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浮云天下赋 > 第57章 飞雪苍台(一)

浮云天下赋 第57章 飞雪苍台(一)

作者:夜满青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12:25:40 来源:文学城

启元五年秋,榆州。

白浪碧江,滔滔卷水。一艘船压过水浪,稳稳地向前行进。

船上坐一位褐衣女子,手里捧着艰奥的书卷。

耳畔响着船夫的吆喝声,可她的目光仿佛凝住了,定定地看着某处,眼里似乎既没有书也没有河涛,倒像是在心里想着什么。

花绮从船头摸到船尾,发现自己的老师在那出神,喊了两声,都不见回应,幽幽地缩回船舱里。

待人走后,张秋凛才缓缓从沉思中醒过味来,叹了一声,把书页折了个角,塞到旁边,从袖里掏出一条揉皱的布绢手帕展平了。其上竟写了字,其潦草程度,除非本人恐怕很难看懂。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张秋凛这般想着,又拈起毛笔,不时在上面添几笔墨。

至于为何要写在一幅布绢手帕上......

启程之前,她心底打了无数次腹稿,总是一忍再忍,憋在胸中,不肯发出来。到路途之中,闲闷之际,曾动了心要给那个人写些什么,或至少提前想好见面后要说的话、要问的事。自从她们在尧州那一晚上不欢而散,张秋凛心中反复思考了许久......叶青玄当时的反应,应该是还念着她。

但这怎可能。那人之前已把话说得那般决绝,干什么腆脸凑上去。

不去。

为此,她一面强迫自己看书、写写文章,一面把笔墨收在学生花绮那里保管,每次用时再索要。

如果是用于正途便罢,若是为了给旧情人写信......她实在没办法对着花绮开口。

于是就,写帕子上了。

有时,张秋凛坐在床舱外晒着太阳,拧紧眉头端详着那个皱巴巴的手帕,一众同行者们暗暗扒着窗户观望,心中的困惑不敢言。当她一抬头,那些好奇的目光全消失了。

张秋凛又改了几笔,一会儿觉得语气太重,一会儿又觉得用词太强迫人。几次涂改后,涂成了一个大黑疙瘩。

“......”

分明只是准备了一句太久没见的寒暄而已,何至于斯。何至于斯!

这次与她同西去的除门生花绮,还有崔家的两个少年。崔辰、崔圭二人,是之前承蒙崔闻嘱托照看了半年,现在如期送回去。也是因此缘故,她在赴汴州上任之前特请提前一月回京城述职。

张秋凛是下午才进的京城,在西城门旁的那家老店买了个烧饼,在进宫的路上啃了。想起来花绮也饿着,顺手掰了一半给她,没见着花绮眼皮跳着,端在掌里没吃。

进宫一趟去了半个时辰,再出来时,见花绮已换了一身衣服,立于一架软轿前,朝她恭敬地行礼。张秋凛抬掌,一瞧她定是回家去过了。“崔辰她们呢?”

“在西城宅里歇脚,已经通知了崔家。”

那正好。张秋凛淡淡道:“改日我上门去送她们。”

花绮一听垂了眸,也不问宫里谈了什么。张秋凛拍着她的肩:“你一路上劳顿,该回家歇一阵。有事给我传信,别怕麻烦。”

花绮依言称是,又问是否需要送老师回府。张秋凛笑着摇头:“我想自己走走。”

张秋凛穿越过傍晚的集市。最热闹的时段已经过去,夕阳斜照,满地金光。她忽觉半张饼不顶饱,便在路边又买了些。一问才知,京城的肉价竟又涨了。

待她穿出热闹的街市,回到府中,日已西沉。星垂平野,微云散过天际。推开门一看,张府的前院整洁有序,一排游廊前种了满架茂盛的紫藤,一直爬到二楼的窗前。那扇敞开的窗内传来几位侄辈的笑闹。月光如水,淡淡地铺在青砖黑瓦上。

这明显是经人精心照料过的住处。张秋凛独自在外时简朴惯了,瞧着焕然一新的自家宅邸竟有些恍惚,想起幼时与父母住在榆州,家中约莫也是这样的布景。

记不太清了。

她一晃神,将这不常见的回忆驱走。恰巧此时,崔辰带着弟弟来问安,注意力便移了过去。

问过这二人功课,又见过了几位姑姑,张秋凛回到卧室里,终于能得片刻喘息。

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扇透气,发现方才在院子里还亮着的月亮,此时已被云遮了,心里一阵烦闷。

一张皱巴巴的手帕从她的袖中掉了出来。

她先是一愣,随即移开眼。

若说一路上想着的事,至此还没想明白,落得夜深人静无人处,更是无人遁形。

张秋凛叹一声气,忍不住坐在书桌前抽出一张白纸,又开始琢磨哪句话约莫可用。

......这句不好,删掉,太啰嗦了。没必要解释那么多。

这句语气不好,而且可能有歧义。也删掉。

这提议不错,西边茶楼卖的精致又不贵,客人也少,不会太吵闹,应该是叶青玄喜欢的。但直接邀请会不会突兀......

