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汉魏风骨 > 第44章 萤光西园游

汉魏风骨 第44章 萤光西园游

作者:Ms林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2 12:36:43 来源:文学城

一场精神刺激远比醒酒汤来得有效。

自筵席退下,崔缨便一直心神不宁,既是久久不能从蔡琰描写的战乱悲伤中走出,又在开始忧心将来的自己,没有本事逆转既定的命运,跳出封建女性的牢笼。她很清楚一件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里的人们不再会把她的言谈举止当作儿戏,在发现她与寻常女子的不同后,定会各方势力联合起来将她绞杀,除非她能在传统礼教下自我规整和服从。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崔缨已经习惯了这种情绪起伏、战战兢兢的生活。对于司空府的一切,包括亲友的温存,她都如此依恋且忧惧。

只怕今日良宴会,明日只剩红眼讎。

秦淳抄录了两份蔡琰当席而作的《悲愤诗》,临别时送与她一份。前世她虽早将此诗诵读多遍,此刻握在手心却依旧沉甸。

曹丕白日欢宴纵酒,夜里惜时如金,遣送走诸宾客后,还命三两家仆点上灯油,自引曹氏兄弟往新修缮的西园夜游。喜热闹的崔缨自然也参与其中,只是他们载笑载言,悠闲地行走在碎石小路上,她却遣开了思蕙和文兰,揣着皎皎在怀,走在队伍末尾。

初夏夜风清凉,月如钩弦,皎皎睡得正甜。

园中幽暗不明,她正垂眉回想白日之事,一个不小心,头便撞到某人背躯之上。惊吓之余,崔缨下意识地连连道歉。抬起头,才发现眼前呆呆仰望星空之人,不是旁人,正是一身酒气,神志不清的曹植。

夜游的曹植,愈发疏狂放浪,不单卸下了白日所戴青簪,还直接身着单衣,披头散发。

连着半月,他都与府外文士厮混,连着半月,崔缨都鲜在府中见他人影,关系不疏远是不可能的,且崔缨敏感地察觉到曹植对她好感骤降,自然不敢主动攀谈。她此时对他的感觉,似又归乎平淡的亲情中去了。

“刚入夏,你也不怕着凉。”崔缨小声嘀咕完,便预备起步走。

“曹缨?”曹植果真喝醉了,话都说迷糊了。

“你叫错了。我是崔缨,不是曹缨。”崔缨冷冷应道。

在黑暗的夜里,她看不甚清曹植红透了的笑脸,也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胡话。

可她到底站住了脚。

那夜弦月高悬,萤火并与星辰争光。微风乍起,吹来园中幽然浮动的林木香,香气清浅,像轻羽拂过面庞,也似月神冰冷的怀抱。

她忽而想起某人后来写的一句话:

冀以尘露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谁能想象,写下此句的那位建安大诗人,此刻正吊儿郎当发酒疯,边走边用脚靴踢滚碎石,手里还拿了一根不知何时折的柳条,在空中左右挥舞,沉醉于父权迷恋当中。

“嗨!今儿个我可真高兴!从未见过如此多邺许文士会聚一堂,如天网铺张,才士尽入彀中,我父亲,真当世英雄也!古今有几人能与他相比啊?”

崔缨跟在他身后,虽情绪低落,倒还愿意捧哏一番。于是笑问道:“陈琳、刘桢、徐幹、应玚、杨修还有丁氏兄弟,曹四公子,你最欣赏他们中的谁呢?”

曹植却不立刻回答,反问一句:“大家都唤我‘子建’,妹妹缘何不更换称呼呢?莫非你觉得,父亲给我取的表字不好吗?你倒说说你的缘由!嗯?”

看曹植酒醉后的得意样,崔缨轻笑道:“别多心,我只是还不习惯。”

“他们嘛,各有千秋!日后皆吾之师友也!”曹植朗声笑了起来,“公干与我性情颇合,数日下来已是无话不谈;伟长风姿卓烁,令德美质,教人拜服;德琏辞采斐然,胸臆常有不平之气,亦非寻常骚人墨客;至于那杨德祖,更是饱读诗书的当代名士,观此人今日言行,确与传闻才捷之名不虚,只盼他日与此人有更多切磨之机……”

崔缨知曹植酒醉,也知他因为酒醉,才与自己说如此多的话。崔缨知道,历史上的建安七子,其实从未真正聚齐过。建安七子,今日已见其五。除了远在许都的孔融,还有另一位巨擘,犹高踞“霸陵岸”,尚未登场。

“许都住着一位名士,名唤孔融的,四哥是否也认得?”

