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汉魏风骨 > 第126章 将侯幕府立(2)

汉魏风骨 第126章 将侯幕府立(2)

作者:Ms林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22:18:21 来源:文学城

“阿缨,你等等——”

驾车出府散心的路上,曹植在后头紧追不舍。

“……”崔缨勒缰停驻,却蹙眉缄默不语。

“你怎么了?”曹植试图在车下握住她的手,被她躲开了。

越看曹植那种迷惑不清的神情,崔缨越是赌气,越发闹起情绪来:“子建,你还不明白吗?二哥早就想把我困住,不让我们走得近了。”

“你我相识相知,与他人何干?”

“可他就是针对我,我还能怎么高兴得起来?”

“不是的,”曹植再次抓住崔缨的手腕,“二哥何必因任嫂嫂的事同你置气,你想多了。只是一份职务罢了。你要是不喜欢,大不了我们什么都不去管了。”

崔缨愤懑不已,将胸臆之气堵塞住,假笑道:

“一年多来,我忙前顾后,为的那郡国学校事不知抄了多少公文,经手的民事讼案也多少让这些年所学有了个用处,现在,你轻轻松松一句话就让我放下全部……曹子建,你可还是第一日认识我?”

“在将府帮衬着二哥理文书便有区别了吗?”

“你……”

崔缨扶额长叹,久久不能平复心情。

“难道,你就不想让我直接住进平原侯府,陪在你身边吗?”崔缨难过地小声问道。

曹植这时,已经跳上了车驾的另一侧,他夺过缰绳,驱车向外府方向。对于崔缨的疑问,他闪躲着目光,只凝视着高墙长廊的尽头。

“时机……尚未到……我,还不能确定能将你保护好。今天的事,来得太突然了,父亲说了,明儿个才是正式过宗庙,受侯爵印绶呢……冠礼那天,你会来平原侯府的,对吗?”

“今晚我就要收拾东西离开蕙兰院了。”

“无妨,我那新府与二哥的将府只一街首尾之遥,我常同二哥与士人宴乐赋诗,此番开府纳臣后,当愈发热闹了。”曹植莫名兴奋起来,继续滔滔不绝地叙说,“公幹、德琏、伟长、伯仁哥,还有郭祭酒之子郭奕、名儒卢植之子卢毓,不必想,那时宴会自是极好玩的!”

崔缨黯然神伤,却不忍心打击他的热情,更不忍明说公子间的明争暗斗。

兴许,曹植并不是不在意她,只是年纪尚轻,根本不关注那些暗流涌动的事。曹操封了他侯爵,给了他绝对的交友自由,在他面前徐徐展开的,只是一幅脱离父母约束的美好青春画卷。

什么家丞、庶子安排是谁,都无所谓。

能玩就行。

“冠礼那天,我会来的,那是你的成年礼啊,子建。”

崔缨疲惫地紧挨着曹植的身侧,却不敢真的靠在他肩头,只虚闭着眼,唠叨道:

“你要好好当好这个侯爵,一国之侯,建功立业,是有很重的担子在身上的。你要尽快张榜求士,招揽更多才子,他们会成为你人生路上的引路人,让你的车驾走得更远更远。”

曹植轻笑,顺势靠崔缨更近了,单手慢驱车,轻轻揽住她的臂弯。

“我不贪求许多,只要有杜酒可饮,有珍馐可尝,有齐乐可奏,有楚舞可赏,更有诗文曼妙,良人作伴,亲友在旁,那便是人间至乐,恣意飘摇之欢场也。”

“司马公尝谓平原君赵胜平原侯‘翩翩浊世佳公子’,我看未必,所谓‘战国四君子’,无不延门招揽食客,沽名钓誉,这当世,数你曹子建,最当得起“翩翩浊世佳公子”此名。不过,却不是当下……却要等百年之后了。”

“百年后?那我岂不成了老翁了?如何还是什么‘公子’呢?

“不是的,子建,这世上,有人一朝为士,则终身为士;一朝怀公子心肠,则终身怀公子心肠。”

崔缨转身笑着抹泪道。

曹植听不出她的言外之意,只是猝然拉住马缰。

“吁——阿缨,有人来了。”

崔缨连忙从曹植身侧起开,放眼望去,只见三个相府掾属官模样的男子,谈笑着走来。

“他们是何人?”

