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汉魏风骨 > 第3章 第二章 故人

汉魏风骨 第3章 第二章 故人

作者:Ms林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2 16:50:46 来源:文学城

曹操并没有如崔缨预想的一般即刻召见她。

只是在曹丕帐旁给她安了一处偏帐。

崔缨觉得奇怪,为何曹操没有立即遣送她回清河县?难道是怀疑身份有假?倒也符合他素来猜忌的性格。

在军营里备受照顾,身体恢复得很快。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曹丕发现了崔缨与寻常女子的不同,聊起简单的文学历史,以及军阀割据的往事,竟毫不费力。而崔缨慢慢对曹丕放下戒心,把六年为婢、三年流亡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同他讲起。

天气逐渐转暖,曹操以攻克南皮斩杀袁谭为由,圈地围猎,设宴庆功。他亲率将领,骑射于田林之间。那日清晨,春风微微,帐外尚有些许寒意,除随行将领外,所有人都伏跪于地,鼓乐高响,一队人马威风凛凛、纵声言笑。

小崔缨在后头悄悄探出个头来,远远望去,但见领军之人——身材中等,高约七尺,短须浓眉,眼神凌厉,威武之气萦绕于身。而曹丕与几个青年将军,执弓陪同在其旁,无不神采奕奕。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亲眼目睹一代枭雄策马出猎,崔缨既有按捺不住的激动与喜悦,更有说不清的紧张与畏惧,最后都只能深藏于心。她曾听曹丕谈起,曹军进攻南皮城那日,袁谭亲自迎战,从日出对峙到日中,士卒多有伤亡。曹操久攻不下,正要延缓进攻,参司空军事的曹纯力劝猛攻。于是曹操亲登高台,执桴擂鼓,三军为之一振,遂一举攻克南皮。曹军破城如此迅速,大抵袁府家仆们也未曾想到罢,这才有后来的曹丕进来掠除袁谭家眷,碰巧救了崔缨的性命。

看来清河崔氏,是注定要和曹家人结下不解之缘了。

曹操恣意行猎,一日而获六十三头兽,傍晚采烈而归,在马背上跳起了舞,众人皆高呼“万岁”。崔缨还是只敢在袖里紧捏方巾,躲在偏帐角落偷看几眼,满腹藏着警惕。见曹操领着众将进大帐开宴去了,她才打算回去,却听到辕门口传来一声呼唤。

“崔妹妹——”

只见曹丕穿着便衣,同三个青年男子牵马走来,满是欢愉之色。都是些生疏俊朗的面孔,曹植会不会也在其中呢?崔缨踱步慢走,颔首低眉隐在曹丕身后,不敢言语。

一个壮有姿貌、和曹丕一般年纪的男子,声大如雷:“这小女娃是?”

曹丕笑着将她牵出:“诸位兄弟,这便是我与你们说的崔公女侄。来,崔妹妹,见过几位兄长——”

置身几个高个古代男青年中,崔缨这才发觉自己竟如此矮小。

曹丕指着当中一名叉腰的甲衣男子说道:“这是文烈哥哥,在军中领虎豹骑宿卫。”

文烈是谁?曹洪还是曹仁?还是夏侯什么?崔缨一时凌乱地站着。作为汉语言人,对于三国文学史,她是熟悉的,可此外的三国史,只能说略懂皮毛。

曹丕又指向一名书生打扮的青年:“这是季重哥哥,去年在鄄城应纳贤召而来,才学广博,无所不通。”书生眉目清秀,单手靠背,冲崔缨微微颔首致礼。

崔缨暗笑。这个熟!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里的吴质,曹丕四友搞笑担当嘛,确实是“吴所不通”!

最后曹丕指着先前说话的男子,他身材最高,抱臂站立,傲气十足。

“这是子丹哥哥,也是虎豹骑将领。”

曹子丹,抗蜀大将军曹真,这个也熟,是曹丕死党来着。虎豹骑是曹操部队出名的精锐,两个统率虎豹骑的曹氏宗亲,竟都与曹丕交情不错。崔缨摸摸鼻梁,莞尔罢,旋即大大方方地依次行礼。

众人见小小个子的女孩儿竟如此认真作揖,未免有几分滑稽,不禁笑出了声。

小崔缨眉角微挑,暗道:笑什么笑,你们当真以为,你们面前站着的这个小孩儿,只有十三四岁么?

曹丕将缰绳与马皆交付在饮马人手中,见崔缨目不转睛地盯着,从马上取下的长弓与箭矢,便笑着单手撑起弩,挥手邀请道:“崔妹妹,林里有数不清的飞禽走兽,可惜你未曾同往,一睹为快。时辰还早着,此刻尚未尽兴,走,与我们一道往校场射箭去。”

“我就先入席,代诸位尝尝今日宴中美酒醇香与否啦,祝各位玩得尽兴!”唤文烈的将军笑着舒展着胳膊,朝后挥手,大踏步离去。

“文烈兄!伯仁随军驻城,连你也要舍了我们,独自享受美酒歌舞吗!好不念往日情分!”曹丕抚掌,指手嗔怪道。

“害!他哪是馋着喝酒,分明是前日六博弹棋皆输与你,好不容易今日猎场上捡回点面子,跟咱端起架子来了呢!”曹真哈哈笑道。

“走走走!下回叫上伯仁,咱兄弟几个,猎得上等野味,挑了更好的舞姬,去城里凉馆设宴,偏不叫他了!”

