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归长安见闻录 > 第27章 第 27 章

归长安见闻录 第27章 第 27 章

作者:April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3:21:36 来源:文学城

道教乃是大唐开国国教,大多人还是信道教三清的,不过自从当今陛下推崇佛教,许多达官显贵及家中亲眷便也信起佛教,举国上下多了许多寺庙。

陶家品级符合在家中布置家庙,但家中长辈遗愿都是落叶归根,他们在老家族地建了家庙,供族人祭祀。

宅子里便有一块地方空着。

早年家中并无人信两教,后来家中的掌事娘子年纪渐大,接触多起来,便也有了兴趣在家中布置一番。

原本后花园前的一大片院落拆改,家中最大的院落一分为二,左边佛堂供奉的是佛教的佛陀菩萨,右边道堂供奉的是道家的三清,中间以曲折环廊通往后花园,分隔开两边。

家人还特地到寺庙宫观中请来座像,家中人有需要静心,就可去虔诚礼拜抄经。

陶融知道家中有这样一个大道堂后,便亲自去到道堂,将里面重新打扫了一遍,并换上了自己亲手制的香粉。

又将自己从门中带来的祖师像请到了这边,早晚课都到这边做。

他自己院中的道堂,只作打坐修行之用。

今日开始教两位小道友,他便想先带她们去拜道教三清,正式给祖师介绍这两位小弟子,借一丝灵通。

道堂中常年有奴仆打扫负责,更换新鲜的供果,以及保持常年的香火不断,所以一走进去便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香火气息。

陶融带吴窈娘与薛真妃在外净手,又让她们看备好的供品。

“香乃通真达灵之媒介,灯为“道炁光明”之征兆,清水表“清净无染“之道心,鲜果象征“自然馈赠”。“陶融语气清泠平和的讲解着日常供奉的象征。

无论是对这些早已知晓的薛真妃,或是从未了解过的吴窈娘,都认真的聆听。

陶融手捧供品走在前,带领二人缓步进入道堂,动作利落的将前一日的供品换下。

然后带着二人正式的向三清与元清派祖师分别行三礼九叩。

两个人跟在他身后,依他的样子尊敬虔诚的叩拜。

“祖师,这两个小娘子还未正式入道,不过我看出她们在修道方面十分有天赋,接下来这段日子我便带她们修行,望祖师庇佑,借一点灵通,望弟子早日通窍。”陶融又一拜。

他站起,走到香炉旁投入香粉,炭火缓慢燃烧,一股香烟缓慢向上。

“再拜。”陶融道。

两个没有道长指示不敢动的人,听言又虔诚的再拜。

一股无形的目光从祖师像中落到叩首的二人身上,陶融看着直直向上的香烟,看出祖师的心情还不错。

“祖师对你二人的天赋也是认可的,起吧。”陶融道。

薛真妃跟吴窈娘方才不敢直视上方,她们感受到了一股玄之又玄的压力,如今听陶融说能起来,终于松了一口气。

从道堂离开后,他们一行便到竹林开始练功。

昨日陶融便说过今日要教他们修习功法,今日无论是吴窈娘还是薛真妃穿的都是较为修身的月色练功服。

两人身上的衣服都是这几日赶出来的,从前薛真妃爱穿道袍,衣箱中除了一些普通小娘子会穿的衣裙,便是道袍,却不知还有练功服。

这是陶融听黄灵飞说要替他给未来师妹置办衣物,他直接给了制式后,黄灵飞便让院中针线好的人,给小儿跟他未来师妹,分别做了换洗的几套道袍跟练功服,陶凝听闻后,也让贴身奴仆跟着赶制了几件。

