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故人隔山川 > 第21章 人间烟火

故人隔山川 第21章 人间烟火

作者:藤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09:08:41 来源:文学城

稻种是运回来了,但是谁种,怎么种又成了问题。

百姓们没见过这种子,也不敢轻易冒险尝试,一家老小的口粮都指着这一亩三分地呢。

李县令犯了难,只能先将告示印发给各乡里正,看有没有人愿意尝试。发出去都三日了,除了里正带头购买了一些,也没有其他人响应。

李县令为了鼓励百姓种植,承诺各乡率先种此稻种者,税赋酌情减轻。县令权柄有限,只能留州钱少留一些,县衙在用度开支上想办法节省。告示栏下,有不少人聚集,议论纷纷。越凌云除了官服,穿了一身不起眼的麻布粗衣,坐在附近摊位上喝茶,齐安则混在人群里,不时搭上几句话。

“这些个昏官,见天的瞎折腾,没见过的种子也敢种哦。”一个大汉叉着腰,嗓门洪亮。

“可不是吗。不知道跟哪个奸商勾结,指不定贪了多少钱。”旁边一人边点头边补充。

“我倒是听说过南边儿有新的种子,说确实是好养活,不容易晒死。”齐安趁乱说了一句。

“真的假的,那你怎么不去种?县衙门口桌子都摆了几天了。”另一个人挤进来,瞅了一眼告示,又见齐安眼生,回怼道。

“就是就是。”众人七嘴八舌地附和。

……

“让一让,”一名农妇费力地扒开人群,可是又不识字,“这位大哥,能帮我念一下吗?”

她听说种这新种子,能减免些秋税,就赶紧过来了。可是前面围了一群人也不让开,急得不行。

“孙大娘,你凑什么热闹呢。你儿子不是在县衙当官儿么,还种什么地。”大汉调笑道。旁边一些人也跟着哄笑了起来。

“话可不是这么说,就是当官也要吃饭,有田地还能荒着不成?”齐安挡在大汉面前,隔开了农妇。

越凌云站起身走了过去,今天穿的衣服还挺轻便,等会儿好活动筋骨。

越凌云见过孙大娘几次,她是县衙胥吏刘粲的母亲。听府里人偶尔闲聊,对她家里的情况也有所耳闻。刘粲的父亲因病过世早,家里的几亩良田也被族里叔伯兄弟占了去,换成瘦田,孙大娘那会儿每天只能起早贪黑,一边种着田,一边给人浆洗衣服,才把刘粲拉扯大。现在身体也不大好,因此刘粲宁可自己闲时帮人写点字画书信什么的补贴家用,也不让母亲去种田,辛辛苦苦也长不了多少庄稼。

但就像齐安说的,穷苦出身的人,哪里能让田地给荒着。

“娘,您来这里做什么,不是说了让您不要操心这个。”闻讯赶来的刘粲把母亲扶过来坐下。

“哎,问你你也不说,我就只能自己过来看了。”孙大娘摆摆手,“你这还当值着呢,不用管我,忙你的去吧。”

娘儿俩就在那儿拉扯着说了半天话。

刘粲拗不过母亲,只好陪着她去县衙登记。

也是,县衙的人若是能带头种,才能打消一些别人的顾虑,越凌云顿时有了主意。

袁行舟被迫结束了街溜子生活,领着他的一帮小弟们,被越凌云薅着在县衙后山种地——从开垦田地开始干起。

越凌云让县衙的人有什么工具就带什么过来,一时间五花八门,什么犁、镐、锄头、铁锹……袁行舟把他娘托人悄悄塞给他的银子,换成铜板,干活的都有赏钱,县衙后山顿时热闹起来。袁行舟这种不事生产的,哪知道什么行情,银子哗哗地往外撒,还是齐安看不过眼,替他暂时掌管了账目。有人图钱、有人图新鲜,总之是热火朝天干起来了。

县衙后山那块,杂草多了些,但是众人齐心协力,又借了老乡几头牛过来犁地,忙活半个月,竟也整出十来亩田地来。靠近水源的几块田,种上占城稻;山坡上的储水差的地块,种上豆子。县衙几人一组,各自认领一块田地。

