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汉魏风骨 > 第150章 兵行函谷关(2)

汉魏风骨 第150章 兵行函谷关(2)

作者:Ms林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20:05:28 来源:文学城

秋夜清凉,星光璀璨。

函谷关城楼顶,玄色旌幡随风飘扬,猎猎呼啸,衬得罴熊绣纹张牙舞爪。曹军旗帜下,孤身立着一名矮小瘦弱的姑娘,正对着城楼外的满目群山,吹响筚篥。巡逻的值夜兵卒,踏着整齐的步伐,靴声刺耳,从她身后经过,也不能惊扰半分。

月色如霜,铺满锯齿堞墙,管弦幽咽,回风悲声,吹得城下白沙似雪。崔缨远望,望见崤山群崖边上,参差丛生的乔木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一夜征人尽望乡。

再过三年,她在这个世界的年龄,就比上辈子还要长了。

崔缨缓缓将唇口移开筚篥,低头端详,自己翻覆的手掌,每一道纹路与疤痕,都清晰可见,早年习剑的痕迹,都已磨消不见,只剩常年握笔起的手茧。

后世的回忆越来越模糊,想存活的执念却越来深重。

汉中之战,千里奔袭,斗马超,虽是恶战,但曹操会赢。崔缨可以不必像赤壁一样,过多担心战局。就像剧本杀走本一样,按照既定剧情走完,就能顺利回到邺城。

可关键是,她要怎么敏锐地捕捉战时细节,知晓恶战“恶”在哪里,才能在不改变格局的前提下,赚取经验加分,拿到原始基金,然后光明正大地乘车离开中郎将府,经营她崔家的家族产业?

崔缨确信,只要在这场汉中之战展露锋芒,便能让曹操重新审视自己,而不是随便扔在自己儿子的府上,充当个文学伴读。

崔缨想告诉曹孟德:她,和卞兰等爱好文章的宗族子弟,不一样。

我一定会更强。

于是眼神跟此刻握紧的拳头一样坚毅。

“军师团和将军们吵得正精彩,怎么,不请你的曹四公子,带你去凑凑热闹呢?”

夏侯尚披着白袍,登上城楼,远远隔着说道。

崔缨见他走近前,便把筚篥插在腰间,挽臂站定,回话讥诮道:

“那你呢?您可是夏侯渊老将军的亲侄子呀,怎么,丞相在函谷关,开这么重要的帐议,都没召您去旁听?”

夏侯尚嘴角上扬,不紧不慢,靠近四四方方的堞墙口,凭风凝望。

“今晚的月光,很好。”

崔缨也被一阵凉风吹得面庞温热,于是兴致忽起,又拈着筚篥吹起来。夏侯尚见她肯为自己演奏,很是高兴,就这么背靠在堞墙口,静静地听着。

“初见时,你可比现在野蛮多了。我还记得,当年你送我一盒什么‘军棋’,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去营里玩一把?”

崔缨收了筚篥,笑道:“你玩不过我。这次,我要改规则了。”

“哦?”夏侯尚听出崔缨话里有话。

“白日听人说,丞相派张郃将军领先锋,引兵往潼关去了。”

“是有这么一回事。”

“我还听说,关中十将,听闻丞相率大军开往潼关方向,拢兵齐齐聚集华阴。”

“打探这些做什么?”

崔缨得意地绕到夏侯尚身后,低声道:

“丞相用兵,素来诡谲变化,面对如此强悍的西凉军,怎么可能会选择在潼关开战,正面与马超对抗?这里头的蹊跷,我真是很好奇啊。”

夏侯尚点头赞许,饶有兴致地听下去。

“关中联军,被钟繇一惊,仓促起兵,并没有严密的统属关系。且诸侯间各为己利,不过是图谋盘踞地方,为了保存实力,肯定不愿主动出击,折损自家兵力。我可是打听到,在被曹仁将军防御了几次猛攻后,这些诸侯们,连月来,流窜各州郡,劫掠财富,又攻打长安不下,逡巡不定。见丞相亲率兵来潼关了,才又四面八方汇聚过来。

“我观察到,丞相每听人报敌军增援一部,就面露喜色。起初我猜想,诸侯分散关中,要两三年才能平定,现在正合丞相之意。可又觉得没这么简单,对于丞相真正的克敌战略,我在这城楼上,想了很久都没想明白。你不妨跟我说说,你和子桓哥的推断?”

夏侯尚轻轻拍掌:“你这套猜想,若教给你那曹四公子,去跟丞相说了,定能得嘉赏。”

“我不教,我犯不着,在曹丞相那里找死。且军政上的事,他惯来只听他幕府手下的,我一说他就炸毛。”

崔缨仍在心里与曹植怄气。

“那你凭什么觉得,我会知道丞相的战略?”

“我相信你知道。”

崔缨匿笑,靠在堞墙口,独臂支着脑袋,就这么看着夏侯尚。

一句话,哄得夏侯尚忍俊不禁。

“快说吧,你们和徐晃将军商量的,到底是什么?”

