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管好你自己吧 > 第11章 第 11 章

管好你自己吧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特布他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05:02:34 来源:文学城

寻英正对着桌上堆积的月事布图样发愁——外面倒卖月事布的风声愈演愈烈,她原想“授人以渔”,却没料到人心复杂,反倒让好事变了味。

就在这时,苏夫人的丫鬟来请她去正厅,寻英心里犯嘀咕,脚步却不敢耽搁,一进厅就见苏夫人手持账本,眉头微蹙地坐在主位,桌上摊开的纸页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数字。

“姑娘来了,坐。”苏夫人抬眼,指了指对面的梨花木椅,语气里带着几分了然,“我听说,近来外头有人把你做的月事布,炒到了一两银子一个?”

寻英愣了愣,没想到这事竟传到了苏夫人耳中,只好老实点头:“是,我先前想着无偿教大家做法,可没成想有人学了手艺,不自己用,反倒拿来倒卖赚钱。”

她说着,无意间与苏夫人对视,一串清晰的念头瞬间钻进脑海:「这孩子心善,却太实诚,只知‘授艺’,没算到原料成本和人心贪婪。舒阳先前跟我说这事时就提过,若不控住货源,早晚会乱套,还好他考虑周全,知道自己是男子不好掺和女子闺阁事,特意托我来帮衬。」

寻英心里一暖,原来苏夫人的关心并非偶然,竟是詹舒阳暗中托付。她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地承认:“是我考虑不周,只想着让大家都会做,却忘了有些人家连杭绸、桑皮纸都买不起,就算知道做法也没用。”

苏夫人放下账本,将纸页推到寻英面前,指尖点了点上面的数字:“你看,这是府里近月的原料开销,杭绸、桑皮纸加棉花,按成本价算,做一个月事布不过十五文钱。咱们若自己组织人批量做,再以二十文一个的价卖出去,既不亏本,普通人家也买得起——比他们用的粗布草木灰,贵不了几文。”

寻英盯着账本上的数字,眼睛骤然亮了,刚要开口,又与苏夫人对上视线,这次她“听”到的是苏夫人的盘算:“批量做还能让府里丫鬟多份进项,她们手巧,培训几日就能上手,按月发月钱,既能稳住人心,又能提产量。舒星说的‘惠及军属、安定后方’,得从这些实处落手才成。”

“夫人的意思是,咱们自己掌控货源,批量生产、低价售卖?”寻英顺着思路接话,心里早已佩服得不行,苏夫人和詹舒阳不仅算清了成本,连丫鬟的生计都考虑到了,远比她的“一腔热血”周全。

“正是。”苏夫人点头,语气沉稳,“你想‘授人以渔’是好的,但‘渔具’有时候比‘鱼’还贵。不如先把‘鱼’做好,让所有人都买得起,等日后条件成熟,再慢慢教大家做。而且咱们卖的月事布,必须保证质量,用最好的料、最细的针脚,让大家知道,詹府出来的东西,既便宜又可靠。”

寻英心里一热,刚要道谢,余光瞥见苏夫人指尖轻轻摩挲着账本边缘,又“听”到她的心思:“映西已答应调拨军中闲置的细布和棉花,还让军车帮忙送去过乡镇,这样不仅武泉郡,周边百姓也能受益。舒阳这孩子,虽不善言辞,却把前前后后的好处都算到了,倒比我还细心。”

“多谢夫人!若不是您点拨,我恐怕还在‘无偿授艺’的死胡同里打转,反倒违了初衷。”寻英起身行礼,心里满是感激,她没想到詹舒阳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还对此事这么熟悉,这么上心。

“你年轻,做事难免有疏漏,慢慢来。”苏夫人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将账本合上,“我已让管家备好原料,你现在就去挑二十个手巧的丫鬟,明天开始培训。三日内做出第一批批量月事布,咱们在府外的裁缝铺先试卖——我倒要看看,那些倒卖的人,还能不能赚差价。

寻英干劲十足地领了吩咐,很快挑出二十个缝补手艺好的丫鬟,安禾自然在列。她把月事布的制作步骤写在纸上,手把手教大家:如何裁剪能省料,如何缝针脚更牢固,如何处理桑皮纸更吸水……丫鬟们学得认真,遇到不懂的就追问,寻英偶尔与她们对视,能“听”到她们的欣喜:“以后做月事布还能拿月钱,真是太好了!”“寻姑娘教得真细致,我这下终于会做了!”

三日后,第一批批量月事布新鲜出炉。

苏夫人让人在府外的裁缝铺挂出“詹府月事布”的招牌,明码标价:二十文一个,军营家属凭军属牌可享十五文特惠。

可开张首日,铺子前却没预想中热闹——路过的妇人多是驻足观望,窃窃私语间满是犹豫,偶尔有人上前询问,语气也带着迟疑。

寻英站在铺子侧边,无意间与一位挎着菜篮的妇人对视,立刻“听”到她的心思:“詹府怎么卖起女子月事用的东西了?这多不体面啊……而且这么软的布,怕是不顶用,还不如粗布结实。”另一位婆婆的念头也钻了进来:“男子怎么能碰这东西?听说大将军还支持,莫不是冲撞了神灵?”

