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汉魏风骨 > 第152章 飞夺浦阪津(1)

汉魏风骨 第152章 飞夺浦阪津(1)

作者:Ms林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20:05:28 来源:文学城

次日清晨,曹军向着潼关方向,开始急速行军。

只因一路多险峻高峰,林木繁密,昏昏不见日光,曹操疑心马超狡诈,会派人穿行华山,提前在湖县一带设伏。

沿路山坳里,大雾弥漫,遍生蔓草蓁丛,士卒们脚踏着枯萎在石缝边的卷耳,铿锵有声地前行,也不顾露水打湿了他们的行滕。崔缨牵着小马驹,抬臂擦汗,不知不觉,已有些许日晕爬上头顶。

抵达潼关时,曹军上下安营扎寨,严整检兵,做足誓与叛军“决一死战”的架势。而徐晃朱灵二将营部,却潜遁得无影无踪,托名曰“征粮”“巡哨”去了。马超等人听闻曹操大军抵达前线,日夜在潼关城墙下叫战,轮流谩骂“曹贼”“汉贼”类语,曹操笑着并不作理会,仍命众将坚守勿战。

那是八月的一个傍晚,夕阳伴着微风,十分暖和。

崔缨跟着掣刀在腰的夏侯尚,漫步在军营里,谈笑风生。

“有意思,这马超果真如传言般狡诈,日日在城楼下叫骂,就为了激怒丞相,让丞相率疲惫远行的中原军,来和他们养精蓄锐、坐守华阴的强悍骑兵相抗,这番运谋,到底有别于寻常的西凉将领啊。”

“嗯。”夏侯尚微微点头。

“哎——”

崔缨跳到夏侯身前,大幅摇摆起双臂,倒着走路,脸上洋溢着快活的气息,她急切地询问道:

“听闻前日他来城外时,你也登楼见着了。冷将军,快给我说说呗,这锦马超,是否武艺高强威风凛凛呢?是否气度不凡俊美无比呢?是否也戴着羌人的鬼怪面具呢?”

夏侯尚抱臂笑道:“你又来作怪了,这样贪恋男色,军中但凡有点姿色的少年,这几日都被你唬跑了。”

“我认真的!”崔缨竖起食指,露出机灵的眼神,“嗬!响当当的西凉锦马超——乃开国功勋、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也!羌胡西域,无不颂扬其‘神威天将军’之名——”

崔缨继而狡黠一笑,诙谐地玩乐道:

“我可是听说,丞相见了关外雄兵,连连对左右赞叹,真真想收这马儿为养子呢!”

夏侯尚冷哼:“传言多不实,真人相貌,不过就那样。”

“那麽,伯仁兄与这位锦袍小将,孰高?孰美哩?”

“……”夏侯尚颇有愠色,并不搭话。

崔缨见他激将中计,哈哈大笑。

“看来,你也是跟着子桓待久了,只尽会捉弄别人取乐。好了,别玩笑了,办正事要紧,前面,就是子廉将军的中帐了。”

夏侯尚掸了两下她的额头,自顾自向前走,迎面遇着两个中年男子,从曹洪的营帐帘里走出。

正是典军校尉丁斐、督军粮御史杨沛。

夏侯尚与丁、杨二人互揖罢,崔缨也跟在身后拱手礼敬。

丁斐问道:“我等受唤来此,却不曾见着曹将军。不知公子可知将军去向?”

夏侯尚微笑:“曹将军并不曾传唤二位,是某,擅作主张,特请相见。”

丁斐躬身再拜:“敢问夏侯公子,有何公干?”

“丁伯父,你我与丞相,皆是乡人,何须如此客气!小侄闻听,此次西征,伯父升任典军校尉,总摄内外之事,早就有心来看望伯父,只是一路忙于辎粮押运,这才疏忽了情分。又不敢贸然前往丞相营部叨扰,故有此请。”

丁斐摸着长须,笑吟吟道:

“公子有心,来时早听杨督军提起了,公子所献‘台账’与通讯新法,这几日试行甚佳,果真军国少俊,年轻有为啊!”

