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杀手末世种田日常 > 第37章 黄豆是个好东西

古代杀手末世种田日常 第37章 黄豆是个好东西

作者:元月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3:36:12 来源:文学城

剩下的那块石料被陆野放进了柴棚,以后做东西还用得上。

有了石磨,姜宁就想用它做豆浆喝。她先把黄豆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她就起来在木屋外磨黄豆。

石磨不大,用不上马或驴拉磨,随便来个人就能搞定。

她拿了个盆接在石磨的开口处,把黄豆放进石磨中,慢慢转动木棍研磨,一边研磨一边加入适量的水,奶白色的黄豆浆液便从石磨的中间慢慢溢出,流进盆中。

大概用了黄豆四五倍的水量,姜宁才磨完黄豆。

盆里的黄豆浆液中,除了液体,还有豆渣。

她用麻布做了个布袋,把磨出来的黄豆浆液倒进去挤压。布袋下方放个盆,挤出来的豆浆便滴答滴答落进盆中,布袋里剩下的东西就是豆渣。

姜宁把盆中的豆浆端进厨房,先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再把豆浆倒进锅中一起熬煮。

煮上一会儿后,锅中冒出大量的白色泡沫,姜宁把泡沫撇掉,继续再煮上几分钟直至豆浆沸腾。

她记得外婆煮豆浆时,在豆浆沸腾后不会立即停火将豆浆舀出,而是先用小火让豆浆冷却下再继续加热,重复好几次。

原主问她为什么,外婆说这样煮出来的豆浆更好喝。

姜宁按照外婆的做法,把豆浆多煮沸几次,再舀进碗中放客厅晾凉。

锅里还剩很多豆浆,姜宁知道它可以用来做豆腐,但做豆腐需要一味关键的材料——盐卤。没有盐卤就做不成豆腐。

姜宁没有,只能遗憾放弃,心里盘算着明年解封期去外界看能不能找些盐卤回来。

过滤豆浆时还剩下一些豆渣,姜宁不想浪费,她拿了一部分豆渣出来,按照同等比例在豆渣里加了一些面粉,再加点水揉成光滑的面团,放在盆中发酵成两倍大后拿出来撒些干面粉,把面团里面的气孔揉开,冷水上锅蒸制。

蒸馒头的空隙,姜宁准备做个配馒头的小菜。

她拿出一些鸡纵菌,用水泡开,再撕成小条晾干水分。

锅中倒入光核桃油,先放点花椒和豆蔻微炸一下,再把鸡纵菌条倒入锅中小火油炸。鸡纵菌水分收干变小、颜色变黄时就可以捞出来放在罐中,撒上一点盐抖匀。锅中的油冷却后,再往罐中加入一点油,没过鸡纵菌就行。

豆渣馒头蒸好,姜宁陆续把吃的搬到客厅桌上,陆野看到早饭不禁感叹:“这么丰盛啊……”

桌子上不仅有两碗豆浆,一大盆豆渣馒头,还有一盘凉拌大柠檬,以及配馒头的油炸鸡纵菌和之前做的柚子酱。

酸的、甜的、咸的……应有尽有。

他拿起一个大馒头咬了一口。

“嗯?”

他又仔细嚼了嚼,“这是用什么做的,怎么跟之前的味道不太一样?”

馒头口感很松软,吃起来有股浓郁的豆香。

姜宁回答:“豆渣和面粉做的,好吃吗?”

陆野连连点头:“好吃好吃!”

他没想到,豆渣还能做馒头。

姜宁拿了一个馒头掰成两半,一半用勺子抹了点柚子酱,另一半夹了点油炸鸡纵菌。

抹了柚子酱的馒头吃起来香甜可口。夹了鸡纵菌后,油脂沁入馒头当中,豆香夹杂着油香还有鸡纵菌的鲜味,别提多好吃了。

豆浆多放了一会儿,已经不烫了,表面凝结了一层豆皮,姜宁喝了口,一点豆子的涩味都没有,全是满满的豆香。

嘴和胃都得到满足,姜宁才跟陆野说起做黄豆酱油的事:

“陆野,你帮我做个木桶吧,我打算先做一小桶黄豆酱油试试。”

姜宁回想了下外婆家的酱油缸,好像是陶器做的。陶器他们没有,也没法做,不过用木桶应该也行。

“木桶要做成什么样的?”陆野问。

“跟装柿子醋的差不多就行。木桶两头要能密封,侧面靠近底部的地方还得做个能出油的小孔。对了,木桶要做小一点……”