“你瞧,左边那个长髯的,叫王凌,是王允之侄,德祖常跟我提起此人;中间那个斯文些的,叫司马孚,正是侯府新招的文学掾;右边高个子那个,叫司马懿,他是……。”

“司马懿!?”崔缨震怖不已,险些从马车上摔落。

“怎么,你认识?”曹植笑。

“……”

崔缨掩住嘴,看着司马懿三人,就这么大步朝曹植的车驾走来,行礼揖拜。

那日傍晚,在雪地里擦肩而过的,原来就是司马懿。

又是一个影响天下时局的大人物,崔缨虽早有心理准备,但见到丞相掾王凌和文学掾司马懿同时出现,还是忍不住发抖、悚惧。一瞬间,她想起的,是适才在堂上的曹植兄弟曹宇、曹彪。

“见过平原侯——”三人齐声唤道。

司马孚先抬起头,他长得十分轻佻秀气,短须尽显其人风流儒雅,他打趣曹植道:

“小侯爷,天色不早了,这会儿与美姬同车出府,料想必又有佳作将著否?”

曹植朗声大笑,毫不避讳地拉起了崔缨的手:“那是自然,新作诗赋二三,明日先生便能一饱眼福了,先生博涉经史,海内知名,届时还望多多评鉴才好!”

“三弟不可失礼,这是丞相义女,也是崔公女侄,”一旁的司马懿笑盈盈地抱拳,“女公子,失敬失敬。”

司马懿比司马孚要更显老气和成熟,浓眉浊须,文质彬彬,一张符合这个时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壮年男子的脸,并不能教人看出什么心机深沉、鹰视狼顾之相。不过是一对炯炯有神的炬目罢了。

崔缨的目光始终落在司马懿身上,见他对自己微笑问候,更是魂不守舍。

曹植搡了搡她。

“哎,这司马仲达可是父亲身边的大红人,崔公更是对他赞誉有加,又同在相署,按理来说,阿缨你该认得他的。”

崔缨摇了摇头:“几乎从未见过。”

“公子过誉了。懿十三年冬初入许都丞相幕府,常与军征伐,奉侍丞相左右。后来留守许都,去年冬才是初次入邺。女公子不识得在下,也是自然的。便是与子建公子您,也是少有接触。改日在下,当携礼往贵府,以报平原侯收舍弟忝列槽位之恩。”

“哈哈,仲达何必客气,我二哥跟你可熟着呢。有空常来啊,叔达兄既入了我府,便是本侯知心贴己的人儿,今后哪能亏待了他呢?且请放心罢!”

司马懿见曹植这般不论尊卑威仪的言谈,先是有些吃惊,旋即又迎合着弯眼笑,接着更是有意与曹植深入攀谈:

“早拜读公子《七启》鸿作,懿此番出仕,乃正是与公子文章中的玄微子有几分相像了。”

“哦?先生此话怎讲?”

“‘玄微子隐居大荒之庭,飞遯离俗,轻禄傲贵,与物无营’,懿也同此类,效腐儒之行,殊不知大隐隐于朝,经丞相点化知遇,方知公子所谓‘君子不遁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斯言甚妙矣!公子有宠于丞相前,还须替在下多为美言几句,聊表臣之忠心。”

一通奉承的话,把曹植夸得心花怒放,曹植得意忘形,越发没有了侯君的架子。

他连连摆手道:“仲达兄,往事不提,既知违我父相征召令乃是错事,改过便是。先生足智多谋,每每帐前会议,父亲都会找您策画商议。日后国事疑难,子建还要多向您求教呢!”

崔缨在暗处,偷瞄见司马懿的脸上拂过几分失望神色。

“公子有此谦敬好学之心,孚今后可无忧矣,”司马孚笑道,“臣等还有事寻丞相,今日就先告辞了。”

“慢走。”

看着司马懿三人的身影渐渐远去了,崔缨才长舒了口气,放下忐忑不安的心。

司马懿目光长远,今日曹氏诸子拜将封侯,他定然看得到寻常人看不出的嗣子内争。适才不过寥寥几句,就套出了曹植的真性情,也许此刻心里,已将曹植排除了嗣子之选。就是那么一张平平无奇的“庸人”面相,能读懂人心。如此心术,怎能不让人害怕呢?将来不可避免的丕植党斗中,司马懿绝对是她死敌。

“听闻,最初是曹洪大人政辟的他,后丞相也征辟之,却数次盘桓不至,真是钓足了声誉。今日这话聊得也是深藏不露。此人城府深不可测,子建,你要仔细防着他点。”

曹植笑:“你不是不认得他么?这会子怎么又像是老熟人了?”

