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归长安见闻录 > 第23章 第 23 章

归长安见闻录 第23章 第 23 章

作者:April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3:21:36 来源:文学城

午时阳气最盛,借助自然阳气,可增强温阳补气效果。

陶融眼看日头即将升到最高点,想要抓紧这个时间。

陶融将陶满按到了矮榻上后,让他解衣衫。

“命门穴和肾俞穴在腰背,足三里在小腿侧。”陶融解释了一句“今日时间有些紧,你能适应吧?”

陶融的语气虽带着询问,陶满却下意识的没敢有不同意见,碍于读书人的羞赧他犹豫了一下,便开始解衣裳。

这门房虽是在成均监大门,可平日也少有人来打扰,况且他书童在外看着,更不必担心。

劳动融堂弟特地跑一趟,也是为了替他治疗,可不能不识好歹。

陶满着急治病,动作开始后便从迟疑变得爽快利落。

书童见状,赶紧将门房里的屏风挪到榻前,既是遮挡视线也能挡一下外面吹进来的风。

陶融转头就见陶满已经将身上的衣衫解开,腿上的布料也捞起来了,显见是对接下来的治疗很期待。

陶融拿出自己的针包,银针早上才给吴窈娘用过,过后他认真的清理过,他取出针包里最长的几支银针,催动真气指尖出现一簇蓝色火光,将针凑到上面烤过后,银针更亮了。

陶满的余光也在留意着陶融的动作,看到取出的针的长度,他忍不住开始紧张,等看到陶融能凭空取火,他就有些呆住。

陶融很熟悉人体穴位,扫眼一看就看准了自己要扎的几个位置,他指尖弹动,两根长针就飞刺到命门穴和肾俞穴上,这种‘飞针’能减少刺入皮肤的痛感,剩下一根针在固定陶满的腿后,也用一样的弹针扎准穴位。

陶满之前还没试过针灸,他有些紧张,因为侧对着陶融,不知他接下来何时会动作,他下意识绷紧身体,在针刺入皮肤的时候,他只觉得被蚂蚁咬了一下,但很快那种不适就消失了,他只觉得被针扎到的地方,渐渐升起了一股热意。

陶融捏着银针的尾部轻轻捻动,调整深度刺激穴位,同时他调动真气引导四周阳气汇聚。

陶满只觉得随着银针在皮肉里穿刺,身上的热意渐渐明显,从只在穴位周边的微微暖意,蔓延至浑身都有种炎炎夏日之感,逐渐的,他有了种奔跑过后从内而外燥热的感觉。

他浑身都开始冒细汗。

陶融边针灸边仔细观察陶满的状态,他身上的经络运行,随着针刺在三个穴位加入了阳气,运行得更加流畅,带动着阳气走遍全身。

‘气’是很玄妙的一种东西,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动循环,陶融在这个自动循环中加入从外界引入的阳气,在这个过程之中身体会吸引缺少的阳气进入循环。

之后配合着他开的药,阳气足了,原本的两虚问题就被自身逐渐恢复正常的气祛除。

陶融自小修道便跟着师父给信众开药施针,他做这一切都游刃有余。

引动阳气运行七周后,陶融将三个穴位的银针一一拔出,取出的银针用帕子擦净,又用真气烧过之后小心的归到了针包里。

陶融看了一眼浑身大汗的陶满,扬声让他的书童进来照顾。

“多谢融弟。”陶满虽然像是经历了一场激烈运动,但是他能感觉到自己身体里的力量比刚才多了许多。

平日里面虽然他并不觉得自己虚弱,读书习字还有学习君子六艺都是需要体力的,可有了方才仿佛阳气充盈得要溢出的感受后,对比起来,他便觉得之前自己那些精力,更多的像是心中的一股气撑出来的。

陶满见识了陶融的厉害,心里对他更多了一分敬畏。

书童很快就进来,见自家郎君衣裳半解满头大汗,很是吃惊,赶紧掏出帕子替陶满擦汗。

陶家并非奢费之人,家里配备的奴仆不多,书童是从小跟着他学习的,除了帮忙不止研墨之外,平时也会辅助生活起居在他的帮忙之下,陶满很快就将自己收拾好。

他撑着书童的手从榻上起来,正式的向陶融拱手:“劳烦融堂弟特意跑一趟,为我劳累了。”

“不必。”陶融摆手,他今天出门的主要之务,便是给陶满扎针,如今施针完毕,他便准备走了。

突然他想起方才书童说的话,提醒道:“方才堂兄书童说午后找一间合适的屋子,方便我行针,我给你扎针要7天,准备房屋的时候就着这个时间来就行。”

陶融对自己的医术有信心,如今是第一天,剩下每天正午时间点到这边来给陶满扎针,六天之后,他体内的阳气就能补充充足。

陶满认真的点点头,这件事交给书童办起来他很放心,他平时做事就十分的妥帖,若不是他昨日没有问清楚时间点,以为自己每日下学之后回家就行,今日那屋子便能准备好,接下来六日还要堂弟每天跑过来一趟为他针灸,他也十分的不好意思,他心中已经在盘算要送些什么东西表达自己的谢意了。

