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浮盏记 > 第2章 龙玺重握母子冷 七汤翻霜点云华

浮盏记 第2章 龙玺重握母子冷 七汤翻霜点云华

作者:霆雨纷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9 08:51:27 来源:文学城

太庙的青铜鹤鼎在破晓寒光中泛着幽青。宇文琪踏下龙辇,玄色靴底碾碎一片残霜——如同七年前被废那日,冰冷刺骨。

礼官捧着先帝灵牌躬身引路,宇文琪却在丹陛前驻足。朱墙上,他冕服十二章纹的倒影威严而陌生。上一次这影子裹着孝服,在此处哭得撕心裂肺;如今腰间玉带狰狞的应龙,正无声地吞噬着昔日的脆弱。

“陛下?”时恩捧着鎏金漱盂的手抑制不住地颤抖。盂底水光映出一张冷硬的脸,再不是垂拱殿里摔奏折的冲动少年。

仪仗如沉默的黑红河流。河流尽头,太后赵玥华立于丹墀之巅。九凤金冠垂下的珠帘遮住了她的眼,唯有腰间那枚螭虎玉玦,在曦光中折射出冰冷的青芒——七年前,就是这块玉玦,裹挟着她雷霆般的怒火,砸碎了御案,也砸碎了宇文琪的帝位!

“废帝!自立!”那四个字,至今仍宇文琪耳畔炸响。

自他奉诏返京,母子相见,两人只谈冰冷的国事。宇文琪告退时,他惊觉他竟一次都未唤“母亲”。

而已经七年未见儿子的赵玥华,也生生咽下了那声“琪儿”。

“参见母后。”宇文琪依礼拜下,声音毫无波澜。佛手柑的淡香从太后袖中飘出,猝不及防地撞入鼻腔——昨夜梦中那剧毒的茯苓糕甜腥,瞬间翻涌上喉头!他强压下一阵生理性的战栗。

太后透过珠帘缝隙,凝视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帝王。八年前宇文琪被废时,眼中燃烧的不甘与愤怒几乎要将她灼穿。而此刻,十二旒冕冠的阴影下,那双眸子深如寒潭,连她这个母亲也窥探不出一丝波澜。

“皇帝…”赵玥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大曜…真真正正地,交给你了。”她亲手将沉重的传国玉玺递出。

就在交接的瞬间,她看清了他眉间那道新添的细疤!狰狞的刻痕,像一把匕首刺入她的眼底——那是八年前抚州暴民留下的。当年八百里加急的奏报,染着血的字迹求援,她只朱批了四个冰冷的字:“朕知道了。”再无下文。

宇文琪稳稳托住玉玺,指尖冰凉。他清晰地捕捉到了太后那一瞬间的僵硬。这道疤,就是她“知道”的代价!他唇角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母后…保重。”保重二字,咬得意味深长。

“啪!啪!啪!”三声净鞭撕裂晨雾,如同命运的断喝。礼部尚书展开诏书,宣告女皇禅位,宇文琪重续国祚,复国号“曜”,改元应天。

“万岁——!”山呼海啸般的声浪惊飞寒鸦。

朝阳终于攀上太庙鸱吻,将母子二人疏离的影子,死死钉在《大曜疆域图》的东南角——那里,一枚醒目的朱砂标记,是宇文琪方才用玉玺重重压下的:抚州。他七年来流放屈辱之地,也是他力量重生的炼狱。

繁琐的仪式终于熬到晌午。更衣间隙,宇文琪褪去沉重的冕服,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淬火的锋芒:“时恩。”

“奴才在!”时恩立刻趋前。

“内侍监、羽林卫…都备好了?”

“回陛下,万事俱备,只待您一声令下!”

“沥岩先生呢?”

“于大人已在路上,最迟三日抵京!”