杨沛在旁亦致礼道:

“夏侯公子所献二策,丞相已悉数采纳,尤其是计粮新簿,数日来运转便捷,营中风气趋善,老臣代全军将士,谢过公子了!”

崔缨听了,得意地跟夏侯尚使了个神色。夏侯尚也略有些惊诧,起初他并不曾寄托什么希望在这些的,现在,似乎还引起曹操不小的注意了。

丁斐眼色很好,他早认出隐在夏侯尚身后的崔缨身份,便露齿笑道:

“公子是深受夏侯大将军宠爱的亲侄,是聪明人,有些话,老夫就直问了——公子今日相邀,可是有话要我带与丞相?”

杨沛揣手藏进袖子,不知喜怒。

丁斐更是恃老,面露傲气,复前一步,毗近晚辈夏侯尚身侧,悄声道:

“公子郁郁久沉于人下,前次随征,无功反伤。此次西征,可是欲博功勋,在丞相处求取近官之职乎?虽敬称伯父,老夫却着实未见这贤侄‘贽见之礼’,焉敢担这一声‘伯父’之名啊?呵呵。”

声音很小,但崔、杨二人都能听到。怯得崔缨都有些耳赤,不敢直视那督军杨沛凌厉的目光了。

夏侯尚似笑非笑,眼光在丁、杨二人之间流转。忽而负手,摩挲着指尖。另一只手,轻轻推开了丁斐。

“伯父似乎误会了什么,小侄并无私话要传达给丞相。今日只与杨督军相约,交谈粮草事宜。哦对了,弘农新征了不少牛羊马,驱赶至潼关,这几日,不少宿卫争抢着想换坐骑。烦请丁伯父走一趟,若遇着犯事的,还须管教一二。”

夏侯尚说着,便邀着杨沛去往别帐。

丁斐迷惑不解之际,崔缨却在他身后拜道:

“丁伯父,有礼了——”

丁斐回神,负手打量着她,皮笑肉不笑道:

“女公子,清河公女侄,前年在谯县时,老夫见过你。”

崔缨也学着夏侯尚打哈唱喏,摊掌作个手势:

“伯父身居要职,这军中谁人不知?但凡伯父之言,丞相多有听从。今日,实是我请伯父有事相商,念在家叔的面上,请伯父这边说话——”

丁斐这老爷子,虽不同于孔桂的顺媚语态,更有几分涵养,但都倚恃曹操宠幸,从不轻易把曹氏夏侯氏公子放在眼里,更何况是崔缨这样的外姓养女。

“女公子口气不小啊,何事如此神秘,也能唤使老夫了?”

崔缨汗颜,但还是再次拜揖。

丁斐想起崔琰典选官吏,也不敢说过多不满之语。便甩了袖子,只朝着圈养牛羊的后营去。崔缨快步跟上,一路小跑,一路攀谈。

二人来到圈篱边,只见一群群牛羊马,黑白相间,被养得膘肥体壮,从夕阳下的草场外,陆续进寨,军吏呵斥驱逐声不绝。

“丁伯父,从前那桩鬻官案,全由毛玠查办,与我叔父无关啊。我自知伯父清白,伯父怎可因我叔父与毛玠同在东曹,便对我有偏见呢?再者,当年丞相并未治罪伯父啊。”

“呵呵,令叔是清廉诤臣,老夫是贪贿小人。老夫与尔等崔家人,有何话可言?”

“哎呀,丁伯父!丁校尉啊!瞧您这话说的。”崔缨满脸堆笑,“我与夏侯小将军,都是跟伯父一般通透的,实与东曹不同流。”

丁斐捋须笑问:“此话何意?”

崔缨转着眼珠子,觉得自己有十二分当奸佞的潜质。于是附在丁斐耳边,直接把曹丕找毛玠替夏侯尚调官,却被杜袭举报的事给抖了出来。

“那样的闭门羹,这朝中,可不止伯父您一人尝过滋味呢。西征汉中,咱可都是自家人,您说,倘有绝佳的立功机会,不得‘精诚合作’么?”

