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美食经营手册 > 第3章 萝卜筒骨汤

古代美食经营手册 第3章 萝卜筒骨汤

作者:南木之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3:20:01 来源:文学城

集市坐落在一条河边,农户们大多拿着自家的东西摆在路边大声的叫卖。手工编织的竹篮、竹筐,还有日常需要的针线、蜡烛、油盐之类的,种类不多,大多是一些日常生活需要的必需品,也有一些人家会拿自家吃不完的菜蔬过来交换。

李婉清没有怎么多逛,直接走到了那家肉摊上。肉摊前有一两人在那里排着队,肉摊的老板是一个中年壮汉,头戴布巾,身穿粗布麻衣,腰间的围裙早就染上了洗不去的血污。

裸露的双臂肌肉虬结,手里的砍刀磨的特别锋利,手一划拉,猪肉立马就被划开露出红白相间的纹理,抬手一个用力发出富有节感的“砰砰”声,肉就被剁了下来。

“拿好啊,您慢走。”肉摊老板麻利的用稻草将猪肉捆好递给顾客,拿过一旁的抹布擦了擦手,抬头看向李婉清:“姑娘要点啥,今早刚宰的猪,新鲜着呢!您看看是来点五花还是排骨,这猪板油也很不错,拿去炼油再好不过了。”

“猪头肉怎么卖?”李婉清伸手拿起一块猪头肉,虽然没有五花好看,但是便宜啊不是吗。

“二十三文一斤”

“筒骨呢?”猪头肉太贵了,李婉清只打算卖一点,到时候把肉片进去显得好看点,主要是这筒骨,拿来熬汤又香又有营养。

“筒骨便宜,六文一斤。”这年头愿意花钱买肉的多,愿意花钱买骨头的确没有多少,肉能吃,骨头又不能,顶多炖个汤,没滋没味的谁愿意买。

听到李婉清问筒骨,肉摊老板很开心,以往的筒骨一般都是自家吃的,但是天天吃也很腻,能卖出去那是再好不过了。

“我多买几斤能便宜点不?六文太贵了!”显然李婉清也是清楚这一点的,这个时代又不像现代,大家肉都吃腻了,会买骨头炖汤喝。

“你要多少啊?”肉摊老板有点拿不准李婉清要买多少骨头,这玩意又不能当饭吃。

“先来十斤,回头要是可以再来买。”先来十斤试一试,要是行情可以,她不介意一次性多买点,反正现在天气也不热,焯好水放井里能放好几天。

“行,我给你五文一斤,你下次要是再来我就四文给你。”

“再便宜点,直接四文给我,我再买点猪板油。”李婉清穷啊,她总共就七十八文,能便宜多少是多少。

“行,猪板油你要多少?”肉摊老板利索的从摊子下面拿了几根筒骨来,上面还带着一些肉,随手拿起稻草捆起来,挂到了称上一称:“十斤六两,多的算我送你。”

“谢谢老板!猪板油多少钱?”李婉清开心的不得了,白得的大棒骨啊,因此笑的眯着眼跟老板道谢。

“五十八文一斤!”

“什么?!”李婉清笑容僵在脸上,怎么这么贵,猪头肉才二十三文一斤呢!

“猪板油可以拿来炼油,贵点不是很正常吗?”肉摊老板觉得莫名其妙的,猪板油在乡下地里卖的最好了,很多农户都会买来炼油,毕竟没油的菜也不好吃啊!

“你还要不要了?”

“不用了,就一斤猪头肉十斤筒骨,谢谢老板。”李婉清怕肉摊老板反悔,把筒骨的价格变回去,立马说:“筒骨四文一斤十斤就是四十文,猪头肉二十三文一斤,总共六十三文钱,老板给你钱!”

李婉清快速的算好账从钱袋里掏出了六十三文钱递给肉摊老板。肉摊老板听的有点懵,乖乖,这妹子怎么算的那么快,不会是瞎算的吧?

肉摊老板拿出手指头掰了一下,嘿,还真是这么多!

“妹子,你咋算的那么快呢?”能不能教教他,免得每次算钱都要用手指头掰,那也太麻烦了。

李婉清楞了一下,反应过来这是在古代,读书写字的人是稀有动物,这年头能认几个字,能算术打算盘的都可以当账房先生了。大部分的人也就认识自己的名字,会算一些简单的数字。

李婉清打着哈哈的说:“没,我在家算过了,哈哈。老板我的肉好了吗?”

