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负山水 > 第3章 贺偃归

负山水 第3章 贺偃归

作者:金浔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12:20:49 来源:文学城

贺偃归被禁足了半月,亦偷摸出入李府了半月。毕竟他本是个闲不住的,而逗弄李元漪是自小喜爱的事,虽说大些后也不知为何各自殊途。

“你所画,竟不知是狼是猪。”李元漪随意扫过一眼,讽道。

“啧,那你来。你来。”贺偃归将笔一放,占了那唯一的檀木椅,下巴扬了扬。

李元漪重选了只小狼毫,揽袖。

“《画狼赋》曰,狼,荒原之灵魂,寒夜之精魄,额广,吻尖,耳竖,尾垂,双瞳含碧…”几笔勾勒,已含其神。

“今日我这府何其热闹。引得人频频踏槛。”她停笔,看去屋外。

李檀立在外,无雪的天还有些冷,不过李府满府供暖,于军中人而言倒热了。

李元漪收回眼,再而落笔。“进来吧。”

李檀带着一身寒气入内,竟有些局促。

这里她只住过一年,将军出征后她便一朝离去了。更长与阿姐呆着的日子是在南方的老宅。

“…李大人。”

李元漪眼睫颤了下,瞧不出。“怎么,你二人有事相求。”语气并无起伏。

贺偃归倒还真顺着话说下去,与李檀对视了一眼。真挚发问。“有吗?”

“……”这下另二人皆沉默了。

李檀不敢近前,却是相比李元漪,站在了贺偃归身边。她急忙摇头。“没有”“只是…”

倒亦难为这二人了,一见到李元漪,便皆不对劲起来。于部下见着,怕是要私下发笑。

李元漪将笔放入水池。“天晚了,留下用了膳吧。”

李檀眼中闪出了光,喜色尽显。“嗯!”

李元漪到底是没忍住看了过去,幼时的檀儿在拿着糖葫芦时亦会这般笑。“……”

思及此,她便瞪了眼贺偃归。檀儿聪慧,竟能被他蛊惑去。

贺偃归被剜了一记眼刀,正一派无辜地左顾右盼。

圆桌前,三人极为默契地按一定距离分了开。

李檀眨巴着眼,眼眶有些赤红。

这几道都是自己爱吃的,阿姐…还记得。

“…你故意的?”贺偃归沉默良久,终是兴师问罪了起来,他吃不得辣,然这桌上几道菜却尽是红灿灿的辣,且说适才为何剜他一眼,原是等在此。

李元漪唇角勾了一下。似是惊讶,无辜回看。“竟是疏忽,可惜…厨子已然下工了呢。”

“玉棠。”她唤。

便见人端着一盘包子送了进来。

“将军见谅,厨房里亦只剩这些了。”玉棠道。

“……“贺偃归盯去面带愧欠的李元漪。

现下的样子,最似狐狸。

他求助似地看向李檀,但人家吃得正欢,唇边还裹着红油。无暇顾及旁人。

“…………”

“阿姐…还是熟悉的味道。”李檀丝毫未注意到自家头头的目光,扑朔着眼笑眯眯。

李元漪垂眸,微微笑了。

次日晨。

侍女为李元漪簪梳发髻,理好官服。

跟人临经内殿时,却见李元漪顿了步子。

吱呀——

门扉轻启。李元漪迈步入殿。

她走向懒榻上睡得安稳的李檀,替她掖了掖被角。转睨去殿外瘫睡于长廊的贺偃归,一向平静的眸子,流现了一丝异色。

从前倒不知,还有他醉卧于她府中之时。

侍女于外静候,李元漪合门而出。

“走吧。”

晚些时候,京中百姓便多数归了家,冬日太阳落得快,不过未时便漆黑一片。

自樊楼高阙俯瞰,便见灯火阑珊,一派祥和。

“!”宫人立定了身,颤着手从地上拾起黑团,尚还有温度。血水片刻便淌了满地。她颤手仰头,只见一方惊鸟铃上,正中滴落一滴血。

“愣什么?”许是宫中常有撞死的鸟,嬷嬷攘了把人。

宫女用衣将鸟小心包起,低着头跟上队。

贺偃归闯入时,李元漪正搭着白裘坐于檐下等他。

便知道贺偃归的性子,子时前一刻能说的话,断不会等到子时。

贺偃归幽于府内,消息闭塞,张发之事,他才全数听闻。

原来如此,他说朝中凭何忽生了风言风语,他说李榭为何在军中放线人。

原来,一切,都是冲着兵权来的!