先朝对土地管理严格,后来战乱频起,又因天灾**粮食经常不足,因此本朝略有宽松。各县衙可视情况雇人开垦荒地,严格造册,土地归县衙所有,可雇人劳作;或是无地贫农自己开垦劳作,少收些税,若是连续种植多年,可低价购地。前些年百姓朝不保夕,都不是自己名下的土地,哪里敢轻易种植。如今天下也太平了几年,县衙带头开垦荒地,试种新稻种,因此慢慢地也有人开始来县衙登记。

越凌云来承平的这些时日攒了些银子,就拿自己的俸禄买了些绿豆和茶叶,分给各地里正,这日头也毒,晌午备了茶水和绿豆汤,给那些开荒的百姓们送去。到后来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县衙的人一些忙着登记,一些就自告奋勇去送茶水。也有些本地商户送了些银钱过来,越凌云都让刘粲逐一登记,购买的明细也张贴在在县衙告示栏上。

也许是被这股风气影响,百姓们开始自发整修田间地头的水渠,彼此也愿意分享些种植方面的技能。李县令召集全县各行业公认的老师傅,由县衙出钱,不光是稻谷豆类,包括种桑养蚕,都请他们来教授些经验。原本李县令治下的承平县,在京畿十几个县里,就还算得上平顺安乐。到了九月末,忙完了一算,虽然去年的还是没完全还上,今年竟然能足额缴纳税赋。越凌云悬了几个月的心,终于放下了一些。然而回想起来,还是太冒险了一些,毕竟是全新的稻种,是否适应本地还未知。总归是天公作美,后来的几个月,虽然还是少雨,也还下了几场;人也争气,匆忙整修的水渠也派上用场,坚持到了收割。

越凌云终于觉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有了重量。心里还是有些后怕,若是中间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后果不敢想。只是也很奇怪,这么冒险的举动,自己虽然愣头青,但是李县令在官场这么多年,也敢真的信他么?

自然是不敢的,或者说,不敢完全信他。

早在越凌云最初提出改换稻种时,县令李峤就去信问了他的同乡,司农寺的吴光起。吴大人在诸屯监中,负责作物栽培、各类作物种子归类收集,吴大人性格耿直,一心扑在研究上,前些年一直郁郁不得志。听闻李大人对作物感兴趣,顿时找到知己,连夜赶了马车过来商讨。其实地方上早有人上报这种种子,吴大人在京中的试验田也种植了一些,只是苦于找不到愿意推广的,毕竟没几个人愿意拿自己乌纱帽试验。思虑再三,李县令同吴大人一起给皇帝上了奏折,又托袁大人,也就是袁行舟他爹在朝上力劝皇帝。

县令李峤也是一个奇人,当年文采和人缘极好,二甲名次靠前的进士,说是放到地方历练,却不知为何多年来就守着一方县城。他为人沉稳,又与众多朝中官员是同期,此事有吴大人的试验田为证,又有袁大人力陈国库空虚亟待找出路的紧迫性,再加上几个老臣作保,皇帝终于是同意了。

其中也有曲折,李县令并未告知越凌云,只说一切放心去做。

当然李县令也不知道,他们筹备的这些事儿,孟绝早就知道。

庄久当然也是知道所有事的,不过觉得没有必要去告诉越凌云。庄久身为暗卫,忠诚地履行护卫和打探消息的职责,按照孟绝的指示,听从越凌云调遣。越凌云也没问自己,那自然不必主动说的。

越凌云最近每日算账到深夜,困得不行,这会儿一边小鸡啄米,一边嘟嘟囔囔,回头问庄久:“李大人胆子真大,怎么真敢信我?”

庄久有点犹豫,这是在问我么?那我是不是应该回答一下?

可没等庄久回答,越凌云的脑袋就“啪”地一声贴在桌案上。

庄久突然起身掠到门后,手按在刀柄上。

“小九。”却是熟悉的声音。

这回孟绝没有爬墙,正儿八经走门进来的。越凌云依旧没有起身迎接,因为就这一会儿功夫,他已经趴在桌上睡熟了。

孟绝一进来,就见那人手里拿着蘸了墨的毛笔,脸颊上印上了墨字,睡得正香。

已经入秋,早晚已经比较凉。

孟绝轻轻抽出他手中的笔,解了自己的披风,正要给他盖上,又收回了。

转过身来示意庄久。

“啊?”庄久不解。

“送回卧室。”孟绝言简意赅。

“哦。”庄久顿时明了,这越大人就不能自己乖乖去睡觉吗,每次都要别人扛。

w(??Д??)w 你俩终于又见上面了,真不容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人间烟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