丁斐笑了:“我道呢,从前夏侯大将军帐下威风凛凛的军司马,今年如何作了运粮的闲职,替曹子廉效命,还经管牛马这等琐事。看来这位军国才俊,到底还是有升禄之事求于老夫啊。”

崔缨低下头,并不做声。

杜袭是颍川名士,曾被钟繇表为议郎参军事,后经荀彧推荐,被任为丞相军祭酒,与崔琰交情甚好,说是门生也不为过。夏侯尚被举报一事,未尝不是崔琰有心匡正曹丕的世子僚属,默许杜袭去曹操那里弹劾。而夏侯尚从始至终也是淡然接受。

“丁伯父又说错了,今日确实是我欲与伯父交谈,并不干他的事。”

丁斐嘴角轻扬,眉目间,多少沾点他挚友曹操的气质。

“女公子在中郎将府,周转得不错,确有几分本事,竟能与儿郎般从征,参预政务了。只是这‘精诚’二字,老夫着实不解。”

崔缨指着圈栏里成群的牛羊说道:

“秋季多雨雾,林木潮湿,若制成舟楫,浮力减弱。伯父请看,这些弘农供奉的军资,都是当地牧民以夏秋丰草饲养的,若在供粮屠宰时,留下革囊,或能制成皮筏,以供北渡黄河之用,决然要比寻常木筏要好用得多……”

话未说完,丁斐已经震惊了。

“女公子知晓丞相偷渡之谋?”

“伯父且听我说完,这皮筏兴造之计,非献给叔父您才能奏效。”

“此话又怎讲?”

“牛羊马数千,羊皮载重不及牛皮。但若要在军中大规模宰杀耕牛,夏侯小将军并无此力,还须经由丁校尉,得丞相授意。”

丁斐渐露得意之色,抚须沉吟片刻,故作声腔道:

“皮筏之计甚好,想必是夏侯公子所谋了,如此说来,若渡河后论及功赏,老夫却要与你二人同分此功了。”

崔缨笑道:“非也,此计只是我拙见,只告知伯父一人。事若成,或可用于危急,我与伯父对半分功。”

丁斐笑眯眯地看着她:“那么,女公子从老夫这,还欲图何求呢?”

“伯父真是聪明人,说话当真痛快!”

崔缨拜谢道:“实不相瞒,小女子还有事相求。”

“请讲。”

“骑都尉孔桂,此人,伯父应有所接触?”

提起孔桂,丁斐似乎腰杆都更直了,早把毛玠评价自己的话抛诸九霄云外,愈发洋洋自得起来。

“孔叔林,老夫自然认得,这小子,是天水人!姑息人主,至乃无德而荣,无功而禄,算不得什么,比夏侯公子差得远了!”

崔缨讪笑:“晚辈有一稚幼猜想,孔桂曾做过那西凉将杨秋……的娈童……咳咳,我是说,杨秋的家臣,那么,他的旧主定然对他有所依恋。如若我们能买通说服这孔桂,让他潜入关西军中,或可成为策反杨秋的重要一环。即便不能策反,也可做得内应吧?”

丁斐听了,哈哈大笑。

“离间计么?女公子啊,你未免也太高看了小子了!如今他受信于丞相,春风得意得紧啊,与诸侯公子亲密无隙,有时连老夫也不放在眼里呢。赂使他作内应?只怕这等贪生怕死之辈,赚了姑娘的钱财,连个屁影都找不着呢!”

“这样啊,那看来是我想当然了……”

谋划了几天的策反计,被人三两语浇灭了,崔缨有些惘然。

丁斐双手负立,凭风凝望着斜阳下的牛马群,有心捯饬起长辈的架子。

“女公子既有宠于丞相,别于一般公府之女,又曾听平原侯多次于人前夸耀你,老夫且考考你,这火牛阵,你可识得?”