宇文琪微微颔首,目光投向窗外巍峨宫阙,那里曾是囚禁他的牢笼,也将是他清算旧账的起点。他拿起一方素帕,慢条斯理地擦拭着方才接过玉玺的手指,仿佛要拂去某种无形的污秽。薄唇轻启,吐出两个冰冷的字:

“动手。”

-———————

黄昏,京城,交引铺。

天下所有茶、瓷、盐的生意都离不开这交引的凭证。这交引铺有两位经营者,陈渊和林琼。

雨丝如织,陈渊一身蓑衣带着寒气撞开雨幕,急促的三声叩门后,随从叶青迅速将他迎入。内室暖意融融,林琼正伏案对账,算珠声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清晰。

陈渊甩落蓑衣水珠,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金石般的锐利:“雨茗兄,变天了!*新皇雷霆手段清理太后旧党,密旨已召洪州于沥岩入京!此人归来,必是冲着变法!”

林琼手中狼毫悬停,一滴墨洇透了账页,他心知陈渊与高门有些交情,但此等政要秘事他竟能得知,看来背后定有高人。

“于清?那位以‘体恤民生、痛恨豪商’闻名的洪州通判?”林琼眉头紧锁,“若他主导新法,抑商重农,茶引之利…怕是首当其冲。”

“谁说不是呢!”陈渊踱步到窗边,指尖敲击窗棂,“商税加征、茶引份额重核…这不就是把刀悬在头上吗!”

林琼搁笔,眼中凝重:“我们囤积的江南茶引,此刻若自乱阵脚抛售,无异于引颈就戮!一则必须稳住市价,二则更要探清这变法的风向。毕竟新皇登基,这风向到底怎么吹也未可知。”

陈渊深觉林琼说的有理,这新皇二次登基变法,这茶税茶引之策究竟怎么变,却是要提前打探一番。如此一想,陈渊脸上的慌乱缓和了几分。

林琼继续宽慰道:“陈兄还记得稷兴二年隆冬么?你我初识,那时我与小女星曳困守西城陋室,风雪穿堂。若非陈兄慧眼识人…”

“若非雨茗兄一口道破那‘雪芽’掺假,为我挽回巨资,”陈渊转身,眼中闪过精光,“更何况,后来那震惊女皇的《茶引疏》,竟出自你手!那日丹墀之下,谁能料到我二人,竟能执掌这京城茶引之牛耳?”他目光落在林琼腰间那枚温润的螭龙玉佩——女皇亲赐的“义商”凭证,是他们荣辱与共的象征。林琼掌茶之本,陈渊通商之途,利益早已如藤缠树。

恰在此时,窗外泠泠琴声起,如冰泉初咽,又似珠落玉盘,穿透雨幕而来,正是那曲《潇湘水云》。琴音清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孤高。

“星丫头的琴艺,愈发超凡脱俗了。”陈渊侧耳倾听,紧绷的神经似乎被琴音抚平些许。

“陈兄过奖。”林琼脸上掠过一丝柔和,起身道:“陈兄心忧国事,且饮盏茶定定神。”他走向角柜为二人点茶,动作行云流水。

只见他取出两片青翠如碧玉的茶饼,以净纸裹之,置于青石砧上,小银锤轻敲,碎块应声而落,声如碎玉。旋即投入素面石碾,手腕翻飞,细碾慢磨,茶香初绽。最后筛罗轻旋,筛下茶粉细腻如尘,雪白中隐透翠意。

陈渊屏息凝神:“久闻雨茗兄‘七汤点茶’冠绝京华,今日终得一见!”

林琼微笑,取过一只曜变天目盏置于陈渊面前。他自取一盏,舀茶粉入盏,注初汤如蟹眼,茶筅轻拂,膏状初凝,水面浮起细密如粟的泡沫——“蟹眼已生”。

陈渊依样画葫芦,却觉茶筅沉重不听使唤,汤面高低起伏,茶粉糊成一片,狼狈不堪。一个喷嚏,茶粉飞扑一脸,惹得林琼大笑,忙唤人取水。

“看来这享福的命,做不了点茶的功夫。”陈渊净面后自嘲。

“术业有专攻罢了。”林琼手下不停。二汤注下,环盏壁缓注,茶筅击拂如飞梭,兰芷之香骤然盈室,泡沫纹理渐显松针之形——“云脚渐开”。窗外琴音一转,如溪流淙淙,应和着林琼从容的动作。