“好了,给你放背篓里。”也难怪,肉的价格都不怎么变动的,在家算好也正常,肉摊老板收回了自己的惊讶,把筒骨和用荷叶包好的猪头肉给李婉清放到了背篓里:“您小心慢走啊,下次再来。”

“诶,好嘞。”

虽然没有买到猪板油,但是李婉清还是很开心,背着一筐的“创业基金”愉快的走回家。

“大姐,你回来了~”听到门口的动静,拿着扫帚的李婉瑶立马丢了扫帚迎了上去。

“大姐,你买了啥?”厨房里的李舒阳也走了出来:“我热了烙饼,大姐出门累了吧,待会就可以吃午食了。”

李婉清牵着李婉瑶向厨房走去:“不累,大姐去集里买了点肉,今天给你们煮肉吃!”

“肉!”李舒阳和李婉瑶异口同声道,他们很久很久没有吃到肉了。

“大姐,我们不吃肉没关系的,饼子就很好吃。”李舒阳虽然很想吃肉,但是家里的情况他或多或少还是知道的。

“没事,大姐有钱!”李婉清把背上的竹篓放下,拿出了里面的筒骨和猪头肉:“大姐想到了挣钱的方法,以后让你们天天吃肉!”

“快来,帮大姐把火生起来!”

李婉瑶屁颠屁颠的跑去生火:“大姐,我来!”李婉瑶想到待会能吃肉高兴的不得了,立马应承了下来,小小的人坐到比她还高的灶台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火怎么生啊,小豆丁李婉瑶有点懵,眨巴眨巴眼睛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哥哥。

李舒阳无奈的叹了口气,伸手过去起火。

李婉清打了水烧开,将筒骨放进锅里,倒了点料酒放了点大葱和生姜把筒骨焯了一遍水,这样可以把筒骨的腥味去掉。

焯好的筒骨过冷水,李婉清拿出了最小的一根出来,用斧头给它劈开,放进了瓮里,加水没过它。剩下的筒骨则是放到竹篮吊在了井里,等到摆摊的时候用它。

李婉清将从地窖里拿出来的萝卜快速的去皮洗好,利落的将萝卜放在菜板上,左手推着萝卜滚动,右手拿刀挥舞,刀和菜板接触,发出清脆的“哒哒哒”声,萝卜就被切成大小不一的滚块,一气呵成。

瓮里的水滚开,李婉清下了萝卜还切了几片姜进去增味。

汤还要炖一会,李婉清处理起了一旁的猪头肉,她没打算今天吃这肉,这个猪头肉是准备到时候切好了放到汤里,这样带肉的筒骨汤会比没有肉的更好卖一些。

虽然吃不了肉,但是李婉清买的这块猪头肉上有不少的肥肉,她准备剃下来,攒着,回头熬油吃,虽然不多,但是有一点是一点啊,谁让她穷买不起猪板油呢。

肥肉不多,不到一个小碗。李婉清拿了个小瓮将肥肉放进去,吊在井里保存。

锅里的汤也快熬好了,李婉清掀开了锅盖,一股裹挟着筒骨和萝卜的清香就立马弥漫开。热气升腾,整个厨房都弥漫着骨头汤的香味,吸引了在一旁回味猪油渣美味的两小孩的注意。

“好香啊!”两个孩子异口同声道。

筒骨在入锅前被李婉清敲开了,骨髓很好的进入了汤里,奶白色的汤汁在锅里翻滚咕噜咕噜的冒着气泡。大块的筒骨被炖的骨肉分离,筒骨上的肉若隐若现。

滚块的萝卜吸饱了汤汁,变得晶莹剔透。随着冒泡的汤上下起伏,像是一块块精美的玉石漂浮在其中。

李婉清撒了一把葱花,放了一些盐巴进去调味,筒骨焯过水去过腥,萝卜是冬日窖藏的特别的清甜,无需太多调料品,一点盐巴就足够衬托这碗汤的鲜美。

李婉清装两碗汤端到了桌子上,招呼两个孩子:“小心烫,要吹凉了再喝。”李舒阳和李婉瑶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李婉清也给自己装了一碗汤,奶白色的汤汁上点缀着嫩绿的葱花,萝卜在其中若隐若现煞是好看。

李婉清端起碗吹了吹,轻抿了一口筒骨萝卜汤,丝滑滚烫的汤汁携带着醇厚的肉香与清甜的萝卜香味如同一股暖流划过喉间直达胃部,瞬间驱散了身上的疲惫。

“哇~”

李婉清舒服的感叹了一声,拿起筷子夹起了一块萝卜。相比于筒骨上的肉李婉清更爱吃萝卜,萝卜切的大块,吸饱了汤汁被炖的软烂。

牙齿都不用用力,嘴巴轻轻一抿萝卜就在口腔里化开了。清甜的萝卜香味伴随着筒骨汤汁的醇厚,细细一品还有葱花独特的味道夹杂在其中,多种口感在口腔中交织碰撞,特别的迷人。

李婉清一连吃了好几块萝卜才肯罢休:“你们觉得这汤好喝吗?”

