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汉魏风骨 > 第76章 柳城枯叶黄

汉魏风骨 第76章 柳城枯叶黄

作者:Ms林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6 17:41:13 来源:文学城

漫天旋转的枯黄划出季节更替的痕迹,簌簌的落叶声仿佛在为世人讲述着一段千年前的故事,那是一个不需任何谎言粉饰的传奇……

郭嘉,字奉孝,在很多人眼里,是那个时代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

他没有诸葛孔明那般声名赫赫,却有其料事如神的本领;没有关云长那般万人敬仰,却有其赤胆忠心的品格;没有周瑜那般儒将英姿,却有其风流潇洒的个性。

其人如此鲜为人知,却是乱世尘烟中走出的鬼才,一生短暂而尽显风彩。

郭嘉身世简单,没有豪族荫庇,却目光长远,一直奉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原则,年少便怀鸿鹄大志,勤奋求学。汉末董卓作乱,天下将倾,郭嘉不过弱冠之龄,却决心隐居治学,暗中结交当世英杰,不与俗世接壤,只为他日一鸣惊人,达成扶济苍生的夙愿。

他说,智者善选于明主。

二十七岁那年,郭嘉受同乡荀彧推荐,从袁绍帐下投奔曹操帐下。时人眼中,曹操比于袁绍,名微而势寡。郭嘉却独具慧眼,毅然指出袁绍“多谋而寡决”的致命弱点,曹郭二人见面后,曹操更是高兴地说“使我成大事者,必是此人”,而郭嘉也认定曹操就是他的明主。郭嘉知道,未来的霸主非胸怀大志的曹操莫属!

投奔曹营,得操赏识,官拜军祭酒。郭嘉随其主南征北战,辅佐在曹操身边屡献奇计,犹如春秋之范蠡,西汉之陈平。拂袖沙场敌寇莫剩,可谓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在南征吕布时献计掘泗水之流水淹下邳,使得“战神”犹如瓮中之鳖,束手就擒。

他又善于分析时局利害,料事如神。“江东小霸王” 孙策一统江南之际欲袭曹操后方许昌。众人听了皆惊恐万分,唯有郭嘉冷静地说:“孙策为人轻率,即便领有百万军队,也不过是孤身一人来到中原罢了。若他的仇家暗伏刺客,他必定会死于匹夫之手。”果然,不久后,就传来孙策在渡江时被许贡的宾客派刺客箭杀的消息。

郭嘉还深谙心战斗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每每在重要关头发挥作用。官渡大战序幕拉开之际,许都人心惶惶,关键时刻他提出“十胜十败”,见解独特,极大鼓舞了曹操必胜的决心;北征乌丸,他力排众议,建议追剿袁氏兄弟,又一次精准地分析刘表和刘备两人的性格特征,鼓动曹操发兵。

郭嘉才智之“鬼”,在其料敌心性与揣摩时局,犹如鬼神,而风流潇洒更是其人独特之处。

他为人放荡不羁,与曹操关系亲密,轻视礼教。“建安七子” 之一的陈琳曾非议郭嘉行为不检,但他依旧神情自若,毫不计较,这使得曹操愈发敬重他来。

与流芳千古的诸葛亮相似,郭嘉也是鞠躬尽瘁,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曹魏大业。可怜天妒英才,年仅三十余岁便病逝于北伐乌丸途中,演义中更有遗计定辽东的感人情节。

鬼才虽逝去了,其日月可鉴的辉煌事迹却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他虽如一颗划破苍弯的流星,转瞬即逝,却永远定格在历史的扉页熠熠生辉。

……

秋叶在车外簌簌地飞舞,崔缨声情并茂的朗读,伴随着笑声,萦绕在车厢内。郭嘉掩袖笑得胡子一抖一抖,时而还剧烈咳嗽起来。

世间有许多难以意料的事,就像崔缨永远想象不到,人死之后也许还有来生。就像前世十四岁的崔缨,在中学校报发表这篇《天生鬼才郭奉孝》时,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竟可以亲口念给里面的主角听。

车外仍挂着那只熟悉的铃铛,车前远远隔着统军铁骑,一身戎装的曹植正和徐晃并肩同行。

“那时候,不分‘琳’、‘群’,这是陈琳被我黑得最惨的一次。”崔缨不好意思地笑道。

郭嘉闭着眼小憩,却抿嘴笑了。

“奉孝先生,缨儿来自两千年后,不太会作诗,这有一首我试着写的古体,我想念给您听。”

“好。”