今日这才能一起穿上了。

练功这事,并不需要多话,陶融找到了合适位置后,直接开始演示起门中锻体所炼的功法。

唐融犹如一株青松般立在原地,然后舒展开手臂,他的动作平稳流畅,仰首双手托天,抬足跨步,犹如鸟兽一般展翅。

他的动作看着游刃有余,一动一静之间仿若是画中的仙人,但是仔细观察他的出手能察觉到,他的手臂力量很足,下肢站立稳当,拧腰抬腿之间每一步都是稳稳当当的。

元清派这个锻体功法一共十二式,选自山林动中的飞禽野兽,有凶猛、灵巧、轻盈之变化,各自发力锻炼的部位不同,气势也不断的改变。

陶融展示完十二式,收回手重新站定,然后看向眼神都有些凝滞的二人,问她们看懂没有。

薛真妃跟吴窈娘听到了陶融的声音都有些回不过神,刚才在看的时候只顾着赏心悦目,她们二人从前都并无机会看这样轻灵如舞的功夫,完全看不懂那些动作是如何连贯到一起的。

一大一小两个小娘子脸上流露出赧然。

陶融对她们的反应意料之中,他当年学的时候,也是跟着师父学了半个月,才记下动作的。

他开始教她们分解学习一个个动作,并且告诉二人这些动作到底是取自于哪一个动物,她们的什么动作用到了自己身上锻炼到的是什么部位,身上的正确反应等等。

这样一步步拆解了之后,听的二人也容易记了许多。

等拆解带练了一遍之后,二人就记下十二式分别是叫什么名字,锻炼到的身体部位了。

教完拆解动作,陶融最后带着两人用慢速连续的练了一遍。

刚才看这十二式由陶融耍出来式轻盈灵活,但拆开跟着亲身学了之后,才知道有多难。

薛真妃这个从小就不缺衣少食,少有自己动手的贵家小娘子,感觉举手抬足都很是吃力。

吴窈娘这个从小就有许多活要做的人,也没好多少,她自觉自己手脚也是灵活的,但跟着做了之后,也只能说是勉强跟上,动作不说丑,她也能感受到自己离正确的姿势还很远。

这些动作看着很迟缓,实则对身体和四肢的控制力要求都很高。

陶融自然没有勉强要求她们第一天学习便会,毕竟光是将动作记下来就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事情了,等到她们记下了动作,然后将这些动作都做到位,至少要一年起步。

练完功,陶融还是一身清爽,但两个小娘子却已经出了一身的汗,脸都红了。

站在不远处,担忧的看着自家小娘子的奴仆也不敢动作,垫着脚恨不得赶紧过去给小娘子擦汗。

这时练功服用的能吸汗的布料,好处便出现了。

陶融让她们坐下休息,自己也找了块石头盘腿坐下,开始讲经。

道教经典《道德经》《清静经》是入门与日后研学不可绕开的两本经文,陶融知道昨日薛真妃已经给吴窈娘读过,他便开始讲这两本经书的来历,又拆开讲这些经文的意思延伸出‘道生万物,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刚接触这些东西,只听是无法理解的。

陶融自顾自的讲完,又给二人讲了一些自己刚开始听课时的想法,并让她们可以顺着他的思路打坐思考。

经文中传达出来的思想,入门者,特别是字都识不全的入门者,是没办法领悟的,但修道便是修心,修道的过程,便是寻。

竹林被风吹动,发出沙沙声。

陶融打坐运转体内的真气修行,运转真气一周天后,他便收功了,站起来看教的这两人打坐有没有悟出些什么。

“沉下心来静静想之后,能更快的将这些经文理解透彻,若还是不懂,便联系一下自己亲历之事,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关联。”陶融提示。

他想起了自己从前的修炼日常,他也是跟着师父师兄他们外出后,遇事多了才在感悟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理解,慢慢将经文理解得更深刻。

吴窈娘终于有话回答,小声道:“道长,我将经文与我经历过的事做对比,发现很对。”

薛真妃早就对这两本经典烂熟于心,但静坐时仔细思考,她只觉得天地间这种仿佛只剩下自然的感觉,有些玄妙。

她也有新的感悟:“祖师说天人合一,人处自然中,也能借力。“

陶融看着薛真妃面相上的改变,可能真是祖师庇佑,今日成了一个契机,让她能悟到天地之间那一丝不同的灵气。

小小年纪就开始学习经典,并且已对经典有自己的理解,果然不简单。

陶融没有点破薛真妃的状态,他说了声好,鼓励她们继续用心体悟,日后早课晚课都有打坐修行的时间。

第一日的学习,是有计划的,陶融卡着在打坐开始让疲倦身体不适的时候,让她们结束。

然后一行移步到花园湖边的水殿中,开始教授符箓。

对于从未涉猎的人来说,符箓就是看不懂的一团浓墨,但是对于专业学过的人来讲,符箓是有不同部分构成的。

第一天陶融不准备教太深的东西,拿出了从门中带出来的符纸。将一些比较简单的如平安符、清心符、护身符拿出来,让二人看真符箓的样子。

天赋就在这种时候显现出来了。

陶融说了这些符的构成之后,让二人熟悉他拿出来的符纸。在薛真妃还在分辨的时候,吴窈娘就已经能一眼看出这种已经写好的符箓上,不同部分的构成。

对于吴窈娘来说,它们很明显就有不同的形状、颜色、感觉。

就犹如看相之于陶融。

吴窈娘留意着一旁蹙眉认真看的薛真妃,自己也继续仔细研究。

“画符箓首要注意,要保持洁净的氛围,可以斋戒沐浴,在画符前念咒清扫污秽,以确保让神感受到你的虔诚,那么你的符箓就会如有神佑般,会更加顺利,成符机会更大。”

