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汉魏风骨 > 第130章 闺中长相诀(1)

汉魏风骨 第130章 闺中长相诀(1)

作者:Ms林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22:18:21 来源:文学城

冷酒积腹,胃反难忍,一出门崔缨便直扑花坛边,止不住地呕吐,总算清醒过来些时,却欲哭无泪,只是悲凉着脸。

“为什么,你要跟二哥说那些话?”曹植站在她身后,隔着两步远都能感受到怒气。

崔缨步履不稳,扶着石沿直起身子,睁直了眼睛。

“你信我么?我有更长远的计划……子建,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回到你的身边……我虽走入了黑夜,却在向月亮奔去。”

曹植摇摇头:“不知所云,我只想问你一句,适才你对夏侯尚,是真情还是假意?”

崔缨虚弱地闭上眼,落下一滴浊泪:“但求真情,叵耐假意。”

曹植仍是迷惑,他俯身握起她的手腕,用力掐紧:“走,不论有什么难言之言,跟我去面见父亲,我正式求父亲将你许配给我!”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许配”二字,崔缨犹如触电般跳起,迅速甩开曹植的手,低首怯怯地后退数步,连连惶恐地摇头道:

“不,不,还不能够……”

“阿缨!”曹植惊愕,“你到底在犹豫什么?”

崔缨努力让自己的言语表现得足够冷静与理智:

“是这样的,子建,你说你想要与我崔氏联姻,可你并未真正爱过我,迄今为止,我感受到你最大的感情就是‘怜悯’——那不是爱,是一种人性之本能……好,就算你们这个世界谈情说爱是一种过分的奢求,那就讲婚姻——你知道婚姻是什么?子建,你才二十岁啊,婚姻是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合资经营,是两个家族投资再开一支新脉系,是唇齿相依,你死我亡,是我有作为妻子的义务去推动崔氏家族全部的影响力,去维护你曹氏军阀的利益!而一旦你我两大家族之间,存在政见龃龉或价值分歧,必定走向虎吞狮以称霸的结局……子建,嫁给你,我会有性命之忧的!不是你不好,是现实当残酷如是,你明白么?”

曹植哑然,过了很久,只是叹息道:

“阿缨,请对自己自信一些。”

“我对你同样不能绝对信任。”

“这才是这些时日你的真心话吧?”

“……”

曹植黯然神伤,十分地难过,他听不懂崔缨的言语,甚至会误解她的本意,可崔缨没有余力,再感性地顺应他的青春烂漫去解释什么。就好像,沉默的夕阳,会忘记所有美丽的人间景致,怎么抓都抓不住,怎么追都追不到。

“跟我去个地方。”曹植说道。

白日西匿,晚风微凉,西邺高台筑造已动工月余,铮铮铿铿的匠声与天边流溢的晚霞相映成趣,时而惊起鹧鸪,划过苍冥无痕。

曹植拉着崔缨的手,登上西园丘顶坐了很久很久,一直坐到太阳落山。崔缨靠着曹植肩膀睡了半日,曹植也陪了她半日。直至晚风阵阵,从低处坡下的密林吹来,才彻底吹醒她的醉意。

在金色的晖光里,她睫毛轻颤,睁开了灿若星辰的眸子。此刻徜徉辽阔视觉空间,与前日禁锢将军府幽室,是截然不同的心境了:采樵的老仆、网鱼的小厮、挑水罐的婢女,都在山影下陆续归府,人人脸上洋溢着释然的颐容。

“多美啊。”

崔缨望着归林的飞鸟,眼角流下了浅浅的一道,渴慕的浊泪。

她呢喃自语:“‘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愿假须臾,神女称遽。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子建,你说,得知终点的黄昏与未知前路的破晓,到底哪个景色更美呢?”