《题为奉孝汉白玉石塑》

晨曙辉落含愁睇,暮云忽逢紫霞披。

白露仿佛昨夜泪,青苔却似旧时衣。

高山枯枝危崖断,绿萝丛卧岫岚溪。

虎狼觅我仰鼻息,十年冷暖饱尝饥。

先生斫松作绮琴,徽音入我怀袍襟。

霜雪魂飞琉璃魄,清风吹摇明月心。

遥知古贤君怜意,簌声悲泣楸叶林。

携手函关牛车去,幽谷深山空足音。

“先生,如果有下辈子,请一定带我离开中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不要留我一个人,凋零在梦里。”

……

时光似流沙,以肉眼见可见的速度流逝在指缝间。

是夜,秋月暗淡,风急云浓。

军师祭酒帐内。

郭嘉独自鹤立于下阶,目光穿过帐门,望向天边,崔缨则在上阶侧案执笔轻书。

郭嘉手提酒杯,久驻良久,忽而惆怅不已,于帐内踱步徘徊,念念有词。

酒杯在他手中晃悠,人儿也跟着摇晃,念辞却清朗明晰:

秋风萧萧愁杀人

出亦愁

入亦愁

座中何人

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飙风

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

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

肠中车轮转

……

北征以来,曹军虽然大获全胜,但仍不免有许多将士折损。或死于敌虏刀下,或病死在行军途中。而郭嘉,也注定是那牺牲在征途中的一员,一首乐府古辞,既是他为北疆战士念起的一首咏怀歌,亦是他为自己唱响的悼亡挽歌。

崔缨出神地写着笔下的诗句,连郭嘉靠近都不曾察觉。

“缨儿所写何诗?”

“《燕歌行》,唐朝一位叫高适的将军写的。先生你看,首尾数句与今时战争,是否及其贴近?”

郭嘉振起绢布,细细地看,轻声地读: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自古战争无情,多少中原儿郎,背井离乡,远戍边塞,就此捐生。‘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崔缨徘徊阶下,慨然道。

“谁不希冀和平?和平亦难求。国不强则家不宁,纵然是在二十一世纪,也仍旧各种纷争,世界仍旧不曾停息战火。先生你知道吗,其实,在后世,也并不乏保家卫国的英勇战士。在一千八百年后的中国,仍有大批忘我牺牲的一线医护人员、扶贫干部、民警同志、山村教师……他们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郭嘉听了她的话,颇有动容之色,他放下抄着《燕歌行》的绢布,拂袖转身,负手而立,又寂寞地吟咏起古歌来: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

郭嘉的病愈演愈烈,比先前去柳城途中时还要严重,每日不但咯痰、咯血,还水米不进,连夜高烧不退,大军就此停驻下来。

营地犹在塞外。曹操大军将至临渝,绝无回军之可能,于是曹操派来问病的信骑一个接一个,郭嘉却每每强作康健,喝令信骑传讯早归,务必使曹操继续前军,不可回头。

郭嘉在榻上人事不省。

崔缨亦浑浑噩噩,夜不成寐,日日守在他身侧,把头埋进臂弯里梦游。她每日端持盥洗盆进出帐中,替郭嘉擦拭额间汗,明明眼睛酸得厉害,却要忍着不哭,只敢掀帷出帐,偷偷抹干眼泪。

“喂——”身后忽然响起曹植的叫唤声。

崔缨凝了凝眼眶中的泪,站着不动,也不回头。

“郭祭酒只怕时日无多了,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崔缨知道曹植的话并无恶意,可这几个月,曹植几乎没有跟自己说过话,也对郭嘉的病不闻不问,只穿着铁甲横行在军营里。这些,都让崔缨只感受到人情的风凉。

“曹子建!”崔缨赫然转身,双目与他直直相对,“这世上单你一人见多了生死么?”

曹植语塞,用复杂的眼神盯着崔缨,顷刻,忽又道:

“再问一次,你为何,选郭嘉为师?你——”

语未终了,崔缨便接上他的话:“你管得着么?”