封建观念的阻力远比想象中难破,连苏夫人也微微蹙起眉。

寻英心里一动,想起自己“大吉之人”的身份——这或许是打破偏见的最好办法。她深吸一口气,走到铺子前,拿起一块月事布,声音清亮地开口:“诸位乡亲,我便是先前在战场上出现的‘大吉之人’——寻英。这月事布是我与苏夫人一同改良的,用杭绸做面、桑皮纸做芯,软和不磨身,吸水又干净。先前府里丫鬟、军营军属用了,都说比粗布草木灰舒服百倍。”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不少人抬头看向她,眼神里满是好奇。

寻英继续说:“大将军与苏夫人都支持这事,便是知道女子月事本就不是‘见不得人的事’,用好东西护着自己,才是对身子负责。若说‘冲撞神灵’,那我这‘大吉之人’亲手做的月事布,难道还镇不住?”

她一边说,一边与人群中的人对视——听到有人担心“太贵用不起”,便指了指招牌上的特惠条款;听到有人怕“用着不习惯”,就当场演示如何系棉绳、如何更换纸芯……

渐渐地,有人试着上前询问尺寸,第一位妇人买下两个后,人群终于松动,排起的队伍慢慢变长。

夕阳西下时,铺子里的月事布已卖出大半。

寻英看着妇人们拿着月事布离去的背影,又转头看向苏夫人,两人相视一笑。

寻英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无意间“听”到苏夫人的欣慰:“映西没看错人,这孩子不仅心善,还懂得变通,日后定能成大事。”

晚风拂过铺子的招牌,月事布的清香混着市井的喧闹,成了武泉郡最暖的风景。

寻英抬头望向天边的晚霞,忽然觉得,在这个陌生的朝代,自己终于找到了真正“扎根”的意义。

寻英指尖蹭过案头叠得齐整的月事布,细密的针脚硌着指腹——这是按莫允要求备的,大中小号各十条。她想起前阵子莫允被问“心上人尺寸”时,耳尖红得能滴出血的模样,忍不住勾了勾嘴角,随手把写好的纸条塞进布包:“三公子要的货放营帐外矮柜了,记得查收,心上人用过后又和建议也请一一告知!”

巧的是,府里杂役正要给军营送军属订的月事布,寻英干脆顺道搭车。

军车轱辘碾过碎石路,震得她屁股发麻,进了营区更是眼晕——操练场上士兵喊杀声震天,甲胄在太阳底下闪着冷光,帐篷一个挨一个,比医院住院部的病房绕多了。

“早知道带个导航过来了,古代军营也太不按户型图建了。”寻英一边嘀咕,一边凭着记忆找莫允的营帐,掀帘一看,空的。

布包往矮柜上一放,寻英又等了一炷香,连莫允的影子都没见着。

“这公子哥怕不是又跑去哪耍了?”她留了纸条,转身打算溜,结果刚走没几步就懵了,来时跟着杂役记的路全忘了,绕着帐篷转了两圈,眼前的帐篷越来越陌生,连巡逻的士兵都少了。

正想抓个路过的小兵问路,忽然听见前头飘来一阵莺莺燕燕的声音,软乎乎的笑声裹着脂粉气,跟军营的肃杀劲儿格格不入。

“奇了怪了,军营里还开KTV?”寻英好奇心上来,脚不自觉地往前挪,刚转过一个营帐角,手腕突然被人攥住,力道大得差点把她骨头捏碎。

“你怎么在这?”莫允的声音又急又沉,寻英抬头撞进他眼里,脑子里瞬间涌进一堆乱糟糟的念头:“她怎么跑这来了?这可是军妓营!让她知道了还不得误会死?不行不行,赶紧拉走,别让她多问!”

寻英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莫允半拽着往外走,他走得又快又急,跟后面有追兵似的。“三公子你慢点!我就是迷路了,这到底是哪啊?”她挣扎着喊,莫允却只闷声道:“别问了,不是你该来的地方,我送你回詹府。”

回到詹府时天已经擦黑,安禾端着热汤迎上来:“姑娘你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你要在军营蹭饭呢。”寻英捧着汤碗,忍不住吐槽:“别提了,送个货还迷路,差点走到一个奇怪的地方,幸好莫允把我拉回来了。”

寻英讲述完看到的场景和听到的声音,安禾刚喝的汤“噗”地喷出来,捂着嘴笑个不停:“姑娘,你怕不是走到军妓营了吧?那地方是给将士们解闷的,寻常女子去了要坏名声的!”

“军妓营?”寻英手里的汤勺“哐当”砸进碗里,热汤溅了手背也没顾上擦。她猛地想起莫允的反应,还有他心里那句“怕误会”——难怪他那么紧张!再想想前阵子他想着长公主的脸红模样,寻英心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合着我之前还觉得他是纯情少年郎,结果转头就往这种地方钻?真是下头,竟然是小头控制大头的人!”

寻英没说话,指尖无意识地蹭着碗沿。

夜色漫进窗户,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不下次见面问问他?可这种事怎么开口?“三公子你上次去军妓营干嘛”?也太尴尬了!万一真是自己想多了,岂不是显得她很八卦?

“算了算了,反正月事布送了,他的事跟我有啥关系。”寻英翻了个身,把脸埋进枕头里,这事儿,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