三汤、四汤…汤花愈发细腻丰盈。待到五汤“结霭”,窗外《潇湘》琴曲陡然转急,嘈嘈切切如急雨打荷!林琼眸中精光一闪,左手竟闪电般接过茶筅!双腕齐动,快如幻影,茶筅破空之声竟隐隐与激越琴弦相和!茶沫翻涌如浪,却又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束缚,呈现出奇异的凝练感。

陈渊瞳孔骤缩,失声低呼:“这难道就是‘玉川子分涛’?!《茶录》所载的左右互搏点茶神技!竟…竟是真的?!”他呼吸急促,不由自主地站起,凑近细观。

六汤“点雪”,林琼手腕陡变,轻若拈花,茶筅尖端精准点刺,汤面瞬间泛起清冷月华般的幽光,盏中仿佛盛满了新雪!

七汤“凝酥”!林琼气定神闲,最后一注如蜻蜓点水,茶筅极轻柔地拂过汤面,如塑雪峰。只见雪沫堆叠,竟凝成三峰并峙之态!峰谷之间,细密的泡沫自然凝结出九朵栩栩如生的茉莉花纹,宛如九天玄女踏雪而来,浮于乳色琼浆之上!

满室茶香馥郁,混合着茉莉清冷之气,沁人心脾。琴声亦在此时收束,余韵悠长。

“此乃‘九峰浮玉’。”林琼气息微喘,额角沁汗,将茶盏轻推至陈渊面前。

陈渊屏息凝视,半晌才叹道:“琼浆玉液,不过如此!雨茗兄此技,真乃神乎其神,陈某…不舍下口啊!”浅啜一口,茉莉香裹挟着清冽茶气直贯丹田,如冰雪涤荡脏腑,余韵悠长。“此味…只应瑶池有!”

“此乃小女星曳所配,名‘九窨寒香’。陈兄喜欢,稍后带些回去便是。”林琼眼中带着父亲的骄傲。

“令爱兰心蕙质,深得雨茗兄真传啊!”陈渊赞道,目光却若有所思地掠过琴声传来的方向。

林琼笑容微敛:“拙荆早逝,唯此一女,随性长大罢了。”

陈渊放下茶盏,指节在案上轻轻一叩,眼中商人特有的精明与算计一闪而过:“雨茗兄,户部薛尚书下月寿宴,你我同去。”

林琼一怔:“薛尚书?我乃商贾之身,贸然登门,恐失礼数…”

“礼数?”陈渊意味深长地笑了,声音压得更低,“新法若真要推行,户部便是新皇的刀!薛尚书正是关键人物。若能从他口中探得一丝风声,便是万金之利!况且…”

陈渊顿了顿,露出商人锐利的目光,“薛尚书正在物色一位真正懂茶税、明账目的行家,入部核验各地茶引账册。此等位置,非雨茗兄这等既通实务又得‘义商’之名者莫属!若能得此差遣,日后行商,官面之上便多了一道护身符!”

林琼沉吟,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茶盏边缘。

陈渊身体微微前倾:“把令爱也带去。”

“什么?!”林琼脸色骤变,手中茶盏“叮”地一声轻响,“星曳才十七,从未涉足此等场合!且是官宴,岂是女儿家…”

“薛尚书不拘小节,尤爱茶道琴艺。”陈渊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令爱点茶之艺承袭于你,琴技更是超凡。此等才情,藏于深闺岂不可惜?让她见见世面,于她、于你林家、于我们这交引铺的将来…百利而无一害!”

他目光灼灼,“宴上你只管品茶论道,其余…自有为兄周旋。”

窗外,雨声淅沥,琴音已歇,一片沉寂。

林琼盯着陈渊,眼中闪过挣扎、忧虑,最终化为一丝无奈的锐利。他缓缓端起自己那盏渐凉的“九峰浮玉”,看着峰顶的茉莉纹样,沉声道:“…既如此,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