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福肴酒馆之山河弈 > 第12章 第十一章 荷灯树

福肴酒馆之山河弈 第12章 第十一章 荷灯树

作者:一夜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20:47:33 来源:文学城

于崇谙扶着石棺站直,与江彦暄交换了个眼神,两人各执一只红蜡朝二层后边的墙边走去。

纪凌看他们拿着蜡烛往后走,便将石棺轻轻合上,紧跟上去。

烛火在潮湿的空间里摇晃,将三人的身影拉长。

“这里还有烛台。”江彦暄出声说道。

他发现墙角的石壁上嵌着青铜烛台,造型与石棺两边的蛇托花瓣不一样,是含苞待放的莲花样式,花瓣的纹路里积着厚厚的灰。

江彦暄将手中的蜡烛凑上去,火苗燃上烛芯,昏暗的火光瞬间驱散后边的一片阴影,墙壁上的刻痕在火光下浮现出清晰的轮廓。

于崇谙也点燃了另一边的烛台,随着断断续续的烛光亮起,二层的光线骤然明亮许多。

三人沉默……同时后退几步。

正整面墙上都刻着一棵巨大的荷灯树,主干粗如成年男子手臂,从地面一直蜿蜒至墓顶,分叉处的枝丫密密麻麻地爬满石壁,枝节处雕刻着凸起的树结。每根枝丫的末端都雕着一盏荷叶形状的烛台,只有接近墓顶的一些未被点燃。荷叶的边缘卷曲着,叶脉清晰可见,烛台中残留着凝固的烛油,黑褐色的油垢里掺着细小的灯芯。

每盏荷花烛台下边,都悬挂着一块儿巴掌大的木牌,在潮湿的环境中已经发黑,边缘被虫蛀得坑坑洼洼,却仍能看清上边用朱砂写的字迹,有些牌面上还缠着褪色的红绳,还有些已经因挂绳的腐朽掉在地上。

“‘盼儿归’……”于崇谙伸手拂过最近的一块祈福牌,牌面朽坏的边缘簌簌掉渣,朱砂字被水汽浸得模糊,却仍能辨认出饱含希望的三个字。

祈福牌的边角系着褪色的红绳,绳结处缠着几缕细麻,他忽然想起街口买菜的大婶,总爱在给孩子做布鞋时掺上这样的麻线,说能耐磨一些。

于崇谙的指尖停在那块刻着“归”字的祈福牌上,潮湿的木头在掌心留下冰冷的触感。他忽然顿住,目光在满墙的福牌和石棺的位置转了一圈。

“在下有个想法。”于崇谙的声音带着些沙哑,“盗画的人,说不定是故意将我们引到这里的。”

纪凌和江彦暄听到后都转头看向于崇谙,纪凌道:“怎么说?”

于崇谙扶着墙壁慢慢走回中央:“你们想,那幅画是宫中秘宝,价值连城,那人让曲如宵将画辛辛苦苦拿到手,理应远走高飞才是,为何要让他来到这种危机四伏的地方。”

“曲如宵说,他听从那个人的话来到这里,然后失足落入冢内,我们当时进入墓中尚且如此困难,他怎么可能只是失足便被困在这里了。”

纪凌道:“如果曲如宵没有说谎,那这个人的意图就难说了。”

江彦暄皱眉:“可是我们还没有找到画。”

于崇谙道:“所以我们要先确认画是否还在这里。”

于崇谙会有这样的想法,并非凭空猜测,他看着眼前的种种景象并结合来此地后的经历的叠加。

盗画的行为就透着反常,那幅画是国宝,价值连城,寻常盗贼胆子再大也不可能偷到宫中。就算真的如此大胆,得手后理应迅速远遁,销赃匿迹,可对方却反其道而行,让曲如宵暴露行踪引来查案的纪凌一行人,又逼迫县令让他们精准的来到积石冢。

而自他们进入冢内,墓中的一切机关似乎都是为了打开神秘的二层,指向一个被尘封的案件——数量惊人的儿童失踪事件。

再者,如果并非偶然,那幕后操纵者需对这里必然十分熟悉,他知道哪里能困住曲如宵,也要对墓室中的机关布局了如指掌,天地水火四处的暗门一开始就只留了两处,更像是要让他们更快的开启二层,借他们的手,让这些被深藏的秘密重见天日。

