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浮生若梦 > 第5章 西厢记·拷红(1)

浮生若梦 第5章 西厢记·拷红(1)

作者:青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27 15:42:46 来源:文学城

晚间,虞孟梅在灯下翻着那张戏单。

下午在吴太太家,她是这么说的:“我前阵子不是无聊嘛,听人说李玉琳学你学得蛮像,就随便买张戏票听听咯。其实那李玉琳也就一般像吧,和你没法比。倒是那个演陈翠娥的小花旦,我听着觉得有点耳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后来又去赵家,经过那个弄堂,我才突然记起来,不就是去年我们听到的那个声音么!”

陈云笙……虞孟梅的手指轻轻划过戏单上的名字。照吴太太的说法,小姑娘开了嗓,唱得好像比去年还好,戏也演得不错。不过吴太太也说了,毕竟是一年多以前的事,她也并不能十分肯定。到底这陈云笙是不是她们那时听见的声音,还得她这个行家去确认。

虞孟梅把这戏单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原以为那小丫头至少还得有个两三年才能唱出点名堂,没想到她进步神速,现在已能挑大梁了。她再次抚摸陈云笙这三个字,是得去会一会,看看这块良材美质现在被雕琢成了什么样子。

两天后,吴太太就来拉虞孟梅看戏。因为认识虞孟梅的人多,吴太太特意找人借了一辆小汽车。两人一直在车里等到戏开场才悄悄溜进去。

《珍珠塔》这出戏,对虞孟梅来说没什么新意,何况李玉琳还是模仿她的唱法。她听了一阵,觉得这人学她还是下了功夫的,并没有吴太太说得那么不堪。不过模仿名角虽是一条捷径,要想红得长久,却还是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虞孟梅有点担心陈云笙。若她真是去年听到的那个声音,可是难得遇到的好嗓,压着嗓子学梁艳芳就太可惜了。

剧情很快演到了方卿与陈翠娥相见的时候。虞孟梅知道她今天的重头戏来了,打起精神,专心等陈云笙出场。这个陈翠娥一亮相,虞孟梅先在心里喝了声彩,好个精神漂亮的小花旦!

几乎是陈云笙开口的一瞬间,虞孟梅就确认了。是她!她就是那时在巷子里唱《十八相送》和《三盖衣》的人。与此同时,虞孟梅还松了一口气。李玉琳学她,陈云笙却没学梁艳芳。这姑娘年纪还小,并未形成太鲜明的风格,但是看得出来,她已经在摸索了。

这个认知让虞孟梅非常欣慰。她心情愉快地靠在椅背上,继续观察陈云笙。

陈翠娥最重要的戏就是《赠塔》和《哭塔》两折。赠塔时,方卿因为受辱,不愿接受来自陈家的馈赠。陈翠娥便将珍珠塔包在点心盒子里。她不能言明内有珠塔,又担心表弟大意失落,几次递将过去又收回来,捧着点心盒子,细细嘱咐方卿,让他一定要小心将这包干点心带回去。万般情谊都藏在数次递送之间。虞孟梅非常期待,能把《三盖衣》唱得如此缺心眼的姑娘,饰演这位心思细腻的表姐会是什么样子?

结果正如吴太太所说,小姑娘进步了很多。虽说还略欠老道,不过该有的情绪,她也基本表现出来了。

“怎么样?”吴太太小声问。

“是她。”虞孟梅说。

吴太太丢给她一个白眼:“这还用你说?看你刚才的表情我就知道是她了。我是问,你觉着这小姑娘怎么样?”

虞孟梅想了想,给出了四字评语:“前途无量。”

***

陈云笙的夏季在一片喧闹中圆满结束。

临近九月,名角们陆续回归。陈云笙和李玉琳的临时搭档也告一段落,各自回去自己的剧场。一切恢复正常。

陈云笙不知道虞孟梅已经来看过她的演出,还在挖空心思找寻接触虞孟梅的机会。现在但凡虞孟梅有演出,只要她时间安排得过来,都会去捧场。她倒是没再去后台堵虞孟梅,但是试过和虞孟梅剧院的人拉交情。觉得也许和她们熟悉以后,自己能被介绍给她。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个计划还没有成功。

大约是夏天唱出了一点名头,初秋的时候,陈云笙竟然接到了去电台演唱的邀约。陈云笙一查日期,那天也是虞孟梅和梁艳芳去电台唱的日子。她兴奋得好几个晚上没睡着觉,最后顶着两个黑眼圈去了电台。

她名气不大,给的时间也不多,只清唱了一小段《方玉娘祭塔》便算完了。唱完出来,正好看见电台的人在门口迎接两名年轻女性。一个穿着桃红旗袍。另一个短发女子却穿了一身雪青色软缎旗袍。电台职员笑容满面地冲那位短发女子叫了声“虞小姐”。