“孔文举,何人不晓此君?鲁国人,乃孔氏二十世孙,是朝中老臣了,也是个嗜酒的性情中人,不过……”曹植掩手笑道,“悄悄告诉你,此人常与父亲不合,妹妹还是少知道些为妙。”

崔缨眼珠一转,陡生玩笑之意:“四哥,我同你讲个杨修与孔融的趣事儿吧?你绝不曾听过。”

“哦?说说看。”

小崔缨摇头晃脑,一本正经地逗他道:“那就要从很多年前开始说起了,是这样的,咳……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文举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曹植先是锁紧眉关,认真思考了一下,继而却又破涕为笑:“还有这等事?可德祖是弘农杨氏啊?”

崔缨吐吐舌:“那就弘农杨氏子呗!”

“嘁,胡编乱造,”曹植顿了顿,“当年孔融与杨修、祢衡三人相交于许都时,我尚且为幼。孔融四岁让梨,十岁对答李膺,十七岁助兄友脱险之事我倒听过不少,偏你说的这个闻所未闻。”

“是啊,历任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青州刺史等职。孔北海在任六年,复置城邑,立‘郑公乡’恢复学风,荐贤举士,表显儒术,颇有治绩,只是……儿时让梨,长即让利,将来,不知又有多少人惦记着他手中之梨?”崔缨叹了叹气,又小声道,“不管怎样,我都不喜欢今日那路粹,与吴季重真乃一丘之貉。”

正是知道建安七子之一孔融的结局,崔缨才感慨不已。被写进“首孝悌”《三字经》的他,最后却被曹操以不孝之罪名杀害,可叹可悲。而今日出现的路粹,正是诬告孔融罪名之人。

曹植撇嘴:“什么梨啊梨,不知所云。”

我继续耐心解释:“刚才你提到对答李膺,想来,也听过故太中大夫陈炜之‘谶’喽?”

“谶?何谶?”

“‘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啊,陈大夫所说,许是对的罢。孔文举其人,性情狷介,大约也有年少成名的缘故。孔融孔融,恐难为世俗所容。那孔融也是三朝老臣了,却过于刚直,与司空不睦,良有以也。”

曹植根本没把崔缨的话放心里,甚至觉得她谤讪了朝臣,且对曹操不敬,便又不同她讲话了。

走了一段路程,崔缨和曹植已经跟不上曹丕他们。那是一处梨园幽径,十分静谧,草虫窸窣,喓喓作响。径上只有他俩,隔着三四步的距离,她在前头,他在后头。

“怎么每次见你,都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真扫人酒兴。”

明白曹植也不能时刻理解自己的苦衷后,崔缨失了神:“是啊,为什么我总是垂头丧气呢?”

曹植得寸进尺:“你知道么,我们邺城西山上,生有一种山鸡,她有着美丽的羽毛,却过分地喜爱自己的毛色,整天就对着河水照影,常常因为眼睛一花,就不小心掉河里淹死;西山上呢,还有一种山鸡,她的尾巴特别长,雨雪天的时候,由于珍惜自己的尾巴,她便栖息到高树梢上,不敢下来觅食,结果常常饿死。”

崔缨敏感的神经瞬间被拨动,只冷冷笑:“你在骂我像山鸡?”