当然,一切猜想的前提是,挂画仍留在冢内。

江彦暄接连点燃了更多烛台,火光照亮了更多的福牌。

他踮起脚,借着火光细看上边一处最大的福牌:“岁次庚寅,失吾儿明放,年方七岁,盼荷灯引归。”

“庚寅……”于崇谙听后,低头开始掐指排年表,“现在是庚戌,这么看来,得有二十年了。”

江彦暄听后突然想到,他好像听母亲和婆婆扯闲天儿的时候说,年轻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有些地方接连丢孩子,还说当时闹得人心惶惶,都不敢吧小江彦暄给别人带。

“等我们回去问问曾县令吧。”江彦暄绕着墙壁走了半圈,“除了这些,好像没别的东西了。”

江彦暄看纪凌专注于石棺和圆坛,又看于崇谙翻着那些福牌看着什么,便没有上前打扰,转身朝浮道口走去,“我到下面看看转轮藏。”

他沿着浮道的台阶慢慢下行,石板的流水声和转轮藏的铁链声逐渐清晰。

黄昭的身影从转轮藏后探出来,看见江彦暄下来,抬头看了眼二层:“上面有宝贝?”

“比宝贝揪心。”江彦暄没有多解释,径直走到转轮藏前。

“我总觉得这东西不光这么简单。”江彦暄伸手推了推转轮藏的立柱,底层圆盘只“咔咔”响了两声,纹丝不动。他收回手绕着转轮藏走了一圈,发现底部的石座上果然有五个凹槽,现在正卡在左边第三个上。

“上面如何了?”江彦暄转身跑去浮道口朝二层喊道。

“没什么了,我们马上下来。”纪凌的声音传下来,带着些回声。

片刻后,江彦暄看见纪凌扶着于崇谙出现在浮道口,于崇谙好像腿软似的,每走一步都要停顿一下。

“于先生这是怎么了?”江彦暄疑惑。

“惭愧,方才磕到石棺边缘了。”于崇谙笑道。

纪凌的手臂始终虚扶着于崇谙的腰侧,听他这么说只心道:瞎说,明明是腿疾硬撑,让他发现了。

两人下来后,江彦暄指着转轮藏底座的凹槽:“刚刚浮道展开时,它就是转了一圈卡在这里的,我记得每次触动机关它都有跟着转动,前面两次的机关加上浮道这次一共转了三次。”

纪凌把于崇谙扶到旁边靠着墙,走到江彦暄身边。

他看了眼凹槽,又顺着石盘上的一根锁链往上看,“这根铁链连着的不是转轮藏的翼角。”他忽然用力拽了一下,铁链发出的“咣当”声,从上边传来。“推一下试试。”

黄昭和江彦暄过来,三人合力推动转轮藏,刺耳的转动声再次响起,随着“咔嗒”一声轻响,几人看向底座凹槽,果然现在转轮藏卡在左边第四个上。

“上面好像有动静。”于崇谙本就靠在浮道口附近,刚刚转轮藏转动时,巨大的摩擦声中,他听见一些微小的石头滑动的声音。

“上去看看。”纪凌率先踏上浮道,江彦暄紧跟其后。

两人重新回到二层,发现圆坛中央的石棺不见了。走近后看见,原本放置石棺的地方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

“降下去了?”江彦暄举着烛台靠近,“掉进转轮藏里了?”

纪凌弯下腰细看,“有暗格。”

他从腰间抽出匕首,小心翼翼地将刀尖插入缝隙,手腕微微用力,石板发出一声轻响,应声弹开。

暗格里没有机关和其他奇怪的东西,只有个卷轴状的物件。纪凌伸手将它取出,缓缓展开后发现,是那幅挂画残卷。

挂画找到后,所有人都轻松下来。江彦暄和于崇谙两人寻找从积石冢内出去的方法,纪凌则吩咐黄昭将曲如宵带出。

走出积石冢的那一刻,晚风裹挟着山间的凉意扑面而来,小捕快们点起了手中的火把。

江彦暄裹紧身上的衣服:“可算出来了。”他长舒一口气,回头望了望身后黑黢黢的洞口。

黄昭押着曲如宵走在前面:“往哪走?”

