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汉魏风骨 > 第116章 谯居江湖行(2)

汉魏风骨 第116章 谯居江湖行(2)

作者:Ms林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22:18:21 来源:文学城

建安十四年,那是崔缨生命旅程中很重要的一年。

前线传来讯息,曹军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后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

曹操不在的日子,崔缨主要辄负责协助处理相府往来信函,并以谯县为轴心,考察陈、梁、沛、汝南四地郡国城邑官学。

那一年,她和曹植乘舟沿着涡、睢、颍三河,在雨季撑起荷伞,拜谒了一处又一处宗族私塾和郡学。或与避乱隐居的大儒邂遇,或向山林樵夫打听民生艰辛。

征戍的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不论是私塾还是郡学,都零落不齐。那一路,他们看到了太多真切的中原风情,是远在殷阜的邺城不能观及的。

闲暇之余,曹植带崔缨逛了周边很多古迹:有下城父东南四十五里西阳集西的范蠡墓,湖水环绕,高若土山,可瞻望凭吊;有蒙城庄周故里,椿槐遍植,气候温润,是当之无愧的梦蝶之乡;有蕲县的秦楚之战,王翦破杀楚将项燕于蕲南;蕲县往东一百二十里,更有垓下古战场遗址……

那年是她第一次去子建的家乡,也是最后一次。

后来,就再也没有见过、听过谯县三月——那样温驯柔软的春光,似玛瑙点缀的晶莹花海,暮色苍绿的山林钟声,只剩秋日涡河的蒹葭,她们迎风摇舞的姿影在崔缨的心潭荡漾;只记得曾有个爱唱故乡歌谣的女孩儿,在梨花漫天飞舞的时节,战胜了自己的懦弱,在皎皎月色下,在才子五弦琴声中,重新捧起了最真挚的爱,期待下一个春天,还能开出孩子一般的笑脸。

很多年后她才明白,原来,谜一样的往事,还有不可捉摸的未来,都被一个细心关照她的挚友埋葬在了砀山花树下。

他只是反复肯定地说着一句话:

“你放心。”

春日骑马、夏日爬山、秋天打猎、冬天读书的日子,一眨眼便要过去了。

十二月,曹军还驻谯县。

崔缨和曹家人在谯沛度过了令人难忘的元日佳节,当地街市也因曹操的到来,而比往年热闹许多,处处灯光璀璨,珍奇罗列,满大街都飘着烤肉的香味。

崔缨穿着新衣和曹植欢笑着从集市归来,自后院小门入。越门槛时,曹植忽而连连打喷嚏,还咳嗽了数声。

“莫不是着凉受风了?快回房里,出门时思蕙备了姜汤,我让人给你端一碗过去。”

崔缨掩袖,轻抚着曹植弯着的背,关切道。

“无妨,无妨,应是今夜炙鱼吃太多了,喝些热汤便好。”

“嗯。那……明日再见。”

曹植笑而不答,径直握住崔缨的手,往他施加粉液、红扑扑温润的脸上凑。

“阿缨的手,为何常年都是如此冰冷?”

崔缨脸红着转移视线,却不舍得抽回手。

曹植笑道:“这是我第一次发自内心想对一名姑娘好。手冰凉的话,那就一直揣我兜里吧,不然这世上除了我曹子建,哪还有男子会为你呵气揉搓呢。”

崔缨鼻翼扇着气,只管推他:“可别嘴贫了,快回去罢。”

于是曹植双手叠在脑后,笑着走远了。

崔缨还笑着留在原地。

阴影里忽然闪出一个高大的身影。

她定睛一瞧,却见曹丕漫不经心地抱剑走上阶。他就比崔缨和曹植晚回来一步。

他上下打量着崔缨今夜斜背鞶囊的装束,沉默不言,令崔缨有些不自在,不禁后退半步。

“见过二哥。”

曹丕用他那缠缚着绸带的右手,为她轻撩鬓角因玩闹散落的发丝,还捏了一把腮肌。

“对我,还要行此大礼,如此客气么?”

“不需要么?”

崔缨微笑着抬头,屏住呼吸。

曹丕低垂眼眸,像多年前初见一般,亲密地揽着她的肩头,说要带她去一个地方。

那是曹丕小院东厢的书房,满屋尽是大小书卷,在曹丕燃起油灯后,崔缨略略一翻,发现诗文格外眼熟。

“这是一年来,我暗地用金帛募集的孔融文章。孔融所著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凡二十五篇,都在这里了。”

崔缨惊诧得有些结舌。

“孔融被弃市,当时唯有脂习一人敢抚尸痛哭……二哥如此做,就不怕丞相怪罪吗?”

“那有什么,脂习有栾布之节,最后不也被父亲赦免了吗?父亲的心意,我们并不能猜得明白,何况孔北海,郑康成,皆当世学之源府也,其人身死,而无人为之善后,使其文章传至千古,岂不惜哉?”

“二哥既认同孔少府之文,自然多少同情此人遭遇喽?”