“自然是未知的破晓。日出东方,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曹植昂首挺胸道。

崔缨并不睬他的话,只自言道:

“破晓给人以活力,而黄昏给人以舒适。人们大多更喜欢晨曦吧,但我却更喜黄昏与黑夜,喜欢黄昏的将暗未暗,喜欢黑夜的寂静无声,白日的喜悲荣辱都成了历史,白日的伪装也在慢慢卸下,一起融入漫漫的黑夜。”

“黑夜便意味着终点么?如何不能也是新的开始的呢?”

曹植颇有意味笑道:

“据说,银河与大海相通。有人住在海岛上,每年八月,辄有木筏往来于银河与大海之间,从不误时期。秦时有个胸怀奇志的人,他在木筏上建了座高阁,带上很多粮食,和族人乘木筏向银河漂去。后来,便再没了人世音讯,有人说,他们遭了海难,早葬身鱼腹;有人却说,他们去到了另一个世界,那里星河如海,是极美的璀璨琉璃仙境,人们在浩渺银河间泛桂舟、曳兰棹,极其恣如逍遥。”

崔缨被曹植的传说吸引了,聚精会神地听完,末了还怅然若失。

“那样的仙境,怕是可盼不可遇。”

“怎么会?阿缨不也读庄周么?——‘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吹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只要你我想,活在人间的当下每一时刻,都是仙境。”

崔缨抖擞,认真问道:“昔年汉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子建,若担得此侯爵,你可有一统山河之志?”

曹植爽快地应答道:“时移世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氏平定天下的功绩,我曹氏并不输于他们,有爵禄不受,有晋升之阶不攀,何其愚也?”

看着他笃定的神情,崔缨无话可说了。可她仍凭直觉摇了摇头:“不,你还年轻,此一时彼一时,你并不真正理解我的问题。”

曹植轻笑:“前几日,我读王粲的《英雄记》,看到有这么一件事:‘是时年号初平,绍字本初,自以为年与字合,必能克平祸乱’,阿缨你猜,父相给我取字‘子建’是为何意?”

“丞相都许改元建安,为你取字子建,以字与年合,必能安定乱世乎?”

崔缨也笑了,趁暮色正黑,她不禁抬手摸了摸曹植唇上短须,更悄悄凑近他耳畔,呼着气说道:

“天行健,草木葳蕤,植此青绿,不爱荣华富贵、声色容颜,我惟愿子其康健——”

曹植也顺势拽紧了她的衣袖:“可我惟愿与君同衾,今生无寒。”

晚风势疾,周野的萋萋荒草萧萧作响。崔缨鼓起勇气,轻轻吻了吻曹植的额头,悄声道:“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何不喜?我要卷一缕青丝缠绕在你的指间,将你的心牢牢拴住。曹子建,这一生,我非你不可了。”

“那你最好变聪明点喽,今后不论遇着何时都不许哭鼻子,因为,我可不喜欢笨蛋。”

曹植笑着,将崔缨紧紧藏抱在了宽大的袍子里。

… …

晚间见崔缨仍回将府,曹丕很高兴,让后厨做了很多菜,都是她爱吃的。在灯火围聚下,香气喷喷的膳桌前,又是呵问风寒安恙,又是挂念从军制衣合体与否。

崔缨揣袖,脸色泛红,站在门槛风口,只缩着脖子撩拨凌乱的头发,举止多有掩饰,胡应了几句便回房去了。一夜无话。

到第二日,曹丕才又唤崔缨至前厅,谈及今后的律科学业,更表露出让她明年下许都从学颍川荀氏之意。说着便牵引共登车驾,要同往相署东曹理事。

曹丕一片拉拢诚意,却让崔缨亮起了警惕的双眸。

据她了解,中郎将府新立,文武侍臣却变动频易,不过短短半月,将府核心要权皆为曹丕心腹所控,由夏侯尚、卢毓、郭淮三人组成的武装决策团体,刀履登堂恣如,实际已凌驾于长史凉茂之上。