“…”他看着那坦然对来的眼,心中异样愈深,并不止愤怒,还有其他。

贺偃归隐于夜幕下,不近烛火。看不清神色。幽幽中,他开口。“盘算了多久。”

“一个月。”

“最开始。”贺偃归愈见李元漪那副神色便愈难平静,但他总要瞧,要从中瞧出什么。

“两年。”“从你关中捷胜开始。”不需问,她兀自补全了。

贺偃归呵笑一声。“你当真是信我。”他一步迈进光中,刹那明晰使李元漪瞳孔放缩一瞬。“若我输了。”若他输了,不仅线人作废,她的布局也尽化乌有。

“你当如何。”贺偃归步步走近,语气出奇得缓。他不待应答。“你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无数个棋子。”

李元漪不置可否。她直视贺偃归的目光竟从来未曾波澜过。

如一潭,永远不会漾动的深水。

“李元漪。”“你眼中,万物都可为棋。”

贺偃归便就立在那半步之外,却如鸿沟之距。

“是,亦不是。”

“一百人呢。”“嗯?如果要你杀一百个。你杀吗?”

“杀。”

“一千个。”

“杀。”

“一万。”

“杀。”

“二十万!”

李元漪凝视着贺偃归。那漆色的眼,倒映着贺偃归一人的歇斯底里。

…答案。

贺偃归笑了。他止住。不再前行一步。

“呵………此一战,因朝堂不援…………军中死了,30126人。”“是也…人命于你,本就不值钱。”

他看了眼李元漪,至始至终,置身世外,机关算尽。

“拿到兵权了,卖衷心了,李榭,满意吗。”

“是我愚昧,看不出你从来是这般人。“

他转身。欣长的身影披了一身月光。却白得有些可怕。

“贺氏一族唯剩一人。”“我不介于鱼死网破。”声音低沉。踏水而去。

“站住。”

贺偃归没回头,但最终还是站住了脚。

李元漪光着鞋袜,走出毛毯。走下台阶。

“我是怎样之人。”

贺偃归未回话。

然李元漪亦不需回应。她越过贺偃归,踩上了草苔。堂中角亭,如人高。

“贺离,你我自小一同长大。”她的声音平淡,很缓。

“你顽劣,不学无术,我虚伪,好弄人心。”

“十五岁你入军营,我涉朝政,于你而言,战场是兵计,是厮杀。”

“于我而言。”“官场又何不是。”

“非我军者,便是敌人,杀即是。”

“我眼前蒙昧。暗局之中,老师会是,同僚会是,友是,家是…”

“这双手,背了许多人命。”她顿了顿。

“但我不悔。”

贺偃归看着她的背影。

“我若不做。或一城,或一疆,一国。”

“将如虫噬白木腐烂其身,一朝塌覆。”

李元漪的话很稳,不疾不徐,听不出情绪,但她的鞋袜却仍踏于草苔之中,由着雨水浸湿。

“圣上疑心早起,兵权之事不过时间早晚。”

“你既如此会算,一万人与二十万,孰大孰小,孰轻孰重。呼汗有意引你入计,你又能否察觉。”

话音落了,暗影中,她垂眸。掩去神色。

“兵权不会旁落,不过一时,关东军二十万,我李元漪自命清高,亏本买卖。”她侧目。

“不会做。”

“…”贺偃归嗓音有些干涩,他说不出话,因为现下的李元漪,不同。说不出是何,就是不同。如月下玉兰,不再昂头。

“贺将。”李元漪立于贺偃归身前三尺,仰头。她的额发有些被风拂乱。

她眸中归于平寂。“究竟是前几日本官有所纵容,还是你胆大包天。敢于殿前擅闯质问。”

贺偃归目光下移,定睛向她的鞋袜。

衣袂轻轻翩动。李元漪擦肩而过。

“你回吧。”“不会有下次。”

