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浮云天下赋 > 第54章 溪云沉阁(二)

浮云天下赋 第54章 溪云沉阁(二)

作者:夜满青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12:25:40 来源:文学城

叶青玄拿起多带的那把伞,走进了雨中。

很不巧的,她今日出门前抓来穿的鞋子不防水,刚走几步就湿透了。

一想到待会儿要穿着湿鞋袜在那乌烟瘴气的楼里待一下午,心情瞬间低落。

前方湿着衣裳奔跑的那个人像是太冷、太重了,在雨里跌倒,溅起来的水花飞到叶青玄的脸上。

她没有去擦,把伞撑开递去。“姑娘,雨太大了,当心着凉。”

地上的年轻女子抬起头,一双眼睛无比明亮,看着叶青玄的,眼里既有疑惑、更有感激。这一跌让她身上、脸上多少带着污泥,狼狈之状惨不忍睹,可是叶青玄与之对视时,感受到了一股顽强的坚韧之气。

像是荷花,叶青玄瞬间联想到,是清澈的,也是倔强的。

那人从地上爬起来,郑重接过她的伞,深鞠一躬:“在下名为苏谦,是来赴秋闱的考生,敢问恩人尊姓大名。”

叶青玄了然,怪不得这人一身板正的书生气,笑呵呵道:“既然是考生,更不能受寒、耽误了前程。你住在何处?离这里远吗?”

秋闱是三天前刚结束的,薛鸣之后就哭了三天,叶青玄听久了,现在已经先入为主地想着这位苏姑娘该不会是刚考完受了什么刺激,那也是完全能理解的。

苏谦却仿佛并不苦恼于自己的一身狼狈,对叶青玄更有兴趣。她沉默片刻:“秋闱于我已经不重要了,已经结束了。”

“好心态。”叶青玄伸出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苏谦安静地看着她,眼底流光生波。“您是去松风阁参加中秋宴的翰林学士吗?”

“我?我吗?”叶青玄不知怎么莫名感到一阵尴尬,“哈哈哈,我就是一个写诗的。”

苏谦往后退了一步,深深一拜。“多谢大人赠伞,我就住在不远处,不劳烦大人呢。祝您一路顺风。”

叶青玄与她道了别,踩着湿鞋回到马车上,路上已经几乎没人了,刚才食肆里的那几位客人也都走了。雨下得更密了,远处的天空呈现出一种浓郁的绿色,滚滚黑云中闪电劈过。

沿乾坤街继续往北,过月桥头,峰回路转,两侧一对对称的台阁赫然耸立,棱角锐利、砖瓦斑驳。这些都是几百年前就屹立在城中的老建筑了,躲过了几次战乱,相望在这乾坤街上的两端。本朝人习惯称之为,“风月双阁”。

东边的那一座阁的顶层视野极好,能望见京城南方遥远的群山,相传当年武光破城之日,曾经登楼题了一首述志诗——现在当然也找不到痕迹了。叶青玄初听这段故事,就是不信的。坊间传什么都有可能,给英雄人物附会的故事引人浮想联翩,传说而已。破城之日的情形紧张且急迫,哪有写诗饮酒的闲心。

不过这段故事若是附会而成,也编得有依据,因为松风阁上惯常是新科进士题诗留名的地方。每一年,踌躇满志的少年登楼远眺,把每一杆拉杆上的空白处都写尽了。叶青玄当年也凑过热闹,只不过没题诗,就看了看北方的山峦而已。

每隔几年,朝廷会安排工匠连夜给松风阁内的白墙重上一面漆,如此便日覆一日、年覆一年,旧朝的文字早在立国之初就被掩盖,早已看不见了。

今年在松风阁举办中秋宴,一进去,就感觉人特别多、墙很白净。叶青玄溜边儿摸到二楼翰林修撰的席位上,探身向外扒着栏杆瞅了两眼,她同年们的题诗都已经不见了。

“是因为陛下觉得墙太花了不好看,所以连夜叫他们给填上了。反正再过几天,秋闱之后的新人就能补上来了。”花峥在旁边解释。

叶青玄一个激灵转回头来,笑道:“大人午好!您上楼来做什么?”

花峥正经道:“楼下太闷,我上来瞧瞧。”

楼下是五品以上大员的席位。花峥前些日子刚升了礼部右侍郎,叶青玄现在看到她的心情就是很想把她推下楼去,该待在哪儿就去哪儿。且花峥与堂妹花绮长得极像,性格又有点像那个人,叶青玄每次碰见她都有不好的联想。

花峥道:“你对我很有敌意啊。”

叶青玄笑笑:“岂敢啊,岂敢。”

“别那么紧张,我也不是针对你。今日正热闹,我有几位朋友也想见见你,问我能不能引荐。我只是来传个话,如果你觉得不方便,那就算了。”

“谁要见我还不是一招手的事。”叶青玄笑得脸疼,难到她还能不过去?