书童撤走屏风,候在外的门房与陈栗忍不住凑上前看,方才来时陶满郎君与如今的对比起来,说不出明显的变化,但他们就是都显得有不同之处 。

门房本就被先前陶道长那一手惊住,现在再看他治病也这样厉害,忍不住对他更为尊敬了。

“多谢两位借了地方。”陶融见到两个门房,向他们道谢。

老门房连忙摆手:“道长客气了,并不是什么值得谢的事。”

陶融没多客气,颔首要去牵骡子要走了,陶栗赶紧表示自己去就可,陶融没坚持。

这时陶溶来了,他与陶满不是一个学舍的,是听同窗说起奴仆取家中送来的饭食时遇到外面来了个道长,又听人说他阿兄有人寻,他便出来看看。

没想到真竟是陶融来了,昨日那消息太过震撼,见到人他就知道肯定是来为阿兄治病的。

跟陶融打完招呼后,陶溶忍不住打量起陶满。

“融弟已经给我扎完针了,很是……奇异。”陶满不知如何形容自己的感受。

陈栗已经牵来骡子跟驴子,陶融朝他们摆摆手:“我走了,明日见。”他知道成均监学子们平日是要住在监中的。

陶溶原还想多问几句,可陶融本就是特意跑一趟过来给阿兄治疗,也不好再耽误他接下来的事情,心中想着明日定要早些来看看,‘奇异’的治疗究竟是如何的。

两兄弟并两门房看着一骡一驴的前后离开,越走越远藏的青色背影,竟有一丝仙气。

陶家两兄弟在成均监中的名声还不错,两个门房忍不住向兄弟俩打听陶融的事,生怕兄弟俩不说,他们又将自己刚才经道长提点,才发现自己冒犯了门神,道长一抬手感觉自己身上突然就轻松了的事原原本本说出来。

陶满陶溶虽对这个堂弟了解不多,但听了门房的话,还是不留余力的将自己这个堂弟去当了十几年道士,如今被仙长派回长安历练的事说出。

“……元清派虽不如长安城中的名寺宫观名声响亮,可却是有真本事的!”陶满才被治疗过,他对医术这方面,已经有十分之二十的信重。

陶溶忍不住对自家阿兄的治疗经过好奇更甚。

陶满回想起被针灸之后浑身发热的体验,如今还觉得神奇,余光一扫,便见不知什么时候,门房外已经多了几个监中的生员。

这几个爱看热闹的,是见陶溶出来,也跟着跑过来的,从门房说自己遇到的这个经历他们就已经在了,在外面听得啧啧称奇。

如今见陶满发现了偷听,嘿嘿笑了几声,既都问了声‘盈之兄’,然后表达了自己的好奇之心,都想知道更多。

他们平日里面也有听闻一些类似的事情,但是一般事情形状都是遇到了什么骗子,外表仙风道骨的道长、方士,实则利用一些骗术从普通百姓手里面骗取钱财,没想到今日他们会遇见一个真道长,而且还是陶家人。

他们之前从来没听过陶家还有一个去当了道士的子弟,如今突然出现,让他们很是好奇。忍不住问起更多的细节。

陶家兄弟除了那个卢家换命的事外,并不知道更多陶融神秘的事情,而且如今也不知道卢家什么时候会被参,他们不敢随意将这件事情往外说。

于是只好说起他给自己家中人诊治开药的事。

“刚才他来就是为我针灸补充阳气,我勤读少动导致的体虚,昨日第一次见面,他便给我把脉看出了。”陶满为了增加自己话语的可信度,还是忍不住透露了一下陶融方才给自己针灸的细节,然后将自己的感受说了一遍。

听了他这个话之后这些同窗也忍不住啧啧称奇。

结合两个门房的经历,陶道长相面与医术方面都十分厉害,这些书生对这位差一步就见上了的道长,都产生了十分好的第一印象。

陶满想起陶融堂弟回到长安,是为了历练的,便道:“若家中遇到什么奇事怪病,也可来寻我融堂弟,不知京中其他道长法力如何,可今日大家都亲耳听了两件奇事,也可作为佐证。”

几个来看热闹的生员一听,也觉得对,心里将今日这事记下,决定回家后讲给家人听,若是真遇到了奇事,与其请那些不知底细的,不如到郡公府请人。

陶融从成均监离开之后便沿着原来的道路往回,回到崇仁坊经过一家靠近坊墙的人家时,突然听到了马蹄踏动还有马叫声,听着声音就是一些神俊的好马。

骑着的骡子和驴子听到声音之后,也忍不住发出声音,像是回应。

陶融听着黑骡低沉的叫声,与清亮的嘶鸣对比起来,有些让他想笑,但想到黑骡陪他从蜀地到了长安,一路上驮着他跑了那么久,他也不应该随意去嘲笑它。

于是安抚的摸了摸骡子,承诺回去之后给它吃好吃的,黑骡晃晃脑袋,加快了哒哒的脚步。

陈栗多看几眼,他们经过的这家宅子门头不大,看起来不像养得下那么多马。而且据他所知,这里面住着的是一位书画极为出名的先生,并未听闻他有爱马的名声。

不知道这边是不是换了主人。

回到家中,交代马夫给黑骡吃些好的,陶融再往里走,便被黄灵飞身边得用的奴仆叫过去。

早上所说的将吴窈娘安置到姑母陶凝那边的事,已经谈妥了。

就如黄灵飞所想,陶凝早已为自己女儿没有同龄人好友,身边也没人能谈论相同的爱好而苦恼许久,吴窈娘虽比薛真妃大四岁,从前还是普通人家的女儿,但她接下来能跟着正式入道的陶融学东西,若能将这两个小娘子放在一起,陶凝是很乐意的。