“孔门后人,未承先人遗志,与浊世逆流,狷介狂生耳。我更多还是佩服此人文章微言大义,体气高妙,是与扬雄、班固同俦也。”

“气?”崔缨不禁笑了笑,“独属于乱世文人风骨之气吗?”

“……”曹丕沉默。

“纵然二哥对他赞誉有加,也更多出自朝事考虑。孔融有才,参与构陷孔融的路粹同样才华横溢。此人少学于蔡邕,官拜尚书郎,转军谘祭酒,典记室,与陈琳相类,实乃丞相文端爪牙。二哥素来与他亲密,可也认为此人文章甚有‘文气’呢。”

收买名士之心,曹操也许不适合做,但作为长子的曹丕必须去做,包括他后来在《典论》“今之文人”的名单中列出孔融,都是曹氏政权收买人心、减轻舆论压力的一种策略。

自赤壁归来,崔缨已对世间万事万物都多留了个心眼,也极爱揣测身边人心思了,包括曹植。

话毕,崔缨忽而意识到自己言语过于露骨。

可曹丕出奇地没有介怀崔缨反对曹操诛杀孔融。他只是默默地抱剑倚靠着雕花漆木门,仰观冬夜黯月。

那是今年最后一晚月景。

朔风凛冽,崔缨细看方见,曹丕神情冰冷若霜,双颊因随军南征,早变得干裂色白。

“薄冰当白日,聚毛过猛火,虽欲远害,其势不可。可爱才之心,乃主上必有,录一善则无弃人,采材一用则无弃材。汉礼式微,这是我们所有儒生的悲哀。”

“是啊,寒冰虽素洁,难抗炎日;羽翼虽丰满,火势必摧折,”想起曹植后半生的境遇,很难跟适才瞧见的那张明媚如骄花的脸庞相联系,崔缨不禁黯然垂虚泪,“可缨儿,并不太明白二哥言外之意。”

“今夜月色虽寥落,但却清凉,来,二哥再亲手教你舞一段剑法吧——”

“不了,二哥,你赠我的青萍剑,连同你教会我的剑术,一并被我遗落在赤壁江中了。对不起……”

“不要跟我说对不起,”曹丕认真地对崔缨说道,“你上书的那份《三河郡学考》,父亲很是满意,他答应了我,来年开府时,可选子嘤你做我的文学属吏,加入二哥府中吧,我能给你和你弟弟想要的仕宦地位。”

崔缨不禁浑身发冷,半天才吐出一句话:

“缨儿尽心郡国学校之事,并不为功名,只为我的心。”

“教化之事,你又能干到什么地步呢?”

“开私塾,在邺城只收贫家子弟,为丞相网罗更多俊杰。”

“法者,主之柄;吏者,民之命。从事刑律之事最适合你,也是先祭酒郭军师的遗愿。”

“我家先生,只有我幸福快乐这唯一遗愿。”崔缨愈发失望得有些不耐烦了。

“与子建么?”曹丕问。

崔缨低下头,不敢去看他。

“府中上下都知你与子建的事,可母亲却不喜这种私定终身之行,而子建,更是年轻气盛,待你好,并不意味着他真正爱上了你……我是看着他长大的,我知道他就是那种天生悲悯心重的君子,既软弱又自傲,极好骋文采。他给你写的一篇又一篇的情诗我都看了,大有仿拟桓灵时期文人赋作的痕迹,也就是说,子建很多时候,对你的感情更多出于一种同情,你明白么?只有成熟稳重的男子,才懂得呵护妹妹你那敏感柔软的心肠,才能给你想要的‘幸福快乐’啊。”

“……”面对曹丕施压的压力,崔缨的心理防线不堪一击,“不,不是这样的,他说过我很特别的……”

“特别到‘非你不可’么?”曹丕浅笑,“首先我母亲那关你便过不了。”

崔缨哽咽住了。

曹丕说得没错,她年初就开始筹备给卞夫人缝制的一件过冬的寒衣,历经万难终于缝得还算看得过去,可卞夫人并不买账,甚至怒斥她不安本分,前线战事吃紧,她却用昂贵的金丝制衣。卞夫人不知道,她没有花相府中一枚五铢钱,都是数月来自己绵薄的薪禄换取的。

“子嘤啊,你本是二哥我的人,怎能不与我同心,助我一臂之力呢?这些年,难道我只得到了一个白眼狼妹妹么?”

“对不起……”见曹丕已把话挑明,崔缨歉意渐涌,双眼失神。

“不要对不起,我要你崔缨对得起——”曹丕突然拉拽她下堂,将剑柄塞在她手里,一招一式,亲自再教她舞剑。

“鼎以希出而世重之,釜铛常用而世轻之。教化学官唾手可得,高位要职难得。此剑若权柄,人若不握于手中,便永无自信之力,性命为人掌,谈何‘文气’谈何‘风骨’?妹妹生有此殊才,唯有顺势登高,方可保家族长兴,彼时,世间男子,便如尘埃般可供你择选留弃。”

月色隐隐,寒风习习。

那夜,弯月如一把锋锐的勾镰,深深扎痛了崔缨的心,连带着痛的,还有被曹丕用力拽紧的手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