开几家分铺,连日来的心思多半放在了外头,就不想过多地浪费时间在内宅之事上。虽说娉姐儿手底下不乏能干之人,巩妈妈与孙妈妈发落家务都十分利落。只是总有些事情,以她们的身份不便做主,总要报给主子才能拿主意,依旧有千头万绪的烦难。

从前觉得夫家亲戚少,既无公婆,又无妯娌,连大姑子小姑子都没有一个,实在是一桩轻省的事情,可到了觉得肩头担子重的时候,就又想着若能有一个人分忧就好了。偏生夫家亲戚凋零,本来若是家里有个长成了的女儿,发落起家务来再名正言顺不过,倒是能为主母分忧,可居长的红姐儿又是一副上不得台面的样子。

万般无奈,娉姐儿只能把主意打到了姨娘们头上。而适宜协理家务的人选,似乎也呼之欲出了。

偌大一个郦府,除了陈姨娘,又有谁既有个撑得住场面的身份,又有管家的经验,性情又不会过分桀骜的?

陈姨娘自从得了赏赐,一向安分守己得很,连带着她所出的纯姐儿,比起桀骜不驯的红姐儿与懵懵懂懂的维姐儿,也显得格外乖巧可人,又知书达理,娉姐儿便渐渐对陈姨娘少了几分恶感。又回想起余氏对她的指点,道这陈姨娘若是安分,不妨抬举了她协理家务,既显得自己贤良,又能分去肩头的担子。

娉姐儿思量了两日,决定抬举了陈姨娘帮着处理一些庶务。当然,依旧是谨慎地准备了后招,万一陈姨娘得势张狂,也好及时地连消带打,将她黜落。

只是让陈姨娘分管些什么,还是值得商榷的。娉姐儿原本的打算是让陈姨娘主内,自己主外。涉及到外客、外人的迎来送往,万不能丢了脸面,还是得自己拿主意;涉及内务的,即使陈姨娘弄鬼,家丑要捂住,就比外务容易得多了。

陈姨娘协理家事还不足半月,就到了重阳,少不了亲戚间的走动,可巧有房家的亲戚上门,娉姐儿不耐烦和他们兜搭,便借口自己是新妇,与房家的亲戚并不熟悉,又将这个摊子丢给了陈姨娘,决定改叫陈姨娘负责亲戚间的节礼——横竖都悬有定例,也出不了大错。

秋菊初露芳华的时节,又逢圣慈皇太后许氏仙逝,国丧当头,民间不得婚嫁,也息了宴乐,原本还能和郦轻裘同僚的家眷走动走动打发辰光,如今却只能在家居丧,日子又渐渐乏味起来。

这一日,请安之后,其余的妾室鱼贯退下,陈姨娘依惯例留下,预备跟着巩妈妈到东花厅处理家事。娉姐儿虽然不似刚过门那时候一般,大事小情都要事无巨细地过问,却也三不五时要来小丫鬟们登的册子翻看一番,确保对家务心中有数。今日娉姐儿兴之所至,也到了东花厅巡视。

陈姨娘便上前来侍奉娉姐儿,一面虚虚扶着她,一面同她闲话。说了两句东家长西家短的琐事,才状若不经意地开口:“妾身记得十月里是亲家四姑娘及笄的月份,妾身这边预备了一份薄礼,虽然有些拿不出手,却也是一点心意……”

娉姐儿狐疑地向她看过去,陈姨娘的目光却并不躲闪,反而诚恳地看着她,眼中带着几分讨好,又有淡淡的羞怯。

从前郦轻裘向殷家下聘的时候,后宅之事都是陈姨娘主理,年节往来的节礼也是她一手预备,对于宁国公府的人口,她肯定是心中有数的,知道娟姐儿生辰的年月,似乎也并不奇怪。

忽然主动提起娟姐儿的及笄,似乎也有合理的解释:陈姨娘已经被自己这个夫人降伏,一心巴结讨好,所以对自己的娘家格外上心,连一个庶出妹妹的及笄礼她都要备礼聊表心意。只是又顾及到身份之间的鸿沟,宁国公府四姑娘及笄,姐夫府上送出一份及笄礼也算合情合理,但这份礼物出自一个姨娘之手,就很有些不伦不类了。

陈姨娘眼底的顾虑与畏惧,仿佛也因此有了很好的理由:她是生怕马屁拍在马脚上,娉姐儿半点不领她的情,反而当着仆妇们的面抢白她两句。

可是,事情真的这样简单吗?