“好喝!!!”两个孩子特别肯定的回答,是真的好好喝啊,他们好久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了,两个小孩觉得这是他们打爹娘去世后最开心的一天了,有点想哭怎么办。

“好喝就行,回头大姐就用这骨头汤给你们挣肉吃。”

这边,李婉清带着弟妹美好的畅销未来,那边的某人却没有这么好的心情了。

谢安是两个月前出门游历的,听过往的客商说起华阳县的繁华,他颇感兴趣,于是便调转马头,一路游玩过来。

他是坐马车过来的,没走过海路,所以一见到华阳县的月湾码头就被那无际的海平线和过往行人的繁荣给吸引到了。

这么一待就是十几天。

“爷,我们也该走了,家里已经来信催促了。”长随一脸无奈的看着自家乐不思蜀的少爷。

“急什么。”谢安最近跟船队上的管事搭上了话,管事许诺过几天出海带上他们。

既可以了解了解船队的运行模式,还能省点路费,多好!

天知道看着钱盒里的银子一点一点的没掉,他有多伤心。

“行了,你也别愁了。”谢安捏了捏自家长随因生气而鼓起的脸蛋:“过几天就走,我们坐船离开,保管准时回家。”

长随还想说什么,就别一道惊呼打断。

“藏明兄!”

谢安下意识的转头,藏明是他的字,也不知道怎得会在这里听到。

谢安朝着声音望去,就见不远处一个男子朝他走来,等看清来人的面貌谢安立马转头就走,只当没听到。

“诶,藏明兄慢走。”男子疾步向前挡住了谢安的去路。

眼见溜不掉,谢安伸手理了理身上的衣服:“原来是子仲,好巧啊,竟然在这遇到你。你也是出来游历的吗?”

“缘分啊,藏明兄。”男子一脸惊喜的样子:“我在这边任官,今天出来巡视,竟遇到了藏明兄。”

“我请藏明兄喝杯茶,尽尽地主之谊。”

来的男子是新上任的华阳县县令杨守华,年纪轻轻就是一上县县令,风光无二。

杨守华也觉得自己运气特别好,华阳县的任官可是一个香饽饽,竟然被他给吃到了,不枉他私下的运作。

但当他正式接受华阳县后发现这个香饽饽也不是那么好吃的,华阳县虽然经济发展比较好,但是大部分的税收也上交给了朝廷。

剩余的部分都要用到日常的维护上,县衙里有钱,但是没有闲钱。

其实往年的钱都是够用的,但是杨守华就觉得他的运气有点不好,刚上任没多久,就下了几场连绵的大雨。

也怪他一时兴起,想着雨后去堤坝巡视一翻,结果就看到了一个破口的堤坝。

那可是前年刚修好的大坝啊,怎么几场春雨就能让他破口,里面的种种可能杨守华不想细想,他现在能做的是先把堤坝给修好。

但修好后呢,等着几场雨再次破口,亦或者是到了夏汛,来场台风把整个大坝冲破吗?

到时候他又有几个脑袋够顶用的,杨守华想重建堤坝,但是衙门里能动的钱没多少了。

他想上书要钱,但是作为一个纳税的大县,找朝廷是不好要钱的,这可真真是急死杨守华了。

就在他急头白脸的时候,手下来报,说是在月湾码头遇到了谢安。谢安是谁啊,当朝前宰相的长孙、户部尚书的儿子、李贵妃的侄子,他杨守华的铁兄弟啊,这不就是瞌睡来了有人给他递枕头吗?

杨守华很开心,但是谢安是看到杨守华就烦,自打在国子监跟他认识后,就没有遇到好事,一个非常会找麻烦的人。

这不,又给他找了一个大麻烦。

“喝茶,喝茶。”杨守华给谢安倒了一杯茶,谄媚的朝谢安笑了笑:“藏明兄,我这是真的没有办法了,你看看能不能帮我跟你父亲说道说道。”

谢安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手指在杯沿轻轻的摩挲,半响才道:“钱是好要,但是你准备怎么要,维修堤坝可是要不了几个钱。”

“维修?”杨守华嗤笑,维修啥,自己上杆子扛事吗?当然是直接捅上去了,他杨守华怕过谁?

“我要上报的可是修建堤坝的钱,藏明兄可得替我向你父亲多美言几句啊。”

谢安撇了撇杨守华:“你倒是个好胆的。”前任华阳县县令如今可是一州刺史了,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居然要上告刺史。

以前在国子监的时候就是这样,天天惹是生非,让他擦屁股。

悔啊,怎么就做了他的同桌,怎么就跑到华阳县来玩呢。早知道该问一问杨守华这个惹事的跑去哪里当差了,他合该避一避的。

“这不是有藏明兄嘛。”杨守华美滋滋的笑道,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

“这一杯,提前敬藏明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