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幼儿园运营手册 > 第3章 理想

古代幼儿园运营手册 第3章 理想

作者:粥银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2 18:53:37 来源:文学城

天色微明,薄雾还未散尽。

温实已经带着童蒙馆的孩子们站在了村外的水田旁。

温实挽起裤脚,露出纤细却结实的小腿道:“今日我们不上课我们来学插秧。”

孩子们兴奋地在田垄旁蹦蹦跳跳,四处都动动,连地上的螳螂都要扒拉扒拉。

她柔声安抚这些孩子道:“先听先生说。你们可知我们每日吃的米饭从何而来?”

“从锅里来!”一个孩子抢答。

“从米缸里来!”另一个说。

温实从篮子里取出一把翠绿的秧苗:“看,米饭最初是这样的。今天,我们要亲手把它们种到土里。”

她率先踏进水田,冰凉的泥水让孩子们发出一阵惊呼。

豆荚站在田埂上犹豫不前,小脸上写满抗拒。

温实朝她伸出手:“先生牵着你。”

温实取出一株秧苗,仔细演示:“手指要这样捏住秧苗的根部,轻轻插进泥里,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

孩子们学着她的样子,笨拙地尝试着。

有的孩子甚至用力过猛,整个人差点栽进田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豆荚小声问:“为什么要把秧苗排得这么整齐?”

温实赞许地点头:“秧苗就像我们上课时的座位,排整齐了,每一株都能晒到太阳,喝到雨水,这样才能长得壮实。”

她一边指导孩子们,一边讲解:“插秧要弯腰,很辛苦是不是?”

“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米饭,因为这都是农人的汗水换来的。”

豆荚却仍不停像外张望,温实明白她是在等桃桃。

她正要回答,却见谢衍牵着桃桃匆匆赶来。

桃桃的小脸上带着歉意,刚到田埂处就小声道歉。

谢衍解释道:“昨夜桃桃有些咳嗽,今早我让她多睡了会儿。听说今日要去学插秧,她非要来不可。”

温实蹲下身,摸摸桃桃的额头:“既然身子不适,要不要在馆里休息?

桃桃急得直摇头。

下地后桃桃还是一直牵着温实的手,不愿与别的小孩亲近。

“桃桃,来这边,这边泥比较软。”石头热情地招呼。

桃桃却仍躲到温实身后。

谢衍见状,转身对温实说:“这孩子向来如此,除了她信任的人,不愿与旁人亲近。”

温实观察着桃桃,发现她虽然害怕与其他孩子接触。

但眼睛却一直偷偷观察着他们的动作,显然很想参与。

温实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做‘接力插秧’。”

她让孩子们排成一列,每人负责插一株秧苗,然后传给下一个人。

轮到桃桃时,她只需要把秧苗传给旁边的豆荚。

这个安排让桃桃放松了不少。

她渐渐被欢乐的气氛感染,也开始放肆大笑了。

休息时,温实特意坐在桃桃身边,轻声问:“其实石头、豆子他们都很想和桃桃做朋友,为什么不愿意和他们玩呢?”

瑶瑶低头玩弄着衣角,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他们..会笑我...”

“笑你什么?”

“笑我没有爹娘…”

温实轻轻将桃桃拥入怀中,轻声细语道:“可是你有舅舅呀,还是知县大人,比别人要厉害的多。”

一直在旁边安静听着的豆子突然开口:“我爹娘...也在外面做工,很久没回来了。”

豆荚似乎是听懂了哥哥的话,眼圈逐渐变红,强忍着不哭泣起来。

其他孩子也纷纷说道:

“我爹去城里做活了!”

“我娘在员外家帮工!”

“我们都好久没见到爹娘了!”

铁蛋挠挠头,憨憨地说:“我爹娘倒是都在家,可我爹总打我,说我调皮捣蛋...”

桃桃愣住了,泪珠还挂在睫毛上。

她环顾四周,这才发现童蒙馆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父母不在身边的。

温实轻轻擦去桃桃的眼泪:“你看,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懂得思念爹娘的滋味,他们怎么会笑话你呢?”

豆荚悄悄握住桃桃的手:“我们可以和你做朋友,我也可以和你做姐妹。”

谢衍走上前来。

他蹲下身,平视着桃桃:“舅舅知道你很想爹娘。舅舅也很想他们...”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但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舅舅会一直陪着你。”

桃桃扑进谢衍怀里,放声大哭起来。

温实对孩子们说:“你们知道吗?失去爹娘不是羞耻的事,能够坚强地成长,才是值得骄傲的。”

她转向桃桃:“而且桃桃很幸运,有这么疼爱你的舅舅。今天舅舅不是特地请假来陪你插秧吗?”

桃桃抬起头,看着谢衍被泥水弄脏的衣袍,终于破涕为笑:“舅舅最好了。”

石头拍着胸脯说:“以后谁要是笑话桃桃,我第一个不答应!”

