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鼓神赋 > 第8章 长安魇[番外]

鼓神赋 第8章 长安魇[番外]

作者:华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2 05:50:06 来源:文学城

“及后主入长安,周武与齐君臣饮酒,令后主起舞,并令广宁、兰陵随,二王俱泪下呜咽,悲不自持,周武乃止。后谓齐王宪:‘文襄诸子,咸有风骨,若展心力,朕岂能至邺?’。”

《北齐书·列传第二》

“为帝献舞,臣纬之幸,但乞小怜得还。”

高纬此言一出,席上齐臣俱生怒火,宇文邕见状,不禁嗤笑:“朕视天下如脱屣,一老妪岂与公惜也!”

如此便算是答应了。高纬得他许诺,当即喜不自胜,竟似迫不及待献舞一般离座。席下,高肃感到胸腔怒火将似迸发,唯有暗中握着的二哥高孝珩的手能令他勉力维持理智,可紧接着宇文邕的目光便转向他们:“闻广宁王善笛,不若随温公同奏,以乐宾客。”

“亡国之音,不足听耳。”高肃感到高孝珩的手亦加重了力道,明知触怒宇文邕并不明智,可此等屈辱,知晓已是亡国之臣,亦难受之。

“那兰陵王呢?”高孝珩推辞,宇文邕又将目光移到高肃身上,高肃感到左右目光皆若芒刺相背,偏生又不能躲避,宇文邕嘴角冷笑更深,似乎从羞辱这盛名在外的兰陵王中感受到了快意,“闻邙山一战,齐武士共歌兰陵之威,朕神往已久,不若今日击鼓,与温公同奏?”

昔日功业,今日玩乐,况论是与后主共舞。高肃脸色苍白,迟迟不答,高纬见宇文邕脸色愈厉,生恐他反悔,亦疾言厉色道:“陛下既然下令,你二人何不景从,反而忤逆?”

忤逆。高肃心里只觉可笑不堪,同高孝珩四目对视,皆生悲凉。“当从。”高肃垂眸,听令出席击鼓。他心神不定,鼓声便显得松弛不准,不多时鼓槌脱手,才发觉不知何时已泪盈满袖,他回首望向高孝珩,见他举笛,亦是呜咽不成曲。

亡国之音,不足听耳。宇文邕脸上微有愠色,席间,齐王宇文宪却忽搁下酒盏,斜视着高肃等人:“五音破碎,不听也罢。温公既求冯氏,不若予兰陵同我归耳?”

这是比当众献乐更深重的屈辱,但高纬一心只想乞还冯小怜,岂会再在意旁的?“还不快谢齐王殿下?”他急声道,两眼紧紧盯着高肃。

齐人那边又是一阵喧哗,但最后高肃仍是默默垂首从命。然后宇文宪看到高肃向他走过来,那个多番阻他兵势,曾教他日思夜想要生擒活捉的齐兰陵王,就在他面前,轻易弯下了双膝。

宇文宪一直期盼着见到高肃的时刻。

他早知齐兰陵王音容兼美,亦曾遥遥望见他沙场风姿,只战场上刀枪无眼,自难久观,而等他真的如愿生擒高肃后,对方却远比他曾经设想的狼狈。

他身后没有骁勇的晋阳军部,没有段韶和斛律光,不过是在投奔他兄长的途中轻而易举便能为他截获,还是靠着乞扶令和,他才知晓这竟是被他视为夙敌的兰陵王。

太过轻易的胜利,多少让他觉得胜之不武,其后见虏,高孝珩的慷慨陈词反而吸引了他更多的注意,令他意思到齐国除了身死的段韶、斛律光和他一直忌惮的高长恭,还有其他人当得起他的敬意。回府的车上,他侧过头,凝视着高肃堪称秀美的面颊:“我从未如此仔细看你。”

高肃不语,宇文宪不以为意,仍继续道:“都说兰陵王是罕见的美男子,偏偏又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谁不好奇?那年听闻你面肿,我还好生遗憾,来日破邺,怕不是要见个丑八怪了。”

“你连这都知道?”高肃终于讶异。

“我自然知晓,若不知晓,是韦孝宽无用。”宇文宪嘴角衔起一丝冷笑,“邺城诸事,全在长安中人股掌之中。不然,你以为,你为什么喝了那杯鸩酒,却没有死呢?”