这样说,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去......

不对,还是应该说,如果你有空......

......如果路过那边的话可以顺便去看一眼......

......都不好。要不还是第一版吧!

张秋凛正一筹莫展、凝眉思忖之际,忽然瞥见了一抹雪白的物件。她一抬眼,是书桌上摆着一只崭新的梅花白瓷笔搁,其釉面光亮,烛火下熠熠生辉。

梅花瓣的姿态栩栩如生,最外侧的那片花瓣上,着了一点墨迹,是她方才搁笔时不慎点上去的。

张秋凛把笔扫开,端起那朵白瓷梅花端详,用指腹去擦墨点,墨迹晕开了,却没有完全擦去。

此时夜色已深,家人们都睡着。她只好蹑手蹑脚地摸出门去,想寻些水来,洗净那朵花儿。

光线昏暗,烛影绰绰。她捧着笔搁缓缓地走,在黑暗中,心跳得莫名剧烈,呼吸声都放轻了。

突然,在走廊的尽头,她透过一扇半开的门,看见三姑抱着小侄女坐在榻前,二人共读一册书。张秋凛脑中轰地一下惊醒了,掌心攥紧了那枚笔搁,白瓷边缘圆润没有棱角,却硌得生疼。

这一幕多像小时候,母亲也曾这样陪着刚启蒙的她一起读书。可想到今日宫中议定的事......

张秋凛默默回屋,把白梅笔搁轻置于案上,仿佛从来没有人动过它。

不知道为何,张秋凛从见到这个笔搁的那一刻,就觉得这应该是叶青玄送给她的东西。因为这不是她自己买的,也不像家人朋友送的,任谁也不会送她这等花哨无用的东西。何况是白梅......

“梅有傲骨,为雪摧折。”以前叶青玄这样问过,“为何偏要历经锤炼,抱香向寒,春醒时凋,虽然凄美,可着实太苦了些。”

张秋凛忘了自己当时的说辞,以她十九岁时心中的执念,所答必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云云。可最后叶青玄还是把驳倒了她,她向来说不过她。

只因叶青玄当时说:

“那么美的花,为何意象要那么苦,我都不忍喜爱了,不如多写那些开在春天、艳丽明媚的,令人轻松的花儿!”

记得叶青玄一边说一边轻轻推她,而她僵硬得像一尊木雕,心底阵阵痛着,不忍细想。

——什么明媚的、轻松的花。你若是喜欢那种,怎会钟意我?

“若是有人为迎接春天,而独闯冬日,向那皑皑霜雪低了头呢?”

“那便是......”叶青玄歪头苦思着,“如果冬天不可避免,那梅花就是大功臣!若没了它,很多人熬不过那无花的漫长日子。”

“也许吧。”张秋凛默然道,“但那春天总归都要到来。”

于你我一二人,人世间一二年,又有何干系。

后来张秋凛想了很久,也能明白的。如果她是叶青玄,易地而处,未必不会做同等的选择。

如今太平盛世、万象更新,世人皆还在名利场上劳碌、风雨夜里伤神。登高阁、吟诗眺远,争相把酒传青史,折红槿持赠少年。

怎的偏偏就她一人转身,去了那一片白茫茫的、从没有春天的地方。

耗肝胆,折心神。

张秋凛忽然想:就该让她留在春天多好啊。若为了自己的一点儿私心,值得吗。

于是她将那些乱写的心都付之一炬。火苗窜起时,张秋凛又恍惚透过跳动的光影望见了那朵白梅,傲然绽放、花瓣一角沾染了墨痕的,雪的精神。

*

全州会馆之内,许多赶考的学子正收拾行囊,有人搬进有人搬出,拥挤熙攘。叶青玄花了点功夫才找着谭衡,迎上去正要打招呼。谭衡忽地把她拽到一旁,压低声音说:“你上次买的那个笔搁已经送过去了。”

“嗯?”叶青玄一下没反应过来,“什么?”

然后她就想起来了,是她听闻张秋凛要回京述职,总琢磨着送些什么,不为别的,略表心意而已。想了许久才听谭衡建议,托他买了比较实用的东西。但是,钱也花出去了,东西也拿到手了,她却不敢送了,一直放着谭衡那里。

“送出去了??谁让你送的?怎么送的?”

谭衡一脸无奈,语气却坚定道:“你为此事折磨了我一个月!张大人的名字也在我耳边响了整三年!反正我送过去了。你若不想认,就说..….就说是薛默生送的想拜老师的礼。”

“我不。”薛鸣不知从哪里出现,“...我不要新老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