等她正要转身离去时,曹植却莫名其妙笑了起来。

他俩就这样在风中对峙着。

曹植穿着黑甲,戴起盔帽的样子,真的很好看。

可崔缨从未想过,有一日,竟以仇敌的心态面对曹植。

他不欠她什么,她也不讨厌他这人,只是憎恨跟他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恨不得即刻将他得罪一番,跟他结下梁子,让这个人对她越讨厌越好。兴许这样,“曹植”二字就可以慢慢淡出她的世界,他年远走江湖,或留驻庙堂时,就可落个清净,不必承受太多痛苦的负担。

人的幼稚思维,从不以年龄界定。

后来崔缨才明白,她到底第一步就走错了,从邺水河边初遇那时起,就注定解不开今生的情缘死结了。

“公子植,我且问你,在你高贵的眼里,郭祭酒病重,跟其他谋士病重,是一样的份量吗?”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曹植不以为意地说道。

“可郭祭酒是我拜的先生。”

“世无不死之人,我替你觉着遗憾的同时,也劝你把生死看轻些。”

“好好……如此这般,便是我当初错付了心……”

崔缨目光黯了下去,头也不回地走了。

太阳落下沙丘,将两人重叠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只因为背向离开,她的影子也渐渐脱离了他的影子。

……

今夜,只有一轮如钩弦月悬在天边,还在云雾中被风吹散了华光。可秋夜里的星星,却极其地明亮,它们漫天闪烁着光芒,仿佛要将整个夜空照亮。

崔缨凝神遥望,恍恍惚惚,若见一道深蓝的光,自西南流向东北。

再一眨眼,却什么也见不着了。

她怅惘地掀帷入帐,习惯性地撑起微笑,踱步到榻前,将手臂搭在床沿,将头枕在手臂上,对着那个昏迷不醒的人儿,自言自语。

“奉孝,你知道为什么,每当天上挂满星辰时,月亮却如此暗淡;可当满月时,星星却都藏起来不见了吗?

“哈哈,我跟你讲,那是因为月亮反射的是太阳的光,而来自遥远星球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特别是当满月时,在月光的反衬下,更显得阴暗不明了……

“你别看星星那么亮,其实它们离我们很远,星星的光是不会变的,月却有阴晴圆缺,正如人有旦夕祸福……所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满月和繁星也不可兼得呢。

“这些知识,我前世的地理老师都教过。

“奉孝,你为什么要在曹公事业璀璨如繁星漫天时,独自收了光芒,做那寂寞无闻的暗月呢……你知道的,我喜欢圆满,不喜欢残月,可偏偏这个世界总是满月少,残月多……”

“奉孝,这个汉末世界,孤独得很。塞外的秋夜,总让我想起,前世在乡下夜间听见风吹麦浪的声音;还有塞外的星空,跟我们家乡那儿的一样美丽呢!可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肉眼能看见的星光,大部分都是很久以前发出来的,多遗憾,我们永远赶不上第一瞬的光……”

……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崔缨随手掷开酒杯,醉醺醺地瘫坐在榻前,开始胡言乱语。

“郭奉孝,你好‘不治行检’!你可知你怎的‘不治行检’么?

“你没有心,你把你的心都掏给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君主……你看错了人你晓得不……他曹孟德不值得!

“当初宛城滑铁卢,那人明明对诸将发誓,再不会输一场仗,可他就是不长记性!他官渡打赢袁绍之后就骄傲起来,都听不进臣下的谏言了你知道吗?

“你说……赤壁一战,若你还在,他会听你的话么?

“可你到底还是要走啊……呜呜呜……”

崔缨伏在榻前,小声啜泣起来。

郭嘉忽然在床上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霎时便将她的酒吓醒。

崔缨慌忙抬头,凑近前去,却见郭嘉面色惨白,他努力地睁开眼睛,从绒被中伸出一只紧缩的手,一下便抓住崔缨的衣襟,质问道:

“你……再说一遍,赤壁之战,曹公怎么了?”

“没……没怎么。”崔缨眼睛一酸,倒逼回泪水。

“你们与嘉说,曹公……在赤壁大败孙刘盟军,收复江东,而后平定西蜀……可方才,吾分明听见——”

“真没有。”说罢,崔缨喉中若灌重铅,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了。

“从实说来!”郭嘉急了。

眼泪再止不住,只簌簌地流,崔缨哽咽道:“崔缨发誓!只要我还留在曹营,就一定不会眼睁睁看着曹公在赤壁大败!!”