高肃一颤,抬眼盯着宇文宪,迟迟不能语。

武平四年,高纬赐他鸩酒,他万念俱灰,饮鸩之后却尚在人世------郑妃告诉他,是酒中毒性不烈,兼之二哥和延宗及时赶来请医师救治他,却不想竟还有宇文宪横插一脚。

若他那时死了,或许也不失为幸事。“为何不坐看高纬杀我?”他失神道。

“我并未太想救你,只是此前同邺城的细作说过,‘望亲擒兰陵’,他才自作主张留了你一命。”宇文宪以指敲车窗,幽幽道,“事后得知此事,庆幸之余,亦有后悔,没想到是我多虑------你活着,也未见对齐国有半分裨益。”

自邺城三台登高遥望,可见葬他祖父与父亲的义平陵与峻成陵,他曾对着那草木葱茏的陵墓一遍遍许诺,会小心翼翼呵护他们的家国,他本以为他能够做到,纵身死不辜天、不负齐,可他最后没有做到。

他不知道宇文宪为什么要救他,但从他看到那身黑色衣袍之后,他就明白宇文宪并没有那么好心。“穿上。”他命令道,见高肃迟迟不动,口气更见漠然,“‘亡高者黑衣’,不过是一句用来瓦解军心的笑语,况且齐国已灭,忌讳这些,实在可笑。”

高肃无言,只得依言穿上,宇文宪端详他面容,见他玉色肤质为黑裳衬得更见耀眼,才甚是满意地让他坐下:“今日皇兄下诏,追册斛律光做上柱国、崇国公,写毕诏书后,还曾对左右道,‘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

斛律光......“斛律将军昔日受谗言所害,无周人力耳?何以身后名荣之辱之?”

“辱之?”宇文宪并不怒,反而露出了笑意,“高纬尽灭其族,你与他有同袍,却未见你为他哭冤,如今皇兄感念其无辜,追加尊号,你为何反而为之忿忿不平?”

故人音容犹在,而他已是亡国亡家之徒。“为什么要同我说这些?”他似乎渐渐找到了宇文宪索要他入府的用意。

而宇文宪的回答佐证了他的猜想:“多年谋划,甚觉得意,想来你最适合听。”

某种意义上,宇文宪是很在意高长恭的,说是执念也不为过。他称不上是一个脾气多好、多有耐心的人,但他从未因高肃的冷淡与不敬动怒,甚至认为这是他的乐趣所在。

“本以为你视兰陵为此生大敌,索他入府乃为折辱,不曾想你竟待他礼遇有加。”宇文邕召他入宫,一边批阅奏章,一边同他闲话,“莫不是因惜才罢?”

他未曾抬头,言语间的寒意却如同剖露。“确是因爱惜之故。”他下拜,宇文邕的手微微顿住,而宇文宪神色却更见轻松,“乃惜其颜色故。我以兰陵为姬妾,宠爱颇多,尚不见衰。”

这是他早想到的答案,当他真的将之宣诸于口时,他心里竟也泛起微微的涟漪,好像对于假戏真做的可能,他也有些乐意。“原是如此。”宇文邕搁下笔,舒然笑道,眼中警色却未减,“只北齐高氏,到底隐患,先前降周的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疑有高纬授意,朕有意诛高氏全族,不知毗贺突意下如何?”

高纬鼠辈,死不足惜,可高肃......“兰陵未谋。”他脱口而出,瞧见宇文邕审视的目光,亦不见退缩,“他在臣府中,未见外人,兼齐文襄一脉深恶高纬......”

他越说越缓慢,自己亦知晓这不过是无用的理由,不过是他舍不得而已。“罢了。”宇文邕看着他,忽又一笑,重新执起笔,“那便不杀罢,阿宪,记得,今日是你求的情。”

出宫之后,宇文宪犹有余悸,也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宇文邕要杀的不止高肃,还有他的兄弟。“广宁、安德、渔阳如何?”下意识地,他仍以齐时的封号称呼高肃的兄弟。

“安德王、渔阳王已死,广宁王病笃,陛下特命不杀之。”他出来之后,左右悄声道,“至于兰陵王,宫中从未传过消息。”

高肃是他本来便不打算杀的人。宇文宪仰望天色,只觉君心难测,倦然道:“回去罢。”

外放也好,贬谪也好,他要快些带高肃离开长安,亦或是不止高肃,他想要保全自己。他策马回府,尚未进门,却听守卫急忙禀报,说高肃听闻了高氏一族之事,要去拜祭他两个弟弟。

他不要命了吗!他强压住怒火,疾步走到高肃住处,见他被数个身强力壮的力士押住,脸孔抵着地上沙土,衣冠不整,动弹不得。“安德、渔阳已死,纵是拜祭,又有何用?”他看着高肃,念及他同他兄弟手足情深,心头怒火平抑几分,“你知不知晓,我在陛下面前,费了多少口舌才说服他不杀你?现下去拜祭,焉知你会否也同他们一般送命?”

“亡国之人,但求同死。”高肃形神恍惚,宇文宪又道,“齐亡国之日,你便该知有今日。你现在在我府中,同家奴有何两样?我不放你出去,你合该待在我府里!”

“奴亦有家耳......”高肃喃喃,宇文宪气急,恨他冥顽不宁,终于失去耐心,“来人,拿鞭子来。”

他命人将高肃绑上架子,亲自执鞭抽打他,见高肃衣衫破裂、遍体鳞伤,神色亦未有半分更易。“你不怕我打死你吗?”不知多少鞭后,他停下手,问道,高肃已奄奄一息,像薄薄的纸片一样悬挂在架子上,而他的眼睛微微眯起,像是看到了遥远的美好的人与事情,“无妨,孝琬也是这样死的,我一直不敢想,他当时多疼......”