其他孩子也纷纷附和:“对!我们都是一家人!”

天已接近黄昏,孩子们都已被家长们接走,热闹的田野逐渐安静下来。

温实正在收拾散落的农具,忽然看见一个身影蹲在一旁

谢衍卷着衣袖,裤脚还沾着泥点,很自然地弯腰帮她捡起散落一地的秧苗残株。

“大人还没回去?”温实有些意外。

“桃桃跟着豆荚去‘童蒙馆’洗手了。”谢衍接过她手中沉重的农具筐子。

“看先生一个人收拾这些,谢某实在过意不去。”

两人并肩走在田埂上,谢衍刻意放慢脚步,配合着温实疲惫的步调。

“今日这堂课,让谢某大开眼界。”谢衍看着筐里孩子们做的简易记录册。

孩子们不会写字,就只能用画画代替。

有的年纪小的孩子甚至把秧苗夹在里面。

他似开玩笑道:“这些孩子中,说不定将来会出几个农事专家。”

温实擦了擦额角的汗:“民女只是觉得,既然生在农家,就该了解脚下的土地。”

走到童蒙馆后院,谢衍主动打来清水帮温实清洗农具。

他动作熟练地刷洗着锄头上的泥土,忽然轻声说:“其实今日看着这些孩子,谢某想起了初到陵水镇时的一个心愿。”

温实停下手中的活计,静静聆听。

“在谢某就任前,我就知晓陵水镇大多就是留守孩童与老人,想自己能在就职时改变这个现状,想让留守孩童也能读的起书,念得起书。”

“可是衙门的夫子们都说,农家子就该安分种地,读什么书。”

温实注意到他指尖有一道细小的伤口,应该是刚才收拾农具时不小心划伤的。

她默默取来伤药,递过去:“大人这道伤口,还是处理一下为好。”

谢衍微微一怔,接过药瓶时:“直到看见温先生的‘童蒙馆’,谢某才知这心愿原是可以实现的。”

温实低头整理着洗净的农具,声音坚定:“其实大人不必事事依靠衙门,若真有心,从这座童蒙馆开始,未尝不可。”

谢衍看着侄女灿烂的笑容,忽然对温实深深鞠一躬:“温先生,谢某有个不情之请。日后‘童蒙馆’若再有像今日的课程,可否准许谢某常来相助?我也想见识见识。”

温于轻轻点头:“若大人不嫌简陋,‘童蒙馆’随时欢迎。”

夜色渐浓,月光透过窗台洒进房内。

温实看着孩子们疲惫却兴奋的小脸,柔声问道:“今天插秧累不累?”

石头抢先回答:累,但是很好玩!”

温实将三个孩子拉到身边,轻轻拂去豆荚发梢上的草屑:“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今天要去学插秧吗?”

豆荚小声说:“因为...要珍惜粮食。”

温实点头,目光缓缓扫过三个孩子:“但更重要的是,要让你们明白爹娘在外做工的辛苦。”

她取出白日里孩子们用的小锄头:“你们在田里劳作一日,便觉得腰酸背痛。可你们的爹娘,日日夜夜都在外面做着比这更辛苦的活计。”

豆荚的眼眶突然红了:“我想娘了...”

温实将豆荚揽入怀中,轻抚她的背:“ 姑姑知道,但你们要知道,爹娘不是不要你们了。“

”正是因为他们太爱你们,才要离开家乡,去很远的地方做工。”

她指着窗外渐亮的星星:“就像天上的星星,虽然离我们很远,却一直在那里守护着我们。你们的爹娘也一样,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都在惦记着你们。”

豆荚小声啜泣起来:“可是...别人都说我是没爹没娘的孩子...”

温实轻轻擦去她的眼泪,摸了摸她的小脸:“姑姑不是一直在你身边吗?”

“还有豆子、石头,你可是有两个哥哥可以保护你的,爹娘在外奔波,是为了让你们有饭吃、有衣穿、将来能上学堂。”

“你们今日学会了插秧,就是长大了。要学会照顾自己,等爹娘回来时,才能让他们看到,你们已经是可以让他们骄傲的好孩子了。”

豆子突然仰起小脸:“姑姑,等我爹娘回来,我要给他们看我插的秧苗。”

豆荚虽然年纪小,但也是最坚强的孩子,已经默默自己擦干眼泪了。

孩子们渐渐入睡,温实替他们盖好了被子。

自己望着月亮默默感伤起来,不说这三个小孩想念爹娘,她也想念现代的父母了。

自己虽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但也是衣食无忧,凭本事读了师范专业,毕业后做幼师,带的班级也是“全市模范班”。

但不曾想会和父母阴阳两隔,现在是现代与古代相隔。

既然来到了这里,她就会照顾好这些孩子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