纪凌抬头看了看天色:“先去我们之前搭好的帐篷,今晚暂且在这里歇脚。”

于崇谙没有说话,就在后边深一脚浅一脚的慢慢跟着,刚要停下歇歇腿,便被纪凌从旁边扶住了手臂:“可是腿疼的厉害?”

纪凌的声音很低,只他两人能听到:“旧伤又犯了。”

于崇谙稳住身形,心想反正这人已经猜到了,干脆也没隐瞒,于是轻轻点头:“老毛病了,不碍事。”

纪凌没立刻松开手,只虚扶着他慢慢往前走,两人的距离比平时近了些,步伐也默契的一致。

江彦暄听着后边嘀嘀咕咕的声音,回头瞧了一眼,,,纪凌怎么对这个酒馆老板这么关心了?

来到林间空地,借着月光依稀看得到之前搭好的帐篷还在那里。捕快们上前查看是否安全,随后生了火。

黄昭将曲如宵推到帐篷中:“进去等着。”随后用铁链将他的手脚绑了,确认他无法挣脱。

纪凌先扶着于崇谙走进其中一顶帐篷,等他在干草上坐好,才转身帮江彦暄拿油灯。江彦暄拿出火折子点燃油灯,灯光摇曳地跳动起来,驱散了帐篷内的黑暗,也照亮了几人疲惫的脸庞。

待所有人都吃了东西休息完毕后,纪凌将曲如宵带了过来。

于崇谙抬头与纪凌对视一眼,看向曲如宵道:“此前在墓中不便询问,你能再讲讲,为何要盗宫中秘宝,又为何会来这积石冢的吗?”

曲如宵缩在地上,听后悄悄抬头看了于崇谙一眼:“是个穿黑色斗篷的人,有天夜里到我屋中找我,他说只要把宫里藏书阁的宝贝拿到手,就让我自由。”曲如宵的指尖因攥紧铁链泛白,“但是我得手后,他没有将画拿走,只说让我把画拿到积石冢,之后的事情自然有人安排好。”

纪凌闻言抬头:“那个穿黑斗篷的人长什么样,你可有看到?”

“他带着面罩,看不见面貌。”

江彦暄手上拿着那截挂画凑过来:“宫中秘宝守卫森严,你怎么能轻易得手?”

曲如宵回想道:“他告诉我宫里的巡夜时间和路线,按照他的说法,我才能将东西拿到手。”

于崇谙在一旁听着,忽然话锋一转 :“你说是有人诱你这么做的,可如果根本没有这个人呢?”

曲如宵茫然:“什么?”

“若从头到尾都只是你一人所为。”于崇谙声音不高,却带着压迫:“你盗出秘宝,编造这个黑斗篷的人,再故意触发机关困住自己,就是为了让我们相信你是棋子。”他顿了顿,“在此之前,你还潜入县令府,设法将查案官员引到积石冢。”

曲如宵拼命摇头,脸急得通红:“不是的!我说的都是真的!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县令府的事!”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被锁链拽着:“我盗画后在酒馆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来到积石冢,之后就被捆着,根本没去过县令府!”

于崇谙看了纪凌一眼,纪凌点了下头:“我们查过,县令府出事和他盗画的时间差,确实可以证明他没有作案时间。”

审问完后,黄昭将曲如宵带走,江彦暄也跟着回了自己的帐篷。因这次行动在山林之中,行礼皆以轻便为主,于是便只好两人共用一顶帐篷。

纪凌从门口回来后,看见于崇谙正揉着膝盖,便从行囊中取出个小瓷瓶递给他:“先吃两粒,可以缓解些疼痛。”

“多谢。”

历法:

1、历法是研究时间的一种计算方法的一门学科,以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为基础。

2、本质是协调太阳、地球、月球等天体运行周期的关系,以便确定年、月、日等时间单位。

3、阳历: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制定(例如现行公历《格里高利历》)。

4、阴历(太阴历):根据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制定(例如□□历)。

5、阴阳历:兼顾太阳和月球的运行周期,用阳历的方法计算回归年,同时用阴历的方法计算朔望月(例如中国农历)。

6、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是《太初历》。

*知识有限,探索无限,具体细节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十一章 荷灯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