没穿戏服的虞孟梅留给陈云笙的第一印象是高挑漂亮。看着她走近,陈云笙想,原来不扮戏的时候,虞孟梅是这个模样。

梁艳芳一直在和虞孟梅说话。虞孟梅话似乎很少,偶尔答个一两句,也很简短。两人都没有注意到走廊上的陈云笙。陈云笙也不敢上前打扰,惆怅地看着她们从她面前走过,只在鼻端闻见她们留下的淡淡香气。

虽然没有交谈的机会,可终归是近距离看见了虞孟梅本人,陈云笙颇觉心满意足。只要她继续努力下去,会有更多的机会见到虞孟梅的。下一次,也许她就能和虞孟梅说上话了!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把十二分的热情都投入到了越剧事业上。

***

入秋以后,虞孟梅的演出就多了起来。另一方面她又想排几部新戏,直忙得脚不沾地。她这次要排的戏不同以往。原来越剧演出经常没有固定剧本,多是派场师傅在上台前说戏,然后演员再根据学过的赋子(注1)即兴发挥。如今虽然也有一些剧团开始有编剧了,却还是不够规范。虞孟梅这次打算聘请专门的编剧和导演,为剧本把好关。可是剧场老板担心这样会提高成本,并不支持。与她搭档的梁艳芳也觉得她们现在很受欢迎,没有必要做改变。

虞孟梅与他们谈了好几次,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急得都有点上火了。这日她和张老板又是不欢而散,心情烦闷得很。反正今天她没有日场,索性一个人雇了辆黄包车,在街上胡乱游逛。车子经过一家小剧场。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她鬼使神差地叫了停,下车买了张戏票,进场听戏了。

因为心绪不佳,起初她听得心不在焉,连演的什么戏都没留意。正戏开场好几分钟,她才意识到台上唱的是《西厢记》。

演张生的人,虞孟梅倒是认识。好几年前夏季演出时,那人还和她组过班,记得是叫王桂花。就是不知道她现在和谁搭戏?

正想着,莺莺和红娘也出了场。演莺莺的人虞孟梅没什么印象,倒是红娘一出来,她就忍不住笑了。竟然是那个叫陈云笙的小花旦!

因为陈云笙本就还是个小姑娘,机智活泼的红娘显然比陈翠娥更适合她演绎。和莺莺、张生对戏时,她一对圆眼睛滴溜溜转个不停,无比灵动。身段轻盈灵活,念白软糯甜美,一开腔,声音清透干净,简直演活了一个小红娘。观众显然也很喜欢这么喜庆的红娘,给了她不少掌声。

小姑娘满台撒欢的样子让虞孟梅觉得十分可爱。尤其演《拷红》时,她跪在地上,一边躲着棍棒一边说句“夫人不要闪了贵手”,接着再一个“听红娘说来”的起腔,脆生俏皮。大概是被她影响,虞孟梅的满心不快也随着这折《拷红》,不知不觉消散了。

陈云笙还不知道她最痴迷的名角此时正坐在台下,仍在卖力演她的红娘。

“夜静更深停针绣,小姐含悲皱眉头。闻说哥哥病在床,我二人瞒着夫人去问候(注2)……”

崔老夫人问:“你们到书房,张生说什么啊?”

陈云笙又唱道:“他说道,夫人近来恩作仇,害得他一场欢喜变忧愁,叫红娘先出书房外,小姐迟迟身落后。”

老夫人一听就急了:“哎呀,小贱人啊,她是个女儿家,怎可一人落后?”

陈云笙这里微作停顿,先抬头望了一眼老夫人,才接着唱下去:“他二人密密私语难分手,燕侣莺俦情甚厚。明来暗去已两月,夜夜书房结并头。一双心意两相投,夫人啊,你得放手时且罢休……”

接下来便是红娘发挥三寸不烂之舌劝说老夫人。她先述说当初兵围普救,老夫人一筹莫展,亲口许婚。后来靠张生一封书信退去贼兵,又出尔反尔,是忘恩负义。既然不愿配婚,就该以金帛酬谢,让张生尽快离开,不该让他继续留在寺中,致使怨女旷夫得以聚首。如今已成了好事,也只得将小姐许配张生了。

可是老夫人哪会这么容易屈服?听得女儿与张生木已成舟,老夫人气得不轻,扬言要将张生告到官府。这时红娘应该有一个慌张起身的动作,所以陈云笙连忙站起来说:“告到官府,老夫人先有治家不严之罪也。”

后半句“治家不严之罪也”又是一个起腔。往常唱这句,陈云笙都只面向台上的老夫人。这天她站起来时微微侧了下身,能够看到台下的观众。指向老夫人时,她的目光无意中向观众席扫了一下。原本只是漫不经心的一瞥,不想竟看见了一个令她震惊的身影。

注1:赋子是早期的越剧术语,指一些可灵活运用的唱词套路。演员可跟据剧情和所学赋子即兴发挥。

注2:这段《拷红》的唱词没有用大家比较熟悉的吕瑞英的版本,而是采用筱丹桂39年录音的四工调版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西厢记·拷红(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