“是老熟人啊!”崔缨扬起头高声道,咬牙切齿,“是做梦都想除之而后快的奸臣!”

“哈哈哈哈……”曹植笑得前俯后仰,指着我道,“人家可是河内司马氏,在朝中威望高着呢,你哪来的如此大的敌意呦?让我猜猜,定是从前在文昌阁理事时,你在他那里触了壁,要么就是二哥府上结下的梁子。”

崔缨还是闷闷不乐,径直跳下马车,往回府的路走去。

“阿缨你去哪里?”

“回蕙兰院,收拾行李去。院里那么多书,大多是你送的,此后只怕是不能常见了。”崔缨赌气道。

“哎,你就是想太多……”曹植在后面慨叹。

……

崔缨徒步回到内院时,日已西倾。

“……休在这里作乞怜样,今日我若宽宥了你,明儿他也拿一回,后日她也沾一沾,这偌大的相府可还成体统么?”

远远看见崔缨回来,曹姝神采飞扬地走来,十五岁的她,出挑得落落大方,已经是相府一把手。府中上下都有她经手,早在两年前,卞夫人便已经让她开始尝试管家了。

她正吩咐着仆婢,准备不久即将举行的曹植及冠礼,但此刻,有一小丫头泪如梨花带雨,跪在堂下。

“这是?”崔缨疑惑道。

曹姝解释道:“是这样的,阿姊。这小妮子是四哥哥院里使唤的人,若不是今日筹备冠礼的事,还查不出她房中藏了偷窃的财物呢!”

曹姝登时变脸,继续严肃处理完这件事:“罚俸一月,去后厨杂役当差去。再不许靠近朱华院半步!”

只见一旁案几上,分明用蓝料碎花布裹着几块带有印记的玉石,还是平日崔缨戴腻了,随手送给曹植的衣饰挂件。崔缨再认真打量一下那偷窃东西的小丫头:头发还黄黄的,身上穿的裾裳像是洗了无数次,早漂白成了淡蓝色,至于穿的鞋子,都有不少泥土渗进了她旧纳的履垫隙里。

卞夫人执家以来,素以俭约为上,衣食住行皆十分素净,下人获利绵薄,怨声载道已经很多年了。曹姝持家固然雷厉风行,上下为之肃然。但也许,这相府更需要一个懂得以疏代堵治理内务的女性。

“姝儿,你还太年轻,虽然严□□风是有益的,却总要留个度。”

“阿姊可是有了妙策?还望教我。”

“我……说不明白,只是感觉不太对。”崔缨惭愧道,“抱歉了,姝妹妹,我忙于前堂的事,帮不了你什么。”

“没事!阿姊。”

曹姝忙完手头里的事,跟着崔缨走进蕙兰院,在凉石桌前坐下,思蕙也倒茶出来。

“白日刚决定的主意,当天就开始操持了。姝儿,你很有实干的魄力。”

“那是,大夫人说了,子建哥哥的冠礼,可得办得漂漂亮亮的呢!”曹姝笑着拿帕子擦汗,连喝了三杯茶水。

“辛苦你了。”

“不累的,阿姊。”

“按这进展,何日可举冠礼呢?”

“大夫人刚择了良辰,就在十日后。那时可热闹着,听说夏侯家的长姊,也会来住进咱相府,是大夫人反复叮嘱要请来的。想来,那位阿姊,是个比银姐姐还厉害的人物呢。”

“夏侯家的长姊?”

崔缨依着模糊的记忆搜寻,前年在谯居时,她似乎确有听过这样一个人物。好像是夏侯渊的长女来着。至今未嫁。

夏侯渊在邺城早有阔府,当初却在乡下放养那几个多才多艺的儿子,他们被曹操识才后,一一受到重视。至于他们的长姊夏侯氏,大龄未嫁,留守谯沛看家护院,尤其是夏侯渊原配丁氏亡故后,她更是长姐如母……受到卞夫人如此重视,那究竟是一个怎样传奇的姑娘呢?

思蕙忙着替崔缨收拾行装,曹姝更是有使不完的力气,忙前顾后。

院里院外,每个人都匆匆忙忙,每个人都与她似亲似疏。

仰天望着早春的枣树,崔缨叹息不已。想着今后将长期告别久居多年的相府,她愈发伤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