河间王高孝琬,文襄帝嫡子,昔年为武成帝倒鞭挝之,折其两胫而死。宇文宪捏着鞭柄,想起少时同兄长读《诗经》、《春秋》,再想到现下的猜疑,心情复杂之余,亦再无鞭打高肃之心。“生死荣辱,骨肉亲情,终将离散,况论生在天家?”他扔掉鞭子,说,是劝高肃,亦是劝自己,“太过执迷,是自寻苦恼。”

“我宁可苦恼。”高肃凄然,他眼神更加飘摇,像是又想起了更久远缥缈的回忆,“我幼时,曾见鼓神。他自谓是从前陈郡谢氏的谢车骑,诫我勿困尘世荣辱,尘世缘分了却之后,可入无愁之地。”

“可我如何能了却?”他低声道,气息渐渐微弱,意志却分毫不见挪移,“纵我来日真能往极乐之地,我也难以割舍家国之义、骨肉之情,况论我还活在世上?”

他还活在世上,割舍不开红尘恩怨,也无法抛下他的骨肉兄弟。他很想冷笑,嘲讽高肃若高澄不死他和他的兄弟也未必不会互相残杀,可他忽然不忍心。

“广宁王病笃,你去见他罢。”他斩断绳索,将高肃接到怀里,血迹沾染他衣袍,他却不觉脏污,“想要收敛遗骨尽管去,皇兄不会为此动怒,至于旁的,我也无从帮你。”

挨这顿鞭子高肃伤得不轻,可他还是强撑着去了高孝珩的住所,高孝珩业已气息奄奄,兄弟二人相对而泣,临气绝之时,高孝珩犹抓着高肃的衣袍,一声声呼道:“阿肃,往后无人再护你,你一人苟活异乡,若有幸,一定要回家去。”

他是要高肃勿存死志。宇文宪靠在门边,看高肃哭着应允,心想,原来他的兄长,是唤他阿肃的。

宇文邕准高孝珩妻儿扶其棺归乡,同流放边陲的河间王高正礼等人而言算是仁慈许多,也算变相放过了文襄一脉的女眷。“你的妻儿可随广宁王遗属归乡,但皇兄未允你走。”他对高肃说,“但世事变化,生老病死,亦未可知。留在我身边等我来日下场,届时你生,我放你自由;你死,我送你回齐地。”

“你兄长并非滥杀之人。”高肃轻声道,宇文宪眯眼,无谓道,“谁知晓来日呢?”

高肃留在了他身边,他们的关系似乎亲密,又似乎疏离,有过肌肤之亲,却是同床异梦,心底俱知朝不保夕。他自知威名,不敢再有所寸进,宇文邕要他北伐,他以多疾推却。“君如我昔日。”使者离去后,高肃忽道,宇文宪回头看他,忽戏谑笑,“那我要学你聚敛财物,还是有疾不疗?”

高肃亦展颜,他凝望高肃容颜,感受到久违的轻松之意。

那日的话,高肃说对了,他也说对了。宇文邕生前确实未对他下手,可他的下场不好,也是注定的事。

宇文赟召见他,他一人入殿,即刻为人所擒。“以王今日事势,何用多言?”有人对他说,轻而易举,便将他多年顾忌宣诸于口。

“我位重属尊,一旦至此,死生有命,宁复图存。”他心念一动,想起母亲和高肃,终究还是收起了一身桀骜,“但乞全尸,同家人话别耳。”

宇文赟应允,赐他鸩酒,他快马加鞭回到府中,见到高肃后,喉头的血便一下喷出。“这就是我的下场。”他对他说,临死,他竟还露出了笑意,“我信守承诺,放你自由。上马罢,可惜,我送不得你。”

“我从没想过能回去。”高肃怔怔,鲜血沾他满手,他竟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试图为他顺气,“我喝过鸩酒,你吐出来,你不会死......”

“我也不想死,可我那好侄儿,他不讲道理......”更多的鲜血喷涌而出,宇文宪神智已经溃散,最后的记忆,是他将一个东西递给他,然后推了高肃一把,“阿肃,你回家去。”

高肃踉踉跄跄起身,眼前的场景忽然扭曲,冥冥之间,也有另一个世界的声音呼喊着他:“阿肃,你回家去。”

“阿肃,阿肃?”

高肃从恍惚中惊醒,才发觉他身在桃源居中,手中正握着一枚令牌。“这是使君从故世寻来的,说像是北朝末年的东西,问你是否认得。”谢玄盯着那枚令牌,心中也甚是不解,“你拿来一看,好半天都回不过神,是你从前之物吗?”

梦里半生,桃源一瞬。“此乃周制,我应当是不认得的。”高肃抬起头,看着谢玄漆黑的眼睛,失笑道,“但许是故人之物。”

他终于见到了他幼时曾遇的鼓神,而那些刀光剑影的过往和浓烈的爱恨,如此遥远,又如此清晰,大梦初醒,又一下离他远去。“阿羯。”他叫谢玄的名字,将那枚令牌收入怀中,“我煮了酪浆,下午要来我家喝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长安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