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浮生若梦 > 第42章 拜月亭·踏伞(1)

浮生若梦 第42章 拜月亭·踏伞(1)

作者:青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27 15:42:46 来源:文学城

八月,从香港回来的虞孟梅和陈云笙听闻了一件大事。

袁雪芬不愿受剧院辖制,想要筹建越剧剧场和戏校,培养越剧人才,于这年夏天牵头发起义演。七月二十九日,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在内的十位知名越剧演员,在福州路大西洋西菜馆聚会,决定义演的具体事务。这十个人后来被称为“越剧十姐妹”。

她们利用歇夏的时间排练了一出《山河恋》的大戏,并定于八月十九日在黄金大戏院上演。

因为虞孟梅和陈云笙这年早早离开上海,去香港歇夏。两人是回来以后才从报纸上得知此事。

由于联袂演出的十人都是知名的越剧演员,《山河恋》造成了非常轰动的效果。戏票是早早就兜售一空。虞孟梅和陈云笙这时刚回上海,已来不及购票,再加上一回来后剧团的事务也多,演出初期并不曾前去观看。但是十姐妹只要上电台演唱《山河恋》的片断,虞孟梅和陈云笙都会收听。首演当日,虞孟梅还以自己和陈云笙的名义,请人送了花篮过去,以示自己支持之意。

不过《山河恋》没演多久即被当局叫停。八月二十八日,警察局送来一纸公文,声称此剧申请手续不完全,上海市社会局勒令她们停止演出。次日袁雪芬、尹桂芳与社会局局长吴开先见面交涉。吴开先听闻外间舆情激愤,终于让步,答应撤回禁演的决定,但是要求成立一个托管委员会对演出收入实行监管,三个月后才能解禁。袁雪芬为了能继续演出,只能同意苛刻的条件。

虞孟梅一在报纸上读到消息,就对陈云笙说,袁雪芬建剧场和戏校的希望只怕要落空了。

“这是为什么啊?”陈云笙一边递茶给她一边问。

虞孟梅抖抖手上的报纸:“你看看现在物价涨得有多厉害,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子。演出收入托管三个月,到时候法币都不知道跌成什么样了,哪里够她们建剧场和学校?”

陈云笙一想确实是这个理。不过她还是有点惊奇:“梅姐,你什么时候关心起物价了?”

在她印象中,虞孟梅对于柴米油盐向来是没有概念的。

“报纸上天天讲,”虞孟梅说,“看多了也就晓得了。再说了,我们卖出的戏票价格,我们拿的包银,不都一直跟着物价在变动?我还能不知道?真以为我不食人间烟火啊。”

“我怎么忘了,”陈云笙笑起来,“梅姐在财务问题上总是很精明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不偷不抢,精明点怎么了?”虞孟梅重新翻动报纸,语重心长地叮咛,“看样子法币以后会越来越毛。小笙啊,前几年我帮你陆续换的那点金子可要收好了。以后若是有什么急用,可就靠这些东西了。”

陈云笙点头:“我都听梅姐的。”

虞孟梅亲昵地捏了下她的鼻子:“乖。”

《山河恋》义演的结果不出虞孟梅所料。近一个月演出后,《山河恋》于九月十二日结束了演出。因为曾经的禁演风波,再加上中国大戏院京剧名角汇演分流观众,后期票房有所减少。支付完剧场租金以及三个月托管后,演出收入由于通货膨胀大幅贬值缩水。最后演员们只在新大沽路买下一座石库门房,搭建一个戏台,打出“越剧实验学校”的招牌。这个学校并未取得当局许可,是以十姐妹义演并没让她们如愿。

而这个时候的国共内战也打得愈发激烈。到下半年,共军开始主动反攻。战报接连传来,看起来双方局势正在逐步扭转。

不知道是出于对局势的担忧,又或者是在香港受了什么影响,这次回上海后,虞孟梅并没有像以前一样马不停蹄地排新戏。明明新越剧运动还进展得如火如荼,虞孟梅却一改之前的作风,竟像是一点不着急了,只将她们这几年排过的戏重新整理、打磨。连她在香港兴致勃勃提了的《客途秋恨》,她也没有立刻开始着手改编。反而是陈云笙主动问起,她才说了句有时艺术需要沉淀。

好在她们之前排的新戏足够多,就算是重演,依然属于花样翻新,观众并不觉得乏味,对剧团也没有太大的影响。陈云笙很好奇,虞孟梅最终会沉淀出个什么结果来?

九月下旬,陈云笙还没看到虞孟梅的成果,倒意外接到一个慈善筹款演出的邀约,请她和虞孟梅在十月初的时候去演一出折子戏。

两人原打算选一折她们比较出名的戏演,没想到主办人员告知,因为是筹款义演,到时每个节目会进行竞价,希望她们能准备特别一些的剧目。虞孟梅仔细考虑之后,决定演出《二堂放子》。

这是《劈山救母》里的一段。沉香在南学读书,失手打死秦府官保。刘彦昌此时已续娶宰相之女王桂英,两人又育一子秋儿。王夫人养育沉香,视若己出。沉香与秋儿也是兄弟情深,争着承认自己是凶手。杀人就得偿命,刘家终须要有一子抵命。刘彦昌夫妇问明经过后,心知失手的是沉香,但是刘彦昌念及三圣母还困于华山,欲留沉香救母。夫妻二人肝肠寸断,最后终归忍痛割爱,舍了秋儿,放走沉香。

陈云笙对这个决定有些啼笑皆非。这一折是老生和青衣的戏。自己也就罢了,虞孟梅演这折戏却要以须生应工。虽说排《穆桂英》时,她曾在最后一场《挂帅》里唱过一点老生,但是毕竟只有短短数句。《二堂放子》却是正儿八经的老生戏。不过唱作如何先不去论,唱小生的虞孟梅忽然演起老生,的确非常吸睛。

别人听到这消息倒还没什么感觉,唱老生的方秀琼却先有了意见,在后台作势掐了半天虞孟梅的脖子,说她抢人饭碗。

“人家让演点特别的戏,”虞孟梅笑着和她说,“我想串个老生应该够特别了吧。你要是实在不满意,大不了下次再排戏,让你演小生抢我的饭碗总行了吧?”

“以为都像你啊,改来改去没个定性,”方秀琼白眼,“你可别演坏了,砸自己招牌。”

话是这么说,方秀琼却知道这可能性微忽其微。演《穆桂英》的时候,她又不是没听过虞孟梅的老生唱腔,味道是相当正的。《二堂放子》虽然难度大些,但是观众都知道老生不是她本工。再加上虞孟梅的底子好,又一向肯花功夫磨戏,不会砸到哪里去。

虞孟梅自己反而没她这样的信心,笑吟吟地站起来,向方秀琼正经作了个揖:“我毕竟不是专工老生的人,这次也是赶鸭子上架,还请方小姐不吝赐教。”

《山河恋》现在只找得到全本的剧本。唱段的话只有尹桂芳和袁雪芬的这段《送信》流传比较广。

网上现在可以找到的是80年代初的表演片断。这时两位宗师都是60岁左右的人了,且尹太先生这时一手一足瘫痪,没有年轻时的游刃有余。可是太先生的眼神依然撩人。另外她们47年有完整的《送信》录音。其实这时尹袁的流派韵味都还没完全成形,但是嗓子都是非常好的状态。尤其是尹老,中气是真好,慵懒又潇洒,就算只有音频也完全想像得到当年越剧皇帝的风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拜月亭·踏伞(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