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汉魏风骨 > 第99章 赤壁焚心焰(1)

汉魏风骨 第99章 赤壁焚心焰(1)

作者:Ms林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9 05:09:28 来源:文学城

次日清晨,当曹操率水军主力顺流东行时,崔缨犹在睡中梦寐。

天气渐渐变冷,数日来,夜间又总是睡不安稳,加之精神萎靡,崔缨愈发将自己躲藏在衾被之内,不愿见人。

直至正午,她在梦中隐约看见一双熟悉的眼睛,这才猛然从床上坐醒。

一抬头,便瞧见案几上一支闪耀着光辉的青莲玉簪。

文兰告诉崔缨,是曹植昨日托她留下的。

兜兜转转,还是抛舍不开么?

崔缨将玉簪握在手心,侧脸贴在案几上,就这么静静坐着发呆。

偌大的江陵牧府,竟无一熟识的亲友。每日活动空间,仅限于小小庭院,有时在阶前,她能从日出坐到黄昏,滴水不进。

说滑稽些,是心底隐忍着巨大的悲伤,灵魂无所适从;说好听些,是不甘心,是相信事在人为,是有意放纵自己去想些不切实际的行动。

比如,弃笔从戎,混入军营。

除了这种办法,她哪里还有掰回战局的机会呢?

崔缨猜想,此时此刻的杨夙,大约已在刘备阵营了。前往一线观战,总好过废在江陵城里。既然曹家人已经放弃了她,她何苦还留在这里?

于是,与自己怄气,与命运赌气,崔缨毅然作出了从军的决定。

恰在此时,传来最新战事消息:曹兵水陆兼进,驱军至赤壁,但曹仁率领的五千铁骑还未等到曹操大军,便被孙刘盟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如此,赤壁前哨战,以曹军败退江北告终。

首战不捷,给曹操急躁冒进提了个醒。曹操引军渡江,退至赤璧斜对面的乌林,沿江停船,陈兵江北,周瑜则驻守南岸,孙刘两军隔江对峙,各自蓄势,鏖兵决战。

吸取了孤军轻进而遭失败的教训后,曹操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略方针,一面加紧操练水军,以守为攻,一面向江陵各城招募新兵,补给兵源,想以军事上的优势挫败孙刘联军。

崔缨不断打听前方战事,文兰早起了疑心,两人亲密无间,到底不能将所有打算都告诉。于是某日夜深人静时,崔缨盘起发髻,换了寻常男子布衣,背上包袱和剑,偷偷潜出江陵牧府。

这一走,根本不打算再回曹府。

天大地大,哪里就没有她的容身之处呢。

翌日,江陵城南门口,新兵招募处。

“小子,你几岁了?”

募兵伍长斜眼打量了崔缨罢,漫不经心地问道。

“二十有一。”崔缨撒谎道。

“何处人氏?”

“庐江郡。”

“会水么?”

“草民自小在江南长大。”

伍长嗤笑一声:“就你这身板,能杀人么?”

“我没杀过人,”崔缨低眉说道,“但从前在家里,替爹娘杀鸡宰鸭。”

众人闻言皆忍俊不禁。

“当兵可不是闹着玩的,小子,回去找你娘放牛去吧!”伍长笑道。

崔缨也回敬了一个微笑,但一把擒住那伍长的手腕,硬是将他拉趴在案上。

“如此这般呢?可从军否?”

围众皆愕然不语,一名校尉闻声而来,看崔缨个子虽小,动起手来有几分臂力,便让她试了试弓箭,又看她拿得起剑戟,便亲自给崔缨录名新兵简,编入先锋营。

“小兄弟,你叫什么?”

“曹英。”

崔缨淡淡作揖。

冬季的江面,风高浪急,今夜的月亮很弯。

崔缨自入军后,夜间从不敢与军汉同帐,每每自请守夜轮值,困了便倚在船舷,卧观夹岸高山,星斗流转,侧耳倾听江浪翻涌,泠风呼啸。

前世,她站在钢筋水泥架桥上眺望长江时,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乘舟顺江南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江陵,大约是再也不会回来了。

跨过赤壁之战,做完想做的事,不论今后何去何从,不论是生是死,我崔缨,都与曹家无关了。从曹府出走,真正恢复自由身。

这一天,我等得太久。

杨夙,没想到吧,我真的敢孤身前往赤壁。

天命,就让我来会会你。

不消几日,崔缨所在的新兵营便抵达乌林,于是每日开始在风霜中练戈挥戟,不间断地在沿江水域进行训练。每天跟年轻的士兵打交道,崔缨不免常生悲悯之心:

曹操不断募军往前线输送兵源,三军士气大涨,每日呼喝声震天,可一旦火起,这些人都将暴尸寒江,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世事总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是未曾亲身经历,怎劝人不可多管闲事?严冬将至,瘟疫定然早已暗中滋生,怎么能眼睁睁看着数十万众就这么去送死呢?怎么能呢?