“你姑母与真妃已见过窈娘,两个小娘子之间很是投缘。”黄灵飞笑,日后两个小娘子互相多一个学伴玩伴,真妃也能学习到从前不能接触到的正统道门,陶凝这个做姑母的,算是欠她小儿一个人情了。

陶凝不舍得女儿真的去道观中学习,若是在家就能满足唯一女儿的需求,便就再好不过。

陶融没想到他出门一趟事情就办妥了,心情不错,他看两个小娘子的面相心性都极佳,若能互相学习,不定除了吴窈娘外,还能再多一个道学奇才。

黄灵飞开始关心问起陶融出门的事,知道原来他中午是到成均监为堂兄施针治疗便有些心疼他。

当下便让身边人嘱咐厨房,将准备的饭食再加一些。

“你一早上又逛了东市,又跑到了务本坊,如今定是饿了。”

陶融感受到了来自阿娘的拳拳爱意,不忍拒绝。

不知小儿是否会回家,黄灵飞已经用过糕点,但如今陶融回来,她还是陪着吃了几口。

今日的昼食,没有昨天陶融刚回到府中的丰盛,平时家中中午的餐食就是吃一些简便的糕点,或是各人喜爱的小食,等夕食家中郎君下值,全家人都在的才会更加丰盛一些。

不过说是比昨日简便,糕点、蒸饼、汤饼还是摆满了食案。

所以陶融很快挑选着一些吃饱了。

“昨日你刚回来就给家里人都看了病,家中人便觉得原本要给你的见面礼轻了,所以都回去重新准备,今日他们选送来我这里,我便叫人都送到了你的院子。”黄灵飞看着陶融的眼神慈爱:“家中人都有例钱,从前该给你的那份,都放在阿娘这里了,如今你回来,便也都送到了你院中。”

陶融想拒绝,他虽是陶家儿郞,但从小并未想过要受家中供养,他如今长大了,再收这些东西,更觉得不妥。

黄灵飞却首次在他开口前就打断了他,她笑着握了握陶融的手:“融儿,不必拒绝,这些年都是你师父在养育教导你,家中本就亏欠,但当年你师父带走你前又坚决不受家中的银钱,所以便将钱存下了,你是我亲儿,该你的,绝不能少。”

听阿娘这样说,陶融一时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更何况,你如今刚出山历练,认识你的人不多,长安居大不易,家中自然要给你一些支持。”黄灵飞笑道:“难不成还要让明筠先生再给你送银钱?”

陶融想到自己下山时,师父塞在书箱里的飞钱,元清派在长安寂寂无名,但在蜀地却因医术声名灼灼。

师父使他随身带了一些铜钱使唤,又找熟悉的豪商换了飞钱,等到了长安再兑换来用。

他其实并不缺钱使。

阿娘的钱跟师父给的,他也不能区别对待,否则便会伤她心了。

他没再想太多,直接应下。

黄灵飞果然现出笑容。

陶融告别阿娘,回到自己的院子,就见腊儿在收拾今天家人送来的东西,他想起昨日刚落脚,他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收拾好,便也收拾起自己的东西。

将书箱中的书卷一一拿出来摆好,顺便将要教给吴窈娘的关于符箓的书挑出来。

弄完自己带的书后,陶融还将外面书房的书也整理了一下,看看都是什么内容的,那边的书除了一卷论语,是他小时开蒙的,他一看便认出来,其余书他都不知是什么内容。

等一一查看书卷轴头上的牙签上的名字和卷首上的信息后,陶融对这些书就有了大概的了解,日后空闲时,他也能看书来解闷。

飞钱:汇兑凭证,不能直接用于交易,防伪技术简单,必须兑换为铜钱或绢帛。早期由进奏院与富商经营(收10%手续费),812年起,飞钱收归户部、盐铁、度支三司专营,手续费降至2%【飞钱的使用:存钱(将钱币存放于进奏院或富裕官僚家中)——取券(获得一半牒券,另一半随存钱方寄往外地相关机构或人家)——合券取钱(轻装上路,到达后核对无误后如数取回。】

【“交子” 这种信用货币诞生说宋代】

唐朝的书主流是卷轴装,轴头挂书签标识内容,线装书是明代中期才正式定型并普及。卷轴演变为线装,经历了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单页折叠,粘在书脊上,已接近线装)。现代的纸质书虽说大致相同,但不同价格的书装订的方式还是有不同哦,我感觉一本书分几分线装再组合起来(不清楚专业名词)的是最牢固,翻开摊平不会合到一起,也不会轻易脱业,喜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 2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