姜宁只在原主的记忆里见过外婆做黄豆酱油,她第一次尝试不知道能否成功,所以不打算做很多。而且做黄豆酱油需要盐,他们也没有太多的盐可以用来实验。

陆野去做木桶时,姜宁把剩下的豆渣放进锅中煮沸煮熟,去掉多余的水分后,分别加在月亮、野鸡、山羊还有疾风的食物中,让大家一起尝个鲜。

*

做黄豆酱油同样需要先浸泡黄豆。

姜宁拿出大约五斤黄豆,倒进盆中浸泡一到两个小时,豆皮表面微皱时,她把黄豆倒出来沥干水分,放在锅中用小火蒸上四到六个小时。

蒸黄豆的空隙,姜宁用藤草编了几个筛子,底部都留了一点点缝隙,能够透风,黄豆又不至于透过缝隙掉下去。

她记得蒸好的黄豆需要晾晒发酵,外婆用的是带缝隙的竹编簸箕。

六个小时过去,姜宁把蒸好的黄豆倒入藤编的筛子中,抹匀铺满一层。五斤黄豆铺满了三个筛子。

无人区的气温不足以达到黄豆发酵的温度,姜宁又把雨天熏肉的家伙什拿了出来。

她让陆野先做了一个能放三层藤编筛子的木架,把木架放进四面挡风的熏肉棚里,再把三个藤编筛子一一放在木架上,在木架最下方点燃黑色的木炭。

燃起的木炭没有明火,却能让熏肉围栏里的温度变高,从而使黄豆快速发酵。

黄豆发酵的时间大概需要六天,在这六天里需要时不时地加炭,保证熏肉棚里的温度不变。

黄豆的发酵非常重要,姜宁这几天要照看熏肉棚的温度,到发酵的中间阶段还要去翻一翻黄豆,让它发酵均匀。

她不敢离家太远,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家里逗逗月亮,给家里的植物浇浇水,当然施肥的任务她还是交给了陆野,不过接过了他手里喂野鸡山羊还有疾风的活。

剩下的时间,姜宁都用来研究美食。

她喜欢喝豆浆,每回做豆浆都要剩些豆渣,为了不浪费,她用豆渣研究出了各种吃的。豆渣蛋饼、豆渣丸子、炒豆渣、豆渣粥……味道都还不错。

陆野最开始喝到豆浆时感慨万千。末世六年,他终于再次尝到了久违的、熟悉的味道。连着喝了几天,陆野就有点腻味了。他想换换口味,但见姜宁十分喜欢喝豆浆,又没好意思说。

直到第六天,黄豆发酵得差不多了,姜宁一心扑在上面,没有时间再做豆浆。陆野松了一口气,给自己和姜宁各自冲了一杯藕粉当早餐。

黄豆发酵六天后,表面覆盖了一层黄绿色的霉菌。姜宁把发霉后的黄豆倒进陆野做好的木桶里。

木桶侧面底部有个圆形小孔,里面装水时就用木塞塞住。把木塞拔掉,木桶里的液体就会从小孔中流出。

黄豆接触到桶底的瞬间,从桶里冒出一阵黄绿色的烟雾。待烟雾散去,姜宁往木桶中倒入大约两斤清水进行搅拌,黄豆吸足水分后再把余水倒掉,继续放在藤编筛子里,上面盖一层麻布,再次发酵几个小时。

姜宁闻到发酵后的黄豆散发出淡淡的酱油香味时,按照一层黄豆、一层盐、一层清水的顺序,把黄豆倒进木桶里酿制,最后盖上木盖,密封几个月。

姜宁算了下,这次做黄豆酱油,大概用了五斤黄豆、一斤盐还有两斤清水。

至于黄豆酱油能否酿造成功,四个月后就知道了。

*

在家待了一周左右,终于做完了黄豆酱油,姜宁憋得慌,想出去走走,正好去把河对面山里的野甘蔗砍回来。

月亮的牙齿基本都已经长了出来,姜宁给它断了奶,除了喂山药和芭蕉煮的粥,姜宁还给它增加了肉量。

上次他们已经去踩过点,这次出门,姜宁打算把月亮也带上,让它多熟悉熟悉野外的环境。

两人一狼一马再次踏出家门。

姜宁平日并未拘束月亮,木屋前后河边不远处它都跑了个遍,每次都玩到天黑才回家,但是它出远门的次数不多,每次出来都很兴奋。

姜宁和陆野到了甘蔗地,两人砍甘蔗、挖甘蔗根时,月亮就在一旁跑来跑去,一会儿扑个蝴蝶,一会儿又去掏洞,它甚至还在洞里掏出一条小蛇,用嘴咬着带到姜宁身边向它邀功。

姜宁吓了一跳。还好这条蛇是无毒的,不然月亮小命难保。

她拍了拍月亮的脑袋,严肃地告诉它:“蛇很危险,你还太小,不要抓这个玩。”

月亮歪歪脑袋,睁着大眼睛看着姜宁,不知道是听懂了还是没听懂。

姜宁叹了一口气,把月亮抱起来,放在背篓里。

“我暂时没空看着你,你先自己在背篓里玩会吧。”

月亮好似也跑累了,乖乖的任由姜宁把它抱进背篓,一点也不反抗。

姜宁跟陆野砍了五分之二的甘蔗,削掉长长的枝叶只留能吃的茎干,然后挖了一部分甘蔗根放进背篓里。

月亮背上绑满了甘蔗,两人一人背个背篓,手中提着一捆甘蔗,打道回府。

后面几天,两人又来了几趟,才把甘蔗全部砍回家。

一根根甘蔗堆满了木屋前的空地,姜宁开始准备做蔗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