“前面所说的都是普通道士用的方法,如果是有天赋的话,很多时候会方便一些,比如在画符箓方面正常来说要选择好比好墨,好纸,还要在画符的时候挑选吉日,但是你若有天赋并且受神灵庇佑的话,你随意挥墨也能一笔成符,很有可能当你紧急时刻,凭空就能用真气虚空画出你想要的福禄。”

“我在元清派主修的祈神、相面以及道医,这方面,我就自觉比较有天赋。我在早晚课以及敬神求神时就能很快得到神灵反应。”陶融不客气的拿自己做例子:“普通天赋者,在看相时,可能要结合经文推算,但我深入感应的时候,能清晰的感知到面相信息传达出的意思,道医方面,我能用利用真气与自然五行之气,抽取病患所需部分,给他们补充所缺,以便让他们活蹦乱跳的坚持到我对他们实施其他救治。”

说了自己的厉害之后,陶融又鼓励两人,让二人好好学习,等开发出自己真正的天赋后,她们的进度也能一日千里。

被鼓励的两个小娘子也恢复了一些信心,虽然今日上课上了之后才发现修道与自己从前想的那些都有不同,并不是努力就能达到的,还要一些小小的运气,还有小小的天赋。但有了陶融的话,两个小孩子便觉得,她们努力也是能够到前方的目标的。

第一天上课没有压的太紧,就这样结束了上午的教学时间。

陶融回自己的院子,到书房给师父写信,写这几日自己的所为,还有虽没教上徒弟,但自己已经感受到了当年师父与师叔带徒弟的不易。

今日让他想起了许多年前,还年幼的自己。

陶融在下笔时,便没考虑许多遣词造句,随意想到哪里便写哪里,写好后又招来送信的鸟儿,喂了香火跟水果作食物,托它上路。

做完这些,陶融出门去务本坊。

给陶满做好针灸之后,又享用了东市大酒楼的美食,能做到长安的大酒楼,里面的菜式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每日做针灸,陶满订的都是不同酒楼的拿手菜,让陶融都有些不舍七日后便再不用来。

午后,陶融继续给吴窈娘与薛真妃上课。

他们在陶家的后花园里面转了一圈,陶融实地取材,给她们讲风水堪舆。

陶融在这方面稍微比星象及占卜强一些,能够根据实地现象说到改变方式,会造成的后果,说时还结合他自己从前所遇到的一些奇闻异事,

听得两个跟着他学习的小娘子,比上午听课时都精神了许多。

“好了,今日给你们讲课就到这里,你们接下来是自己回去学习还是如何,就看你们。吃过晚食之后,我们再在花园这边集合,今日如果有星星的话,我们就学习观星,若没有,我就给你们讲占卜。”陶融语气轻松的安排好。

听了一天他说话,陶融在两个小娘子心里的分量又变了,虽然他外表看起来依旧是年轻的,但因为他懂得的东西实在太多,莫名有了一丝仙风道骨之气。

听他的安排,二人也不敢有置喙,两人三言两语就决定接下来空闲时间,她们回去学药书。

吴窈娘要学识字,这是陶融推荐的开蒙书,而她们二人都要学药书,虽然很难,但她们还是要努力。

陶融结束了一天教学工作后,也不想再在宅中呆着,他决定出去逛逛。

这几天他不是在家中就是到务本坊给陶满扎针,也没有遇到一些什么需要他出手的事情。

所以出门他就准备好去远一些的地方,看看不能不能碰到有缘人。

崇仁坊附近所住的都是官员显贵,还有文人豪富,他们要做什么事。也不会随意被人看到。

骑着骡子出门后,陶融就决定,他要去远一些的西市看看。

那家有茱萸酱的汤饼铺,不知做不做夕食。

本文又可名为《道士日常》原本是准备写一本灵异古风文,然后开写变成了轻恐怖的玄学妖邪文,正文又朝着熟悉的美食日常风跑了,有大纲也不知不觉开启日常,可恶[心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第 2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