花峥:“你随我来吧。”

二人出了屋子,走到斜屋檐下,绕着圈儿地缓缓下楼。雨越来越大,风往北刮时会有雨飘进来,浅浅地印在衣襟上。门前的宾客与车马堆叠,乌泱泱一片火色,地上积雨成潭。

花峥却与临近的侍人一左一右夹着她,各撑起一把伞,往松风阁外的红槿花林中去了。

不对劲,叶青玄瞬间惊觉道,该不会是要暗杀吧。

因为今日这一代格外热闹,红槿花林中也散乱着一些人,并不算僻静,兜帽啊雨伞啊一撑一盖,互相看不清谁是谁。花峥走了几步,停下来,鞠躬道:“殿下。”

叶青玄瞬间僵硬了,下意识就想往回跑,但脚下没有动作。她的视线半垂,望见对面一位穿着黑靴的少年走进,用清朗的声音道:“久仰叶大人诗名,不敢贸然求见,今日宴上方能一聚,虽然孤的生辰已经过了一月有余,不知能否向您讨一份迟来的贺礼?孤不要别的,你替孤做一首诗,写在这松风阁的墙上如何?”

叶青玄挣扎着默了两瞬,即垂手道:“臣见过皇长子殿下。臣愚钝,不敢当甚么文名,妄承殿下厚爱。”

两个月前,皇长子举办生辰宴时,可还没人想着叫她。怎么这一遭突然转了性?

她这样一个“三无进士”,无爵、无名、无功,平时也不见上进,哪里值得东宫青睐。何况她近日遭了武光莫名疏远,心中正觉得不安,眼下这时分更受不住皇长子莫名其妙的拉拢。

她只是个读书人而已。她的生命,就像金榜题名之日写在墙上的诗文那般,只要当权者一念,便可在一夜间消失。

这边僵持未动,一阵骚乱闯破了红槿花林的寂静。有一队身穿软件、模样像是皇帝亲军的卫兵围了上来。还没带叶青玄反应过来,花峥与皇长子都像游鱼一般嗖地一下消失了,仅剩几点水花飞溅到她身上。

迎面走来一位披甲的女将,中年的岁数,眉宇锐气逼人。“陛下吩咐,为保宴会安全,所有人不得擅离二阁,我将与言将军在阁外护卫,请诸位大人见谅。”

这就是要把人都赶回屋里的意思。周围的人窸窸窣窣地走了,离开前还被逐一拦下检查身上有无携带凶器。那位中年女将拦下了叶青玄。

“我没见过你。”

叶青玄心想那太好了,能不能保持这种陌生。但她面上依旧沉静地行了一礼:“鉴乐司郎官叶青玄。”

对面之人脸上闪过一丝愕然,继而是种模糊的表情。“我听说过你,你就是......”她突然欲言又止,对叶青玄说,“你回去吧。”

叶青玄低着头快步溜走了。她已然猜到这个人是谁,也隐约猜到她是从何处听说过自己。回到松风阁,她一眼瞥见业州七子中的两位——礼部尚书韩澈、兵部尚书崔闻,还有户部员外郎花绮正在一处交谈,武彦宁立在不远处旁听。她惊讶于皇长子的正脸看上去如此年幼。于是她回席后和邻座打听其年岁,才知他两个月前刚过了十三岁的生辰。

二楼风大,阁中又敞着窗。风吹进来,凉意密生。叶青玄忽然发觉自己的衣裳都是潮湿的,刚才兜了一大圈,身上怎能不沾湿腥。

楼外天色阴沉,谭衡命人多点了几根蜡烛,却也不见好转。

霍衍又带人上楼巡视一圈,在众宾客的一片寂静中,满意地走了。

二层冷风残雨,凄清个景,颇有另一番趣味,在座的各位略通辞藻,纷纷竞相吟句,接连咏唱,借着酒兴大肆发挥。谭衡和另外几个没多喝酒、行事有稍微靠谱一些的同僚便忙着东哄一个、西按一个,别乱发酒疯。偶尔有人侧目瞧着叶青玄的方向,却无人上前邀请,大概是难免自愧、不想要个太过悬殊的同伴。

叶青玄也觉得情志寥寥,更没什么诗兴,平时这样的场景上演在私家宅院里,一刻纵情、流连忘返是有的。可是次数多了,也没多少新意。她摇晃着杯中残酒,眺望着窗外一面雨水中模糊的远山,吐出一口阴雨般绵绵的叹息。

这雨下得又急又凶,一时半刻是不会停了,这么多的宾众滞留于此,更抻长了这本就冗长的盛会。

也不知方才路过遇见的那位考生,现下安然回到住处了没有。

她正走神儿,忽然被一阵遥远的争吵声唤回了神智,侧耳细听,惊觉是楼下传来的动静。此时争吵声止了,只听见霍衍在厉声劝和,却也听不真切。

方才那群吟诗的才子们也都不出声了,有几个变了脸色,压低声音、互相按着手道:“是殿下和崔公子吵起来了!”