“对!说得好!”

“哈哈哈!”

三人勾肩搭背,往校场方向走去。

小崔缨迈着小碎步,紧跟其后,耳朵极为灵敏。

伯仁?伯仁是谁?

总在人们口中被杀的那个伯仁吗?

到了校场,曹丕与曹真并排站着,比试了一番箭术,还互相不服,比试完箭术还想比试武术。他们就像两个未满十八岁的孩子一样,玩得不亦乐乎,笑得前俯后仰。此时的曹丕,有些颠覆崔缨前世对他的刻板印象,倒真与之前那位成熟稳重的执剑公子迥异。他真的如史书上所写,特别喜欢游猎。

崔缨满是期待地望着曹丕,后者停下射靶,转过身来,抿嘴微笑:“崔妹妹,来,试试这弓。”

一旁的曹真大笑:“丕弟,教她学射?那可是一石弓,怕是这女娃都不及弓高哩。”

“那我便手把手教她开弓。”

曹丕说到做到,他蹲在崔缨身侧,举起长弓,将自己的右手搭在她的右手上,教她牵扯着细直的长弦。这时,曹丕右手大拇指上用以勾弦的玉扳指便显得十分耀眼。

在大学专业课时,崔缨虽囫囵读过《芄兰篇》,却不知扳指在古代又名“韘”,已婚少年戴上,便示成年。

又是一次那么近距离地接触,崔缨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不知不觉便红了耳根。春风吹开她额间碎发,曹丕的呼吸也拂过她耳梢。恍若置身梦境,她有些迷迷糊糊,神志不清。这异样的心思令崔缨慌乱不已,遂全身发颤,转头看向全神贯注的曹丕,却不见其眼中有一丝杂念。想起先前的救命之恩,还有抱着她在风尘扬天的大道上骑马的画面,崔缨不禁心下一动。

曹丕的声音很好听,清脆有力,他手把手地教着她开弓拉弦的技巧,教她摆正手臂姿势,教她瞄准靶心的要领。这些其实早在二十一世纪,崔缨就自己在射箭馆学会了。然而他态度诚挚,显然是将她当作自家姊妹了。

曹真见小崔缨首次拉弦,竟也能开个三分之二的弓,惊奇道:“嘿!看不出来,这娃娃力气还蛮大的!”

是啊,这么多年的辛苦,怎会白受呢?

依汉制,一石约为六十斤,十来岁的人一次拉个四十斤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子丹,我早跟你说过,不可小瞧了她的,”曹丕笑着抽出一支羽箭,递给崔缨,“来,试着射一次。”

前世在射箭馆玩过不少次,平时也爱玩射击类电子游戏,崔缨自然应有些箭术功底在身。那弓倒是寻常的猎弓,不甚重也不甚轻,小崔缨娴熟地拈箭上弦,对准靶心,正想着给他们露两手,便想当然地放手一射,结果却大跌眼镜——箭未到木靶,就已经跌落于地了。

拙劣的表演引得他们一阵狂笑,崔缨颇不服气,自顾自继续习射。三人却开始在一旁闲叙起来。

“南皮一战,告捷在即,周遭仍有不少残寇部曲。司空怕是还要留在此地,等待熙尚两兄弟的动静。”吴质说道。

“哎,河北初定,司空既领州牧,尚有诸多整顿之事!”曹真用力拉弓,一箭中靶,“此时说收军回邺,还为时甚早!”

“尔等不知,昨日家父已允了我先行返邺。”曹丕得意地笑了。

“噢?可是为了办你那桩婚事?”曹真兴奋不已,“哈哈,那可不能少了我跟文烈兄啊!明日就启程么?”

婚事?崔缨惊愕得停住了手。

是啊,历史上的曹丕,不就是在曹军攻破邺城时私纳了袁熙之妻的吗?——那个色衰爱弛,无端被赐死文昭甄皇后。

崔缨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甄氏之死顿时让她想起史书中曹丕刻薄寡恩的本性。

曹丕的本性提醒着她曹丕登基称帝以后曹植遭遇的打击。

历史上,甄氏并未曾留有名字,“宓”字不过借用了神话中洛水宓妃之名。什么与小叔子暗通款曲的甄宓,全然是中唐以后小说家们的附会之谈。大约迎合了俗众最爱听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吧,人们又怎么愿意接受,那样一个乱世丽人,无缘无故就被她的夫君赐死了呢。恰巧此时,偏他们老曹家出了个千载难有的天才诗人,偏他以爱情题材为表象写了篇惊绝后世的《洛神赋》。于是乎,什么假托洛神寄寓对君主思慕,什么悼念亡妻,什么香草美人譬喻理想也无人在乎了。