曹丕素与丁仪不睦,而相署东曹掾掌人事征辟,西曹掾丁仪典刑狱,凭着崔缨与崔琰的关系,又曾从学原军祭酒郭嘉,精修律科后,倘若能打入西曹内部,做个内应,能让丁仪不死也得脱层皮。

车厢内,紫服华裳的曹丕只倚着横木,悠哉闭目,右手搭在膝头拍打着节拍,腰间的珍罕佩玉随着轮震晃摇起来。

“不是说去东曹么,二哥为何带我来此?”崔缨单手掀开帷幔,轻笑道。

“届时自知。”

仆夫停驾,车内二人踩着马凳下来。在他们面前展现的,是黄尘飞漫,视野辽阔,由数以千计的骑兵组成的金戈铁马方阵,正井然有序地在北场坪地驱驰操练。

环郭墙头,遍插虎豹熊罴旗帜,曹真双手叉腰,正与几个校尉闲谈。忽闻方阵内喝声如雷,只见群骑尘影中,隐约有辆圆盖战车,上立一人,玄甲蜂腰,督观四方,正挥舞着有力的臂膊,指挥全军操练。

在三军前面不改色,统率虎豹骑以备战的夏侯尚,崔缨还是第一次见。

那天,尖长的戈刀在日光下闪闪熠熠,每划破一寸空气,都向四周弥散开肃寒的气息,骑兵人人面戴虎纹铁具,更为这支部队增添了许多庄严的威慑之风。

群练操演毕,便是单人单骑的较量,战车上的指挥官驱马掣刀上前,与一名年轻瘦弱的骑士兵刃交接,耐心教导着一招一式。

崔缨揣着袖口,在里头搓起冷手,本无心观赏夏侯尚的精彩武练,却在凝眸的瞬间,发现另一名骑士身形眼熟,再靠近一看,才知是数月未见的胞弟崔铖!

虎豹骑成员,分为两大类,一为曹操旧部,二则是无亲无故之死侍,为什么在普通营队里的崔铖,会穿戴虎豹骑的装扮呢?崔缨顿时心急,忙拉着曹丕的袖口问道:

“中郎将,这是……怎么回事?”

曹丕笑而不答,示意她继续观赏下去。

马上交刃的二人,已熟稔了全部演习动作,致使氛围趋于活跃。崔铖参军不过刚满两年,骑术已相当精湛,更有早年崔琰亲授剑艺在身,此刻与久经沙场的夏侯尚对武,竟能扛住七分,自信挥戈的英姿让崔缨都觉得陌生,不由得引起其余兵士啧啧称奇,连赞习武之材。

演练结束了,二人双双下马,朗笑着互碰胳膊肘,并肩朝曹丕的方向走来。

眼看着崔铖与夏侯尚关系如此和睦,融洽得像是长兄与幼弟,夏侯尚也亲自为崔铖卸下重重的带面具的头盔,就那么一瞬间,崔缨悬着的心突然静静地沉下来了。

夏侯尚,好像也变回了她记忆中,那个初见的少年将军了。

“阿姊——”崔铖早遥遥望见她,即刻变回了一副稚嫩的模样。

现今他年满十六,早比他姐姐高出一个肩头,常年在军营中训练,已褪去刚入伍时的懵懂面孔,化作皮肤黝黑的全新的富有朝气的甲士。

“铖儿,你总是那么瘦,这样不好。”崔缨开口便道,接着便摩挲着他肩臂上的鳞甲,上下细细打量。既是欢喜又是忧愁。

“嘿嘿,阿姊,好久不见呢!没想到今日你也来了,如何,铖儿适才的演练还算满意吧?”

“好!甚好!武艺进步如此之快,适才都把我这当阿姊的吓一跳呢。”

“哈哈,都是夏侯将军教得好,铖儿这两年跟着将军,当真学了不少本领呢,阿姊你瞧,铖儿虽看着瘦弱,臂膀却结实得很呢!”