那段日子,至今回想起来,崔缨仍像是一场噩梦。

浑噩而浑然不觉。

只有她的心告诉她,下一步该怎么走。

那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不管什么后果,她已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

崔缨清楚,自己虽没有花木兰封侯拜将的本事,到底有过从军经验,对刀剑还算娴熟,虽未曾开锋伤过人分毫,但真有实战,三五个寻常的军士决然近不了身,自保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在于,混入军营后,她该怎么暗渡陈仓,在最关键的黄盖诈降一环中发挥作用呢?

可未及她做出行动,意外便发生了。

来到乌林随大军驻营不过第五日,忽有一群曹兵甲士出没,拿着画像挨营搜查,一下便将崔缨扣押下,径直绑去曹军主帐。

为什么?曹操怎么知道她混入军营的!??

正当崔缨一头雾水,惴惴不安地被甲士按跪在地时,抬头先见着的,不是台上赫然坐着的曹操,而是惶恐跪在一旁的文兰,便什么都明白了。

是啊,外人怎会知晓她真正心思,只当她离家出走。只有身边人才懂,只有身边人猜得出,她崔缨一心只想随军,绝不会远走他乡。

好啊,又是一次被自己人出卖。

呵呵,棋差一招,满盘皆输么?

崔缨觉得未必。她还不服。

越是走到最后,越是想得开,越是将生死置之度外,越是有勇气和天斗到底。

“子嘤,你委实令孤大开眼界。既如此,孤便准你留在孤的身边,每日吹吹江风,清醒清醒,如何?”

曹操已经懒得连句敷衍的话也不想说了,眼底尽是失望的怒火。

而崔缨,也再无畏惧之心。

“来人,将此女杖刑二十,押往船尾囚笼,没有孤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放出!”

曹操将她秘密囚禁,摆明了要在眼皮底下监管着她,等赤壁战结,再回去腾手收拾。

多讽刺,多荒唐……一心妄想改变赤壁战局的傻子,一来到前线就被自己人关押起来。

灰心失望的念头再次掠过崔缨心头。

不行,不行,不能自乱阵脚,不能让杨夙那个家伙隔岸观笑话。她暗想道。

次日被船摇醒,已是晌午时分,她在晃影中睁开眼皮,却见文兰在囚笼外抽噎抹泪。

文兰一面看着崔缨背后的累累伤痕,一面不停地说着些道歉的话。

“……姑娘何苦来随军?又何苦忤逆丞相?白白受这无妄之灾……”

崔缨静静地观察着她,漠然无情。

“我平日待你不薄,你又是何苦背叛我呢?”

文兰流涕叩首,不停请罪:“奴婢身不由己,请缨姑娘原谅,奴婢也是为姑娘好……”

“为我好?”崔缨冷笑一声,“两次将我送进监牢,这便是你说的‘为我好’?”

文兰怔住,崔缨继续说道:

“上回蓬庐小院的事,是你向曹丕告发的吧?”

“缨姑娘,奴婢对不起你……”文兰哽咽道,“那日,是奴婢听见了你和四公子吵架,不知你要与何人离去,担心姑娘的安危,这才告诉了二公子。奴婢没有想到后来如此严重,竟让姑娘入狱……姑娘,奴婢错了。”

“从一开始,你就是曹丕安排在我身边的,对吗?”

文兰低下头,算是默认。

崔缨心想,好啊,终于承认了。心口像是被捅了一刀一般难受——尽管心里早猜着几分。曹丕背后即是曹操,也就是说,曹操一开始就她不放心。

很好,曹子桓,你们曹家人,真是下了好大一盘棋。

原来古装影视剧是会骗人的啊。再好的情分,也抵不过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下真正的“主仆关系”。这些年,她以所谓的用后世平等观念对待贴身婢女,并未给她带来实际益处,反而屡屡受其羁绊。

崔缨此生最恨被亲友出卖,一时悲伤缠上心头,无法平静。

“文兰,你虽比思思年幼,却素来乖巧懂事,谨慎稳重侍奉我多年,何曾想,紧要关头,你眼中仍只有丞相,枉我平时都与你交心知底。你和思思,都晓得这些年,我对四公子的心意的,知道我不会就这样离开,可你竟然……

“罢了,再提什么姐妹情深就可笑了,你也是听命行事,我何必迁怒于你?只是此后,与你主仆关系也好,姐妹关系也罢,都一刀两断了。”

文兰扑上前,忙哽咽道:“姑娘待奴婢们的好,府中上下都知晓。那种事情,奴婢们是断然不曾与丞相提起的,姑娘如何责骂奴婢都好,就是不要赶奴婢走,奴婢伺候姑娘多年,早已认姑娘作终身追随之主。”

“一口一个奴婢,你不累么?站起来,不许跪!”

崔缨听得十分不适,抚着背伤,挣扎着坐起,倚在栏上。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更有心理打击。

她怅惘地闭上眼。

期待听到更多声音,会虚心接纳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9章 赤壁焚心焰(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