“……!”下一瞬,整个人却腾了空。

她睁大了眼,一眨不眨得望着那近在咫尺的人。

贺偃归将她打横抱起,步子迈得稳缓。

“听不懂。”也不知他回的是哪句,太多句。

殿内掌了灯,亦燃足了炭火。

贺偃归将人放于床榻之上,临走前把炭炉移近了些,便消失于明光中。

这般多年了,李元漪少见的愣了如此久,她望着殿门,竟一时于此,落了下风。

贺偃归自李府出了,却是走着走着便靠在了一处树旁。他心思乱得很,自归京中便乱,许是嗜血的沙场反倒简单,诡谲的朝中风云令他看不清。

李元漪,他已不记得何时与她生出罅隙的,许是在学堂中那次小抄被她没收,又许是…许久许久以后。

李榭,李元漪,一手生一手死,可为肃清朝纲废开朝元臣,帝王太师,可为权衡势力算诱衷真之臣,无辜幼子。可弃恩师手足,可杀能臣功将…

然贺偃归虽不能苟同,亦知她的刀刃从未朝向过百姓。

“好一个李元漪!”府邸中,茶杯尽裂,惊起一片落鸟。

“…大人息怒。”殿前几人坐直了身,互使着眼神。

三日,不过三日,诏狱竟一朝大洗。各路官员紧赶慢赶收拾马脚,挥断残枝以保自身。

然这时,御史台张发却完好无损得从诏狱出了。

“元漪,此次行事为何如此急躁。”帝清殿中,高允凝着李元漪。案前,正陈列着各党废掉的那些个棋子的罪帖。

若只为拿掉些棋子,不过是蜻蜓点水,终究野火既过,荒草再生。

且此次打草惊蛇后,只怕将藏得更紧了。

李元漪未言,她手下起落,黑白棋子变换,稍许,一局成。

她看向雕花窗外的少许阳光,缓缓侧身,为高允让出位置。

只见那黑白之棋互相咬食,皆至气口,难以辨清动势,落一子,则形势变幻,再落,再变。

高允神色沉重,礼朝建朝三百年,虽她有心延续,然一切皆为衰颓之势,错综之内困,一旦外力扣击,便会顷刻崩盘。

“开始时,蛛网难于织就,外力风雪。”

“随网愈大,蚊虫便愈多愈杂。承重,隐患,随之而来。而此时,蚊虫停止争斗,将注意力全全放至网上。”

李元漪分至于四处一棋,刹那间,桎梏之局陡然生一方强吞之势。

“然。”

她拂袖,落子。

“愈复杂的棋局,弱点愈多。”

君子之术,是为制衡。

“有所缺,便欲补,此时于此处挡,便可为您所控。”

“于陛下而言,此三又之十二,该有何用。”李元漪轻笑。

“用?”“为何不是扳。”高允倒觉之有趣。

“他之棋,为何不能为我所用。”“黑不作白,便令他一直为黑,借其手,行白之事。”

恰是此刻,一抹光自玉兰花上透过,点点倩影,于棋盘绽开。

高允微敛的目渐而展开,徐徐然,了之,亦明之。

约是午时。

李元漪辞去。

“大人,库部司来禀。”刚入了吏部,侍郎便候在殿口。

“传。”

“是。”

由着近科举春狩,不仅礼部忙得不可开交,吏部更是片刻离不开案。

李元漪再抬眼时,竟是已近黄昏。

她看了眼水钟,未时过半。今夜……

“晚后未尽之事已交付于各门,若有急事,便差人唤我,未应则听候侍郎。”她起身,鹤纹袍尾自椅上滑下。珠簪细细匝响。

“是。”

李元漪迈出六部的脚步加快了些。

“大人。”侍女着马车于宫门处等候。

“回府。”李元漪立于朱门处,目光示意侍女近前。

侍女扶过李元漪的手,却发觉自家主子刻意抑制的颤意。

她顿然,暗中加大了扶的力道,以不令李元漪行步不稳。

马车帘子降下,光只浅浅得透过帷布,车内炉火赤橙。

李元漪裹紧裘衣,将手炉抱入怀。额上裹了冷汗。

李府建于天子脚下,不过半个时辰不到的路程,自马车上下时,李元漪竟已面色苍白,目光涣散。

她脚步行得极缓,于脚下辨认极久,才踏一阶。

然她行得却稳,亭亭然长立,瞧不出异样。宽大官衣掩去消瘦身形。

朱门落锁,无人能进。

“………哈……”手炉坠地,火星子闪烁即灭。

那一色赤红颓下,李元漪手撑着地,任粗粝的沙割破掌心。

净白之地,刹那鲜血浸染。

血自指缝溢出,染深了那身官衣。

簪缨匝乱,缠绕于发。

“大人!!”玉棠惊呼。

房内,那大小炭炉堆堆叠叠里里外外布满了整座殿,侍女们面上布着汗,面色绯红。

“药…药!!”向来沉静的玉棠此刻满眼慌张,她大声斥唳。

榻上,层层毛被之下,李元漪却仍冷得发颤。血色已然尽数于面上褪去,而那唇间却时而溢出鲜血。

“不能再喂了!”侍女攥着瓷瓶,眼眶赤红。“已经…已经……”

三肠绝毒,半月解药三颗为限,超之则为剧毒,回天乏术。

“大人……”玉棠搓揉着李元漪冰凉的手,眼中泪水转着却被忍下。

怎么会,怎么会,明明早就压制住了,怎么会……

被握在手心的指尖极轻极轻得抚了抚她。

玉棠抬眼看去,眼泪彻底落了下来。

大人的神色平静,然那双总对她们浅笑的眼却一片死寂。

三肠绝,阴歹之毒,若不压制,中毒者将于清醒中受肺腑灼烧之痛,切身入骨之寒,直至死去。

“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大人,怎么办……大人”玉棠的眼泪濡湿了榻,她一遍遍得吩咐加炭,一遍遍地擦拭那唇角的血,亡羊补牢,于事无补。

“……?!”感受到手中的力,玉棠急忙松手。顺着所指看去几乎是脚踩着脚得爬起,飞扑去案台。

“找!”“快找!”她嘶哑着声音。

书案被她们翻乱,卷宗瘫倒了一地。

玉棠自碎片中胡乱滑过,最后于一方檀盒中找出了一小折纸。

她颤着手快速展开,血糊花了纸面,只见其上唯三字轩然。

贺偃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