崔缨赔笑道:

“那是战国时的事了。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攻破齐国七十余城,仅莒城与即墨未被占领。齐将田单散布流言,使燕国改派骑劫接替乐毅,田单又收集千余头牛,披五彩被褥于牛身,牛角绑尖刀,牛尾系浸油苇束,趁夜点燃牛尾驱其冲入燕军营地,配合五千士兵及城中敲击铜器的百姓夹击,燕军溃败,骑劫被杀。齐军反败为胜,收复七十余城。”

崔缨顿了顿,仰头却问:

“丁伯父的意思,是要建议丞相,仿效此阵?”

“对,这几日,丞相并不为北渡之事发愁,只愁西凉骑兵悍勇,以及他们的铦戈锐利。若能发挥火牛阵之功效,想必能对西凉骑兵有所冲击。”

“可动物没有不怕响声的,如果没有经过特殊的训练,这些家畜牛羊,听到喊杀声起,它们定会惊慌失措,四处奔逃。”

“女公子果然机灵,这样的话诓不了你。”

丁斐笑道:“没错,牛这种牲畜,既胆小,又胆大,遇危急场合,则乱奔无序。但只要给它们指明一个方向,它们就会一往无前地往前跑。女公子只会读这‘书中之史’,却读得太少这‘军中之史’。火牛阵若要施行,必须用木枷将两三头牛固定,这样,它们就只能往一个方向跑……”

崔缨:“可军粮本就供应不济,牛马阵去冲击西凉军,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了。”

“对喽,所以女公子适才所建议,做什么牛皮筏,即便丞相同意,也只能做几只而已了。”

崔缨听了,十分地失落。

那时,她并不知晓,自己随口献的牛皮筏计,即便只造了几只,也在后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时她所怅惘的,还是自己绸缪数日,终于明白,纸上谈兵终究抵不过,丁斐这样随曹操征伐多年积攒的经验。

也无怪夏侯尚只把自己说与他的锦囊计,当作儿戏并不上心了。那前几夜,他还这样专注微笑地听自己吹牛皮?想到这儿,崔缨有些兴味索然。

崔缨与丁斐二人正往回走,回到中帐,恰巧与夏侯尚、杨沛等人会和。后二人却似乎交谈甚欢。于是丁斐、杨沛辞别而去。

看着杨沛这样忠厚干练的老臣都被夏侯尚摆平了,崔缨有些不服气,甚至有些懊恼,觉得杨沛这样好的察吏,不知不觉被自己推给曹丕党去了。

夏侯尚微笑:“怎么样?事办成了么?”

崔缨挑眉:“你也不问我,跟丁大人谈了什么鬼主意?”

“听你这语气,那么,就是办砸了。”

“……”

崔缨不乐。

“走,趁还未天黑,去校场教你练剑去。大战在即,我可抽不了身来护你,自己要多珍重。”

夏侯尚说着,就很自然地揽上她的肩膀,被崔缨后知后觉,躲闪开了。

暮风习习。

“伯仁公子……”崔缨嗫嚅道,“我与公子植的关系,你并非不知晓。今后除了公事,还是保持些距离为好。”

夏侯尚冷冷一笑。

“私情若能分明,你我之间,便合作不得公事了。”

说罢,夏侯尚自顾按剑阔步,朝着校场方向去了。

崔缨想了想,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确实切实地考虑了战场情况,自己剑术疏忽,确实应该把少年时曹丕教的都捡起来,以免重蹈赤壁险境。于是崔缨紧跟上去。

二人离校场还有一段距离,就听见军士们欢呼雀跃的声音。只见众人围观着校场,场内二十几个便衣装束的男子,在夕晖下,正迈步奔跑,踢玩蹴鞠。

拨开人群,崔缨赫然望见,场中熟悉的面孔——正有曹植、杨修、刘桢和孔桂。与他们这些青年对阵的,则是曹洪和刘勋等长辈。两两阵营,或腾跃翻身,或疾奔抽腿,玩得不亦乐乎。

崔缨有些心冷。

我用尽为数不多的智力与人博弈,只为奔赴我们的将来。你却初到潼关,不顾大敌当前,只管跟新朋友孔桂玩蹴鞠么?也是哦,丞相宠着你,你一个嫡公子,要怎样在军营作耍,战后镀了层金就舒舒服服地回去,曹操帐下文武,谁又敢微词一句?