“不是像,就是!”曹植理直气壮,“我最看不惯的,就是腹中空空,却好四处显摆学识之人。”

“看不惯拉倒,关我屁事。”崔缨加快了脚步。

“今日宴上所念,并非都是你所作吧。”

曹植突如其来的一句质问,让崔缨心咯噔一下,脚步也戛然而止。

于是转过头去。

只见曹植双手撑腰,一收放浪佯醉之态,冷冷地盯着她,不紧不慢地说道:

“妹妹的学识,我是最清楚不过的。所谓‘人比黄花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并不似你能写出之言。

“前头的‘赋’倒是辞藻甚华,文意颇深……可你连赋作章法之皮毛都不曾学会,于是句式颠倒,铺陈所言,像极了剽窃他人精言妙句,堆砌而成。

“先前我只是猜测,并不肯定,后来反复吟诵阿缨所作之赋,终于找到一句,足以证伪——”

曹植步步紧逼,冷冷笑道:“‘渡黄河兮冰塞川,登太行兮雪满山’,我的好妹妹呦,蔡氏于阳春三月归汉,哪来的冰雪呢?”

如被雷劈,震得崔缨四肢发麻,直到曹植伸手轻拍她的肩膀,才回神过来。

“今日在座,皆为当世才俊,四哥我一浅学小子,姑可识出破绽,你以为,蔡伯喈之女,会未尝察觉么?”

被曹植说数落得有点眼酸,崔缨只好低下头,沉默不语。只心想道:曹植平日,顽劣起来跟不良少年没什么区别,如今严肃起来时,倒真让人有丝丝敬畏。不过想借后世的“挂”使自己“避难”,怎么就这么难?还不如一开始,就承认自己是抄的。

而崔缨也终于明白,自己究竟哪里让曹植讨厌了。

“妹妹初来府中时,因你言辞多侮慢,我确是轻视的。前月你发愤背诗,也曾略改吾偏颇之见。然观今日缨妹妹所为,呵……”

她从曹植笑声里听出了叹惋。

“寻人代作也好,盗用他人之辞也罢,我只问你,阿缨,你今日博取人前荣耀,可心安否?”

崔缨摇了摇头。

“既不心安,便知动心忍性,方可曾益汝所不能。不会写诗作赋,往后好好学就是了,何以垂眉自扰?反正我想要的,我一定会靠自己的本事去获取,才不会像你一样天天烦恼呢!活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心绪不佳,竟也是一种罪过。你说,要是在母亲或父亲面前也如此模样,你能讨得欢喜么?”

崔缨多想反驳他一句:“有时想靠自己的本事获取,简直是天真的罪过”!可当看到曹植年少乐观的精神风貌,她实在不忍心出言打击。于是便苦笑:

“好好学?说得真轻易,谁教我作赋,你么?”

“行啊。”

“啊?”

曹植见她惊诧的模样,又开始得意洋洋,眼神轻蔑地笑:“监督你治学,二哥跟我说了,我也应下了,从明儿开始,你就跟我一块去东阁听邴先生的课喽!”

眼前人模样,像极了背手撑腰、呼号同伴的一只打鸣公鸡。崔缨笑得合不拢嘴。可是她怀疑自己听错了……前世最喜欢的诗人,竟然要教她吟诗作赋?

月光真的好暗好暗。

可是星光真的好亮好亮。

小崔缨呆呆地望着曹植,仰慕他那双漂亮眼睛里的璀璨星光,那星光,也注定将洒落在她心田,种下希望的种子。想到将来的不可能,她的眼神又开始迷离泛起薄雾,此时此刻,思绪十分凌乱,仿佛置身于红荆棘丛中,既迷恋红色的浪漫,又畏惧带刺的玫瑰。

曹植却突然抬手伸向她脸侧,手心一合——原是抓住一只停落在她碎发之际的萤火虫。

他将手心捂住的萤虫在她眼前放飞,笑嘻嘻的,跟个**岁的孩童一样。

“阿缨,自明日始,你我在府中一处背诗学论,可好?”

崔缨感觉脸颊烫烫的,缓缓抬起右手,想跟曹植行握手礼,但又很不好意思地地摸了摸头发,于是只好比了个OK的手势,然后,小碎步快走!!

远眺空穹,星河流转,夜色正浓,此刻萤火金光聚散,园内微风袅袅,恍若梦境。

一千八百多年后,照耀她家乡的璨星皎月,原来,也曾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夜空悬挂。

曹植还留在原地一头雾水,也试着模仿了OK的手势,呼唤道:“喂!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崔缨笑着并不敢回头,皎皎在她怀中也被颠醒。

她睡得可真甜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