“什么?赤壁……大败?”郭嘉瞳孔紧缩,忽然失去了光彩,倏而,他松开了紧抓着崔缨衣襟的手,无力地垂在了床沿。

“杨夙说的,都是假话,先生……”崔缨收了眼泪,努力让自己冷静,“赤壁一战,曹公中计,输得一败涂地,再无力南下征服江东。刘备兵入西川,与孙权还有曹公成鼎足之势,致使天下三分。曹魏后来也不及统一天下,便被乱臣贼子司马懿篡权,夺去了江山。此番决心改变赤壁历史,不独为先生一人,更是为中原百年后安宁着想。”

于是,崔缨一口气将魏晋南北朝动荡的史实说出,说那八王之乱如何搅得天下大乱,说那五胡乱华如何使中原百姓流离失所,说那高平陵之变后多少无辜魏人被屠戮殆尽……

“崔缨设想,倘若能助曹公一统天下,兴许后来这些事便不会发生,兴许我的祖辈那时也不必因战乱南迁做客家人……而曹公获取天下的关键一仗,便在这赤壁之战!”崔缨目光炯炯,信心满满地说道。

可郭嘉却闭上了眼睛,重新安静地躺在了床上。

“若后来没有了后来,你又从何而来?”郭嘉脑子一点也不糊涂,向她发出致命一问。

崔缨哑然失色。

“唉——”良久后,郭嘉再次睁开眼时,眼角已噙着颗泪珠。

“孩子,莫执着罢,从一开始,历史便注定更改不得。”

郭嘉如此确定这个观点,以至于对自己的命运都泰然接受,却曾有理有据地替她辨析崔缨在历史上的“死活”。

“先生!”崔缨大声喊道。

“请您相信我吧!相信历史是可以改变的!您……难道就不想留下什么‘遗计’吗?您可以写信给曹公啊!叫他防着司马懿……或者……”崔缨眼珠一转,连忙道,“您给我留一封亲笔,劝阻曹公拿下荆州后,就养精蓄锐,别再南下与江东交战了!他一定会听您的话的!”

“司马懿?”郭嘉喃喃着这个名字,思绪飘到了遥远的年月,“可是那温县司马公之子?”

“对!对!就是此人!”

“吾病久矣,再不能执笔写一字……”郭嘉长叹一息,“杀了司马懿,就不会有‘夏侯懿’、‘公孙懿’、‘诸葛懿’么?缨儿,听嘉一言,万事勿管,且纵情江湖,做一世闲人吧……”

“先生——”

崔缨垂下头,掩面失声,知道郭嘉彻底放弃更改历史的机会,彻底看透了历史演变。

他的心,早就凉透了。

……

夜已入三更,郭嘉呼吸愈来愈沉重,再喝不进一滴汤药。

徐晃等将军候在了帐外,曹植则一身便服,掀帷步入帐中。崔缨只将他撂在一旁,只身步入内间,换上当初郭嘉送她的那件鲜亮的绿罗裙,也不顾曹植惊异的目光,翩然行至榻前,转了转圈儿,俯身笑问他道:

“先生您瞧,我这件裙子好看吗?”

郭嘉唇色泛白,额间密汗细出,眼皮已无法长久支撑。

可他依旧轻松地笑了。

“缨儿——”他轻声唤了唤。

“嗯?”崔缨小心近前去。

“你要保重,不可辜负这世上待你好的人,纵然奉孝不在,缨儿仍须奉孝。缨儿总说,自己像只麻雀,怎么飞也飞不出小树林里,可纵然是一只小雀儿,也有属于她的一片蓝天呀,天下之大,总会有你的安身之处……”

郭嘉扭头看向曹植,凄然一笑:“公子,令妹仁善贤良,切不可……不可负。”

“付什么?”曹植迷惑地追问道。

郭嘉不再看任何人,他星眸流光,眉头舒展,只释心自语:

“想吾少年时,也曾任侠骋性,却比缨儿少许多分忧愁。人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死。你们这些后人,不必为嘉难过,没有什么遗憾的,天行有常,嘉此生得遇曹公此良主,已不负来此人世走一遭。

“你们该为嘉欢喜的,疾病的折磨,至此夜方休,嘉,终于可以睡个安稳的长觉,若明日清晨,曹公要来催促郭某醒来,批阅公文,恕嘉再不能奉命咯……”

郭嘉说着说着竟然愉悦地笑了起来。

崔缨已无法忍受腹腔内的痛楚,几乎在一瞬间就要哭出声来,但仍勉强地挤出微笑。

“奉孝先生,您可不可以再等一等,冬天就快到了,陪我看一场雪好不好?我们一起去看海呀,你知道碣石山上那海有多美吗?你还记得,跟曹公的重九之约吗?”崔缨揪住他的袖口,颤抖着声音,“奉孝,再坚持一下,司空他很快就要回来了……”

郭嘉闭上了眼,叹惋道:

“及至与世长辞,嘉犹未能等曹公至。我死之后,请将我葬于临渝古城城郊,选一处荒凉贫瘠之地,坟向西南,教我日日南望故乡之处,如此,魂归泰山矣。缨儿自可取吾旧时衣冠,携回许都郭府,交与我家夫人。叫她,为我在阳翟东城郭外立一衣冠冢,冢边种上柳树,年年都要来给我祭酒……”

“郭奉孝,你个大骗子!”崔缨脸部扭曲,痛苦无比,捶床顿首,终于放声大哭,“我才不要帮你呢!我才不要带你回家!”