崔铖一手抱着头盔,一边笑道,瞄见曹丕在侧,才敛起笑意,浅浅施礼:“见过中郎将。”

这时,夏侯尚大踏步上前而来,与崔缨四目相对,想起昨日筵席上的失礼之举,两人都心照不宣地尴尬别过眼去。

崔缨拉着崔铖的手,转身问曹丕道:

“中郎将,铖儿编入虎豹骑营,这是丞相的意思么?”

“你自可问伯仁。”曹丕笑。

崔缨扭头,眼神有些游离地看着夏侯尚,欲言又止。

“你放心,仲琏一直在我身侧,并不作先锋,今日只是演习。”

崔缨微笑道:“那便好。”

曹丕轻咳:“铖儿,过来。”

崔铖站在崔缨身后,似乎并未听见任何声音,只和他姐姐一样微笑。直到崔缨推了推他,才散漫地回应道:

“何事?”

“我将府初开,你阿姊亦在我府中长居。露宿城郊十分辛苦,你可愿入我幕府,为公子伴读?这样便能日日与你阿姊相见了。”

“不必,夏侯将军帐前犹须效力,二公子好意,铖心领了。”崔铖冷冷答道。

“可他兼任我将府文学,你仍须常出入我府。”

“铖性乐习武,文学事有我阿姊在二公子身边,便够了。”崔铖抱拳坚定地说道。

崔缨见状,忙笑道:“中郎将,铖儿有伯仁哥照料,我十分放心,我会常随伯仁哥巡视军旅的,也能与铖儿照面,就不必再禀丞相,让铖儿也入府了。”

“那便好。”曹丕仍笑。

崔铖敏锐地感知到三人间的暗流试探,自觉地告辞道:“阿姊,那你们先聊,我继续跟子丹哥哥他们去训练了,改明儿再见吧。”

崔缨点头,直到目送崔铖的背影远去,脸上还挂着淡淡的笑意。

“中郎将,你们要举伯仁当虎豹骑统领,当去寻东曹掾毛玠,今日这阵仗,光我一人看了并无甚用。再者,前几日,我与我叔父起了冲突,关系已不如从前了。”

曹丕笑道:“妹妹多心了,不过带你来见见胞弟,并无别的意思。”

三人并肩散步走着,有一句没一句聊着,在得知崔琰与陈群私商的婚约事后,曹丕不以为意,只摆摆手道:

“陈长文那家伙,是个厚道人,只是向来在族里当家长惯了,好为人师,这事交给二哥,你只管放心住我府里,崔公不会再勉强你的。”

“有二哥这话,我是真放心。”崔缨莞尔,自是心里冷笑。

“走,我们骑马出城去西山转转去。”曹丕呼人牵来三匹好马,没等崔缨反应过来,他已和夏侯尚上了马。

“这……”

“怎么,妹妹还在为昨日多饮了酒,生二哥的气吗?”

“不。”

崔缨怯怯地提着裙子上前半步:“只是我这脚在荆州时落了病根,尚未好全,骑不得马。更何况,二哥你看,我还穿着裙襦。”

“那与子建在谯县时便骑得了?”曹丕不喜。

“我……”

不听崔缨解释,曹丕甩下脸色便勒紧缰绳直走,留她在原地冷汗涔涔。

“上来吧——”

身躯高大的夏侯尚,突然在马背俯身探出他那宽大的手掌来。

崔缨心里五味杂陈,只能硬着头皮,在夏侯尚的扶持下,踩着马镫侧坐在他前头。

刚演练完毕,夏侯尚一身男性浓汗味,他勒紧缰绳,却也顺势搂住了崔缨的腰。原本就局促不安的姑娘,这下更是紧张得像只小鹿一样,低头红着脸缩起了手脚。

夏侯尚暗笑一声道:“崔妹妹,我这军用之马素来刚烈,西山一路颠簸,你可坐稳了。”

崔缨刚想说些什么,夏侯尚已御马快鞭,朝着曹丕的方向,疾奔追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