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籍修复师的专属总裁 > 第17章 基金里的“匠心课”

古籍修复师的专属总裁 第17章 基金里的“匠心课”

作者:林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4 17:26:48 来源:文学城

随着软氏基金的名声越来越响,来学修复的年轻徒弟越来越多。可林软发现,有些徒弟太急功近利,只想着学“独门技法”,却不愿意花时间练基础——有个叫李然的徒弟,才学了半个月,就想尝试“金箔补纸”,结果把金箔剪得七零八落,还差点弄坏了一张清代残纸。

“李然,你别急着补金箔,先练剪纸。”林软把一张废纸递给她,“剪到能把纸剪成和虫洞一模一样的形状,再碰金箔。”

李然有点不服气:“林老师,我都学半个月了,剪纸太简单了,我想学长点的。”

林软没生气,而是拿出爷爷的修复笔记,翻开第一页:“我爷爷学剪纸,学了三个月。他说‘修复无捷径,基础是根’,你连纸都剪不好,怎么能把金箔补进虫洞里?金箔比纸还薄,剪坏了可以换,可文物坏了,就再也修不好了。”

她把李然带到修复台旁,拿出自己练剪纸的废稿——厚厚一摞,每张纸上都剪满了大小不一的洞,最小的比针眼还小。“你看,这些都是我练废的纸,练了半年,才敢碰真迹。”

李然看着那摞废稿,脸红了,接过纸,认真地剪起来。

林软知道,光教技法不够,还得教“匠心”——这是爷爷最看重的,也是软氏技法的根。她和陆时衍商量,在基金开一门“匠心课”,每周一次,不讲技法,只讲修复师的初心和规矩。

第一堂匠心课,林软把地点设在了小院里。梅花开得正好,她搬来爷爷的樟木箱,把《软氏修复秘录》放在桌上,对着十几个徒弟说:“今天我不讲怎么补纸、怎么晕墨,只讲我爷爷的故事。”

“我爷爷年轻时,帮一个老藏家修复过一本宋代诗集,虫蛀得很严重,有一页几乎全碎了。他花了半年时间,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一点点把碎纸拼起来,补好后,藏家要给她十倍的报酬,他却只收了原定的费用。”林软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力量,“他说‘修复是良心活,不能多拿一分不该拿的钱’,这就是软氏的规矩。”

陆时衍站在旁边,补充道:“上次沈明宇想用钱让张薇换修复方案,你们都知道后果。作为修复师,守住底线比学好技法更重要——你们修复的是文物,也是历史,不能让贪心毁了初心。”

徒弟们听得认真,苏晓拿出笔记本,把林软的话一条条记下来,陈默更是握紧了拳头,小声说:“林老师,我以后一定像爷爷和您一样,守着匠心,好好学修复。”

课后,李然走到林软面前,鞠了个躬:“林老师,对不起,我以前太急了,以后我一定好好练基础,不辜负您的教导。”

林软笑着点头:“没关系,知道错了就好。修复就像种梅花,得慢慢等,等它扎根、开花,急不来。”

那天晚上,陆时衍帮林软收拾小院,看着她疲惫却满足的样子,心疼地说:“以后匠心课我帮你讲,你别太累了。”

“不用,”林软靠在他怀里,“这是爷爷的心愿,也是我的责任。看着他们认真学,我就想起小时候爷爷教我修复的样子,很开心。”

陆时衍低头,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那我陪你,你讲爷爷的故事,我讲怎么守住底线——我们夫妻同心,把匠心课上好。”

林软笑出声,把脸埋进他怀里。小院的梅香飘进来,混着墨香,成了最温暖的味道。她知道,爷爷的匠心,不仅在秘录里,在技法里,更在这些年轻徒弟的眼里——只要他们守住初心,软氏的技法就会一直传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