曹植见状,赶忙上前,欲稳住她,却被她一把推开。

“日出旸谷,入于虞渊。夕阳与秋雁皆有家可归,唯独那些不能马革裹尸还的将士啊,牺牲异乡,魂魄难归故里……”郭嘉微微张了张睫毛,却从中落出一滴浊泪来。

努力了很久,他终于再次睁开了双眼,眼中血丝密布,且好似蒙上了一层薄雾。

“青苹……青苹……”郭嘉急促呼唤着这二字,继而吐出一口气,“呦呦鹿鸣,毋食我苹……”

不知这死寂的气氛持续了多久,他忽然眨着红肿的眼,轻声说道:“缨儿……代为师最后再吟唱那首《子衿》吧……为师想奕儿了。”

“好好……”

崔缨误以为郭嘉想听《短歌行》,于是将砚台、案几和灯盏都搬来榻前,取出头上的白玉簪,把三者当作乐器敲奏起来,就像当初郭嘉给她演奏的一样,现在敲给气若游丝的郭嘉听。

灯油已快燃尽,敲出的声音,好像没有以前那样清脆了。

曲调响起时,郭嘉皱眉道:“不,错了,是那首《子衿》,是你们姑娘家喜欢的子衿……”

于是崔缨连忙一边重敲,一边开始唱《子衿》。

可开首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本应接着“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的,崔缨唱着唱着就唱成了“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错了,错了……”崔缨停下敲乐,哽咽道,“先生,请允许我重来一次……”

“辞对了,曲却不搭,到底二者不可两全,星月难同天,”郭嘉叹了叹气,“缨儿,人生路走错了,可再无重来之机。”

崔缨俯身颔首,身躯跟着啜泣一抖一抖。

“别哭了,缨儿,嘉给你讲个故事吧——”郭嘉的声音已经很轻很轻了。

崔缨赶忙挪动双腿,把耳朵凑前去听。

“从前啊从前,中原有个任侠放荡的少年……”郭嘉笑着慢慢垂下眼帘,“后来啊……”

崔缨屏着呼吸,静听了良久,都不曾听见下文,急忙抓紧他的手,追问道:

“后来呢?奉孝?后来呢?”

郭嘉没有回答。

可他一截一截冷下去的手臂告诉了崔缨答案。

后来的后来,少年再没有了后来。

……

说着奇怪,那时,崔缨反倒一滴眼泪都没有了,像流尽了似的。

她只眨着眼睛,看罢郭嘉渐渐泛黑的脸庞,脑中一片空白,身躯如坠入冰窟,从脚到头都开始发冷,仿佛死去的人不是塌上之人,而是她……四周什么声音都听不见,只有曹植一声轻轻叹息。她看见,郭嘉那滴浊泪还未干,那安详躺着的人儿啊,脸上还挂着笑容。

面肌僵硬,崔缨挤不出任何表情,只是不停地眨着眼睛,伴随着急促的呼吸,伴随着牙龈紧绷到神经的声音。

忽而,一双大手伸在她前头,捂住她的眼睛,替她挡住那残灯照耀的光明。继而手主人一把将她揽入怀中,令她别过脸去。

“别看了,阿缨——”

曹植一句不冷不热的话,顿时将崔缨从冰窟里拔出,让她释放出心底巨大的悲伤,若有万箭穿心,崔缨痛苦地闭上眼睛,伏在曹植的臂弯下失声痛哭。曹植亦与她一般哆嗦着,却努力替她遮挡着死神的邪气。

凄厉的哭声很快便招来久侯帐外的将士,耳边响起琅琅的铠甲片撞击声,继而是接二连三的跪拜声。

崔缨背对着病塌,瘫倒在曹植怀里,不知哭了多久多久,只隐约记得在昏厥前,她用她那双黑暗的眼睛,看见了一场梦……

梦中若有青衣持伞

稳步朝她走来

替她拭干眼泪

可他笑了笑

便转身负手离去了

他悄悄地走

正如他悄悄地来

他挥一挥衣袖

拂尽一生潇洒风流

背对她做个再见的手势

终已不顾

那日春雨如丝

她没有撑伞

独自

彷徨在

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她没有遇见

一个穿着青衫

笑眼盈盈的少年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