夏侯尚凑近崔缨身侧,俯身耳语道:

“别以为跟我示好,我就会告诉你这机密。”

崔缨只揪住他的白袍,媚眼笑:

“我们可是交易啊,大兄弟,这样吧,你就……稍微提示一下,我对你那幅司州图还有印象。”

“交易什么?我忘了。”夏侯尚笑着逼近前,被崔缨挡推下。

“你先说你的!不许碰我!”

夏侯尚抖了抖肩膀,直起腰,随心所欲地说道:

“潼关地处四郡交界,丞相进攻关中,无非是有三条路线:其一是中路,沿大路,经潼关进入;其二是北路,出河东,自浦阪津西渡黄河;其三是南路,先南下宛城,绕道武关、蓝田迂回进入。第三条路,路途过于遥远,并不作选择。”

崔缨一点就通,以拳击打掌心:

“我明白了,丞相的战略目标是,北渡黄河,夺取浦阪津,再南下渭河,与关中联军相峙!可要是一开始就去浦阪,准会打草惊蛇,现在虚兵增援潼关,就一下子,能把联军各部都吸引过来了!啊啊,丞相这是……这一招,叫声东击西啊!”

夏侯尚温和地看着崔缨,笑着继续说道:

“潼关本名冲关,河自龙门南流,冲激华山,故以为名。距华阴县东北三十九里,有古桃林塞。上跻高隅,俯视洪流,盘纡峻极,实谓天险。河之北岸则风陵津,北至蒲关六十余里。河山之险,迤逦相接。自函谷至于潼关,高出云表,幽谷秘邃,深林茂木,白日成昏。

“缨儿,你想想,若是在潼关不敌马韩铁蹄,我军退守函谷,要是被追上,都是极其危险的事。”

“我懂这个!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哈哈,就是潼关一带险隘,很难开展运动战和机动的游击战嘛!”

崔缨话里奇怪的名词,让夏侯尚一头雾水。崔缨察觉到自己与他聊得过分投机了,便敛住笑意。

过了许久,崔缨才又感慨:

“他也背记得这些关隘,怎么就无心研究这战略呢。”

夏侯尚听了,带着十二分得意,说道:

“他岂止是无心,那书呆子,根本还是太嫩,背的东西都是死的。他要是有心像我一样,实地走一遭这潼关,再跟马超铁骑交战,亲身感受下敌人行军,就不会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固见了。”

“只看书上那些东西,倒底会教坏人啊。”

“交友太放纵了呗,你没见着,白日他又跟那个孔桂待在一起了。”

“别只说人家啊,你跟典军校尉丁斐,还有那个丁仪,不也走得近么?”

崔缨哂笑道:“难怪杜袭,会跑到丞相那儿,告你的状……”见他变脸,便不说了。

夏侯尚冷哼道:

“丁正礼与我刑学交好,是多年深交了,他确有这方面才华,能力有目共睹。丁斐贪赂,做了典军校尉,总摄内外,与曹洪、刘勋等人交好,确实不是什么好货。但此人与丞相同乡,遇着时,自然还是要礼数周全的。至于那孔桂,就更是类同优伶了,别看他现在受宠,实则虚浮无权,跟丁正礼,没得比的!”

“那孔桂,摆明了是跟高俅一样的佞臣!”

崔缨见夏侯尚把自己想说的都说了,也不避曹洪、刘勋等军中豪右之威,于是好感倍增。

心想:这头要是长在曹植头上,该多好。

夏侯尚继续柔声地跟崔缨聊天,又给她讲解孔桂、杨沛等人的来历明细,以及行事风格云云。

“等等,你说那孔桂,曾是杨秋派去许都的使者?”

崔缨十分惊喜,追问他道:

“杨秋不是联军十将之一吗?”

“没错。”

崔缨计从心来,马上想到孔桂和丁斐贪财这点可以利用。以孔桂与杨秋的关系,或可策反杨秋,在临阵大战中倒戈。

通过接近贾诩,介入曹操帐下的指挥团,孔桂——或是个突破口。

崔缨越想越兴奋,业已计定,很感激夏侯尚,下意识想跟对方握手,又缩了回去。

“明日行军,你能把丁斐叫来辎重营里吗?我想跟他见一面。”

“可以。”

“就不问我缘由?”

“我信你。”

夏侯尚笑着,补充道:

“先前还以为,你说的约定,是玩笑话,现在,我真是太好奇你崔缨怎么履诺了。缨儿,你看着自信满满,想来这些时日,一路辛劳了。”

崔缨听了这样的温存知心的话,如同一脚跌进了白云里,面上却依旧风平浪静,不希望被他看出内心的欢愉。只好装作若无其事道:

“这算什么,我真要送你夏侯尚的‘锦囊妙计’,还在后头呢!”

“何计?”

崔缨浅浅笑,踮起脚尖,就弹了两下夏侯尚的大额头。

“一个,叫做‘台账法’,另一个,叫做‘二进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