“什么?”“怎么会?”

叶青玄埋头吹着碗口热汤啜饮,好奇地听着他们的议论。

崔公子自幼为皇长子的伴读,与殿下情同手足,崔公子天资聪颖,少有神童之誉,听闻皇长子私下都对他言听计从。前年冬,崔皓背着家中长辈报名了武举,得了御前侍卫虎龙军诸位将领的青眼,言明卓更是扬言要将他收为弟子,只是后来这些都不了了之,没有下文了。

“崔尚书自任兵部尚书之职,战战兢兢、恪尽职守,遇上这么个神童么子,也是颇为头痛啊。”

“去年陛下刚降了程大将军和戚大将军的品阶食禄,更是三分禁军兵权,大有回收战时将领拥兵之权、恢复文官之制之意。然而我朝文治......”那人说着摇头,“个个自恃千秋,掌政者上不知天、下不知民,难怪陛下要三年中连开双榜,为国选士。崔家可是业州士族、旧朝降臣,崔闻只要脑子还算清醒,也不敢在这时候有半分逾越狂放之举,更遑论其子恃才傲物,就连对皇长子殿下也......”

此人说罢,摇着蒲扇不再做声。旁边另一人替他说完了:“也不甚尊敬。”

“白大人慎言。”那人谨慎地环顾一圈,入眼各种醉态,“有些同僚不甚酒力,若是偶然听去几句话,一知半解误传了出去,恐对你不利。”

“曹大人果然滴水不露。”白文珠一笑,“你若如此谨慎,又何必要在这众人皆醉的席间高谈阔论呢?”

“白大人道众人皆醉,恐怕也不妥当。”曹康垂首,“在座都是天子门生,各行其事,但求为陛下尽绵薄之力。某所言之事,不过是京城中人尽皆知之事罢了,岂敢妄加揣度。”

叶青玄在旁边低着头默默喝汤,暗想道:人尽皆知之事,她怎么不知道,看来是她离京的两月间错过的......事涉皇子,不便妄议,故而她回京后也没再听见什么。

她不禁抬眼去看这个平日不太熟悉的曹康。声如玉石,朗朗有度,铿然似金,神情谦逊,面容整肃端庄。说素不相识其实过了,同为翰林院同僚,平时虽无交集也打过几次照面,只是曹大人这面相......一看就是个正经人,叶青玄自觉与她不是一路,所以也没有交际。

白文珠接着道:“大人着实过谦,您这番话令我颇为警醒。看来今日宴上众人皆醉,唯独你还醒着。”

曹康徨徨垂目,作揖道:“某不敢当。”

叶青玄此时想起来,白文珠她之所以有印象,是早在启元元年招文榜下一会,白文珠以一首小巧玲珑的五绝《早春漫游》胜过了名过其实的崔家公子崔景昇。叶青玄当时就很欣赏白文珠的文风,私下里和了一首《早春步游》,然而一直藏着没放出去,因为她不想抢了别人的风头,而且那之后很快就有白家人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阴影,叶青玄就更不敢去招惹了。

至于曹康,也是寒门出身,不知哪年哪月因何入的翰林院。

楼下忽的传来一声瓷器碎裂声,继而是数人的惊呼,其中当属兵部尚书崔闻的声音最大:“孽子!反了你不成!”

另有人劝着,熙熙攘攘一片乱,几息后,叶青玄瞧着窗外,见到一抹雪白色的身影窜进了红槿花林中,消失不见了。

叶青玄忽然明白了为何今日迟迟没有诗兴。这里根本没有那种场合。

“一上高楼万里愁。”叶青玄忽然把酒杯放下,“今日这地址选错了。”

所有人都沉默了。

*

松风阁外,一道雪白的人影冲入雨中,身上衣衫湿透,霎时黯了一度。在他之后有人从楼中追了出来,一路追到红槿花林之中,被狠狠甩开了手。

“放开我!”

“崔皓……你别这样,当着诸位宰职大人的面,我不敢……我只能那样说。”

“太子殿下,以前是臣莽撞不懂事,不知道殿下如今的难处。殿下应当顺应众议,往后勿要再与臣来往。”

“不是……不是的!”

武彦宁往前追了几步,终究没有追上。崔皓头也不回地走了。

“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了……”

他回头望着雨中屹立不倒的风月双阁,天幕黑漆漆的,远处有风声,有兵甲锐利之声,将这世间万物笼罩于其中。

一位内侍撑着伞站在身后:“皇长子殿下,韩相请您回去。”

【注释】

(1)“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溪云沉阁(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