流言蜚语重若泰山,压在古人身上更是比棺材板还重。文人尊严不容污蔑,文昭甄皇后若确是个贤妻良母,也该受人怜惜而非诽谤。褪去宓妃光环的甄氏,有着良好的品德,依旧可以在历史书页上光彩熠熠。

曹操大军是在去年八月攻下邺城的,正娶非私纳,想必这次得胜回邺,曹丕是要给她一个正式的名号了。崔缨低头暗想。

“一定一定!我正要请诸位亲朋与我一同返邺呢!”曹丕笑着抱拳,满面红光。

能娶到中山甄氏贵女,他一定很高兴吧。

崔缨突然变得头脑无比清醒。

曹丕不仅娶了甄氏,后面还会有聪慧多谋的郭女王入住东宫,称帝后更是有薛灵芸等一众妃嫔。她这二十一世纪来的女青年,确实不可能会和他有情感上的纠葛。可之前那心下一动的感觉到底是什么呢?崔缨凝眸,奋力胡乱拉弓发泄了一通,随即冷静下来细细思考问题,做出判断:

她对他确实没有非分之想。

受了那么多年的苦,突然被真心善待,难免会满怀感激,更何况是三国时期,史书上重笔留名的魏文帝呢?大学在认识曹植之前,其实崔缨也曾对他的诗赋文动心。甚至更早,是高中时代。

近日相处以来,曹丕就像个兄长一样陪着她,多少也满足了她前世童年渴望有亲兄长照拂的愿望了吧。这样看来,崔缨最想和曹丕讲的一句话,应该是:

谢谢你。

欠人情不是欠感情,救命之恩,将来她一定会还给他,却不可以报恩为由纠缠困扰他。

崔缨很惊诧,自己那么快就想通了,到底还是做个明白人更舒服。于是她莞尔一笑,继续上弦玩弄弓箭。接连着射了好几次皆未中的,她有些烦躁泄气,究竟是经年未练,致使箭术生疏,还是当下年龄尚小、体力不济呢?

曹丕鼓励了几句,让她自个玩会儿,便拉着曹真吴质他们进大帐赴宴去了。崔缨自觉无趣,便抓了两支箭,扛起那张马弓,在军营里四处转悠,最后坐在一堆圆木上,眺望天边云霞。

夜幕将临,寒风骤起。

前世的崔缨,素喜历史上善使弓箭的武将,从西汉的飞将军李广,到隋唐的王伯当,再到水浒里的花荣,他们无不是英姿飒爽、箭术高超。于是上大学后,自己隔三岔五便去市里的射箭馆训练玩耍,几年下来,也算掌握了一些基础本领。如今,亲自体验了汉末这个战争年代,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无论男女,确实都该学些武艺防身。

想到这,她抽箭开弓,对着辕门上一根细柱放箭。辕门距约五六十步,这次出乎意料,箭镞深深扎进了那根细柱,崔缨激动地跳将而起。

她在心里大叫:哈哈!看吧!我并非实力不济,一定是刚刚太多旁人在侧,难以凝聚心神呢。可惜,曹丕并不在场了。

她有些得意忘形,笑嘻嘻地跷起腿,伸了个懒腰。忽而听得头顶一声尖厉的叫声。

抬头,但见穹顶茫茫,一只苍鹰盘旋于空。

原本崔缨也只是不以为意,谁料那只苍鹰竟不停悲鸣,愈飞愈低,最后竟落在了辕门之上。

崔缨暗自大喜,心跳加速,手心发痒——不能放过!不能放过!这可是难得的活靶子!

于是她精神抖擞,小心翼翼地拔起第二支箭上弦,瞄准那只苍鹰。正要射时,那鹰似乎瞥了她一眼,咻咻间振翅高飞,越过她头顶。

崔缨艰难举弓,不断调整方向。

它孤独地飞翔了许久,终于收起双翼,匍匐在正帐帐顶。鹰唳声,声声悲怆,令人动容,好似一妇人的哭诉之音。

此刻崔缨满脑子都是这个练手的活靶子,哪里想得起自己张弓对准的方向。

额间冒出不少细汗,她用尽浑身力气,紧扣住弦,再次对准那只苍鹰,一咬牙,便松了手中的羽箭。箭矢如飞,苍鹰应声中箭,恰巧被射中短喉,从帐顶跌落下来。

可崔缨万万没想到,正是那一刻,大帐门帘被掀开,走出一众人来。

崔缨登时吓白了脸,被她射杀之鹰竟不偏不倚,掉在曹操面前!

崔缨瞬间想起康熙时期赫赫有名的“毙鹰事件”!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她身上,她这个来自异世界的小女孩儿,只敢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长弓从她手中跌落也未察觉。

对上曹操那犀利的目光后,崔缨心乱如麻,恍若被火焚身。却见一旁的曹丕,努力给自己使眼色,崔缨这才回过神来,“扑通”一声伏跪于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