若提起此事的人是洪姨娘,娉姐儿也不会有额外的疑虑,比起做事曲里拐弯,性子绵而藏锋的陈姨娘,洪姨娘才更像是已经被她完全降伏的那一个。自从娉姐儿给她挪了屋子,又当着她的面申斥了红姐儿,洪姨娘就乖巧了不少,每次看见她,都噤若寒蝉的,还要挤出笑脸来奉承讨好,种种殷切,叫娉姐儿见了,又是生厌,又是好笑。

可陈姨娘呢?

相处迄今,娉姐儿不屑对这个一脸精明又低眉顺眼的妇人有太多的了解,却也知道她并不是一个无的放矢的人,忽巴拉提起娟姐儿的及笄礼,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

娟姐儿主动引诱郦轻裘,做下不才之事,意图以此为要挟,替嫁或者并嫁到郦家。这件事,虽然在余氏、姚氏的雷厉风行之下很快被捂住了,但殷家这边将消息瞒得滴水不漏,并不表示郦家这边也是铁板一块。

跟郦轻裘共同生活了几个月,娉姐儿已经发现这个丈夫并不是一个谨慎而又守口如瓶的人。以他的性子,事发之后忧虑与殷家的婚事告吹,在美妾的精心伺候之下随口抱怨几句,也是很有可能的。

陈姨娘会不会是风闻了这一桩丑事,才这样曲曲折折地试探呢?

娉姐儿意识到自己沉默得够久了,连忙止住思绪,用带了几分鄙夷的眼神瞟了陈姨娘一眼,随口就找了个既合理又得体的借口:“四妹妹是要过十五岁生辰了,只是国丧未除,哪里好大操大办,也就是请了隔房的伯母为正宾,尽了礼数就罢了。”

她的话音中带着名门嫡女那一股理所当然的优越感,似乎既对陈姨娘的过分殷勤十分不屑,又对娘家这个庶出的妹妹不存好感。

当然,以娉姐儿过门之后的行事作风就能看出,她确实是很看不惯姨娘、庶女之类的角色,这样的表现也十分合理。

陈姨娘便露出一丝失望,低眉顺眼地道:“夫人说得极是。”却是没等娉姐儿说些别的将这话题揭过去,就又问道:“到了正日子,夫人可要归宁观礼呢?”

“陈姨娘替夫人协理家务,管的花房、绣房、宴息处三房,这门房和车马房的事情,就不劳你费心了。”没等娉姐儿说话,跟在娉姐儿身后的巩妈妈已经听得不耐烦,不软不硬地顶了她一句。

陈姨娘目光微微一闪,似乎并不因为自己被一个奴仆训斥而恚怒,反而一脸的受教,轻声道:“巩妈妈提点得极是,妾身一心记挂着夫人,倒是僭越了。”

她姿态放得这样低,巩妈妈又已经开过口了,娉姐儿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想着陈姨娘即使知道了真相,也不能做什么。难不成能在郦轻裘耳边吹枕头风,撺掇他将娟姐儿一并聘进来给自己添堵?

陈姨娘也并不算太笨,若想的是将事情传扬出去败坏殷家的声誉,那就是自寻死路了。事关殷太后的母家,陈姨娘即使是有宠爱的良妾,冒犯了天家的颜面,也绝对难以活命。

论起来,许太后去后,殷太后就是后宫里硕果仅存的太后娘娘了。听闻许太后人死灯灭,皇帝身为她的儿子,却并不十分伤心,反而对殷太后更加恭敬孺慕,又一力抬举着无儿无女,向来在宫中默默无闻的康贵太妃。

当年许太后的失势,很明显是另有隐情的,虽然娉姐儿没有与闻的资格,却也能从家中长辈们的脸色中隐隐绰绰察觉端倪。只是不知如今许太后的死,背后又有没有文章呢?

想着想着,娉姐儿又发一哂,这些宫廷里的斗争,与她又有什么相干?殷太后的处境是好是歹,对她这个已经出嫁了的侄女,影响力渐渐没那么大了。

回想起幼年对这位太后姑母的憧憬孺慕,真仿佛黄粱一梦,从选秀不成时的梦碎,到如今一再心冷后的梦醒,所隔的光阴或许并不漫长,心境却似沧海桑田,早已物是人非。

是东花厅的嘈杂,将娉姐儿从思绪拉回了实境。望着来来去去,为一点虚名浮利奋斗不休的仆妇们,娉姐儿忽地又觉得满目伧俗,心道:这些汲汲营营的人们,他们又知道些什么?我好好的一个雪为肌肤花为魂的女儿,又做甚成日家和他们混在一处,为鸡毛蒜皮的些许小事算计不休?

怀揣着满心的疲惫与厌弃,回想自己的过去,自己的婚姻,娉姐儿再次觉得生活没有半点乐趣,前景也没有些许盼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