这时候,曹植已经望见栅栏外的崔缨,他本也是笑意不减、活力四射的,可看见夏侯尚在一旁陪着,曹植眼中闪过一瞬不乐,旋即又全身心投入蹴鞠竞赛中了。

“德祖——这里!快将蹴鞠传我——”

“公子接着——”

曹洪这时却灵活地拦住球,笑呵呵道:“好侄儿,让我来教你罢,当年本将军,可是踢赢过你父亲的!”

话毕,孔桂已经眼疾手快,在曹洪脚下抢走了那球,灵活舞动,弹上大腿和胳膊,最后,轻轻松松,便用头顶着蹴鞠,飞进了架洞。围观军士纷纷鼓掌叫好。

“好——”曹植大喜。

“哈哈哈,子廉叔,服气不服气?你又欠我十贯钱了!”

曹洪兴致盎然,正要再与曹植比试。忽听人报:

“丞相到——”

崔缨连忙随众人齐齐拜迎。

曹操今日似乎心情十分不错,他身着常衣,笑眯眯地踱步至校场,身侧跟着一名年纪相当的长者,身姿英武,面阔额圆,颇有福禄之相。曹操见了这样的场合,并不恼气,只是满脸欣慰地望着曹植和杨修的身影。

曹植左手夹抱着蹴鞠,兴高采烈,神光焕发,远远跑来叫唤道:

“孩儿见过父亲!——侄儿见过窦叔父!”

窦辅搀扶着曹植双臂,打量着曹植装束,笑呵呵道:

“哎!子建不必行此大礼——这一身汗呦,哈哈哈,孟德,你瞧这孩子,多像咱们年轻时啊……”

“是像!”曹操带着嗔意朗笑,指着曹植道,“跟孤当年在洛阳时,一样顽劣!”

“孟德呀,这孩儿们嘛,热闹些,总归是好的!马上能随征塞外,马下踢得蹴鞠小球,何况,这子建又写得锦绣文章,孟德生此虎儿,真是有福之人啊!”

曹操大笑,拍着曹植的肩膀道:

“儿啊,你窦叔父,可是桓灵年间,名震四海的窦大将军之后,今后军中之事,可要多向你窦叔父指教啊。”

曹植神采奕奕,再朝窦辅深揖:

“‘三君’名臣,国士无双。父亲放心,孩儿记住了!”

窦辅笑着,命人端上一套环锁铠甲,在夕阳下散发着熠熠的辉光,吸引众人的目光。

“子建啊,来——”

曹植抿嘴轻笑,耸肩上前。

“叔父这是?”

“适才,我与汝父,以及冯翊人: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对弈围棋,你父亲一对多人,每场皆胜,唯独与我对棋,却卖了破绽,将此战利品让与我。叔父已经老喽,哪还能像你们年轻人一样,拼杀在前头呢?”

窦辅说着,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已抚上了曹植细嫩的掌心。

“好孩子,来——这套环锁铠,叔父今日赠与你,且穿上试试!”

“不可,叔父,您与我阿翁交情深厚,这是送你的啊!”

曹植连连谢辞,在得到曹操浅笑点头示意后,才渐渐接受窦辅的好意。

曹植感受着那双宽厚手掌的温存,目光却在曹操处流连,他在夕阳光照中笑着,笑得眉眼满溢幸福。似乎青春赛场上,他就是托举蹴鞠的夺魁者,仿佛亲昵赞扬他的才能的人,不是眼前这位长者,而是长者背后,那让他又敬又畏的尊者。

父亲,孩儿一定会如您所愿,蹈经略史,成为我汉家天下——无双之国士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